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决新手心理咨询师问题的指南

解决新手心理咨询师问题的指南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是否应该接受心理咨询不是正规与否的问题,主要是和个人成长有关。而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员可以经历解决问题的历程,并且领悟这一历程是怎样发生的。心理咨询师常面临的问题是职业耗竭,因为咨询师探入来访者的心理较深,且接触大量的来访者,容易掉入职业耗竭的陷阱中,特别是咨询新手,由于过分要用来访者的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更容易付出过多。

解决新手心理咨询师问题的指南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1]在咨询面接最初的训练中,新手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他们还无法顾及来访者。

咨询新手面临很多问题,在很多专业书中都可以看到关于咨询新手应注意的问题,本书中,我们关注的是面谈训练开始前学员的状态。

在训练中遇到大量的情形是:扮演咨询师的学员比扮演来访者的学员更加紧张、更加焦虑。如果回放训练录像,扮演咨询师的学员会惊见他们的手紧张得捏成拳头,身体笔直而僵硬地靠在椅背上,眼睛专注地盯着对方,却没有聚焦,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在前几次训练结束后,学员们会有这样的感慨:“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自己不会说话了!不会说中国话了!”戏谑的背后,是咨询新手的焦虑。

咨询新手在面对来访者时,脑子里盘旋的问题常有:“我该说些什么?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接下来该问什么?

他为什么不说话了?我是该微笑还是面无表情?我是不是做得不好?对方会怎么看我?大家会怎么看我?”脑子里有这么多问题,怎么还能听得进来访者的话?怎么还有精力处理来访者的问题?

对新手而言,哪怕是在训练中做演示,还是会紧张。因为心理咨询毕竟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咨询师会影响到来访者,肩上的责任重大。新手会因为这种责任感与自己的实力不相符、对自己能力的不确信、缺乏经验而有焦虑。有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焦虑会腐蚀咨询师的信心和能力,使得思维无法正常运行,面谈往往因此而艰涩,甚至中止。因此,咨询新手要正视自己的焦虑,处理自己的焦虑。

处理焦虑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的焦虑,这是一种勇敢。对新手而言,自我怀疑、不自信是完全正常的。第二步是看看焦虑背后是什么:有时它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有时是担心别人会看到自己的无能,有时是担心自己会出错,有时是担心自己会伤到来访者。它其实是新手本人心理的一种投射。第三步是和指导老师、学员讨论这种焦虑。学员们会发现:不仅自己有这种焦虑,其他人也有这种焦虑,那些资深咨询师在刚入门时同样也体验过焦虑。

心理咨询确实不容易,正视焦虑是学习的第一步。可以引导学员透过这种焦虑来关注自己的情绪,开始学习共感。

由于来参加心理咨询师学习的学员背景不一样,对有些社会经验丰富、常与人打交道的学员来说,他们会把咨询看得过于简单:“咨询不就是说说话吗?电视上我都看过心理咨询节目了,谁不会说话呀?!”这些人需要处理的不是咨询焦虑,而是咨询中过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往往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过多地带入到咨询中,把咨询简单化为贴了“心理咨询”标签的日常谈话。

对学员而言,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电视上的心理咨询秀和心理咨询室中的咨询不太一样。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非常精细的互动,如果有一架摄像机架在那里,这会微妙地影响咨询师本人和来访者的表现,并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电视上的心理咨询节目中,双方除了解决问题之外,他们还需要考虑别人会怎样看他们此时的表现。还有,电视编导需要从收视者的角度要求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表现,并按观众的口味来剪辑录像,最后呈现的是经过加工的、片断式的咨询。它强调的是可看性、故事的完整性,甚至猎奇性等。而在心理咨询室中发生的过程,可能更缓慢,推进也是渐进的、逐步的;更细致,很多关键细节需要了解和处理;更乏味,有时一个问题需要拉锯式的翻来覆去很多次才能理清。

的确,心理咨询借助的主要工具是语言,但单纯的说话并不能自动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它需要咨询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对那些把心理咨询过分简单化的学员,需要他们尽快清空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很多学员在实习过程中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听说学心理咨询的人都应该接受心理咨询,这样才正规。”

