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卫斯理宗是新教宗派之一,亦译卫理宗或循道宗。该宗是以创始人、英国神学家约翰·卫斯理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卫理公会、循道公会等)的统称。
▌历史发展
起源:
18世纪,产生于英国,原为圣公会内的一派;1729年,逐渐成为独立的宗派。不久即传至北美的英国殖民地。1791年,正式脱离英国国教会。由英国的循道公会、美国的美以美会、监理会、美普会和循礼会等组成。接收平信徒传道及女传道员,定期举行会议。主张社会改良,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教派年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
组织结构:
在教会管理体制中强调民主原则,一般教徒与神职人员共同管理教会。教会组织系统由一系列各级会议和议会构成,一般分为地区性会议和全国性会议。美国卫斯理宗的最基层组织为地方教堂,教堂设有选举产生的管理委员会;同一地区的各教堂每年召开代表会议,任命牧师并讨论本地区的教务,全国总议会为最高领导机构,每四年召开一次。
分布:
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国。
规模: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新教主要教派之一,其各类会友约4000余万,其中美国有正式会友1400余万人,英国有250余万人。另外还有许多自治教会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非诸国和南亚地区。瑞士、斯堪地那维亚、葡萄牙、奥地利、波兰和德国也有少量信徒。
代表人物:
创始人卫斯理(JohnWesley1703-1791)出生于英国林肯郡,其父是圣公会牧师。
1714-1724年,他先后在伦敦查特豪斯学校和牛津大学基督教学院学习。
1726年进牛津大学林肯学院为研究生。
1728年,按立牧职,任其父的助理牧师。
1735年,他与其弟查理前往北美传教,但成效甚微。
1738年回国后,他开始巡回露天布道,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和经验,终身不辍。
1739年,他在布里斯托成立第一所循道教堂,此后,他的传教活动扩大到全国,人称卫斯理运动。(www.xing528.com)
1747年起,他多次去爱尔兰、苏格兰传道。他本期望在英国国教范围内开展传道活动,但遭伦敦主教拒绝,结果卫斯理宗脱离国教,形成了新的独立宗派。
卫斯理强调人们必须信奉上帝,开始新的生活,只有将纯真的信仰与虔诚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得救。他主张基督徒必须追求圣洁、完善的生活,强调自身内省与圣灵的工作,坚持《圣经》的权威。同时他关心社会问题,主张废除奴隶制,倡导公共教育,致力于法制和监狱改革。
▌教义
卫斯理派宣称忠于《圣经》,忠于传统信经教义,并自认为属于新教改革传统,多数接受阿明乌主义,认为得救既凭借神恩,亦取决于个人自由选择。所有人都有得救的可能,靠着圣灵,人可以在此生达到对上帝、对他人完全的爱,获得完善的基督徒品格。在神学上,卫斯理派不重思辨,不强求一致,强调圣灵有使人信仰及改造信徒生活的力量。卫斯理派还认为宗教的核心在于人与上帝的切身联系,在社会观点上重视下层社会,主张社会改良。
英美两国的卫斯理宗在组织制度上有一些差异。美国卫斯理宗采用会督制,会督由教会总议会选举产生,总议会每4年举行一次,下有教区年会议及地区会议。英国卫斯理宗教会多不赞成会督制,而是由选举产生的平教徒和教士组成全国总议会,在教义、圣职和礼仪上指导地区和地方堂会。圣礼由牧师主持,其他礼仪可由没有圣职的平信徒“传道人”主持,所有圣职人员一律平等。
▌宗教仪式
实行圣洗和圣餐二种圣礼。圣洗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均可施行。
▌影响
典籍:
卫斯理宗信仰的依据除圣经外还有卫斯理兄弟的思想和言论,主要是《讲道集》 、 《新约注释》 和《卫斯理谈话录》 等。
影响:
二战后,从世界范围看,卫斯理宗相当活跃。50与60年代,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世界循道宗联合会多次召集国际会议,以加强各教会之间的国际联系与团结。
发动国际性的传教活动,协调各地教会的传教工作,扩大对青年的影响。如英国卫斯理宗针对战后本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重新强调在产业工人聚居区传教,重点是社会下层、尤其是青年工人,以遏制世俗主义对青年工人的影响。
积极发展与其他教派的联系,参加普世合一运动,与世基联和天主教会的关系尤其受到重视。印度卫理公会和英国卫斯理宗尤为活跃,它们都谋求与其他宗派的联合。
十分关注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世界循道宗大会多次主张建立没有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杜会;反对战争、号召尊重人权。如南非循道会始终坚持反对种族主义,拒绝在教会内实行种族隔离。
亚、非、拉教会走向自治与独立,是战后卫斯理宗发展的重要趟势。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促使亚、非拉国家的卫斯理宗逐步摆脱了英、美教会的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