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面谈中的提问技巧,打造优秀心理咨询师

面谈中的提问技巧,打造优秀心理咨询师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提问类型有两大类: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指可以用对或错、是或否来回答的提问,它给出各种选择项,只需要回答者做出选择即可。在以上情况中,可以通过封闭式提问来加以引导或控制。我们可以看到,开放式提问能得到更多的具体信息,而封闭式提问能得到更有明确倾向性的回答。但使用封闭式提问时,咨询师需要准确地给出选择项。

面谈中的提问技巧,打造优秀心理咨询师

初学者在练习提问技术时,常遭遇这样的境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提问自然无法进行下去。

心理咨询面谈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它有着无可替代的一些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了解更多信息,通过提问咨询师可以了解更多有关的信息;二是明确关键信息,咨询师对某些关键细节和关键点的提问,能够了解更多关键信息;三是确认信息,即咨询师向来访者求证自己听到的和理解的信息,让来访者确认或纠正信息;四是利用提问回到主题,咨询过程可能不像解数学应用题那样从A点到B点,可能中间会有很多曲折,需要不时回到主题,利用提问可以巧妙地收放自如;五是把谈话引向深入。利用提问可以承上启下,在总结之后可以利用提问逐渐接近实质性的问题,不断深入;六是利用提问进行面质,指出来访者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之处,使得来访者能面对自己的问题。

常见的提问类型有两大类: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指无法简单用是或否、对或错回答的提问,它需要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具体回答,常用“什么”、“怎样”来提问,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你对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开放式提问的开放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咨询师,更多取决于来访者。如果信任关系建立得好,来访者表达能力强,开放式提问得到的回答会较开放、信息更丰富。

封闭式提问是指可以用对或错、是或否来回答的提问,它给出各种选择项,只需要回答者做出选择即可。相比于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确定的回答,更节省时间,因而以下情况更适用于封闭式提问:如果来访者滔滔不绝、没有主题和方向性;面谈的时间快要结束、但又有一些信息需要收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息已基本了解,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确认。在以上情况中,可以通过封闭式提问来加以引导或控制。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的用法和效果:

开放式:“回忆这件事让你有什么感觉?”

封闭式:“回忆这件事情让你很痛苦,是吗?”

开放式:“如果现在让你去做一件事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封闭式:“你现在没有任何动力去做事情,是吗?”

开放式:“提起你的女朋友,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封闭式:“对女朋友,你有很多内疚,对吗?”

我们可以看到,开放式提问能得到更多的具体信息,而封闭式提问能得到更有明确倾向性的回答。但使用封闭式提问时,咨询师需要准确地给出选择项。

此外,还有投射性提问,即让来访者设想在某种情境下自己会怎么做,借此考察来访者内在情绪、感受、观点或信念。如“如果你现在得到100万元人民币,你会做些什么?”“如果能让你满足三个愿望,你会提哪三个愿望?”“如果你是那个经理,你会怎么做?”借助这些提问,可以让来访者探索他们未曾发现的冲突、未曾经历的感受和未曾显现的情感,咨询师也可考察来访者深层次的动机和价值观等。由于是以假设情境作为背景,所以来访者的防御性会降低,往往会比较轻松地回答这类问题。

在新学员当中,对提问技术有很多误区,最常见的误解有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需要强调的是:提问并不是心理咨询的目的。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提问只是手段。每一个提问背后都应该有咨询师的假设,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了解这些信息对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有什么帮助。那些为了消磨时间而提问的学员、机械提问的学员,要反思自己提问的目的。

二是过早地开始引导性提问。有经验的咨询师非常注重来访者在咨询中表现出的自发性,对这种自发性的观察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来访者是怎样看待自己的问题的;来访者认为自己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来访者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而过早的提问有可能会破坏这种构面,变成以咨询师的问题为主导,让来访者跟着咨询师走,其风险是咨询师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正确方向,或过早地限制了来访者探索自我的自由。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访者的叙述和自发性探索就像一条小溪,咨询师所要做的是跟着水流往前走,从而看到小溪的全貌并决定咨询策略;而过早的提问就像一开始就把小溪引导到另外的路上,或者让小溪停留在某处,或者把小溪里的水围堵起来。有的来访者会因这种做法而产生依赖感,认为咨询主要是咨询师的责任;有的会因此而产生防御感,对咨询师有不信任感。

