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清照的才情、美丽与哀愁:繁华散尽,地老天荒

李清照的才情、美丽与哀愁:繁华散尽,地老天荒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依稀记得,昨夜下了一场疾风骤雨,抚手轻触额头,隐隐发觉昨日的酒力还未消退。值得一提的是,清照的这首《如梦令》便是由韩偓的作品变化而来,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出之以全新的构思,明确对话双方的身份,令反衬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句中“绿肥红瘦”的比拟,令人耳目一新。

李清照的才情、美丽与哀愁:繁华散尽,地老天荒

人们常会有如此感受:长久地忙碌可以令人忘却一切烦恼,稍作闲暇却偏拾起万千心事。成长的过程中总不会始终无忧无虑,恍惚就在某一天,身体里多出那么一份敏感、细致的心思。待看到春风春雨,便觉得世间万物皆是有情的了,怀着一股莫名的疼惜与懊恼,忽然想起那句早先听说的,“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长不过一天”。

这一年的暮春时节。少女清照也已长成一个娴静美好的女子。十六岁,正是朝气蓬勃,青春袭人。早已没有了儿时骑竹马的欢乐,却多了一份伤春悲秋的女儿情怀。午夜梦回拾细雨,最是寂寞女儿香。

汴京岁月过深了倒也宁静,然而宁静得太久,人却是容易寂寞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清晨起身,闺房里一片冷清。依稀记得,昨夜下了一场疾风骤雨,抚手轻触额头,隐隐发觉昨日的酒力还未消退。时光飞逝,转眼这已是跟随父亲李格非居住汴京的第八个年头,岁月清朗,生活简静,然而韶华匆匆春光还未沾够就已经远去,而她不愿做一个等闲的人。焦虑,焦灼,“自知三千春光留不住,不如仰头畅饮三百杯”!于是昨夜,她又喝醉了,睡梦里像是回去了儿时的欢乐时光,在章丘老家那座熟悉的山丘上,光着脚丫追着彩色的蝴蝶跑,风儿暖暖地吹着,花香扑鼻,她就这么一路笑着,跳着……忽然,冷不丁被脚下一块突兀的石头绊倒,梦到这里就停了,清醒后的清照诧异地环顾了一下闺房的四周,对着窗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竟是一场梦境!”

虽浓烈的酒意仍在,但昨夜之心情已如隔在胸,抬眼看到那不远处正待卷帘的侍女,便轻声打探一句:“海棠花怎么样了?”

原本殷切、关怀的用意,却不承想,侍女只是匆匆朝院中望上一眼,便很快回说:“海棠还是那么的鲜丽浓艳。”(www.xing528.com)

听到这句话,清照微微一笑而后又紧蹙起眉头。这一句“试问卷帘人”中的一个“试”字,隐含着清照一份小小的“自欺”。昨夜正是因为恼怒这流逝的春光才要喝醉,半夜听得风雨大作,早已对院中的海棠起了关心。如今虽是雨住风停,但狂风卷着暴雨“横冲直撞”了整个晚上,聪慧的她又怎会不晓得院中此时是何情景?只是不忍亲身上前观看,所以才“借”卷帘人的眼,望一望那遍地残红。

遗憾的是,面对清照的试探,那卷帘人并不懂得她的心意,竟答得如此漫不经心。而简单的一句“海棠依旧”,非但丝毫没能慰藉她心中轻愁,倒更惹她徒增伤感——想一想,“花无百日红”,此时正应了这恶毒的谚语。

不用去看,她也知道院中的情景,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像是纠正侍女的错误,更像是故意说给自己听。

少时研读《幽草集》,其中写有“十七令”让人感慨,直至今日也未敢忘,“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仗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鼎彝令人古”。

若说这“花令人韵”,则海棠泛红,香气袭人,如何都该是令人感到心胸畅快的。可此时此刻,因昨夜的一场骤风疏雨,落红一片,倒成了一种颓然的景色。正是看到了这样的风景,少女清照才起了敏感的心思,不忍直视的背后却是心知肚明的四个字,“绿肥红瘦”——想她起身慵懒地与毫不关心春色的丫鬟对话,一面故作试问一面又为落红心伤的画面,岂不又是“美人令人怜”?任如何小心翼翼地试探,她又怎能隐瞒住一颗本就多情的心?

回首这份细腻的伤春之情,本就不只清照这样的女子才有的,《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中写“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自是一份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古时女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寻一份好姻缘,嫁一位好丈夫,因此,少女在青春时难免会心生几许“思春”情怀。想到《西厢记》里,崔莺莺私会情郎“游园惊梦”的一出,特别是他二人之间心有灵犀的诗词唱和:“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春去秋来,和风细雨,辽阔的祖国山河自有一番美景,惹得许多文人频频叹息,留下多少名垂千古的溢词,如盛唐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在春日的午夜酣恬沉睡,醒来不知拂晓已到,只听得四周充斥着清脆的鸟鸣声,忽然后知后觉地想起昨夜的风雨不觉惊心,怜惜地自问不知道又有多少花瓣被催落。又如晚唐韩偓的《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同样也带有伤春惜花的感情。而与李清照同时的大词人周邦彦在其《六丑》中写得更为细腻:“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他将落花比作“楚宫倾国”般的佳人,不但形容出花的姿态美丽,也使语意更加婉转。

值得一提的是,清照的这首《如梦令》便是由韩偓的作品变化而来,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出之以全新的构思,明确对话双方的身份,令反衬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句中“绿肥红瘦”的比拟,令人耳目一新。小词用语浅近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将花季少女独有的朦胧淡约的愁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宋人大多对这首词赞不绝口,胡仔更在《藏一话腴》评价说:“李易安工造语,如《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