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全工程专升本考试复习资料:事故统计分析

安全工程专升本考试复习资料:事故统计分析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在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或利用伤亡事故统计指标评价企业的安全状况时,为了获得可靠的统计结果,应该设法增加样本容量。

安全工程专升本考试复习资料:事故统计分析

一、事故统计方法及主要指标

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

①、进行企业外的对比分析。依据伤亡事故的主要统计指标进行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本行业平均指标之间的对比;

②、对企业、部门的不同时期的伤亡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用来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③、发现企业事故预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补充:

事故分析的作用:

(1)描述企业安全状况;

(2)判断和确定问题的范围;

(3)观察事故发展趋势和预测未来事故;

(4)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1、事故统计方法

事故统计方法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部分。

描述统计:获得数据后,通过分组、有关图表等对现象加以描述。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指通过抽样调查等非全面检查,在获得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依据,对总体情况进行科学推断。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现象的依存关系进行模拟、对未来进行预测。

柱状图

柱状图以柱状图形来表示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在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时,有时需要把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利用排列图(或称主次因素排列图)来实现。绘制排列图时,把统计指标数值最大的因素排列在柱状图的最左端。

ABC管理法

按累计百分比把所有因素划分为A、B、C3个级别,其中累计百分比0~80%为A级、80%~90%为B级、90~100%为C级。A级因素和数目相对较少但累计百分比达到80%是“关键的少数”,是管理的重点;C级属于“无关紧要的多数”。

②伤亡事故发生趋势图

伤亡事故发生趋势图是一种折线图。它用不间断的折线来表示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和变化,最适合于表现事故发生与时间的关系。它按照时间顺序对比不同时期的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展示伤亡事故发生趋势和评价某一个时期内企业的安全状况。

③伤亡事故管理图

伤亡事故管理图也称伤亡事故控制图。伤亡事故管理图是实施安全目标管理中,为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情况而经常使用的一种统计图表。在实施安全目标管理时,把作为年度安全目标的伤亡事故指标逐月分解,确定月份管理目标。一般地,一个单位的职工人数在短时间内是稳定的,故往往以伤亡次数作为安全管理的目标值。

事故发生率:单位时间内事故发生的次数。

绘制伤亡事故管理图时,以月份为横坐标,事故次数为纵坐标,用实线画出管理目标线,用虚线画出管理上限和下限,并注明数值和符号,根据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和折线的总体走向,可以判断当前的安全状况。

正常情况下,各月份的实际伤亡事故发生次数应该在管理上限之内围绕安全目标值随机波动。

出现下列情况,安全状况发生变化,不能实现预定的安全目标,需要查明原因及时改正。

a、个别数据点超出管理上限。b、连续数据点在目标管理值以上。

c、多个数据点连续上升。  d、大多数数据点在目标值以上。

④其他方法:扇形图、玫瑰图、分布图

2、事故统计指标

 ①伤亡事故频率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次数与参加生产的职工人数、经历的时间及企业的安全状况等因素有关。在一定时间内参加生产的职工人数不变的场合,伤亡事故发生次数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安全状况。于是,可用伤亡事故频率作为表征企业安全状况的指标。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a、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b、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伤亡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c、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

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6

目前我国仍然沿用劳动部门规定的工伤事故频率作为统计指标

   工伤事故频率=本时期内工伤事故人次/本时期内在册职工人数×103

          习惯上把它叫做千人负伤率

 ②事故严重率

a、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www.xing528.com)

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6

国家标准规定了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算法,其中规定了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或死亡的损失工作日为6000个工作日

b、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

伤害平均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c、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 

百万吨钢(或煤)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t)]×106

万立方米木材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m3)]×104

补充:

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a、绝对指标:指反映伤亡事故全面情况的绝对数值,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损失工作日等。

b、相对指标:伤亡事故两个相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表示事故的比例关系,如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百万吨死亡率。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重要统计指标:

a、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b、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c、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d、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

e、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

3、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

①事故伤害统计分析

选择统计分析项目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合适的分类项目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得出进行管理决策的依据。反之则不然。我国事故统计的分类项目除了事故类别、人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不安全行为外,还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医学角度给予具体创伤的特定名称)、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致害物(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伤害方式(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

②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

4、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大数定律:只有样本容量足够大时,随机现象出现的频率才趋于稳定。

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在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或利用伤亡事故统计指标评价企业的安全状况时,为了获得可靠的统计结果,应该设法增加样本容量。

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a、延长观测期间。b、扩大统计范围。

二、事故统计分析基础

 1、统计分布的基本概念

随机变量:当对某量重复观测时仅由于机会而产生变化的量。

随机变量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频数:某一随机变量在统计范围内出现的次数。

累计频数:在某规定值以下所有随机变量出现的频数之和。

频率:某种随机现象出现的频数与被观测的所有随机现象出现的总次数之比。

概率: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频率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它是衡量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度量。

 2、事故统计分布

事故发生率和无事故时间是衡量一个企业或部门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

事故发生率:一定时间间隔内事故发生的次数。

无事故时间:两次事故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作事故间隔时间。

信度置信区间在事故统计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来估计系统分析的可靠程度,以及参数估计的区间估计。

三、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方法及主要内容与指标

1987年,我国开始执行GB672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所支出的费用,以及被毁坏的财产的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导致的产值减少、资源的破坏和受到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失。

一般来说,我国的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所占的比例应该较国外大。根据对少数企业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资料的统计,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约为1:1.2~1:2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