三是把提问当作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咨询手段。由于提问技术看上去更容易结构化、更容易模仿,因此一些新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过分地倚重提问,把提问当作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咨询方式,从一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咨询师提问、来访者回答的方式进行,咨询师像台“提问机器”,而来访者感觉自己像被审问。提问技术一定要和倾听、共感、反馈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咨询不能始终停留在收集信息的层面,而要关注收集到信息之后该如何做。只会提问的咨询师不是真正在做咨询,而只是在推磨,在原地踏步,无法推进咨询。

四是为满足咨询师的好奇而提问。在咨询过程中,新手常会有一些冲动,针对自己好奇、想知道的信息而提问,而这些提问与来访者的问题可能无关。如学员听到来访者和自己是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就忍不住问:“那时教过你的老师都有哪些?辅导员都有谁?”类似的问题可能会使得咨访双方的社会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对咨询关系并无益。学员始终要牢记在心的是:来访者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情况下恪守职业道德;要能够及时察觉自己好奇心的萌动,并加以克制,在咨询结束后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借此进行自我剖析,加深自我了解。

使用提问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让来访者准备好接受提问。来访者走进咨询室时有不同的期望,有的期望一进来说几句话后就得到答案;有的意在倾诉,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有的期望心理咨询师是台X光机,扫几眼就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有这些期望的来访者对提问会持一定的防御:“为什么要问这么多问题?”“连这个你也要问啊!”为了防止在提问时出现类似疑惑,可以在咨询开始时说清楚:“在今天的咨询中,我需要问一些问题,以更确切地了解具体信息,希望你能理解。”

第二,引导来访者具体地回答问题。新手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咨询无法深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得到的信息不够具体。可以比较两段对话:

续表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情境1中的咨询师就像蜻蜓点水一样,看上去很多信息都问到了,但指导性过强,又无法抓住关键点,满足于获得的过于笼统的回答,主观臆断地把咨询带往偏离来访者主题的方向。情境2中的咨询师请来访者对重要问题给出具体的回答,而具体的回答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该咨询师提问的引导性并不强,但会让来访者愿意表达,一句有魔力的提问是:“你能具体谈一谈吗?”对于关键点,这样的问题能够获得详细的信息。在情境2中,咨询师跟着来访者,逐渐走到了核心问题:神经性呕吐症。

三是提问的内容要与咨询主题一致,问题之间的跳跃性不要过大。学员在训练中常见的情况是:过于紧张、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满脑子装的应该问什么问题,问题本身可能和咨询主题无关,可能和前后情境无关,跳跃性过大,来访者或者一头雾水,或者心生阻抗。在前面章节中举到的一些例子中常见这种跳跃的或与咨询主题无关的问题。

四是谨慎地提及敏感问题。这里的“敏感”有两重含义:一是社会文化中界定的敏感问题,如性行为、性关系、性取向等;二是来访者个人的“雷区”。如果咨询中必须去碰触这些敏感话题,则需要咨访双方已建立信任关系,有足够的铺陈,来访者能够面对这些问题。贸然触雷,有可能对来访者和咨访关系都造成伤害。可以看下面的片断:

来访者:“有时候,我又渴望那种身体特别舒服的感受,什么都不想,只是感受自己的身体,什么都忘记,只是感受当下,皮肤被接触的感觉。隔一阵我就想来一次。”

咨询师:“你是指……手淫吗?”

来访者:“啊?!不是不是!我是在说按摩!”

