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康藏地区-康定的手工业重镇-鄂博,陶器原料,没有报纸出版

康藏地区-康定的手工业重镇-鄂博,陶器原料,没有报纸出版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康定时,就听说鄂博是康藏的一个手工业重镇,它在金沙江沿岸,我很想去看看而结果没有去成,因为要从大道叉出去两天马程。康藏各地多有一种栗钙土,黏性很大,一干燥就坚硬如铁,是做陶器很好的原料。这数目在沿海都市里,合起来还不到一百令纸哩,可是在康藏却是件重要的大生产了。但究竟还印制不了报纸,所以这么大的康藏地区,到现在还没有一张日报出版。

康藏地区-康定的手工业重镇-鄂博,陶器原料,没有报纸出版

浓重的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束缚,使康藏农牧事业都还滞留在简陋的生产阶段里,可是基于社会的需要,和外来文化之接触,终究发展了几项手工业起来,虽然现在的成就还少,但以康藏所蕴蓄的资源之富,等到将来水力发电后,这些手工业都可以机械化而有其广大前途的。

在康定时,就听说鄂博是康藏的一个手工业重镇,它在金沙江沿岸,我很想去看看而结果没有去成,因为要从大道叉出去两天马程。去过的人告诉我:那里的生产规模也是很小的,不过产制藏人喜用的刀剑,所以特别出名。刀是切牛肉或割绳索用的小刀,的确颇为锋利。剑则是藏兵们骑马时横插在腹部(不是挂在腰旁)作装饰的,以表示威武,极少出鞘应用。

现在谈谈我在德格所亲自看到的两项日用品手工业。一是陶器,另一是印经用的薄纸。

康藏各地多有一种栗钙土,黏性很大,一干燥就坚硬如铁,是做陶器很好的原料。在卡松度、柏垭等处,一共有十九家,完全以手捏制成器皿的粗坯,再去烧制。看看硕大粗糙的藏民手掌,在几千里草地无处可以观察技艺的僻野里,却很灵巧的捏制出茶罐、火盆等物。虽然制造陶器只有这一地区,可是他们并不居奇,价格仍是卖得很低的。(www.xing528.com)

手工造纸业则在更庆、汪不顶几处,也将近三十家,每年产纸在五万张左右。这数目在沿海都市里,合起来还不到一百令纸哩,可是在康藏却是件重要的大生产了。因为康藏最重要的文件是佛经,当然都是藏文,这是拿一根竹制的笔,形状有点像钢笔似的,蘸着墨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成,极费功夫。有了这五万张纸,就可以用印刷的方法来印藏经与佛像,能抵得上几百个缮绘手了。

当地有一种树皮叫“货薪”,一种草根叫“曰加”,他们将它打碎,经过多日的漂净后,混和以当地出的白土,放到水池里去,反复捣击搅动,制成纸浆。那么怎样再造纸呢?他们连榨纸竹帘也是没有的,可是他们还是想出了办法,拿布帛平摊着,将纸浆以熟练的技巧,薄薄的、均匀的浇在上面,一层层叠起来,将水慢慢压出去,再轻轻的一张张揭起来晒干。因为造纸是这样费事,所以纸张的产量不能多。

这纸,因为加了白土,所以质重而结实,因为用了树皮,所以极为坚韧。在简陋手工条件下总算是做得不差的。但究竟还印制不了报纸,所以这么大的康藏地区,到现在还没有一张日报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