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理咨询如同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描绘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中,面试的通过率较低,它是最难、最见学员功底的,也是最具动态性、评分最为主观的。作为一名考务工作者,我想谈谈在面试中考生常见的错误,涉及咨询面谈以及回答主考官问题。
错误:缺乏共感,或不会共感。这是考生们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共感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一项。真正的共感是发自内心的。冷漠的人只能做一个冷漠的咨询师。我们可以看一些咨询片断:
片断一: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没有工作。”
“你的专业和工作是否对口?”(来访者已经说自己没有工作,仍问这个问题。)
“我没有工作!我也没有上过大学。”(由于咨询师倾听不够,来访者以为咨询师在嘲弄他,所以有愤怒!)
“哦,不上大学也挺好。你家庭条件不好,你有自卑心理吗?”(“不上大学也挺好”,本意是安抚来访者,却让来访者听上去刺耳。后面的一个问题跳跃得非常厉害,而且从“家庭条件不好”推断到“自卑”,非常主观武断。)
“我不知道什么叫‘自卑’。”(来访者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自卑”这个词,这种回答流露出来访者的阻抗。)
“你有没有女朋友?”(当来访者已经有阻抗时,仍用封闭式问题,会让来访者更加封闭。)
“没有。”
“你和谁住?”(跳跃的问题。)
“我一个人住。”
“你的父母很早就离开了你?”
“对。”
“你的童年缺乏父母关爱。”(这个结论片面、主观,没有根据。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心情。)
“他们想关爱也没法关爱我!”(不同意咨询师的总结,感觉咨询师似乎在指责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更加阻抗。)
……
“你目前能否先找份工作呢?反正这不难。”(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心情,如果工作容易找,来访者早就去找了。这个问题本身会让来访者更加沮丧。)
“这对我来说很难。”
“那你上学时学的是什么东西?”
“我只上了职高,学的是机床制造。”(来访者已在借用咨询师的眼睛看自己,所以用‘只上’一词,流露出不自信。)
“那这很好啊!你的同学都找到工作了吗?”(轻易地把来访者和别人对比,增加来访者的不安。)
“他们都比我过得好。”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本意是想让来访者宽心,客观效果却是指责来访者。)
来访者沉默。(阻抗到拒绝对话,因为咨询师根本不理解他!)
“我建议你寻求社会援助,或者去当慈善义工,你看可以做到吗?”(非常突兀的建议,没有事实的铺垫,对来访者来说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来访者沉默。
小结:咨询师无法感受来访者内心的焦虑、无助、不自信、怀疑、苦闷等,只是像一台提问机器,终于使得来访者像另一台机器一样停止运转。
片断二:
来访者:“我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写了……遗书……”(内心有很多的挣扎和痛苦。)
考生:“你考研考了多少分?”(竟然冷漠至此!来访者都在考虑离开人世了,考生居然不关心来访者死活的问题,而只关注考分!)
“我觉得特别痛苦。”
“你是个负责任的人。”(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让来访者莫名其妙。)
“没有考上研究生,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来访者无助、沮丧甚至绝望。)
“这仅仅是人生中一点小小的挫折。”(试图让来访者感觉好过一些,但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感受。)
“这对我来说是太大的挫折!!”(来访者被激怒。)
共感意味着咨询师要体会到来访者的心理感受,而且要正确地体会。没有共感和错误共感都不会让来访者有温暖感。
片断三:
来访者说自己近一年没有找到工作,咨询师说:“找工作应该做相应准备,那你做了哪些准备?!你学过什么技能?!”一副责备的口吻。在找工作中备受煎熬的心灵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而又被狠狠地责备一通。
片断四:
听完来访者诉说想退学的情况后,考生说:“我很同情你。
”同情不是真正的共感,同情是高高在上的人对对方所说的话,而咨询关系的建立需要平等相待。所以来访者眉毛往上一挑,出现阻抗。
片断五:
来访者因男朋友和自己生气时出车祸死亡而心怀内疚,无法快乐生活。考生说:“关于车祸,交通部门有没有说责任在哪一方?”看看来访者没有回答,考生又说:“那你有考虑到车祸有其他的可能原因吗?”来访者气呼呼地看了考生一眼,低头不再说话。考生的本意是想让来访者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往自己身上揽,但由于谈到这一点时没有任何铺垫,而且语气过于轻率,让来访者误以为咨询师是个冷冰冰的人,不理解自己的伤痛,所以会有阻抗。
错误:倾听不到位。
倾听是咨询的基础,但有些考生这项基本功不过关。有些关键信息抓不住,有些来访者说过的信息没有记住。有时同样一个问题在咨询中会被问2—5次,这样的咨询师无法让来访者产生信任感。在考试中,如果考生说得比来访者还要多得多,主考官就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分析其中的原因。心理咨询是听来访者诉说还是听咨询师诉说?