可以想见双方的尴尬。在触及敏感问题之前,咨询师可以多一些确认:“你具体是指什么?”可以避免这样的尴尬。

在有些学者看来,心理咨询的面谈至少可以分为治疗性面谈和评估性面谈两类。治疗性面谈关注咨询的推进,而评估性面谈关注症状的评估、诊断和咨询目标的确立。前者提问会少一些,后者会有很多提问,而且倾向于结构化的提问,围绕诊断标准和咨询目标,了解细节。一般说来,对来访者的第一次面谈是评估性面谈,以了解基本信息、制订咨询目标、做出基本诊断为主。在这种咨询中,向来访者说明这一点非常重要:“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咨询,我需要了解比较多的信息,以做出诊断,商定咨询目标,所以会有很多问题,希望你能理解。”

在评估性面谈中,提问可以遵循“先当下、后过去”的顺序,也可以跟着来访者的思路走。如果使用结构化的问题清单帮助自己训练,以下是一个参考,学员可以根据现场做灵活调整:

目前你的症状有哪些?你的反应如何?发生时你的感受怎样?

在症状发生前,你通常会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有哪些人、哪些事?

症状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你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吗?如果有,是什么部位?具体的感觉是什么?

症状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怎样?

症状是否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如和家人、同事、朋友的关系?如果影响,怎样影响?

症状是否影响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如果影响,怎样影响?

你自己曾做过怎样的努力来缓解症状?哪些方法无效?你怎样判断无效?哪种方法最有效?有效的表现是什么?

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当你第一次出现这个症状时,是什么时间?在哪里?怎么发生的?

从症状第一次出现到现在,期间发生过一些变化吗?如果有变化,是怎样的变化?症状最轻微和最严重的情况是怎样的?

有没有出现例外情况,即你预期症状会出现,但实际并没有出现。能具体谈一下吗?

请你用数字评估一下症状的严重性,从1—10打分,1分表示很轻微,对你没有什么影响,10分表示很严重,让你感到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你会给该症状打几分?在最严重的时候你打几分?在最轻微的时候你打几分?

我们现在正在谈这个症状,你感到有什么变化吗?是感觉好了,还是感觉更糟?

如果让你给这个症状起个名字,就像给一个人起个绰号一样,你会给它起什么名字?

在咨询时往往需要考察来访者的成长经历,从总体上包括:童年经历,主要是学龄前的经历;关于父母和其他照料者、家庭成员的回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如果有)的学校经历;与同龄伙伴交往的经历;工作和职业方面的经历;婚恋和家庭方面的经历等。其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是把主动权交给来访者,以考察其在最初的2—5分钟里来访者会讲什么。最初呈现的信息会非常有意义,值得关注。为了让来访者表现其自发性,最好不要给来访者有限制性的问题,或过早给提示。如果经再三鼓励来访者都不知该谈些什么,这时可以给一些提示:“你可以谈一些你觉得重要的经历或回忆”,“请你谈谈自己成长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好吗?”“你可以谈谈学校或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等。

二是可以在听完来访者讲述后再提问。如果来访者有条理地叙述成长过程,即使咨询师有很多问题,也可以暂时不问(可记在笔记上,以免忘记),而在讲完后有选择地、有重点地探讨一些问题。其实有些问题来访者在后面的叙述中会回答,而不必专门去问。

三是对那些冗长而啰嗦的叙述,咨询师要提醒来访者咨询时间有限,需要有所选择和聚焦,可以重点讲她(他)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但冗长和啰嗦本身是有意义的,值得关注。

四是如果来访者所谈及全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事件,需要询问是否有相反类型的事件,以构成一个全面的图画,并探究其认知模式的类型,以及这种认知模式对其行为的影响。一般说来,人们的认知模式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找到来访者认知模式的特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一些咨询个案中,人际交往是必须问到的部分,有时就是咨询主题和目标。从时间上看,需要了解来访者过去如何与别人交往、现在如何与别人交往;从交往对象上看,需要了解来访者如何与家人交往、与同龄人交往、如何和长辈交往以及如何与上级和下级交往;从性别上看,如何与同性以及异性交往。有学者提出,在回溯其早年经历时,可以让来访者用三个词形容其父亲、母亲或其他照料者,从而较快捕捉到来访者对照料者的感受,并对来访者的依恋模式有初步判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在询问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关注那些被浓墨重彩描述的家庭成员或被遗漏的家庭成员,他(她)们对来访者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可以追问:“除了和奶奶感情浓厚外,你和哪些家人感情特别好?”“除了你提到的妈妈外,家里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吗?”