是否应该接受心理咨询不是正规与否的问题,主要是和个人成长有关。接受心理咨询有这样几个好处:

一是可以体验来访者的感受,提高对来访者情绪感受的敏感性。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员是来访者,可以充分体验咨询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自己内心中引起的反应:舒适或不自在,共鸣或阻抗。这些对于学员今后成为咨询师都是宝贵的经验。

二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不是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才能成为咨询师。很多人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咨询师的角色。而咨询中来访者类似的问题常在我们内心激起涟漪。例如来访者谈及幼年受到父母的虐待,而咨询师也有类似的经历,并且没有处理过,那么咨询师带领来访者探索这一问题的深度,不会超过自己曾经探索到的深度。除非咨询师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否则不可能引领来访者走得更远。而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员可以经历解决问题的历程,并且领悟这一历程是怎样发生的。

三是在将来面临需要时,可以借用心理咨询这一支持工具。心理咨询师常面临的问题是职业耗竭,因为咨询师探入来访者的心理较深,且接触大量的来访者,容易掉入职业耗竭的陷阱中,特别是咨询新手,由于过分要用来访者的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更容易付出过多。解决职业耗竭的方式很多,接受同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其中一种方式。相对于那些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学员,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使用这种方式。

对那些想以心理咨询为职业的学员,如果有需要、又能找到较好的心理咨询师,建议接受心理咨询。

价值观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东西,它体现在我们所有的决定和行为中,但我们轻易不会想起它,因为它是最深层、最核心的。在咨询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价值观的问题,尤其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价值观不同时,新手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身上。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一位高三的学生前来咨询,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要周游全国,不参加高考。父母送他来咨询时,希望咨询师能说服他参加高考。但来访者却认为一旦参加高考,就要再上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浪费了大好青春,无法实现旅游之梦,因此坚决不想参加高考。在咨询师看来,参加高考是“正确的”选择。咨询师该怎么做?是巧妙地引导这个少年意识到高考的价值和重要性,最终回到考场?还是把所有的方案、利弊均列出,尊重来访者最终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是浪迹天涯?

一位中年女性来到咨询室。她和丈夫感情不和,虽然为了孩子勉强维持着婚姻关系,但他们早已没有夫妻生活,而是另寻他人满足生理需求。她的内心有很多冲突,想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作为咨询师,你是婚外恋、婚外性行为的坚持反对者,你也认为离婚肯定会伤害孩子,你会如何引导来访者?你是会告诉来访者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也告诉她她完全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还是以中立姿态出现,但悄悄地把自己的导向性埋伏在一些提问和反馈中?

以上两个例子,考问的就是咨询师的价值观。有一些咨询师会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直接告诉来访者,或者巧妙地引导来访者往“正确的”道路走。“正确”之所以要打引号,因为它是相对的。关于正确与否,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标准,咨询师的任务不是判断来访者的做法或决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而是有效地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另外,即使咨询师给出了“正确的”方案,如果来访者不愿或无力去实施,这个方案就会是一个无效方案。

对新手来说,他们接受的训练是保持价值观中立。但这一点如何实现?真的能够在探寻来访者解决方案的同时保持客观和中立吗?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比较赤裸裸的价值观强加很容易识别,但那些巧妙包裹后的有价值观色彩的建议就很难识别了。一些资深咨询师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价值观强烈对立,可在咨询中加以说明,让双方看到这一点会对咨询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新手训练时,那些扮演咨询师的学员往往会有一种帮助别人的良好愿望和动机——很多人其实就是带着帮助他人的动机来学心理咨询的。这是一个美好的起点,但如果这种愿望和动机过于强烈,演化为“我必须帮到对方”时,就有可能给咨询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当他们发现自己力量有限,无法帮助到对方时,往往有强烈的无助感、受挫感和失败感。严重时这种挫折感会影响新手的自我评价,乃至继续学习心理咨询的信心。

“我必须帮到对方”透露出来的其实是新手想要通过帮助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对帮助来访者的需求大于来访者想要得到帮助的需求。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咨询,咨询的动力结构可能会错位:有时来访者需要的是倾诉,而咨询师看到的则是“来访者需要我给出方案”,而给方案可能正是新手的软肋,新手会因此而陷入焦虑。