片断一:
“我在家总是担心自己生病。”
“你在家总是无缘无故地担心生病?”
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重述,但考生加上了“无缘无故”这个词,来访者当时就不高兴了:“我不是自己无缘无故想生病啊!”
片断二:
对一个抑郁症的来访者,考生一开始就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吗?”这个问题在短短15分钟咨询中被问了3遍!
倾听不到位还体现在无法耐心倾听来访者说完,就开始咨询。具体表现为咨询目标不明确。
错误:咨询目标不明确。有一类考生是带着捕蝶网进来,还没有听来访者说完,就开始挥舞着捕蝶网四处乱扑,能抓住蝴蝶最好,抓不住也网一兜空气,完全没有咨询目标和方向。还有一类考生是带着自己的故事进考场,来访者所述说的情况被完全放在一边,完全没有耐心,没有倾听,考生按自己的主观臆想来提问,来访者所讲的重要信息会被漏掉,整个咨询是在按考生的主观意愿在进行,根本不是来访者所想表达的情况。完全用自己的想法重构来访者的述说,其实是咨询师极度自恋的表现。这两类倾听不良会带来咨询方向不明确或错误。
片断一:
来访者是一个高二学生,近一年来学习压力大,有睡眠困难,出现反复关门、拉窗帘、摆弄手机和笔等仪式化动作,每天时间长达2—3小时。考生在听到睡眠困难后,就以此为重点,围绕睡眠大谈特谈:“你每天睡几个小时?”“睡觉时做什么梦?”“你知道梦的解释吗?”“你有没有尝试睡前喝牛奶?”“你锻炼身体吗?”“你睡觉时是不是要求环境特别安静?”从睡眠的性质、意义,谈到梦的解释,并且给出了怎样克服睡眠障碍的具体建议,15分钟的面试,用了13分钟在谈睡眠!这是非常明显的咨询方向错误。避免这种错误的方法:倾听倾听再倾听,和来访者确定咨询目标,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确定一条路,然后带着来访者一路狂奔下去。
片断二:
来访者是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2个月前被诊断为抑郁症,正在服药期间,因学习遇到困难想退学。考生问:“你把想退学的事情跟周围人讲过吗?”“我跟男朋友谈过。”接下来所有时间里,考生就围绕着男朋友侃侃而问,把整个个案作为一个情感咨询。考生为什么判断咨询的重点是恋爱而不是学业或抑郁症呢?当主考官问考生时,考生说:“能读大学是很不容易的,退学太可惜了,可能来访者主要是情感问题想不开吧!”这种咨询是在满足考生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尊重来访者的意愿。
片断:一位高三的考生因强迫观念前来咨询。
“你能具体谈一下从什么时候心情开始不好的吗?”
“高二下学期。”
“你和父母沟通过吗?”
“无法跟他们沟通。”
“为什么?”
“他们无法理解我。”
“那你现在与其他人的沟通怎样?”
“一般,同学们也都在紧张地复习。”
“那你能谈谈你怎么和父母沟通的吗?”
“我……平时很少和他们沟通。”
……
一直到咨询最后一分钟,来访者说:
“我总睡不好。”
“为什么睡不好?是在担心和父母的沟通吗?”