二是在面谈中观察来访者如何与咨询师沟通,对其沟通模式、人际交往类型进行评估。有的来访者自我陈述沟通能力不错,但在咨询过程中,目光始终低垂,叙述没有逻辑,语气没有影响力,咨询师就要关注这种不一致,探究原因,客观地评估其沟通能力。有时自我评估与实际能力的不一致,正是造成来访者困扰的原因;有的来访者坐得尽量离咨询师远,双手抱胸,眼神充满不信任,要询问其与他人交往的模式是否亦如此,还是在咨询情境中的特殊表现,如果是前者,需询问这种模式对其和他人交往有何影响,如果是后者,需询问为什么对咨询有不信任感。

不论来访者回溯到多么早年的过去,来访者最终要解决的是目前的问题,或者是由过去经历引起的当下问题,所以在咨询结束前一定要回到当下、回到现在时。从来访者的时间知觉可以了解很多信息。有的来访者对过去有无限的留恋,对回到当下有抗拒,这本身是一种信号,可以看到来访者在时间类型上属于过去型,过去的经历、过去的事件、过去的经验对其处理当下事件都非常重要。这种类型的人与其说活在当下,不如说活在过去所感知的当下更准确。其遇到的困惑往往和过去与现在的错位有关。还有的来访者一个劲儿谈将来会怎样,谈当下便不起劲儿,这属于未来型,这种类型的人更看重将来,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在当下、未来之间找不到桥梁,缺乏实干精神。不论哪一种类型的人,要有现实感对来访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来访者遇到的问题就是不能遵守现实中的规则,违背规则,或者拒绝承认规则。而心理咨询设定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本身就是在强调现实性、规则性。

对当下状况的了解包括生活、工作或学习、爱好、交往等各方面,需要根据个案需要来提问:“平时你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平时喜欢做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工作吗?”“你和家人、同事/同学的相处怎样?”等。

这是在小组练习中的一个个案实录。

咨询师:“让我们相互认识一下吧!我姓苏,是这里的咨询师。请问您……”

来访者:“我也姓苏。”

咨询师:“你今天来有什么事情吗?”(切入主题。)

来访者:“我最近很烦,我对游戏上瘾。”

咨询师:“有多久?”(关于时间的提问。)

来访者:“两个星期。”

咨询师:“怎么开始的?”(关于起点的提问。)

来访者:“本来我是坐公交车的时候,玩一下手机、MP3上的游戏。后来发展到会坐过站,到公司也玩,回家也玩。”

咨询师:“你有什么感觉?”(关于感觉的提问。)

来访者:“玩游戏时人很紧张,因为游戏速度快,而且我需要全神贯注,无法放松。大脑和手都无法放松。”

咨询师:“你提到最近两星期游戏上瘾,这让你很烦恼。”(情绪层面的总结。)

来访者:“你想我这么大的人,花这么多时间在玩游戏上,实在不应该。以前刚大学毕业时,我也上过瘾。后来慢慢停下来不玩了。我现在怕自己上瘾。”

咨询师:“你做其他事情也会上瘾吗?”(这个问题可以提,但稍微有些跳跃。上文来访者提及的以前经历,值得追问。)

来访者:“没有。但我觉得玩游戏时控制不住自己很可怕。”

咨询师:“你想过控制吗?”

来访者:“上车前想过不玩,但忍不住。”

咨询师:“你周围的朋友有这种情况吗?”(和上文没有太大关系。)

来访者:“也有朋友玩游戏入迷。”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玩游戏上瘾,想克服又克服不了。”(和上文关系不大,解述不当。)

来访者:“是啊,我没找到方法。”

咨询师:“那你今天来想解决什么问题?”(能够确认咨询目标。)

来访者:“我知道玩手机游戏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让我焦虑。我想有两个问题:一是我怎么学会控制,二是想问一下是不是很严重。”

咨询师:“目前玩手机游戏已影响了你的工作吗?”

