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林海雪原》与中国革命文本考察: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

《林海雪原》与中国革命文本考察: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

时间:2024-0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李零说:“兵法是杀人艺术,军人是职业杀手,用不着美化。”〔5〕克劳塞维茨说:“战争就是一种以迫使对方实现我方意志为意图的暴力行为。”冯友兰先生曾将张横渠的“仇必和而解”一句改写为“仇必仇到底”来谈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的特点。〔7〕毛泽东所谓“将革命进行到底”,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阶段就是推翻国民党政权,而这种“推翻”必得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展开,冯友兰认为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林海雪原》与中国革命文本考察: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

结语:“仇必仇到底”?

张育海,北京四中“老三届”“人精”学生之一,1969年投身“解放全人类革命战争”,做“援缅革命的志愿者”,参加缅共东北军。他在6月初给朋友写信,谈了他置身于战火中而得到的对战争的新认识:

战争一开始,就要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而个人的价值,个人的意志,除战争的指挥者外,是微不足道的。人只是在“哲学范畴”或是兵力计算上有意义。……实际上大多数牺牲并不一定很壮烈……死,也许不一定永远被人怀念,默默地躺在异国冰冷的泥土之中,而亲人还不知道……〔1〕

这是被称为同学中的“一代之英才”、“纯洁、热情、才气、英勇,这几个词可以一起用在他身上”的张育海的临终遗言。〔2〕他对战争、对牺牲原有的认识,应当来自书本,来自电影,来自本书所讨论的《林海雪原》这一类“革命历史小说”吧。但是他发现,这些书本与影像给予他的观念,与他“在地”的感受有距离。而对这观念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何辨析,这位英才没有来得及留下自己的思考,于写作这封信后的第19天,牺牲于缅甸深山丛莽之中。而他的同学如李零等则继续了他们曾经共有的思考,写出了关于孙子研究的系列著作。〔3〕李零说:“兵法是杀人艺术,军人是职业杀手,用不着美化。”还说,“兵法”,是“对人类道德的挑战”。〔4〕因为,“在用兵问题上,没人可以靠道德吃饭。泓之役,宋襄公的死就是教训。从此谁都知道,战争是靠‘兵不厌诈’”。〔5〕克劳塞维茨说:“战争就是一种以迫使对方实现我方意志为意图的暴力行为。”〔6〕战争是暴力,是欺诈,但是在“革命历史小说”《林海雪原》中,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在电影与电视剧《林海雪原》中,战争的“欺诈”与“暴力”是被美学化了的。

冯友兰先生曾将张横渠的“仇必和而解”一句改写为“仇必仇到底”来谈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的特点。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任何革命都是要破坏两个对立面所共处的那个统一体。那个统一体破坏了,两个对立面就同归于尽,这就是‘底’。革命到这个程度就‘到底’了”。〔7〕毛泽东所谓“将革命进行到底”,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阶段就是推翻国民党政权,而这种“推翻”必得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展开,冯友兰认为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因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没有法律,没有议会,甚至共产党和工会的组织也都被禁止”,因此,“无所谓‘合法斗争’”,“要斗争,就只有武装斗争”。〔8〕这是一位大哲学家为斗争哲学所做的解释。然而他所希望的到“底”之后走向“仇必和而解”的阶段没有出现,因之,1949年之后的中国,还是讲斗争,“文革”样板戏更以“斗争哲学”为其贯穿线〔9〕,对于这样执著于“斗争”的历史与现实原因,许多学者如迈斯纳等人都有精辟阐述,因而本书不再画蛇添足,但“斗争”哲学作为本书诸多现象的历史背景,却希望读者诸君能有所把握。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容易形成邹谠所说的“一方全赢而/或另一方全输”的政治特征。〔10〕这样的政治特征的后果是惨痛的,“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冲突中从没有一次能够产生出一种使中国人能够理性解决冲突的制度性结构和社会心理期望,亦即用谈判、讨价还价,以及一系列无终止的妥协和相互调整去解决冲突,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这种解决冲突的制度性结构和社会心理期望”。〔11〕在本书所讨论的诸多文本中,似乎也没有作者措意于“妥协”和“调整”,因而,无论是在思考的维度还是在美学的向度上,都缺失着一点怀疑的与冷静的智慧,也因而,本书的讨论终究是单向度的。

本书结语部分本应对以个案展开的整个研究过程做一整理,并力求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升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命题,但考虑到一些主要的问题在各章节中已经尝试做了一些总括性的探索,如谈小说写作、修改与现代汉语整体的欧化追求的关系,话剧的民族化与京剧的危机的关系,以及样板戏创作过程中政治的直接介入等。这些问题背后,创作者创造自身历史主体性的焦虑总是若隐若现。“文化”与“政治”的纠结不自1949年后始,它至少可以上溯到晚清,从梁启超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算起。而有的学者,更以长时段眼光,认为也许这种纠结还与唐宋古文运动有着历史的关联性,因为“古文运动也是由文学之古文而引出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12〕。本书仅以个案的方式展示了文本秩序与社会秩序之间的星星点点的对应关系。

注释

〔1〕 唐晓峰:《难忘的一九七一》,《七十年代》,北岛、李陀主编,第265页,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同上书,第264页。

〔3〕 我知道这样讨论李零先生孙子研究的兴趣自是过于简单化的,但此地为着将某些历史思考的血肉牵连出来,姑且简单行事。(www.xing528.com)

〔4〕 李零:《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第20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5〕 同上书,第21页。

〔6〕 [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钮先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册,《三松堂全集》第10卷,第655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8〕 同上书,第588页。

〔9〕 王元化:《谈样板戏及其他》,《清园谈戏录》,第75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10〕 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第167页,甘阳编,何高潮等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第136页,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 谢茂松:《从哲学到政治》(上),《政治思想史》,201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