“不是……我总要花很多时间检查门有没有关上。”
时间到。
前面那么长时间,考生都是偏离主要方向的。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找到正确方向。这和考生主观意识过强、倾听不够有关。
把个人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错误:把自己的价值观带进咨询。心理咨询不是法庭询问,咨询师不是法官,也不是道德审判官。充当审判官,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片断一:
来访者说到自己很难受,因为不知该怎样处理和男生的关系。考生:“你短短两个月就谈了两个男朋友,你是怎么看待恋爱问题的?!”来访者抬起头看了考生一眼,有些诧异,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考生又问:“你为什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和两个男朋友分手?”言下之意是来访者做错了事,不应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谈两个男朋友,既然谈了,就不要那么轻率地分手。在考生的质疑当中,来访者怎么可能与咨询师建立信任关系?
片断二:
来访者因为亲子关系前来咨询。上大学的女儿和家境一般的男生谈恋爱,来访者想要女儿找一个家境更好的。考生说:“在恋爱中,应该看重人品,你女儿做得没有错。”来访者并不是来求证谁对谁错的,而是来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如果得到这样的答复,岂不是带着更激烈的内心冲突离开咨询室?
片断三:
来访者提到自己的儿子刚刚离婚、自己带着孙女,考生说:“真是可惜!小孩很可怜的!”这样的“共感”隐含着咨询师自己的判断:婚姻的维持比离婚更好;孩子是离婚的受害者。但这样的判断对来访者未必合适。共感不应是人之常情的简单再现,更不应建立在强烈的价值观基础上。心理咨询中的共感应该体现出专业性。
错误:不会创建放松的、相互信任的氛围。创建咨询氛围是咨询开场时的主要任务,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来访者放松,信任咨询师。有些考生因过分紧张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或者忘记介绍自己,或者忘记问对方怎么称呼;有时是考生没有经验,错误地以为亲密的社交关系就是咨方关系;有些考生完全是缺乏相应的训练,连最基本的要领都做不到位,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建立咨访关系。
片断一:
考生坐下来后问:“怎么称呼你?”“我姓张。”“您年龄比我大,我就叫你张大哥吧!”小小一个称呼,看似只是一个细节,却反映很多问题:张大哥的称呼是一个社交称呼,是比较亲近的称呼,虽然突出了礼貌,但在咨询室使用是否恰当?如果这是为了突出咨询师在年龄上较来访者小,来访者内心会不会有失望的想法:“咨询师年龄比我小,她能明白我遇到的问题吗?她的咨询经验会不会不够丰富?”真正的咨询关系不同于社交关系,它是一种专业关系,亲切,但并不亲近,更不亲昵。
片断二:
双方一坐下来,考生就严肃地说:“请你自我介绍一下。”来访者吭哧了半天就是没说完整,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不愿意说。这架势很像警察审犯人。
片断三:
双方一坐下来,考生就用紧张的语调说:“你有什么问题?”没有任何过渡地切入、紧张的语调,都会让来访者无法放松。
片断四:考生上来第一个问题是:“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第二个问题是:“你在什么单位?”这两个问题已足够让来访者心生戒意。
片断五:考生没有作任何自我介绍,听来访者说在大学读书,第一个问题就是:“那你是哪个学校的?”考生有点不情愿地说了一所学校的名字,考生说:“哦,学校还挺好的,那你考进来挺不容易的。你家是上海的还是外地的?”来访者冷淡地回答了。“你家里父母是干什么的?”来访者没有回答。在一开始就问这些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来访者觉得咨询师对自己真正的问题并不关心,而只是关心个人隐私,加上咨询师的语气又非常公式化,所以咨询氛围构建不良。
片断六:
考生在咨询过程中不时地流露出过分随意的口气,这与咨询氛围不符。在上海考试中,还有些考生上海话和普通话混杂着用,而来访者一直在说普通话,这种混杂让来访者不舒服。
错误:把咨询当作说教。心理咨询有自己的专业性,它和平常的说教不同。有些考生由于职业习惯或角色定位错误,在咨询当中用说教代替咨询。
片断一:
来访者在求职中遇到挫折,自信心降低。考生说:“你不可能不如别人。”“现在工作很多,你肯定找得到工作。”“如果计算机专业找不到工作,你还可以学其他的嘛!”长篇大论的说教,说的话比当事人多得多,来访者根本没有机会倾诉!