来访者:“我觉得控制不住这种感觉让我害怕。”(“控制”这个词是来访者的关键词,应该抓住。)

咨询师:“那你想改变吗?”

来访者:“最好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我不希望在其他事情上也发生这种情况。”(“其他事情”是个关键词。是来访者自己的泛化,还是确实曾经发生过?)

咨询师:“那在别的事情上发生过吗?”

来访者:“没有明显的体现。我从小到大做事都会持续做到底。”(“持续到底”与“控制不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描述自己?)

咨询师:“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个总结比较好,但上文中并没有很多事实证据。)

来访者:“可以这么说吧。”(www.xing528.com)

咨询师:“你愿意采取橡皮圈法吗?”(非常突兀的建议,没有任何铺陈。)

来访者:“什么是橡皮圈法呢?”

咨询师:“就是玩游戏时用橡皮筋弹自己。”(解释过于简单,不严谨,没有可操作性,也无法说服来访者。)

来访者:“是我在玩游戏时吗?”

咨询师:“是你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时。”

来访者:“我能控制住自己的手啊!我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脑子。”

咨询师:“弹橡皮筋时你可以分散注意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错误的解释!)

扮演咨询师的学员做不下去,要求停止。做了12分钟。

同一个来访者、同一个个案,换了一个学员做咨询师。

咨询师:“请问你今天要和我谈什么?”

来访者:“我最近花很多时候玩游戏,失去自控。”

咨询师:“你花多长时间呢?”(关于时间的提问。)

来访者:“开始只是坐车时玩,后来越来越长,前两天打了一个通宵。”

咨询师:“你用了很多时间。那你打完游戏后的感觉是什么?”(关于感觉的提问。)

来访者:“其实很无聊,而且打完后很不舒服,人很累,眼睛尤其累,因为一直盯着屏幕看,而且有罪恶感。”

咨询师:“那在玩的过程中呢?”(关注在提问上,没有对来访者的话进行回应。为什么会有“罪恶感”?)

来访者:“我全神贯注,忘掉所有的事情。坐公交时甚至都坐过站。”

咨询师:“你觉得开心吗?”(前文提到的是“累”和“罪恶感”。)

来访者:“不是开心。是不动脑子,就像白痴一样,觉得轻松。”

咨询师:“那是什么原因让你玩这些游戏?”(关于动机的提问,很好。)

来访者:“主要是带在身上的手机里的游戏,简单、机械。每次玩时都想着得到更高的分数。”

咨询师:“你希望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澄清。)

来访者:“对。”

咨询师:“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确认以前的经历,非常有必要。)

来访者:“大学时有过一次。那一次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我花了两天时间,过了所有的关,后来觉得这样太可怕了,就再也不去玩了,怕自己上瘾。大学毕业刚工作时,看到同事玩游戏,我迷了一阵,后来好了。”

咨询师:“大学那次玩了多久?”(确认具体细节。)

来访者:“学的时候花了一天一夜,后来打通关的时候花了两天两夜。”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控能力很强的人,你不到一个星期就放下了。那你刚工作时沉溺的那次呢?”(给予来访者肯定,比较到位。“沉溺”这个词来访者自己没有用,是咨询师一直在用的。这个词要比来访者所表达的含义强烈。建议不要用。)

来访者:“不超过一个月。现在玩的游戏越来越简单,不能自拔。”

咨询师:“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沉溺于其中?”

来访者:“是不是因为不动脑筋?”(不确信。)

咨询师:“大概持续了多久?”(没有对来访者的话进行任何回应。只关注在提问上。)

来访者:“两个星期。”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现在的感受是:游戏没有意思,但你沉溺于其中。这让你不舒服,玩过之后有后悔感。那你今天来这里想解决什么问题?”(小结的概括性较好。用“后悔感”代替“罪恶感”,程度不同。)

来访者:“我比较紧张,本以为自己这么大了会有自控力。我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自己不玩。前两天想买一个PSP,问朋友,‘如果你们买了PSP,会不会一直玩个不停?’他们说不会。而我为什么没法停?我原先用的方法是尽量不碰。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你说是吗?”

