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清照:繁华散尽的才情、美丽与哀愁

李清照:繁华散尽的才情、美丽与哀愁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就有了这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她正坐在藤蔓上,漫不经心地荡起秋千。古人常说,人的掌纹会泄露少女情运,只是不知此时此刻的清照,能否从脉络清晰的纹理中瞥见自己未来的命运?然而此时早已顾不得许多,只将视线仍系在那来者身上。清照心知肚明,那里有自己的父亲等待,而来者她也曾有过几面之缘。尽管此时的她,尚不知这位公子姓甚名谁,却已是骤增好感,芳心暗许了。

李清照:繁华散尽的才情、美丽与哀愁

我深信,世间的许多事皆是天定。爱情亦如是。情爱自古分两岸,此岸是孤独、寂寞的少女时光,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是在极繁盛极冷清的红尘里痴痴地等、切切地盼;而彼岸是欢欣、热闹的伉俪情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在极繁盛极辉煌的红尘里热烈地相爱、默默地相守。

我始终相信缘分。在这深不见底的滚滚红尘,任你如何形单影只,终将能够等到那个今生只为你而来的人。他也许不会乘着七彩祥云,却在你们四目相对的视线里,做你心中唯一的盖世英雄。也许他没有及早地出现在纷扰的人群中与你相遇,但在最合适你们遇见的那个时刻,你一定是他眼中的温柔。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在她流光溢彩散发着清新香味的如花年纪,遇见了她的真命天子。

于是,就有了这一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一日,日光丰盈,庭院开满了各色鲜花,暗香隐隐流动在半空,沁人心脾。

她正坐在藤蔓上,漫不经心地荡起秋千。那个时代,秋千是每个女孩儿美好梦幻的一部分,家家都有,寂寞难耐或是心绪飞扬,大把大把的青春时光暗暗在秋千架上流淌着,涌动着,载着少女们明媚的笑容,飞越四季韶光。

今日的天气不说炎热,也有几分炙烤的意思。秋千荡了没几个回合,汗水便湿透了她的衣襟,渗透着院内花枝散发出的幽幽香气。不知是否因太过劳累,眼前忽而一阵眩晕,视野之内的景象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她赶忙直起身子下了秋千架,一边望着墙角的青梅一边稍稍把手掌擦洗干净。古人常说,人的掌纹会泄露少女情运,只是不知此时此刻的清照,能否从脉络清晰的纹理中瞥见自己未来的命运?

但永远都要相信奇迹。正在这时,走廊传来丫鬟熟悉的声音,却是牵引了一位身姿挺拔的公子正穿越庭院,步入内堂。惊慌的,她忽然发现自己尚身处空旷之地,连忙朝一个僻静的角落疾奔而去,稍不留神竟将发髻的金钗遗落在了草丛里。然而此时早已顾不得许多,只将视线仍系在那来者身上。只片刻时光,他便在丫鬟的引导下去了内堂。清照心知肚明,那里有自己的父亲等待,而来者她也曾有过几面之缘。像清照这么早慧的女子,自然懂得公子前来所为何事。但见他少年丰神,精神奕奕,不觉频频低首,脸颊也飞上了一团晴空里的红霞

到底是按捺不住这颗充满好奇的心思,院子里一片寂然,猛然间那强烈而有节奏感的心跳声也昭然人前,“扑通、扑通”,她自然不晓得这位丰神俊朗的少年是慕名而来,早在很久以前,久到他们未曾相见的时刻,他便早已“芳心暗许”。不甘心就此罢休的她终于还是决定鼓起勇气冒一次险,于是佯装躲在一扇半掩的门后面,将半个身子掩映于门前那棵秀丽、蜿蜒的青梅树后,做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假态,趁机偷偷观望那少年……盛光之下,相遇之初,少女的心事如同眼前那一串尚且青涩的梅枝,占尽春日的美好。

倘若不是李格非开明家庭教育,想来也不会有昔日的“沉醉不知归路”今日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毕竟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女子此等行为可谓胆大妄为,但若没有这真实的一举一动,我们也便无缘见识这样一个羞涩却也多情的少女清照!(www.xing528.com)

望见他的那一刻,便预示着少女怀春时节的思春情愫就此不复返了,犹如惊鸿一瞥,她已将少年丰美俊秀的一面深深藏入了心中,“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果然那空缺了几年的相思之情,就是为他唤起的……