片断二:
来访者是一名高三学生,突然想要游遍中国,想要退学。考生听到来访者说要退学,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说:“如果你退学,你父母会多伤心呀!”“你退学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你一个人去旅游,遇到坏人怎么办?”“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将来你出去旅游的机会多得很,不要说全国旅游,全世界旅游都有可能。但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哪来的钱旅游?又不可能一辈子靠父母!”这些话来访者应该在父母或老师那里听得厌烦了,咨询师说了这么多,能起到什么咨询效果?只能让来访者带着对心理咨询的反感离开。
错误:诊断不出来或诊断错误。有些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即使收集到足够信息,也无法对来访者做出正确诊断,因而没有正确的咨询方向,更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片断:(www.xing528.com)
一位大学两年级的来访者,两年前头脑中开始冒出:“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这些问题。成绩下降。自己很烦恼。咨询师和来访者有以下一段对话:
“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想这些问题?”(咨询师本意是想安慰来访者:“这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忧。”但这种安慰本身是乏力的。另外,用质问的语气问出来,很像是在责难来访者。)
“我侧面问过别人。”(把咨询师的安慰之路堵死。)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比别人倒霉?”(咨询师本意是想纠正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但来访者的理性逻辑是非常强大的,所以从这一点上切入,是无法达到效果的。)
“因为想这些问题占去很多时间,让我无法专心学习。你说我是不是神经有问题?”(来访者迫切想要知道从心理咨询角度对自己的判断。)
“你现在的成绩怎样?”(完全忽略来访者的问题,没有对其迫切和焦急情绪作任何回应,用提问的方式回避。这会让来访者产生不好的感受,甚至会认为不回答就是默认。)
“不好。”(不愿意多说,有阻抗情绪产生。)
“你是否和家人、同学说过?”(没有任何过渡或小结,从成绩跳跃至沟通。)
“我不敢说。怕别人说我神经病。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想吗?”(再次急切地想要得到帮助。)
“你很怕同学发现。同学有发现吗?”(再次回避,既没有共感,也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没有。”(不愿意多说,不是来访者想要关注的重心。)
“那你有没有和家人说过呢?”(第二次提同样的问题,估计该考生头脑中一片空白。)
“没有。”
(停顿数秒)“对你饮食有什么影响吗?”(这个问题本身是可以问的,只是跳跃式提问会让来访者不舒服。)
“还好。”
(停顿数秒)“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明显是在用问题凑时间。)
“普通职工。”(阻抗情绪越来越浓。)
(停顿数秒)“同学怎样评价你?”(可以看出咨询师明显已经乱了阵脚,没有任何方向,只是在乱扑腾。)
“不清楚。”
总结和建议:“你这是青春期出现的问题。你需要和同学加强沟通,做适当运动。”由于没有诊断出来这是强迫症,给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提出的建议没有针对性。
错误:无法化解来访者的阻抗。
其实,比化解阻抗更重要的是尽量不要让来访者产生阻抗。来访者是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走进咨询室的,不会轻易对咨询师产生反感。如果咨询师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有恰到好处的共感,能够尊重、理解和接纳来访者,来访者产生阻抗的概率也较低。如以上例子所示,很多阻抗是来访者对咨询师没有共感、不理解自己、反复纠缠、错误解读的反应。
由于经验不足,一些考生遇到来访者阻抗的情况就会心里发慌,解决的方法就是拼命提问,一个又一个问题像炮弹一样发射过去,想用提问去打开来访者正在关闭的心门。谁知越问越堵,最后门被全部关闭。其实这时可以调整一下,放慢速度,让自己有可能在脑子里迅速搜寻可能导致来访者阻抗的原因,然后从那里重新开始。尽可能用开放性提问,而不是封闭性提问。提问速度不要太快,要让来访者有时间思考和组织回答。
错误:给出不正确的、空洞的建议。这种给建议反映出一些考生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识有误区,他们可能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等同于“权威”、“提供建议者”,表现出好为人师,喜欢指点别人。另外,这也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咨询师并不是不可以给来访者建议,关键是给建议之前要评估来访者对建议的反应和实施的可能性。那些空洞无力的咨询建议,不如不给。
片断一:
来访者因对找工作没有信心来咨询。考生最后给的建议是:“不要心急,慢慢找。”
片断二:
一个大学四年级的来访者,考研成绩尚没有下来,对求职没有信心。考生最后的建议是:“你不要有太大压力,应该更放松。”
以上这种建议对来访者有什么具体帮助?和他周围人所给建议有何不同?怎样体现心理咨询的专业性?