咨询师:“也就是你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沉溺于电子游戏的问题;二是探索控制不住自己去玩的原因。”(对咨询目标进行清晰化和结构化。)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法,逐级减少你的沉溺。你以前想过一些什么方法?”(在提建议前确认来访者已用过的方法,比较好。)

来访者:“以前采用的是不接触。但现在不能不带手机出门。”

咨询师:“即使带手机出门,也可以有方法把手机中的游戏功能去除。另外,你能不能订个目标,比如说今天只玩半个小时就叫停。过两天只玩20分钟,然后逐渐减少,慢慢戒掉。”(还没有确认来访者是否尝试过其他方法,就直接给出了建议。)

来访者:“可是……”

咨询师:“我们可以试一下,就像给你布置的家庭作业,下次来的时候我们看施行的情况。”(没有敏锐地察觉到来访者的犹豫。)

来访者:“可是我怎么边打游戏边控制时间?只有尽量不带电子设备,不去碰游戏。”

咨询师:“这本来就很好。另外,成绩真的对你重要吗?”(没有回答来访者的问题,突然转换一个话题。咨询师的本意是从认知角度出发,改变来访者的认知。)

来访者:“我知道不重要,这种分数又不能换钱。”

咨询师:“而且也很累人,像你自己说的。那你可以试试看慢慢戒掉。至于你刚才谈到的第二个问题,这是不是和你的执著、认真、尽善尽美和完美倾向有关?”

来访者:“对,我知道这是一种病态。”

咨询师:(沉默)“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要求停止。指导老师鼓励其继续。

咨询师:“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种病态?”

来访者:“因为自控力很重要。我每次做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这很耗损精力。我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改变不了,所以有问题。”

咨询师:“你认识到但改变不了。你在做其他事情时有这样的感觉吗?”

来访者:“小时候做家庭作业,有附加题。虽然老师说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但我一定要把它全部做出来。”

咨询师:“你想证明什么?”(可以问这个问题,但也可以紧扣上文的“自控力”来提问:“你认为做到最好是一种自控的表现?”)

来访者:“不知道。一旦开始解题,我解不完就睡不着觉。如果你问想证明什么,那是证明我是个好学生吧!”

咨询师:“你想证明给老师看你是个好学生。那你成绩怎么样?”

来访者:“还好,前五名吧!”

咨询师:“父母是不是对你成绩过分关注?”

来访者:“父母没有给我太大压力。”

咨询师:“你从什么时间开始一旦做事就要做好?”

来访者:“记不得了。我的生活当中不会碰到太大挑战,基本上都会做完、做好。”

咨询师:“那你把事情做完后的感受是什么?”

来访者:“刚开始有兴奋感,过后没有劲儿。”

咨询师:“为什么没劲儿?”

来访者:“因为没有什么事儿要做。打完游戏后是空虚的感觉。”

咨询师:“打游戏和做附加题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来访者:“附加题比较难,而游戏比较容易。”

咨询师提出停止。共19分钟。

比较两个学员对同一个个案的咨询过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看到这两个个案都尝试用认知行为疗法。它们在流畅性、节奏感和深入性方面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用提问收集到抽象的信息,而后者收集到具体的信息。

个体心理咨询之所以必须要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是因为它的重要假设:每一个来访者都是独特的,咨询师必须把他(她)当作一个特别的个体来对待。一个咨询师可能接待过很多抑郁症来访者,但咨询师不会在诊断刚出来就马上给方案,而是要全面地了解具体信息后才能制订解决方案。要做到这一点,咨询中必须收集具体的信息。如果只有抽象的信息,就会深度不够。我们可以来进行一些比较。

第二个咨询师问得更细致、更深入,因而了解到来访者曾经有过两次迷恋游戏、但都成功摆脱的经历,也了解到来访者惯用的方式是回避接触。了解了来访者在玩游戏背后的焦虑,也明确了来访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而第一个咨询师是典型的新手咨询方式:信息流于表面化,看上去很多信息都知道了,但其实并不清楚关键细节。这也导致咨询无法深入,做了短短9分钟就结束,其中还有一分钟是咨询师在给建议。

