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浪漫型建筑风格多样,美学第3卷上探究

浪漫型建筑风格多样,美学第3卷上探究

时间:2024-0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浪漫型建筑的各种风格最后,我还要就浪漫型建筑艺术在不同时期所发展出来的几种主要形式约略说几句话,尽管在这里不能提供建筑这一部门的艺术史。近来人们否认哥特式建筑是哥特民族创造的,把它改称德国的或日耳曼的建筑。因此,哥特式建筑和阿拉伯建筑似可能有紧密的联系[11]。

浪漫型建筑风格多样,美学第3卷上探究

3.浪漫型建筑的各种风格

最后,我还要就浪漫型建筑艺术在不同时期所发展出来的几种主要形式约略说几句话,尽管在这里不能提供建筑这一部门的艺术史。

a)哥特期前的建筑艺术

上文所描述的高惕式建筑须与从罗马建筑发展出来的所谓哥特期前的建筑分别开来。基督教教堂最古老的形式是会议厅式的[6]。这类教堂起源于罗马帝国时代的公共建筑,一种巨大的长方形厅堂,屋顶架是用木料做的,君士坦丁大帝[7]分配给基督教徒集会用的教堂就是这样。在这种建筑里有一个讲台,在集会举行宗教仪式时,僧侣上台歌唱,宣讲或朗读。合唱队台的观念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基督教建筑用同样的方式从过去借来一些其它形式,例如圆柱上架圆拱的运用,圆拱和它的全部装饰方式都是从古典型建筑,特别是西罗马帝国的建筑借来的,在东罗马帝国里直到查士丁尼大帝以前[8],教堂建筑好像都忠实地保持这种风格。就连东高惕族人和伦巴德人在意大利所建造的教堂也基本上保持罗马的风格。拜占廷帝国晚期的建筑才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建筑的中心是一个圆拱顶架在四大根方柱上,后来在这个基础上附加各种结构,以适应东部希腊人的特殊宗教仪式的需要,他们的仪式和罗马人的不同[9]。不过真正的拜占廷帝国建筑不应和在十二世纪末期流行于意、法、英、德等国的一般所谓拜占廷式建筑相混。

b)真正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艺术发展出它的独特形式是在十三世纪,这种形式的主要标志我在上文已详细描述了。近来人们否认哥特式建筑是哥特民族创造的,把它改称德国的或日耳曼的建筑。不过我们还沿用较流行的旧名称,因为在西班牙还找得到这种建筑的遗迹,这就与历史情境有关,因为高惕族的国王们在被赶回到奥地利亚和嘉里细亚[10]的山区以前,在西班牙维持过独立的统治。因此,哥特式建筑和阿拉伯建筑似可能有紧密的联系[11]。但是这两种建筑有本质的分别,因为中世纪阿拉伯建筑的特征不是尖拱形而是马蹄铁形。此外,阿拉伯建筑是为另一种宗教仪式用的,它把东方的富丽堂皇和植物之类形式的装饰跟罗马和中世纪的遗产勉强混杂起来。

c)中世纪的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和宗教建筑平行发展的,它沿用教堂建筑,但根据需要而加以改造。但是在市民建筑里艺术没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因为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每座建筑物的目的比较窄狭,所要求的满足也比较严格地限于某一用途,留给美的地位只是单纯的装饰。除掉形式与尺寸比例的一般的和谐以外,艺术就只能主要地在装饰建筑物正面,台阶、窗、门、山墙、楼塔之类发挥一些作用,但是还要以符合目的性为它的决定因素和始终不能离开的原则。在中世纪民用住宅的主要类型是筑有防御工事的,坐落在山坡上或山顶上,或是在城市里。在城市里每一座宫殿或私家住房都具有小堡垒或炮台的形状,例如在意大利就是如此。墙壁、门户、桥梁和楼塔之类都是适应需要而建造的,由艺术加以装饰和美化的。坚固,安全,加上富丽堂皇和具有生动个性的形式——这些就是中世纪民用建筑的基本特征,我们以后还要对此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最后我们可以用补充的方式就园林艺术作一备简略的说明。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一开始就用完全新的方式来建造,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我在这里只举“无愁宫”[12]的宏伟的台阶前的花园这个人所熟知的例子。

讨论到真正的园林艺术,我们必须把其中绘画的因素和建筑的因素分别清楚。花园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建筑,不是运用自由的自然事物而建造成的作品,而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岩石和它的生糙自然的体积,山谷、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上气氛活跃的大河流,平静的湖边长着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中国的园林艺术早就这样把整片自然风景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等都纳到园子里。

