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皆施,结束“战争”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抓之后,普京在与寡头的战争中算是大获全胜。而每一场战争在它爆发之后,决策者就必须想好要如何结束它。
恰好在这个时候普京得到了他想要的“落地”的机会。2005年的3月17号,被称为俄罗斯“私有化之父”的丘拜斯在从家中到公司的路上遇到了袭击,但是所幸性命无碍,两天后实施这次刺杀的退役军官克瓦奇科夫被安全部门逮捕,被捕后克瓦奇科夫声称他的动机是因为对丘拜斯所作所为的长期不满。这一刺杀事件被曝光后,产生了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现象,公众们普遍都对科瓦奇科夫抱以同情,而把愤怒的矛头统统指向了以丘拜斯为首的俄罗斯富豪、寡头及其支持者。整个社会舆论因为这个引爆点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人们要求对多年来通过私有化运动大发横财的寡头们进行彻底的清算。
面对公众的愤怒,寡头集团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压力,对普京来说让这场“战争”结束的机会终于到了。政治就是这么回事,在你大获全胜之后,你可以进三退二,但是当你处于不利情况的时候,你必须寸步不让:现在主动权已经完全到了普京手里,所以做适当的退让也就可以接受了。8月24日,也就是丘拜斯遇刺的一周后,普京接见了已经被煎熬了一个礼拜的商界代表。在这次见面会上普京表示,要“稳定所有制关系”,“不对所有制进行重新划分”,并且“建议”将之前私有化运动中相关违法活动的诉讼时效期从10年缩短为3年——普京由此释放出了他的信号,俄罗斯拒绝寡头政治,但并不会排斥富人。这一举措在近期的乌克兰危机中得到了回报,欧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和低油价打压后,俄国内并没有如美国所期望的那样,出现富商对普京进行逼宫的场面。相反,不少富豪将海外的资产转移回俄罗斯,以此来表示对普京的支持。
最终,俄罗斯政府掌握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而与此同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又送给了普京一份大礼——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由此应声而起。(www.xing528.com)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后,普京对俄罗斯国内的这些海外代理人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快俄罗斯就开始通过立法打击外国代理人。
2012年7月,俄总统普京正式签署了《非营利组织法》修正案,法案在当年的11月正式生效。新方案要求在俄境内活动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必须公布自己的资金来源,那些接受国外资金及其他财务资助并参与俄境内政治活动的独立法人、非营利组织将被明确登记为“外国代理人”——这等于告诉所有人,这个组织是在拿谁的钱;同时,新法案还规定,要建立履行外国代理人职能的非营利组织名录,作为“外国代理人”的非营利组织需接受监督,其获得的国外资助数额、资金支出与使用情况应向有关部门通报。此外,为了明确责任,法案要求非营利组织在各种媒体发表的资料应标明发布者。新法推出之后,遭到了俄部分知识分子和媒体从业者的大肆声讨,他们称这是“民主的倒退”;另外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的普通群众中却是一边倒地支持普京[7]。
【注释】
[7]其实俄罗斯的《非营利组织法》对比美国同类法律,在规定上要弱得多,美国在法律上干脆是严格禁止“外国代理人”活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