来者仪表堂堂,举止也十分谦逊有礼,与父亲李格非谈话间内堂充斥着一片笑语欢声,令清照听得恍惚入迷。尽管此时的她,尚不知这位公子姓甚名谁,却已是骤增好感,芳心暗许了。

此人并非别人,正是那个因《如梦令》而痴迷李清照的赵家公子赵明诚。他在那日后不久,竟于一日在书房昼读时,小憩片刻即得了一个关乎“芝芙”的梦境,因这梦做得有些蹊跷,于是清醒后即刻奔入父亲赵挺之房中,细细述说。

是时,赵挺之担任当朝吏部侍郎,官居三品,政绩突出。了解到儿子的困顿,赵挺之向他解释说,此梦暗示我儿姻缘的归处,“芝芙”二字预示所娶的女子充满才情,是一赋诗吟词之人。得到父亲的提点,赵明诚不由得心中一惊,暗自思忖“心中已有牵绊的女子李清照,不正是一个才思敏捷善于吟诗的女子吗?”说时迟,那时快,便将心中的爱慕一股脑儿全部告诉了父亲。

赵挺之当即有了打算:他与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同朝为官,政见却总是不合。此前他积极拥戴王安石变法,又与蔡京结交,多次与苏轼的门生李格非做“龙虎争斗”,斗得你死我活是常有的态势。而近些年高太后亲近旧党,朝廷逐步废新法,恢复旧制,以他为代表的新党暂时处于劣势,反之李格非等旧党则可谓意气风发。他私心想着,若是成全了明诚的这桩婚事,从此赵、李两家联姻,日后纵使新党改革失败,自己也尚能有一片立足之地。

明诚没有想到,这么顺利就获得了父亲的首肯,这才带着诚意登门求亲,也就出现了与清照不期而遇的一幕。

少女的心思因为爱情突然的降临,变成了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安静不下来,又怎知少年的情思也是一样的炽热而直接,在如此青春韶华相遇,果真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只差径直走到那人儿的面前,故作镇定地说一句,“终于等到你”。

明诚虽出身官宦家庭,却从小志向不在仕途。与他的父亲截然不同,他始终很欣赏苏轼的为人与才学,常于睡前饭后捧读研究东坡诗文,每次都要认真摘录。此事记载于北宋诗人陈师道《历山居士集》中,“正夫有幼子明诚,颇好文义。每遇苏黄文诗,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此失好于父,几如小邢矣”。

想必也是看中他小小年纪就心怀远大的志向,李格非痛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做父亲的虽对眼前的后生心生喜爱之情,却也十分顾及女儿清照的意愿,可以确定的是,明诚与清照确实是在李格非征求过清照的意见后,才定下了终身。

互换了生辰八字,媒人夸他们乃“天作之合”,紧接着拜过了喜帖,不出三月,迎接新娘的花轿已抬至李府门前,一阵吹吹打打,众邻里乡亲纷纷道贺,这一日,李清照身着凤冠霞帔,做了赵明诚的妻子。

若说那首《如梦令》便是两人互为交好的凭证,倒也十分贴切。想来古时女子,虽都与今世的相公有着“三生之约”,又何尝不是凭借一件“信物”成就这一世的美好姻缘?像《白蛇传》里“百年修得同船渡”的许仙与白娘子,互生情愫凭的是一把江南油纸伞;而那《西厢记》里的莺莺与张生,也少不得一个红娘为他们牵线搭桥,促成相守的心愿

拜天地,拜高堂又再夫妻对拜,世俗的一套礼仪行使完毕,清照那躲藏在喜帕下的俏丽容颜早已飞出红霞。热闹一直延续到傍晚,倦鸟归巢,人群稀稀落落地散去,腾然间,新人的屋内燃起高高的红烛。

火光跳动,将清照因娇羞而涨得绯红的脸颊映衬得犹如三月桃花。直到被心爱的男子拥入怀中,她仍恍惚觉得一切就像是在梦中。然而此刻心是极欢喜的,像桌子上跳动飞跃的火苗,她与明诚没有太多言语,却终是认定此生他就是那个带领自己走遍四季的人。

面对岁月的恩赐,清照无以为报,只作下这首《点绛唇》以铭记这红尘里最深最美的相遇,这情世间最真最好的重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