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养育出有出息的男孩

如何养育出有出息的男孩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岁的孩子有一半会说谎,而到了四岁,这个数字是90%。而到了十七岁,说谎的比例减少到了大约70%。研究人员发现,孩子说谎和更为高尚的道德观或者成长环境无关。成功说谎的能力被认为是与大脑某个区域的发展相关联的,该区域负责所谓的“执行能力”,也就是更高级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如何养育出有出息的男孩

有一天,一位妈妈对我说:“我儿子居然骗我。”我说:“怎么骗你了?”她说:“那天,儿子去找同学玩,我眼见着他出门前戴上了电子表,可是回来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回来晚了,他却说没戴手表,在公园里玩不知道时间。我一伸手抓住了他的胳膊,谎言一下子穿帮了,他沉默了。你说,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撒谎,将来长大了可怎么办?太令我生气了!”

看着这位妈妈已经气得有些扭曲的脸,我敬佩她这么关注孩子的品行,同时也觉得她可能持有了一个错误的理念,那就是把儿子的撒谎与“骗子”联系到了一起。其实,两者可能是不相联系的,不是每个撒谎的人都是令人厌恶的骗子。

人为什么要撒谎

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称:“我们会不自觉地向人家撒谎,有时连想也不想,甚至不承认自己在撒谎。”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还真的没有谁敢说自己没有撒过谎,即使是几岁的小孩子也撒过谎。

心理学家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说谎的研究,多伦多大学教授、儿童问题研究所负责人李强通过研究得出了和众多研究一致的结果,那就是,说谎标志着正常的成熟。李强说:“发现孩子说谎的父母和老师们不应该感到恐慌──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变成病态说谎者!”

李强和他经常合作的麦吉尔大学同事维多利亚·塔尔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们将孩子带入一间安装有隐蔽摄像头的实验室。被测者是两岁至十七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被事先告知不准偷看放在他们背后的一个玩具──这个玩具通常是紫色毛绒恐龙──以此诱使他们撒谎。然后,测试者离开房间一分钟,表面上是接电话,实际上是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偷看玩具。而孩子们是否偷看则被录像带记录了下来。

对于儿童来说,偷看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因此有90%的儿童在实验中都偷看了玩具。测试者回到房间后询问孩子们是否偷看了玩具。研究显示,在两岁的孩子里,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会撒谎说他们没有看过。三岁的孩子有一半会说谎,而到了四岁,这个数字是90%。

这个趋势在孩子们大约十五岁前都成立。而到了十五岁,几乎所有在实验中偷看过玩具的人都会说谎。好消息是:在十五岁以上的孩子里说谎者的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而到了十七岁,说谎的比例减少到了大约70%。

孩子们为什么会说谎?为什么说谎的比率会因为年龄不同而不同?研究人员发现,孩子说谎和更为高尚的道德观或者成长环境无关。相反,那些拥有更优秀的认知能力的孩子们更爱撒谎。成功说谎的能力被认为是与大脑某个区域的发展相关联的,该区域负责所谓的“执行能力”,也就是更高级的思维和推理能力。那些在包含执行能力的测试中表现得更好的孩子们也会说更多的谎言。

心理学家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说谎与他们的道德没有关系,所以,当孩子说谎的时候,我们只要不被他们蒙蔽就好了,不用担心他们的道德水准有问题。

识别孩子的谎言

即使说谎是伴随着成长一定会有的行为,我们也不可以纵容孩子说谎,那样的话孩子就真的成撒谎大王了。当撒谎养成为习惯,就说不出真话了,那样的话会很可怕。(www.xing528.com)

1.鼓励孩子说实话

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受了大人的鼓励才会被巩固和强化的,如果我们养成喜欢听孩子说真话的习惯,那么孩子就敢于在父母面前说实话了。

有一个刚上学的孩子,在参加测验考试的时候,抄袭了同桌的答案。妈妈看到试卷后,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就挑了女儿不会做的两道题让女儿做一遍,女儿果真没有做出来。于是,妈妈问女儿:“你是不是抄同学的了?”女儿支吾着不说话。妈妈对女儿说:“你怎么想的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不生气。”女儿说:“我要不抄袭,都是大红叉叉,太难看了。”妈妈说:“大红叉叉只是说明你不会,好好学习一下就会了,抄袭是对自己撒谎,骗自己的行为。如果你不告诉妈妈,对妈妈撒谎,妈妈才会真的生气。”女儿点点头,从那以后再没抄袭过,也不对妈妈撒谎了。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我们都要接纳孩子,这样,我们才能听到孩子的真话,孩子才不会用谎言来欺骗我们。

2. 可以撒个善意的谎

谎言有“黑谎”和“白谎”两种,“黑谎”就是纯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欺骗别人,“白谎”呢,则是为了照顾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为别人好才撒的谎,可以称为善意的谎言。如果说谎是出于礼貌地应对别人,那么,这是一件融洽人际关系,让别人感到开心的事情,这个谎言就是善意的。比如,“你这样穿一点也不显胖啊!”“这件衣服很流行!”“你买的这种点心很好吃啊!”……这样让别人心情变得愉快的谎言,本身就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是可以说的。

还有一类善意的谎言,比如,“没有人说你的坏话,可能是你听错了!”“大家知道,你当时心情不好,只是说错了话,没有诋毁对方的意思!”“老师今天没怎么讲课,你自己好好看看书,就能看明白。如果不懂的话,我明天去家里给你补习。别担心功课,好好养病啊!”……像这种为了安慰别人,让别人放轻松,让别人的心里好受一些的谎言,也是可以说的。

3.找到孩子撒谎的理由

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我们永远在关注孩子,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从而反观我们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教育之路才会畅通。

当孩子撒谎的时候,如果是一个非常恶劣的谎言,比如伤害了同学,我们就要想想自己,是否也有因为逃避责任而撒谎的时候,是否纵容过孩子这么做。如果是,那么我们就要自己先改正过来,然后再引领着孩子去承担这份责任,那么,孩子恶意的谎言就会越来越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