首页 百科知识 河蟹高效养殖新技术:人工蟹礁的建设

河蟹高效养殖新技术:人工蟹礁的建设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蟹种池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人工蟹礁的建设。人工蟹礁是为蟹种的栖息、掘穴、蜕壳、回避水质恶化等活动提供的人造环境。笔者认为在蟹种培育期间应严格控制动物蛋白饲料的投喂量。

河蟹高效养殖新技术:人工蟹礁的建设

(三)蟹种的人工培育

培育蟹种的方式一般采用土池,但也有采用稻田培育蟹种的,江苏省淡水研究所韩飞、周俭等人近2年将养鳗和养鳖池改养蟹种,也取得较好效果。蟹种生长期间的习性介于仔蟹和成蟹之间,其特点是蜕壳次数多,增长幅度大,有的当年可长至70克,甚至更大,行动方式也是以爬行为主,食性比较杂,也存在着同类之间的残食现象,逃逸的可能性也很大。

1.培育池的基础建设

建池应按蟹种对水、土、饲料等方面的要求而进行。要有一定的水源,水质不受工业排水的污染;土质要保水保肥,通气性能适宜,一般以壤土为宜。面积不宜太大,0.1~8亩,3亩以下为好,水位能保证0.1~1米就可以。要求蟹池建设在避风向阳并且安静的场所。

防逃设施是蟹种池建设的重点。常用的防逃墙材料有红砖墙(水泥浆抹面)、玻璃钢、硬塑片、玻璃、双层塑料薄膜等。对防逃材料总的要求是:表面要光滑,不易破损,投资也不能太大。对防逃墙安装的要求是,土上部分高40厘米左右,既要防止池内蟹种外逃,又要防止外面的青蛙、蛇类、螯虾等进入池内。墙人土部分为10厘米左右。在池角的转弯处忌用直角,一般采用弧形。防逃的另一个重点是进出口防逃。总的来说,尽管蟹种培育阶段不如成蟹阶段易逃逸,但在气候闷热,水质变坏、雷阵雨等情况下,也是容易逃跑的,所以要重视防逃设施的建设。

蟹种池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人工蟹礁的建设。人工蟹礁是为蟹种的栖息、掘穴、蜕壳、回避水质恶化等活动提供的人造环境。一般是在池中用土堆起长条形土埂,根据面积可将池口土埂建成“十”,“艹”等形状。人工蟹礁上可种植一些草类。蟹礁应有部分高出水面,一部分在水面下30~60厘米。

2.投放密度

将蟹苗直接培育蟹种的,可投苗30万~37.5万只/公顷左右,若投放仔蟹培育蟹种,每公倾投放量可在60000只左右。实际工作中,放养密度根据苗种来源情况而定,如沿海产苗地区,苗种来源容易,密度可大;在内地苗种来源困难,价格也高,密度可放小一些。有的地区对蟹种培育实行多级放养,第一级放养蟹苗37.5万~45万只/公顷,经20天左右培育转入二级培育池,而二级放养的密度为15万只/公顷左右,经25~30天左右的饲养转入三级培育池,三级池的密度为7.5万只/公顷左右。投放之前一定要对培育池采取清池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及其卵和幼体。

3.饲料与投喂(www.xing528.com)

蟹种期间对饲料的要求不如成蟹高,因而在保证其生长的前提下,应广辟饲料来源,降低成本。投饲量根据蟹种数量和季节来确定,一股每10千克蟹种日投喂天然饲料300~400克,人工配合饲料300克左右,8~9月份是其大生长期,食量也大,传统的提法是说饵料质量也要求高些,但实际中应控制高蛋白的投喂。投喂时间,每天2次,上午以投植物性饲料为主,傍晚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一般数量上根据第二天早晨食台略有剩余为宜。食台剩余饲料太多,应减少数量,没有剩余饲料时应加大投喂量,这样,就能保证摄食充足;投饲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等具体情况而定。食台一般为坡边或蟹礁的水下10~30厘米平台。定在食台投喂一是便于观察摄食量,二是使蟹种养成定时摄食的习惯。饲料种类,植物性饲料有各类水草,动物性饲料有螺蚌肉烊、死鱼等,还摄食豆渣、饼类等。对于动物与植物性饲料的比例,有人提出在夏季高温季节为3∶7,其他季节为4∶6。笔者认为在蟹种培育期间应严格控制动物蛋白饲料的投喂量。

4.水质管理

春秋两季,池水可适当浅一些,一般保持在40厘米左右,但在夏季高温季节水温变化大,水质也易恶化,这时应提高水位。同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勤注水,多换水,可降低水温,水温过高,尤其是积温过大易造成性腺早熟。为了减少剩余饲料对水质的影响,应对其进行清除。适当放养花鲢火片鱼种对净化水质有一定的作用。池中栽植水花生、水浮莲以及菱白,不仅利于蟹种蜕壳生长,而且这些水生植物能吸附水中过剩的营养盐类。调节水质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定期往池中泼洒生石灰水,使水中的pH值保持在中性或偏碱性。

5.防止敌害

蟹种期间的敌害有老鼠、蛇类、蛙类、水鸟、螯虾以及黄鳝等鱼类,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老鼠。在前期个体小时,蛙类危害很大,因而在投苗前要清池消毒,杀灭池中的黄鳝、蛙及其受精卵。在蜕壳生长期,重点杀灭老鼠,一般用鼠药洒在防逃墙外,注意经常调换拌药物质,如用粮食拌药几天后,改为蚌肉拌药,也可用哄吓的办法来对付鼠害;对于黄鳝,一般是对在洞穴居住的鳝进行钩钓,或在水花生丛等水草旁安置笼诱捕。对于螯虾来说,工作重点放在进出水口的防逃网(筛网)方面。

6.蟹种捕捞

蟹种捕捞的难度较大。一般利用蟹种溯水的习性,冲水捕捞,在进水口两侧,各砌一个长方形的渡槽,与进水口呈八字型,长10米,宽5米,深0.8米。口面与地面平行,内表面光滑使蟹种不易攀爬。进水时,溯水而上的蟹种就掉进渡槽,这时将蟹种进行集中。也有采用拖网在池中捕蟹的,具体是将池中杂物清除后用拖网作业,拉网时不能在池中来回搅动水体,以免蟹种钻入泥中,捕起后,迅速放入清水中暂养。也可采取灯光诱捕与徒手捕捉相结合的捕捞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