对于那些助人意愿过强的新手,要求看到来访者改变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他们需要通过来访者的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对来访者来说是不正确的引导,有时来访者为了满足咨询师这一需求而“表现出”进步,其实进步并没有发生。对这些新手来说,需要把“我必须帮到你”这个不合理观念调整为:“我非常愿意帮助你。”

一些新手一旦开始扮演咨询师的角色,他们整个人都会发生变化:他们不停地问自己:“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能力和特点?我此刻做到了吗?”在咨询当中,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犯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会走极端:要么拼命掩饰自己的错误,为错误寻找合理化的解释,要么心情沮丧:“完了,我竟然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我无法当一名优秀咨询师。”他们不仅在咨询中这样要求自己,还会把这个要求扩展到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他们会问自己:“我有没有倾听家人?我有没有理解同事?我有没有给工作伙伴足够的共感?”没有坚持多久,他们会发现自己疲惫不堪,无法再贴着“心理咨询师”的标签生活下去。

这个现象背后,其实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要求自己过分完美。而在认知疗法中,过分要求完美是导致自我挫败的不合理信念之一。新手要求自己不犯错误,其实也是不合理信念的表现。与其时刻神经绷紧让自己不犯错误,不如坦诚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不完美这个事实,把注意力放在改正错误上,而不让能量浪费在掩饰和沮丧中。

二是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过度化。心理咨询师只在咨询室中扮演咨询师,走出咨询室后,需要从这个角色中走出,灵活地转换到其他角色中。在咨询室中,咨询师一般不会对来访者发火,但我们很难想象在生活中,作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的咨询师永远不对别人发火,永远都带着一幅理解、接纳和共感的面具。

新手要接受这一点:心理咨询师也是人,所以会犯错误,会不完美,会有很多角色。这些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最初阶段,很多人都会经历对咨询着迷的阶段:不论谁有问题来和自己谈,都会热情地劝说对方:“你的问题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你去预约一下心理咨询吧!”如果对方流露出去预约很麻烦的样子,甚至会自告奋勇地说:“如果你信得过我,就让我来帮你做吧!”

在初始阶段,这种狂热和着迷会给新手以巨大的动力,使其饥渴地吸收与心理咨询有关的一切理论和技术,成长和进步很大。但它也有副作用,因为这种着迷背后隐含着“咨询万能”的不合理假设。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心理咨询。再高明的心理咨询师都不会打包票说能百分百地帮助来访者。更何况来访者的成长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确实可以帮到很多人,但它也有局限性。过高的承诺不仅会让咨询师陷于被动之中,而且对来访者的成长不利——来访者必须有意愿进行咨询,并且要承担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新手应该把心理咨询从光环中解放出来,恢复它朴素和本来的面目。

作为一名新手,即使了解了以上所有的问题和误区,并不等于就能跨越它们。在体验中学习,是心理咨询面谈训练中的重要过程。咨询活动是个照镜子的过程,来访者就是咨询师的镜子。在面对来访者时,咨询师的第三只眼睛可以看到自己内心的波澜或水波,处理这些涟漪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沟通达人的感触:沟通并不容易

流浪基因

在媒体产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从平面文字、电台广播到电视主持,幕前幕后的工作我都接触过,大致上工作内容就是“说话”,不论是面对听众播音,还是跟同事们沟通,都必须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所以,在我心里,早就自诩为“沟通达人”了。

就因为如此,当班主任通知周末开始咨询实习课的时候,我一点都不紧张,反而十分期待,不就是说话么!总算有机会能在小组同学面前一展长才,让他们看看专业人士的表现。所以,当第一堂实习课,老师邀请自愿者上台扮演咨询师及来访者的时候,我忙不迭地举起手,喊着:“我来!”

同组的安琪拉,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女同学同时举了手,整个教室就我们两只手在空中晃动,当然,老师就示意我们上台演示。虽然我跟安琪拉私底下交情不错,但是心高气傲的我哪能让别人抢了风采,于是我假意客气,却是十分强势地说:“我以前搞媒体的,什么角色都能演,要不这样,我来扮演来访者吧?”安琪拉欣然答应,这可顺了我的心意,我内心窃喜,想着:待会儿我就要演一个刁蛮的来访者,看你能拿出什么能耐!

