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铁甲军舰的主要武器是舰炮、鱼雷。
(一)舰炮
蒸汽铁甲舰的出现,促进了舰炮的发展,舰炮的发展又推动着舰艇的装甲化进程,它们互为影响,相互促进。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比实心炮弹威力更大的爆破弹,到30年代英国海军大约有40%—60%的舰炮使用爆破弹。
19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开始研制线膛炮,线膛炮的出现使舰炮的射程和精度都得到提高。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后装的线膛炮,大大提高了舰炮射击时的安全性。炮管由铸铁改为锻铁,减小了套筒的厚度。
1826年,两舷侧共装有132门火炮的“潘尼塞尔韦尼亚”号战列舰,代表了风帆战舰时代的典型火力配置(www.xing528.com)
到1881年,海军的舰炮已全部改由钢制造。与此同时,出现了慢燃褐色火药,这种火药推力大,对膛壁压力小,可使用细长的炮管以增加火炮的初速和射程。1887年,法国人研制出一种无烟火药,使用这种火药,在火炮射击时仍能保持清晰的视界。后来,为解决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问题,研制出了液压驻退装置,以吸收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并使火炮复进到原位。为了给旋座火炮和暴露的炮手提供保护,美国的约翰·埃里克森和英国的考珀·科里斯上校各自发明了舰炮旋转炮塔,大大提高了舰炮射击的灵活性,降低了舰炮射击对舰艇机动的要求。
到了19世纪末,蒸汽铁甲军舰主炮一般装有305或330毫米口径舰炮,炮弹初速达每秒600米以上,有效射程达3600米左右。
舰炮射击
“无畏”号上的305毫米舰炮
(二)鱼雷
鱼雷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重要海战武器。世界上第一条鱼雷是英国人罗伯特·怀特海德于1866年发明的,该鱼雷雷体直径356毫米,长3.53米,装药13~18公斤,以空气压缩发动机推动螺旋桨为动力,水下航速6节,射程2700多米。由于其发明人是怀特海德(Whitehead),人们通常称这种鱼雷为“白头”鱼雷。英国海军部买下该鱼雷专利,经改进后生产出航速达20节、射程3600多米的鱼雷。此后的30年间,深度调节器和旋转舵的发明和改进,意味着人们可以控制鱼雷深度和航向,故使得鱼雷的精确性逐步提高。1867年,鱼雷定深装置被研制出来,从而使其能在水下按预定深度航行。1904年,美国工程师莱维特发明了燃烧室,以热动力发动机代替冷动力发动机。此后,美、英、德、俄等国相继建成热动力蒸汽瓦斯鱼雷,鱼雷航速达35节,航程达2700多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鱼雷的装药达150公斤,航程达6500米。早期的鱼雷只能定向直航,无制导能力。1943年,德国研制成功第一种具有制导能力的自导鱼雷,由头部的噪声自导装置接收目标的噪声信号进行制导,提高了命中概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条线导鱼雷,由发射舰艇通过导线对鱼雷进行制导。从此,鱼雷的发展进入“制导鱼雷”阶段。
制式鱼雷兵器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