怎样才能做到收集具体的信息?一是要用具体的问题。过于抽象的问题只能带来比较抽象的回答。二是善于判断哪些信息是关键信息,可以就关键信息深入挖掘。这要求咨询师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在两次尝试中,尽管咨询目标都已经明确,但咨询师都没有处理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个案的实质是:来访者由于迷恋游戏引发了对行为失去控制的焦虑情绪,并想找到当下和将来的解决方法。根据这样的诊断,一定要处理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来访者仅仅玩了两个星期的游戏,既达不到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也不是强迫行为,完全可以给予对方支持和共感,让她减少焦虑。其次要处理她对“失去控制”的焦虑。在来访者的主诉中,反复出现的是对自己玩游戏这种失去控制的行为不能接受,对这种失控焦虑,担心自己将来会出现更多的失控行为。可以引导来访者回顾自己以前成功处理游戏迷恋行为的经历,让她看到:担心失控并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担心,它出现的概率并不高,完全可以放松一些,不必夸大或过度。

如果咨询师有足够的经验,可能还会关注一点:来访者为什么会这样担心失去控制?她的这种担心甚至已达到恐惧的程度。她恐惧的到底是什么?这个议题不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触及,但如果咨询中能够予以关注,对来访者更有意义。

新手在面谈时,往往会过于关注事实层面的信息,从而忽略来访者情绪层面的问题。但咨询中应该先处理情绪层面的问题,再处理事实层面的问题。

咨询师一给出的建议是橡皮圈法,并且解释说这种方法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弹橡皮筋法属于厌恶疗法,具体操作是在来访者手上套一个粗细适中的橡皮筋,当来访者又想到要做某件事或已经做了时,拉橡皮筋弹自己,让自己有疼痛感,并因而放弃想要做或正在做的行为。它主要用来矫正不良行为。它的原理是把某种特定行为和疼痛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减少这种行为的目标。运用的是行为强化中的惩罚。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疼痛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减少行为出现的频率或消除行为,而不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对这些基本常识,新手一定要了解。

咨询师二给出的是时间控制法。这个方法是可以用的,但关键是像这位咨询师这样用效果不会好,因为来访者问到的“怎么边打游戏边控制时间”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仅仅靠意志力就可以解决,来访者显然早就这样做了,不会走进咨询室了。面对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必须与对方进行细致的沟通,让自己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另外,仅仅这样说两三句,来访者去做的可能性也很小。必须和来访者一起制订出具体方案,如计划用多长时间矫正行为、怎样做是适度而可行的等。

对新手来说,关于提问有一点必须澄清:提问不是为了让咨询师更清楚地了解来访者,而是为了让来访者更清楚自己的状况。提问不是为了满足咨询师个人的好奇心、利益,而是为了来访者的福祉,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等待学员的突破

今天训练的技巧是提问。A扮演了来访者,咨询师是平时言语不多的B。咨询进行得出乎意料的流畅。他做完后大家有很多点评,我的点评是:今天的练习非常好地体现了咨询的基本结构,开场,正式咨询,花一些时间了解信息,中间不时有一些小结,结束时来一个全面的总结,如果必要提一些建议和方案。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大家非常受鼓舞。毕竟只是第六次,就可以做得这么好了!我看到大家的眼睛都是闪闪发亮的。

课间一位组员和我交流:“我发现您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由成长,然后告诉他们是怎样成长的。”对的,我的方式是等待,等待学员做得好,有进步,然后大力给予肯定,并分析这样做的理论意义。这样,学生能够成长到哪一步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基调,速度由他们自己控制,而我所做的只是要善于发现、善于鼓励和总结。上一组我等待得非常辛苦,一直训练到第十四五次才有突破!前面的过程真是考验我的耐心。我一度怀疑自己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方式。好在突破终于出现了。我察觉到这种方法有些过度依赖学员。也许今后会找到更灵活的方法。

[1] 诗出贾岛《寻隐者不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