咨询师:很高兴你过来(微笑着注视着我),你有什么问题吗?

来访者:我?我没有问题!难道……你也觉得我有问题?

安琪拉一开场就给我抓到把柄,我可没问题,我是个完美的演员,我今天要演出的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后来知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来访者或当事人,而不是患者),怎么能让你一开场就这么不客气地说我有问题!安琪拉显然意识到我扮演的来访者的阻抗,继续和颜悦色地解释她的本意是希望我能多说一些。说实话,她的镇定,让我打算刻意表演的叛逆情绪瞬间降低了不少。一开始我努力地扮演自己心目中强迫症者的模样,不断地搓揉手掌,故意飘忽的眼神,而安琪拉一直保持着前倾的姿势,以温柔坚定的眼神专注地倾听。随着时间的进展,我变得越来越不敢看她的眼睛,自己都觉得这种虚假的表演在一个真诚的个性前面变得不堪一击。终于,我站起身,拍了一下安琪拉的肩膀,带着一点愧疚的微笑说:“好了,我演不下去了。”

当老师跟同学热烈地讨论我们刚才演示过程的时候,我沉默地坐在椅子上,原本觉得角色扮演对我而言不是一件难事,真表演时却在安琪拉真挚的眼神中变得无处躲藏。仅仅是第一次实习的我们绝对没有太多专业的咨询技巧,但是我们却都能准备好一颗愿意倾听的真心。相对于我这个想方设法伪装的演员,安琪拉扮演的咨询师用真诚化解了防备。我才发现,辩论才能不是共感的必要条件,真心倾听才能解除防备,让来访者走出自己的象牙塔,而这就是我咨询师实习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课。

指导老师的话:带这么多次实习,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在第一天的实习活动中就出现这么具有挑战性的咨询个案!如果要对这个个案进行全面分析,需要讲到倾听、共感、提问、反馈、化解阻抗、认知疗法……如果真的全部分析,会让新学员们对要学习的面谈心生畏惧。所以我后来给学员们提了一个建议:在开始时不要带太难的个案来练习。固然小组中有人起点高、进步快,但过快的速度会让一部分人远远地落在后面。考虑到整个小组的全局,形成互动妥协之后的速度,才能照顾大多数人。

所有的学员都是带着自己的角色来到训练中的,可能是工作角色,可能是家庭角色。而在训练中他们只能有两个角色:要么是咨询师,要么是来访者。这需要他们清空自己的心,放下以前的角色和面具,为自己定制一套新的角色制服穿上。有时,职业特点会融入咨询师的角色中,成为一种优势,有时会成为一种障碍。拥有新的角色感是实习的第一道关卡。

咨询梦想的破裂

牛牛

阻抗,自然而然的阻抗。自卑,突如其来的自卑。

今天的实习目标是营造良好的咨询氛围,消除来访者的顾虑,建立平等的咨访关系。突然要自己扮演咨询师。虽说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毕竟我们从没见过真正的心理咨询,没有见过真正的来访者,没有看到过咨询中的咨询师。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想象。

咨询师:你好,我是这里的咨询师,我姓徐。请问你怎么称呼?

来访者:随便。

咨询师:你觉得我如何称呼你比较方便?

来访者:无所谓,叫什么都可以。

咨询师:(算了,不问了,再问下去要争执起来了。直接进入主题吧。)那今天你来想跟我谈些什么呢?

来访者:哎……跟你谈有用吗?

咨询师:不说出来怎么会知道没有用呢?你也是觉得很困惑才会来找咨询师的,不是吗?(www.xing528.com)

来访者:可是你才几岁啊?你谈过恋爱吗?你结过婚吗?你能理解我吗?

咨询师:(支支吾吾)我24岁,虽然没有结婚但是……

不善言语的小孩,刁钻刻薄的怨妇,固执己见的老人……一位一位“来访者”都是那么惟妙惟肖,就好像上了一堂戏剧学院的表演课。可是面对如此的沉默、质疑、喋喋不休,咨询师们却一个一个傻了眼。与其说是实习,不如说这是一场战斗。很遗憾,这第一仗是我输了,而且输得一败涂地。

想成为咨询师的梦想破灭了,我的心凉了大半截。天哪,这太难了!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牢固的地基,我这幢沼泽地上建起的大厦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自信,忽然间它就从我的身上消失了。只剩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还在沼泽中微微发着光芒,这就是我的全部。

(写在后面的话:其实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很好回答:“其实你更关心的不是我的年龄,而是我是不是一个能够理解你的人,能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你更需要的是得到理解,是这样吗?”)

