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南传佛教是指现在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也称上座部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南传,是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因为这个派系是由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而后发展起来的。这一系的佛学,近代发展比较快,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的佛学者用各种文字翻译和研究他们的典籍。
▌历史发展
起源: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转到中国汉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属于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上座耶舍比丘,往东方毗舍离城,见当地的跋耆族比丘,在布萨日向民众求施金钱。耶舍比丘认为此举非法,遂向民众宣说此为非法,却令当地比丘大怒而赶他出城。耶舍比丘回西方动员其他大德比丘前往东方,跋耆族比丘也动员,与西方比丘辩论戒律。结果有七百人集会,最后谈判破裂,而上座部则宣传东部比丘僧团对于戒律的十种看法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而在这个事件后,相传东方僧团也召集了一万僧众,自行集结出经典与戒律。由于他们人数众多,后世因此称他们为大众部。这是佛教僧团分裂的开始,揭开了部派佛教时期的序幕。
在阿育王时期,邀请目犍连子帝须长老来首都华氏城,召集一千名上座部长老,进行第三次结集,合诵三藏经典。在这次大会之后,阿育王又派遣僧侣四处传教,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率领四位长老和一位沙弥,被派前往僧伽罗国建立僧团,传入三藏经典,僧伽罗国王室将王室的亭园捐出,建立寺院,让僧团居住,称为大寺。其后摩哂陀的妹妹僧伽密多也前往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她并且将佛陀在菩提伽耶成道时所在菩提树的分枝,带往斯里兰卡,种植于大寺之中,这是斯里兰卡佛教的开始。
分布:
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地区。
代表人物:
马兴德长老(又译摩哂陀)
在提婆南毗耶·帝沙统治时期,马举德长老到达斯里兰卡进行传教。
觉音 (www.xing528.com)
约为五世纪前半时人,是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佛教的一位杰出的著述家,著有《清净道论》。
▌教义
南传佛教比较固守释迦牟尼佛的言传身教,佛陀出现于世间的目的乃是为了令众生解脱痛苦、止息轮回、导向寂止——涅槃。对待戒律恪守如下基本原则:凡是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凡是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佛陀如何制定,即应如何受持遵行。
事实上,佛教徒并不求助于神,认为神和人的区别只在于生命长短,同样得落于轮回(天人五衰);人的解脱在于自我的修行,最终达到涅槃,由此脱离轮回,解脱痛苦。学术界有观点认为,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教和西方宗教不同,是属于无神论的。
▌宗教仪式
南传佛教认为,包括祭祀、祈祷、火供、念咒等的仪式,以及断食、烧身、自残一类的苦行,皆属于“戒禁取”,并不能断除烦恼,也不能解脱生死。因此,佛陀在世时,僧团并不注重仪式,也没有诸如唱诵、念咒之类的修行方法。
在现今南传上座部教区内,也有诸如祝圣水、祝护符、繋圣线之类的仪式,但那只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古婆罗门教残余风俗、当地民间信仰及鬼神崇拜等因素影响的产物,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上座部佛教。
▌影响
典籍:
现代南传佛教的主要经典就是巴利语写成的律藏、经藏五部《尼柯耶》和论藏七部论。
影响:
南传佛教逐渐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在教区,南传佛教几乎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人生趣向等方方面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