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其中主人公许小宁作为“家庭煮夫”,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做得一手好菜,他把攒下的私房钱分散到家里的各个角落——书本里、画框后面、吊顶的上面……
许小宁只是代表了众多男子里的一类人,他的私房钱来自家里的日常开销。私房钱还有其他的来源,比如,在家里管钱的、手里有大笔钱的、有其他途径来的私房钱等等。
不管这些男人的钱来自哪里,他们都是有私房钱的那一类。他们攒私房钱,不是因为家里的钱不给他们花,而是他们想花得更自由、更不受限制、更男人一些。正是因为追求花钱不受限制的自由,才使得很多男人因为钱出了事情:贪污、受贿、陷入“小三”门,等等。而女人不让男人管钱,也是对男人的爱和关心,因为她们担心男人因钱生事。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天下的男人不会因为有了钱而惹出麻烦呢?这就需要家长从小培养男孩的金钱观,因为这关系孩子一生的幸福。
男孩要懂钱
金钱,往往是人们用来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尺。但是,如果把金钱的多少作为幸福与否的判断标准或者作为人生的追求,那么价值观就会被扭曲,个人的一切行为就会以金钱为风向标,甚至可能会去抢钱、偷钱、贪污等。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就要把孩子与钱分开,如果孩子不懂钱、不会管理钱,即使具备赚钱的能力,也不会积极地去赚钱;即使赚到钱,也不会正确地使用钱。
大卫·巴博佐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中国买东西直到扛不动》的文章,文章中说,一个崇尚节俭的民族站在了通向疯狂购物民族的悬崖边上。“商店里摆满了奢侈品。在过去4年中,中国的商品零售额增加了50%。随着收入的增加,中国人纷纷把钱花在了购买皮包、鞋、衣服甚至是主题公园郊游上。”由此看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合理地使用钱。
与此不一样的是,很多世界级的富豪却非常节俭。“台塑大王”王永庆和在美国学习的子女联系,为了节省电话费,一般采用写信的方式。儿女回信,还要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盒牙膏也要写上去。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豪洛克菲勒经常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们勤俭节约,每当家里收到包裹,他总是把包裹纸和绳子保存起来;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他只买一辆自行车给4个孩子。
我们养育孩子,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能够独立生存的人。在现代的商业社会,理财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理财教育起步晚,孩子对社会的适应性就会差。在国外,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孩子跟钱接触了。
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的区别;四岁的时候,让孩子了解每枚硬币是多少角,能够买到多少东西;五岁的时候,让孩子知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六岁的时候,孩子就能够找到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的硬币;七岁的时候,让孩子懂得看商品的价格标签;八岁的时候,让孩子知道想要赚钱必须工作,钱可以存到银行里;九岁的时候,让孩子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十岁的时候,让孩子知道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将来有大笔开销的时候使用;十一岁的时候,让孩子知道购物时比较物品的价格;十二岁的时候,让孩子懂得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并学习制订两周开销的计划。
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受多花钱才是阔绰、多花钱才是享受生活的理念的影响,很多孩子花钱无节制,很多家长也不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以至于很多人爱钱却不懂钱,赚钱却没钱,非常可悲。
从小就要儿子管钱 (www.xing528.com)
为了培养一个对钱有正确认识,小时候会用钱,长大了懂得赚钱、存钱的儿子,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1.了解钱的价值
孩子小的时候对钱没有概念,等会用钱买东西了,就知道钱的价值了。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去付钱,这样,孩子就知道了钱是可以买东西的。
发工资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父母工作了一个月,在单位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单位发了多少薪水。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讲别人都通过什么工作赚钱。比如,有的人上班、有的人做小生意、有的人做投资,等等。
2.带儿子理财
即使是小男孩,他们手里可以掌控的钱也不少,祖辈给的零花钱、父辈给的零花钱、过年的压岁钱,等等。现在每个家庭又都是一个孩子,可以说,大多数的孩子手里都有一定数量的可以支配的钱。有了钱,就要会管理钱,不然的话,钱就会生出是非:有的孩子花钱买了鞭炮,崩坏了身体;有的孩子花钱和同学去电子游戏厅玩,一玩就是几个日夜,害得父母操心不已。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有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花掉,而要学会攒钱,然后用钱做有意义的事情。怎么教孩子呢?等孩子会用钱、能管理钱的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建立一个小账本、办一张银行卡,有了钱放进卡里,用钱了就从卡里支取。账本让孩子自己管理,记录下每一笔开销,每个月、每一年做一下汇总,这样,孩子一年的花费就出来了。
当家里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不管是储蓄、基金还是债券,都是有利有弊的,孩子参与选择的过程也就培养了孩子的理财意识。另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选择教育储蓄,这是一种专项储蓄,主要是为孩子将来接受非义务教育积蓄资金,利息收益高于一般的定期储蓄,而且免税。
3.消费观:量入为出
有一位记者曾经报道过这么一则新闻,一位高三女孩,考上了大学,非要买“苹果”系列,高额的费用急哭了妈妈。我觉得这个故事暴露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下的孩子理财能力太差,他们不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完全生活在“经济的象牙塔”里。这是我们家庭教育上的一个疏漏。
一个家庭每个月有多少收入,孩子是可以知道的,这是孩子量入为出、不乱消费的基础。所以,我们平时理财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加入进来,每个月收入多少、日常消费多少、应酬交际多少、教育多少、储蓄多少,等等。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会学到一个道理,那就是过日子是要算计的,花钱的时候要量入为出,这样才能避免超支,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