咨询可以很简单

牛牛

真正花了钱来咨询的人并不会有那么厉害的阻抗——除了那些硬被父母架来的小孩、硬被别人送来的当事人。今天实习时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咨询片断的录像,我发现其实咨询也不是很难。创造良好的咨询环境,最关键的是让来访者感到轻松的氛围,不要过于做作,也不要太刻板。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再关注一些沟通上的技巧,也许心理咨询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第一次实习训练,几乎所有的来访者都会表现得阻抗那么强烈?其实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阻抗,自己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我们总担心来访者会有这样那样的表现,结果反而把自己的担忧抛给了对面的同伴。不能说这种表现是刻意的,甚至可以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善意的——如果能在开始就把最困难的问题解决了,那一般的情况就更加游刃有余了——但是这样的表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自信。我承认,这种阻抗演示在实习的初期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可是,演示录像中的咨询师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这样的小兵可以做到吗?我的心里还是没有底。

指导老师的话:这位学员连续两周的日记向我们展示了从不自信到自信的学习过程,也反映出指导老师及时通过一些范例帮助学员树立信心是多么重要。当学员在扮演来访者时,他既是在扮演来访者,也是在扮演他自己。如果学员认为心理咨询是非常难的,他扮演的来访者就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个体,通过这个形象学员在验证自己的观念:如果我将来做心理咨询师,会遇到这种来访者。如果对方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他(她)应该能化解这些阻抗。他们忽略的是:咨询其实是一种专业支持关系,来访者的意愿、自我参与、对咨询师的认同是建立关系的前提。

在咨询室里体验当来访者的感受

木瓜

实习课上老师讲到作为一名咨询师要学会倾听、要与来访者产生共感,共感是每个咨询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心理咨询技术,也是最基本的,正确共感才能做好咨询。老师一再强调对新手来说做到共感是比较难的。那么一个新手怎样才能很快掌握好这项技术呢?我决定自己去当一回真正的来访者,咨询师有没有共感、共感得恰不恰当,来访者应该最敏感。来访者如果感受到了咨询师对他的理解和关注,就会愿意作进一步的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通过做来访者感受并学习共感,这个方法行得通吗?

我从网上查寻到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专业心理咨询工作室。在电话预约中,我得知那里的咨询师有不同档次的收费,从最高500元到最低150元,我要求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一小时收费300元,既然学习,就要选好的。

按照约定,第二天上午我怀着既好奇又好学的心情准时来到了咨询地点,开始了做来访者的体验过程。我向咨询师讲述了一个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而引出与同事交往的困惑,希望寻求帮助。

一开始,咨询师先给我做了个小游戏一样的测验。其中有一道题我答不出,咨询师一定要我回答。我一再声明我对植物了解不多实在答不出,并反问咨询师回答这个问题对咨询很重要吗?咨询师坚持让我一定要回答,还说你随便想一个答案也可以。我心里冒出了第一个疑问:随便想出来的答案会是重要的吗?这好像不是联想吧?我不敢继续耽搁时间就随便给了个答案。在我陈述完发生的事件和寻求帮助的问题后,咨询师开始了提问。我一边回答咨询师的提问,一边在心里判断这个提问是属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咨询师什么时候用了重述?释义?反射?有些提问我感觉与咨询目标没有关系而不想深谈,当我把这个疑问提出来后,咨询师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我是有关系的希望我回答。可是直到咨询结束我还是没搞清这个方向的提问与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关联。在咨询过程中我有一只眼睛的眼角突然发痒,我用手去揉,咨询师当即要去给我拿面巾纸。我说:“谢谢不用啦,眼睛有点发痒而已。”咨询师回答:“没关系,你想哭就哭吧!”晕!我哪里有要哭的情绪啊!我在心里说,这个共感可是让我很不舒服的呀!

