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剧本改编者周七月在回应批评意见时,经常会提到自己根据的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而他所谓的真实,主要指的是一本名叫《英雄杨子荣》的纪实小说所提供的信息。
199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军史组写作成员谷办华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委托,开始着手创作杨子荣的传记。在之后数月时间中,谷办华“采访了二三十位老人,翻阅了成百万字的材料,积累了半尺多厚的采访卡片,和三四十盒录音磁带”,于1992年写成长篇“纪实小说”《英雄杨子荣——杨子荣的生前死后》,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14〕由小说的副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既关心英雄生前的事迹,亦在意英雄的死后殊荣及家人之荣辱。
这篇小说中的杨子荣的身世,和我们在小说《林海雪原》中看到的,不尽相同。在纪实小说里,杨子荣的英雄形象进一步“凡人化”。杨子荣是一个伙夫,杨子荣在家乡结过婚,这些英雄“前史”,不全是周七月的杜撰,《英雄杨子荣》就是这样来写他的成长的:
他参军的时候已经二十九岁了,是在日本人投降的那一年的9月18日。……此前的二十九年先是在胶东的一个穷苦人家呱呱落了地,吃糠咽菜长到四岁,便坐在爹爹的箩筐里,跟着全家去闯关东。关东也混不了个肚儿圆,爹娘决定各领一拨人分开活命,爹领姐姐留在丹东,娘领着他和哥哥、弟弟回老家,从此天各一方。母亲……供他读了四年私塾……他十三岁那年独自搭船到关东找父亲、姐姐继续求学,两年后便跟着姐姐进厂当童工学缫丝,三年后成了一把缫丝的好手,却又因缫丝业萧条而不得不独自在关东闯荡漂泊,时间长达八年之久。1943年春天因打了日本监工难以存身,这才逃命回到山东老家。他参加了民兵,积极参与打日本的活动。不久结了婚,妻子给他生了个女儿,半岁后夭折。
1945年9月入伍,中队领导看他胡子拉碴的,比自己年岁还大,让他当了炊事员,10月随部队漂洋过海挺进到东北。他挑着油桶、炊具跟着部队行军,挑着饭担上阵地送饭,扩军他给宣传,打战他给支招,过松花江他给找船,三个月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了大队的“扩军模范”。他是1946年3月21日当的战斗班长,当班长第二天便出手不凡,独闯敌寨杏树底村,不费一枪一弹劝使四百多土匪投降,一下子出了名。之后当团侦察班长,后来当侦察排长,打许福……追剿九彪,截马喜山,堵谢文东,活捉座山雕,猛扑郑三炮,牡丹江二团剿匪的每一次重要战斗都与他的心血紧紧相连。他是1947年2月23日在追剿郑三炮的战斗中牺牲的,前后当兵的时间不过一年零五个月。
这个人物的“准传记”比曲波小说中的描写要丰富得多,特别是杨子荣少年时代闯荡关东的经历,在谷办华看来“好像一直是在做着一种准备,一种等待”,是为他“参军后又一次到东北”“人生积累的爆发和升华”所做的准备。虽然谷办华下了很大的功夫采访,但我们对他的成果的真实性似也不能毫无保留地采纳。如上引文中提到的杨子荣战斗事迹中的“截马喜山,堵谢文东”等事,我们依据其他可靠的材料,已经得知当时牡丹江二团并未参加这些战斗。这使我们多少对这部“纪实小说”持审慎态度。
我们无意在这里继续讨论小说或者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引入这么一段叙事的目的,是想理清周七月改编的依据。
其实,谷办华并不是杨子荣“真实历史”的发明者。真正的发明者应该是海林县政府的相关人员。新中国成立后,海林县要重建杨子荣墓和纪念馆,需要了解他的籍贯和生平,于是派了工作人员,到胶东去寻访。调查人员一次次失望而回。1966年9月,由海林县人民政府主持,杨子荣墓前的水泥抹面碑代替了原来的木质碑。同时,县里派关会元等组成调查组入关,拜访杨子荣的老战友、老首长,对“杨子荣的事迹、家庭情况、个人简历”“作全面了解”。但这一次的调查似乎并不顺利,曲波、孙大德等人在“文革”中处境不甚好,而关于杨子荣的情况,能提供的也是一些不那么“精确”的信息。按照他们提供的杨子荣大致出身地是“荣成、文登、牟平、海阳、乳山那一片”,调查组到了胶东,无功而返。1968年,曾经在杨子荣参加的杏树底村战斗中奉命通知炮兵停止射击、后来又奉教导员之命帮杨子荣总结在这一战斗中事迹材料的姜国政干事,其时已是某师副政委,他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关于杨子荣事迹和籍贯调查的专题会议”。这个会议的起因是海林县的关会元等人又组成了调查组再次晋京寻访。此时的时机似乎较好,参加会议的有姜国政、曲波、孙大德、刘崇礼、魏成友等人。调查组最后总结出杨子荣的15条特征,包括:“中等个、拢长脸、浓眉大眼、颧骨稍高、有连面胡、对面说话溅唾沫星子、水沟头集训、龙口上船”等,但“籍贯不明”。〔15〕于是再下胶东调查。到1969年2月,调查有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一些原来和杨子荣同在牡丹江二团的老兵提供了八九条线索,再加上当地民政部门的配合,经过反复查证,确定杨子荣参军前原名杨宗贵,“嵎峡村杨宗贵于1945年9月18日报名参军,在今武宁乡王从村集合,第二天到雷神庙‘招兵站’体检、开会”〔16〕。至于杨宗贵何以又名杨子荣,杨宗贵哥哥杨宗福的解释是:“我们兄弟三人,我排行老大,三弟幼年早亡,宗贵是老二。为取吉利,老人请先生给我起名叫宗福,字子禄;二弟叫宗贵,字子荣,连在一起就是福、贵、禄、荣。宗贵在东北当劳工时,就是用‘杨子荣’的手印领工钱。”〔17〕