在这样一座花园里,特别是在较近的时期,一方面要保存大自然本身的自由状态,而另一方面又要使一切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还要受当地地形的约制,这就产生一种无法得到完全解决的矛盾。从这个观念去看大多数情况,审美趣味最坏的莫过于无意图之中又有明显的意图,无勉强的约束之中又有勉强的约束。还不仅此,在这种情况下,花园的特性就丧失了,因为一座园子的使命在于供人任意闲游,随意交谈,而这地方却已不是本来的自然,而是人按自己对环境的需要所改造过的自然。但是现在一座大园子却不如此,特别是当它把中国的庙宇,土耳其的伊斯兰教寺,瑞士的木棚,以及桥梁,隐士的茅庐之类外来的货色杂凑在一起的时候,它单凭它本身就有要求游览的权利,它要成为一种独立的自有意义的东西。但是这种引诱力是一旦使人满足以后就立即消逝的,看过一遍的人就不想看第二遍;因为这种杂烩不能令人看到无限,它本身上没有灵魂,而且在漫步闲谈之中,每走一步,周围都有分散注意的东西,也使人感到厌倦。

一座单纯的园子应该只是一种爽朗愉快的环境,而且是一种本身并无独立意义,不致使人脱离人的生活和分散心思的单纯环境。在这种园子里,建筑艺术和它的可诉诸知解力的线索,秩序安排,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用建筑的方式来安排自然事物就可以发挥作用。万里长城外的蒙古人的园林艺术[13],西藏人的园林艺术以及波斯人的极乐园都早已更多地采用这种类型。它们不是英国人所了解的公园,而是栽满花木的装置着喷泉、小溪、院落、宫殿的展览馆,供人在自然中游息;它们富丽堂皇,不惜浪费地建造出来,以满足人的需要和提供人的方便。但是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14]。

[1]“高惕式”(Gotische)一词起源于高惕族,高惕族是波罗的海和黑海一带的游牧民族,是中世纪初期入侵欧洲的“蛮族”中的主要力量。蛮族在文艺各方面对欧洲带来了新的血液,特别在建筑方面。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主要艺术贡献,主要代表作是一些大教寺,它们大半都是高惕式的。黑格尔把中世纪艺术归到浪漫型艺术,也主要是从高惕式建筑着眼。

[2]主要指歌德的《论德国建筑》一文对高惕式建筑的赞扬。(www.xing528.com)

[3]不是无穷地伸展,而是汇合于拱顶。

[4]中世纪高惕式基督教寺一般采用长方的十字架形,十字的一横把教寺分为前后(下上)两部分,它是十字架纵横交叉处,一横形成左右两翼,横以上整个部分叫做十字架形结构(德,Kreuzflugel;英法,Transept),祭坛在最后(上)。祭坛前是合唱队席位台(德,Chor;英,Choir;法,Choeur),是合唱队和僧侣活动的地方。十字的一横以前(下)部分都在台下,是教众的座位。正中部分叫做正廊(德,Schiff;英,Nave;法,Nef-principal),正廊左右两侧叫做侧廊(德,Neben Qange;英,aisles;法,Nef laterale)。廊与廊之间有排列成行的柱子隔开。正廊的入口是正门,侧廊的入口是侧门。

[5]从门口透视内部,愈深入就愈缩小,愈接触到精微奥妙,这正象征虔诚的教徒收心内视所见到的境界。

[6]原文是Basilika,罗马时代集会用的长方形建筑,早期基督的教堂也采取这种形式,所以一般也就用这个名称指教堂。

[7]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4年定基督教为国教。他迁都东部的拜占廷,以后东西罗马帝国分治,拜占廷(后改名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8]查士丁尼大帝在公元6世纪初期又把东西罗马帝国统一起来,他领导了编定罗马法典的工作。

[9]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即所谓天主教,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即所谓希腊正教。

[10]原在波兰。

[11]中世纪10世纪前后阿拉伯人曾统治过西班牙,所以西班牙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很深。

[12]“无愁宫”(Sanssouci)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是德皇威廉一世所建的行宫,仿效法国的芳藤伯罗宫。法德两国的这两个宫的花园都受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

[13]似指元朝忽必烈热河(现为承德)所建的行宫。由于马可波罗在《游记》里介绍过,西方人早就对此很注意,诗文中有时提起。承德公园现还存在,它的附近庙宇建筑多受西藏喇嘛教的影响。

[14]凡尔赛宫的花园就是如此。黑格尔的园林趣味还是18世纪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