片断三:
咨询结束时,考生最后总结道:“……所以,你现在应该尽量去想高兴的事情。”这种空洞的建议对来访者是没有用的。
片断四:
对一个总是想“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的强迫症来访者,一位考生的建议是:“第一,你可以多看一些哲学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从中寻找答案;第二,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有意义吗?第三,你可以用代币疗法。”第一个建议可能不仅不能减轻来访者的焦虑和症状,说不定会加重;第二个建议除了加重来访者的内疚感和罪责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来访者早已表明自己明知不合理,但无力自我控制;第三个建议听上去很专业,但来访者听不懂,请考生解释,考生解释得满头大汗,仍然说不清楚。让来访者在家中用代币法治疗强迫观念,确实少见。不知考生打算怎样实施并让其有效。
片断五:
对一位怀疑自己喉咙部位患有癌症的退休工人,一位考生在咨询开始5分钟后给出第一个建议:“建议您再到医院去检查一次,然后把检查结果带过来给我看。”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信息还没有收集充分时就过早地给出建议;二是建议的目的性非常含糊,如果是为了让来访者不再怀疑或停止反复检查,隐含的假设是:考生认为自己比医生更权威,来访者可以不听医生的解释,但一定会相信自己的解释。主考官的提问是:“你看得懂医院的检查报告吗?如果你能看懂报告,当你给来访者解释时,你的身份是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他会相信你?”
片断六:
一位鳏居的来访者因退休引发抑郁情绪。考生和来访者有下面一段对话。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
“我没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以前只关注工作了。”
“那你可以到以前的同事家走动一下啊!”
“离得有点远,再说他们都有事,不像我这么闲。”
“那你就到小区老年活动室走走吧!”
“那些人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我去了也没有共同语言。”
“你有孩子吗?可以让他们多陪陪你。”
“有一个女儿,每周都来看我,但平时还是很忙的。”
“那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吗?”
“我刚才说过了,没有。”
“那你在家可以看看电视。”
“那也不能看24小时。”
“你要不找个朋友和你住在一起?”
“啊!”
从这段咨询中可以看到考生在不断地提建议,而来访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考生黔驴技穷,就差亲自上阵当“媒婆”了。这种谈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
错误:面谈做满15分钟非常重要,所以尽量用提问来凑够时间。面试部分的考试时间是15分钟。在生活中,15分钟并不漫长。但对有些考生来说,这可能是人生当中最漫长的15分钟,因为说着说着,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考官还没有叫停,怎么办?用提问凑够时间。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终于考官敲了敲桌子,示意15分钟到了。送走来访者后,考官问:
“在刚才的咨询过程中,好几个问题你都反复问了好几遍,比如‘你父母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你自己想过哪些办法?’你为什么问三遍?”
“因为……我觉得这些问题很重要。”
“那你谈谈这些问题为什么重要。”
“这……可以让来访者更清楚这个问题。”
“到底是让来访者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你为了凑够时间而问?或者你忘记自己已经问过?”
考生不说话了。
尽管时间是硬性要求,但主考官不仅看考生是否做满了15分钟,还要看15分钟的质量。考生一定要清楚自己问每个问题的目的。如果考生只是一台“提问机器”,即使做满15分钟也无法通过。
错误:咨询师不能正确地运用和控制非言语信号。这方面常见的是一些小动作,在咨询过程中让来访者非常不舒服,考生自己却浑然不觉。
镜头一:考生听完当事人的诉说,把自己的右胳膊搭在桌子上,撑着自己的头,身子向来访者极度倾斜,另一只手指着来访者,开始说教,有几次手指差点碰到来访者的鼻子!来访者严重阻抗,忍无可忍,最后提前中止咨询;
镜头二:考生在整个过程中来回晃动身体,怡然自得,来访者非常不舒服,几次挪动椅子,身体尽可能远离考生;
镜头三:考生在咨询中翘起二郞腿,而且还在不断地抖动架在上面的那条腿。来访者的眼睛不时地滑落到那条腿上,最后低垂下自己的目光。
镜头四:考生在整个过程中不停地翻飞着自己的双手,过多的手势让来访者眼花缭乱、心神不定。
镜头五:考生眨眼频率过高,让来访者不舒服,并且感到紧张,只能回避和考生的目光接触。
错误:只要运用印象整饰、迎合主考官就能过关。在心理学中,印象整饰是指人们根据别人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在面试当中,考生尊重主考官是必要的,但一味迎合主考官并不能决定考生能否过关。有一些考生整饰过度或灵活过度,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有一位考生在15分钟面谈后,主考官问他:
“你的诊断结论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
听到正确的诊断结论、错误的诊断标准后,主考官接着问:
“你反复强调来访者的焦虑症状,那你为什么没有诊断成焦虑症?”