值得注意的是,曲波对杨宗贵就是杨子荣的说法始终持怀疑态度。谷办华的《英雄杨子荣》首次出版是1992年,但笔者1999年采访曲波先生时,从未听他提起此书,而且曲波一再强调的是,像高波等人的亲属都拿着照片找过他,可以证明是真的亲属;而小说发表之后,杨子荣的亲人从未找过他。他还是坚持认为英雄杨子荣的家人至今没有出现。谷办华的书中引录了曲波1969年6月29日回复“杨子荣事迹和籍贯调查组”的信,很能说明他的态度,另外,也可使我们见到他对于杨子荣的再次描述。全信如下:
电悉,慰问你们的辛苦。
子荣同志改名参军的可能性很大,否则其家属为什么多年不向我联系呢?
现将几个主要条件和特点书下,供分析判断:
1.年龄。当年(1945年)二十九或三十岁。
2.有妻子。小孩有否,不详。
3.贫雇农成分,也可能是下中农。在外流浪过。可能在东北、烟台、石岛做过搬运工,如抬木头之类活。
4.中等身材,一米六八或一米七。
5.为人活泼、热情,能言善道,人缘好,社会知识丰富,农耕是把好手,能下力吃苦。
酒色财气不沾。我曾听他对我的警卫员刘希茂同志说过这样几句话:“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丧命之鬼,气是惹祸根苗。”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其在家时的为人。
他那次又和刘希茂说:“一天价上山干活,累得和个病鸭子似的,还有工夫和老婆拌!”
这证明他苦重的劳动,也证明他有妻子。
6.当过民兵,或村干部。
7.参军时,在莱西水沟头入伍,时间是1945年8—9月间。那么,他们在家组织参军时,当在1945年的7月,也就是现在这个季节。
8.相貌特点:中上身量,长方脸,鼻孔里的长毛长于鼻孔外,口较宽,唇较厚,生得相当英武。作风大大咧咧。(www.xing528.com)
现在只写这些,最好能弄到照片,望慎细分析判断,以免有误。
致礼
曲波
1969年6月27日夜〔18〕
注释
〔1〕 《三问新版〈林海雪原〉导演希望曲波宽容》,《京华时报》,2004年3月13日。
〔2〕 同上。
〔3〕 《评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红色经典?》,http://www.gzstv.com/new?20051123910467657/new.html,2005年11月23日。
〔4〕 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第2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5〕 根据《北京晨报》2000年8月14日发表的记者佟奉燕的文章《54万人参与电视“金鹰奖”网上投票》的统计,截止日期结束前一天网上投票的结果如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40345票;《永不瞑目》146253票;《大明宫词》130897票;原来排在第四位的《燕子李三》已跃居第二,票数达到192227票,《贫嘴张大民》已跃到第12位。
〔6〕 《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发文艺界反思》,《光明日报》,2000年3月16日。
〔7〕 《改编不成功的原因》,《北京青年报》,2004年3月18日。
〔8〕 刘小枫:《记恋冬妮娅》,《读书》,1996年第4期。
〔9〕 李彦:《〈林海雪原〉不只是剿匪片——曾执导〈赵尚志〉等剧的李文岐重刮东北风》,《北京青年报》,2002年11月18日。
〔10〕 同上。
〔11〕 杨乾武的话,在中国教育电视台2004年3月所做的一个节目《穿越林海探雪原》中谈到的。
〔12〕 曲波:《林海雪原》,第5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3〕 《“红色经典”的改编问题》,《南方都市报》,2004年4月23日。
〔14〕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谷办华的《英雄杨子荣》,2004年再版,再版中有序和后记,序的落款是“写在英雄牺牲五十周年时1997年2月23日”,后记中提到的最晚的日期是1997年10月6日。本文所引序和后记,皆为2004年版《英雄杨子荣》所载。
〔15〕 谷办华:《英雄杨子荣》,第338页,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
〔16〕 同上书,第343页。
〔17〕 同上。
〔18〕 谷办华:《英雄杨子荣》,第341—342页,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