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深夜,梦断初静。往事历历在目,然而人去梦空,心底突然生起阵阵寒意。相思难熬,最是夜晚情浓时分。五更是一天中最阴暗、寒冷的时辰,五更的风,吹彻肌骨,倍觉凉意。
窗外一轮寒月透过纱窗,为室内增添了更多寒意,回首往事,当年与我携手同上高楼的闺中知己不见影踪,唯独剩余自己,落得个“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冷雨凄风不可听,乍分离处最伤情”。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夫妻无法偕老白首,枉费当年占卜炉烟,向它祈求让我俩志同道合以了此生,而今回首,往事俱成空愿,如炉烟飘散已无踪迹。蔡伸《满庭芳》曾写“玉鼎翻香,红炉叠胜,绮窗疏雨潇潇”,写的便是这闺中的旖旎风光。
在我们人生的若干个片段中,一定也有预成好事之意,或许是因为一件事,抑或是因为一个人。如仓央嘉措,即便皈依佛门,做了和尚,在遇到那人之后,依然寂静欢喜,转山转水,只为途中与之相见。总之,因为一些原因,我们选择相信宿命论,为了实现心中的美好心愿竟烧香拜佛,献上无比虔诚的祈祷。那是生命中极为珍贵的一次转变。尽管事后你也会怀疑,当初犯傻的那人究竟是不是自己,但经历过的人都懂得当时的无悔。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世事变迁,无人能料。温存逝去以后转眼只留下淡薄的人情,也唯有当日的紫金峰尚可追忆。那是建炎三年(1129年),明诚病逝建康,清照因备受打击大病一场。这年冬天,因张飞卿玉壶颁金事,清照执意回到越州,连忙向朝廷贡献家中珍贵文物,以证清白。熟料乱世生变,形势所迫,清照只好驾御舟尾随宋高宗南逃,在一系列的仓皇失措中,写下了这首词。“玉钗斜拨火”是对归来堂中温馨生活的追忆;“回首紫金峰”是清照逃离建康(今南京)时追悼亡夫。时局动荡,她原本以为只要他们能够在一起,不管遭遇怎样的磨难,都有奔向未来的勇气。
然而,他死了。以一种她不能预料的方式,在一个她无法接受的时间。
小时候,我总以为死亡是件遥远的事,渐渐的,我明白,死亡无处不在。失去亲人是痛苦的,那是一种无比锥心的痛苦。然而逝者已矣,我们的生活必须走下去,在未来的日子不免想起那些早已逝去的亲人,痴痴地感慨一句:“如果他们都还在,那该有多好啊。”——又有谁甘愿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何况还是一个硝烟弥漫的乱世,清照一介女子,应该或不应该,竟尝遍所有的凄苦。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李煜《虞美人》曾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处清照的愁思亦是犹如一江春浪,醉中醒中,流无尽时。难道痴情之人,多也心意相通?女词人珍贵的心事竟与南唐后主别无二致,在失去今生最珍惜的爱人后,竟是一样憔悴不堪。
犹记得,那南唐后主李煜是一颗痴情的种子。他与大周后,倘若只是生在平凡百姓家,或许尚可成就今生的一段美满姻缘。“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惜错生帝王家。”这也许是千百年以来,古人对李煜所作出的最精准的论断。
明诚去世之后,清照肝肠寸断,“此不尽之泪非罗襟所能尽(造字上面换四搵)”。如今,往事虽随征鸿而去杳无踪迹,然思念亡人的眼泪仍然不肯中止,沾湿了胸前的衣襟。
重游旧地,眼前跳动的依旧是当年与明诚一同登楼的欢乐情景,却能清醒地记得明诚已经离去多时。(www.xing528.com)
《全宋词》卷二刊此词为李清照存目词。但在文学历史上,文学大家们对这首词的归属颇有争议。通过赏析词的具体内容不难看出,此词风格清丽、用词典雅,理应为李清照所作,全词通过描写对往事的追忆,抒发了孑然一身、孤苦伶仃的悲怆之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凄绝不忍卒读,其为德夫(赵明诚)作乎”亦有个中的道理。
小窗灯阑,此夜静凉,读着这样一首悲凉的小词,你我紧紧追逐词人清照的步履人生……
人世纷繁,难以为之预设。尘世种种,抑或早有天定,遇到何人发生何事甚至留下何名,似乎前世早已注定。
此时,一轮新月缓缓升起,皎洁如银盘。翻开一卷《漱玉词》慢品其间,与这位远在宋朝的女子秉烛夜谈。每一个字都像一朵绚丽的情花,每一个都能透出她的无邪与顽强。对她,我充满了祝福与惋惜,但绝不去同情。
她不是一个弱者。作为女子,亦可称作是扼住了一个朝代的咽喉。倘若没有她的坚持,没有这璀璨的才华,也就注定没有这些清丽的辞藻,而没有她,我们对宋朝的了解就会失去一个独特的点。
她终是摇曳生姿地闯过来,行于汴京,行于青州乃至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一路上风风火火、潇潇洒洒,为人间带来一段璀璨华章、锦瑟流年。她用沾满诗香的笔墨,描绘出一个春暖花开的人间。
初作人妇,果真小巧玲珑,风月情浓。日子依旧是暖色调,庭前开满了花朵,争奇斗艳,像极了她正怒放的青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她与他爱在每一寸旖旎的时光,每一个转身都写尽浪漫。
清照的故事让我想到了鲁迅的爱情,她也曾付出全部的心思去爱一个人,只是后来他到国外留学长了见识,就不再看得上她。抛弃与背叛终于还是残忍地发生,她知道了这一切却一言不发,仍旧做着他老实本分的妻。最后,老死在年月与爱情同样荒芜的一个春天——她倾尽一生心力,却断送于从未相知。她的名字叫作朱安,倘若不是鲁迅,你大概永远不会知道这个名字。
与之相比,清照该是欣慰的吧。
时光错落,桐花已老,在缱绻的红尘中,他走了,只留下一些春深若水的淡淡欢喜。逝去的爱逐渐淡薄,凝成香扇上的往生事。“折尽清欢,应是怕情深。”
最后,她在乱世中踽踽独行,怀着一腔浩然正气,挥笔写就铿锵的悲壮,韶华用尽,她终究没有辜负“一代词宗”的美誉,还是做了那个既能抒写闺房离愁,更能激发爱国情思的巾帼女雄。
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或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透过她遗留下的这些词,我们很好地看到了一个女人视角下的大宋,如此气吞山河、悲壮孤绝,一生都受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