考生一愣,马上说:“谢谢老师提醒!应该是焦虑症!还是老师的经验更丰富!”
主考官一愣,接着问:“那请你谈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考生抓耳挠腮,无所适从。
虽然面试中没有给考生的职业素养(着装、言谈举止、语音、语调等)打分,但这些其实对咨询的构面非常重要。建议考生在平时训练时从这些细节入手。心理咨询的面试不同于一般的面试,考生面对的都是有咨询经验的主考官,他们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靠一些小伎俩蒙混过关,比较难。
错误:在咨询和回答提问过程中,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不懂装懂。在企业的招聘面试中,企业不是录用那些做得最好的人,而是那些与企业录用标准相吻合的人。心理咨询面试考试的目的也一样:让那些达到面试标准的人通过。考生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是正常的,他们毕竟是新手。主考官们深谙这一点。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挑出这些做得不够好的方面,而是把考生的表现与评分标准相对比,做到哪一级,就给哪一级的分数。这是一个与绝对标准相比较的过程,所以考生在咨询过程中或回答问题时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有一次,一个考生给来访者的建议是让他回家去进行放松训练。看着50岁左右的来访者念叨着“放松训练”,懵懵懂懂地走出去,主考官问:
“什么是放松训练?你能详细谈一下吗?”
“它是行为疗法中的一种。”
“对,你说得对。你能详细谈一下该怎么做吗?”
“就是肌肉放松、深呼吸。”
“你自己会吗?能给我们演练一下吗?”
考生的肌肉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僵硬起来。
主考官又问:
“你为什么给来访者这个建议呢?你认为来访者回家后会不会做你布置的这个练习?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我觉得放松训练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做。”
“那你自己平时做过吗?”
考生迟疑了一下,声音很低地说:“我……没有。但我们在讲行为疗法时提到过它。”
仅仅知道名词就贸然让来访者去完成作业,这种轻率的态度会让主考官焦虑:如果让这样的考生过关,来访者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还有一次,在咨询结束后的提问时,主考官问: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数次问到你他该怎么办,为什么你每次都避而不答呢?”
“因为我学过,咨询师不可以替来访者做决定。”
“那请你谈谈作为咨询师,你在咨询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我倾听了来访者的问题,并且提了问题,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那来访者来找你谈,和他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谈,达到的效果有什么区别?”
“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所以他的情绪应该得到宣泄。”(难道来访者会因为面对的是心理咨询师,其情绪会自动得到释放?)
“你怎么知道对方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因为开始来访者的话很多,后来他就不讲话了,说明他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主考官:“……”(无语。)
来访者开始时还有目光接触,坐姿轻松,后来阴沉着脸、目光盯着地面,这么明显的阻抗居然会被当作情绪宣泄的表现!
另外,考生用所谓的“不介入”来掩饰自己的不知所措,用“不替来访者做决定”来推卸咨询师应该尽到的责任,这属于基本素养较差,连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和定位、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品质都不了解。虽然后者不属于评分要素,但它一定会反映在引导、解释和支持等评分要素上。考生一定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对自己都没有把握的建议宁可不提。
结语
本章的目的是想让新学者通过看到别人的错误来学习。做得好的方面没有在这里列出。希望这不会让读者误解整体
考生的水平,也希望这些列出的错误不要吓倒正在学习心理咨询的新手。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