从咨询工作室出来,我的心情有点沮丧。两小时来访者的体验,让我对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感觉很迷茫,同时也对究竟应该怎样做咨询产生很多疑虑。

疑虑一:在收集信息时,可能是咨询师一下子还不能确定方向,所以要求来访者提供信息的方向会比较多。但是不是在反馈时能让来访者知晓你收集这个方向的信息是为了确定什么或是排除什么,尤其是花了不少时间讲述的那些信息?否则容易让来访者对咨询师提问的动机产生怀疑。例如咨询师要我讲述我的原生家庭情况,父母之间关系、我和父母关系,并要我举例等等。回答完这方面问题后咨询师没有给我什么反馈,我就不明白这些问题与我要寻求的帮助有什么关联。

疑虑二:咨询师在给来访者指导和建议时是不是应该根据来访者本身的具体情况而选择角度?在我这项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花费不少时间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人(包括咨询师自己的经历)一生中是要遇到很多挫折。其实这样举例对一个踏进社会已30年、有着较高文化(在咨询开始已询问过我的文化程度)的来访者是没有说服力的。

疑虑三:咨询师发现了来访者的阻抗怎么处理?是置之不理按自己的方式进行下去还是要先处理来访者的阻抗情绪?在咨询师滔滔不绝举例的时候我开始有了阻抗,出于礼貌我没有打断他的话。对后面咨询师的提问我尽量用最少的字回答以期望早点结束谈话。咨询师应该感觉到我的阻抗,但他还是按他的认定方式进行下去。

疑虑四:咨询时间一般是1小时。如果咨询师觉得需要延长是否应与来访者商定?我原打算去体验1小时,结果咨询师给我做了2小时咨询。最后付费时我不得不付600元,其实我内心是有想法的:我觉得自己选择的问题完全可以在1小时内结束,第二个小时几乎是咨询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说教,而且延长时间并没有和我商量。

指导老师的话:正是这位学员的体验活动,使得我后来安排了优秀咨询师的示范。我希望学员看到正确的咨询示范,不希望大家带着遗憾完成实习。我们无意批评这位咨询师——这样不成熟的咨询也敢收费300元/小时!他的表现其实是中国目前心理咨询师培训体制的一个结果,而不仅仅是他的个人行为。他硬要做两个小时其实也折射出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目前在中国生存的艰难。对学员的四个疑问可以简略回答如下:一、比咨询师了解来访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来访者理清自己的思路,提问一定要为了来访者的利益而不是满足咨询师的好奇或其他个人利益;二、咨询师给出的建议应该是具有针对性的。这位学员其实是想说咨询师的认知矫正其实没有起到作用;三、咨询师应有足够的敏感度感受到来访者的阻抗并加以直接或间接处理,否则咨访关系受影响;四、咨询时间应是双方商量而定,而不是单方面的决定。咨询师应尊重来访者的决定,尽可能在约定的时间框架内完成咨询。如果需要更长的咨询时间,咨询师需要和来访者讨论后决定。

只是有一点需要指出:像这位学员带着学习的目的去做来访者,其实不易进入角色,咨访关系的建立会更为困难,对咨询师的要求会更高。她有带着体验、学习、批判、质疑和解决问题等多重目标来到咨询室,这就要求咨询师同时要回应她的多重身份才能满足她的需求,但这可能对咨询师的要求过高。

谁的选择更重要?

牛牛

最近三次扮演来访者时,我都用了同一个案例:“我”咨询的是关于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离开公司后该去做什么?

每位扮演咨询师的学员都会问及辞职的原因。了解了原因之后,有一位咨询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对这个团队的爱已经达到可以为这个团队牺牲你个人。”这是我听到的最准确的共感和概括,足以达到震撼的效果!

可是接下来,每位咨询师都是从“如此优秀的员工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离开公司?”这个角度劝诫“我”留在公司。

练习结束后的小组总结时,大家谈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作为咨询师会一再劝诫来访者留下呢?”那其实是咨询师的价值观。既然来访者已经准备好要做出“牺牲”,那么他“离去”的动机会比“留下”的理由更加强烈。而此后的一些劝诫,反而更容易给来访者带来更大的困扰。

“价值观中立”这五个字要做到真的不容易。但是如果能感受到自己在使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来访者,并且及时地调整,也是一种不错的成长。

指导老师的话:对来访者而言,去留并不是他的咨询目标,他已经做出决定要离开公司了。他想知道的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为什么咨询师会纠缠于去留的问题呢?或许因为咨询师从心里替来访者惋惜,或许咨询师不赞成跳槽。不论怎样,在咨询中,来访者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论这是否是最佳选择。尊重来访者的表现之一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老师,您不内疚吗?”

今天训练时有两位可爱的MM问道:

“老师,面试考试时会考到关于‘第三者’的吗?”

“婚姻和情感案例是会考到的。”

“如果是我们抽到了可就惨了。”

“为什么?”

“我打心眼儿里讨厌第三者,觉得所有的第三者都应该去死,我怎么共感对方呀!”

“你即使共感对方,并不等于你就同意她的观点呀!”

“可是因为我反感所有的第三者,所以我无法共感。面试有15分钟呢!我都不知该说什么。”

“当你的身份是心理咨询师时,你并不需要对对方的道德进行审判。”

学员的语气激动起来:“老师,如果一个第三者带着痛苦的心情来找您,本来她正在考虑是否要退出,在您的咨询下,她的心情好起来。过了一阵,她打电话给您,兴高采烈地说:‘严老师,谢谢您!我现在终于把我心爱的人夺过来了!’这时,您是否会有内疚感呢?因为您的咨询使一个幸福的家庭被拆散了!”

没等我回答,教室里炸开了锅。全体学员都热烈地投入到讨论中。

有学员说:“应该价值观中立,所以不应该有内疚。咨询的最高目标不是保全别人的婚姻。”

有学员说:“应该委婉地提醒她:如果她退出,会给自己更多的机会,也会给对方一个幸福的家庭。”

马上就有人反问:“你怎么知道那是个幸福家庭?也许本来那就是一段死亡的婚姻呢!”

有学员说:“在我眼中,根本没有什么‘第三者’。来咨询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我根本不会管他(她)是第几者。”

有人问:“那你怎么做得到呢?如果来访者问你:‘别人都说我是第三者,你觉得我是吗?’你该怎么回答?”

还有学员说:“如果来访者的咨询目标就是做一个没有内心冲突的第三者,咨询师该怎么办?”

最后我做了总结:“是否决定做第三者,是当事人自己的决定。如果咨询目标只是解决当事人的情绪困扰,那就着重在这个目标上。至于咨询师用不用‘第三者’这个标签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个标签对当事人意味着什么。如果‘第三者’意味着道德败坏者、狐狸精,那最好不要用这个词,如果它只是一个中性词,代表恋爱对象是一个已婚者,那可以用。咨询师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当事人身上,这对当事人是不公平的。只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咨询师本人的角色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咨询建议。

比如对曾被第三者破坏过家庭的咨询师来说,当他(她)面对一个前来咨询的第三者,内心可能有非常复杂的感受,甚至会把自己的一些情绪反移情到来访者身上。如果咨询师本人曾有过‘第三者’的经历,他(她)看待来访者的角度又会不同。我个人认为如果来访者的主题触动了咨询师本人未解决的问题,咨询师应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之前,个案应转介。

还有一次,我们曾经在案例研讨会上讨论过一个同性恋的个案。那时,同性恋还被列为心理疾病的一种。当事人想解决的并不是自己的性取向问题,而是与同性恋人相处带来的情绪困扰。那么咨询目标只能定为解决他的情绪困扰,而不是去改变他的性向。但如果咨询师认为只有异性恋是正常的,异性恋‘好于’同性恋,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能无意中流露出自己的这种倾向性,他和来访者的信任关系就很难建立。来访者是在父母、长辈那里受够了这种说教才到咨询室求助的。

只是,超越自己的价值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价值观的基础上发生的,它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就像地心引力一样,当我们站在地球上时,我们不可能脱离它。但对咨询师来说,必须训练自己有第三只眼睛,当自己把价值观凌驾于当事人之上时,能够马上意识到,并且察觉到自己的价值观对咨询、对来访者有怎样的影响。”

[1] 诗出李白《月下独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