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罗波夫时代的“回光返照”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从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到1982年,勃列日涅夫掌控了苏联17年,在这17年当中,苏联高层始终维持着“无为而治”的状态,1973年开始的石油红利使得苏联放弃了一切做出改变的可能性,永远都是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的状态,官僚集团把自己的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形成了一个个的独立王国。
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克格勃主席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成为了新一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上台时,苏联的情况已经开始变得非常不乐观,他在就任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企图以此扭转局面。
安德罗波夫
除了调整内政外,安德罗波夫在对外战略上也开始了一系列止损行动。首先就是加紧武装叙利亚——苏联必须要守住叙利亚这个最后的战略要点,如果能够守住它,苏联对波斯湾国家就依然能保持一定的压力;此外,苏联只有在叙利亚做出表率,才可能重建阿拉伯人对苏联的信任。
在勃列日涅夫的葬礼上,安德罗波夫亲自接见了叙利亚总统老阿萨德,安德罗波夫当面许愿,他要纠正勃列日涅夫对中东局势判断的错误。安德罗波夫的承诺很快就得到了兑现,从1982年底开始,苏联的新式武器不断地被援助到叙利亚,其中包括当时最先进的萨姆5型防空导弹——苏联在叙利亚一共建立了100多个这种导弹的发射场;同时,苏联在叙利亚的军事顾问数量猛增;两年之内,苏联向叙利亚提供了25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在叙利亚驻扎的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高达7000多人;不仅如此,为了强化叙利亚的地位,苏联还提供了先进的卫星通讯设备,让莫斯科和叙利亚之间始终保持第一时间的联系畅通;此外,在叙利亚的塔尔斯突港还建立了潜艇基地,这样一来苏联的潜艇和军舰在中东地区就有了新的基地。
除此之外,安德罗波夫还给了叙利亚另一个承诺:对两国之间的条约进行一些修改,苏联表示将“保证叙军在叙利亚领土之外的安全”。这个条款是什么意思呢?直白地说就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中东战争中,如果叙利亚再次打出去了,苏联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将直接插手战局,而不会像之前两次那样,在最关键时刻对盟友弃之不顾。
经过安德罗波夫的努力,叙利亚的武器装备水平比在黎巴嫩战争之前大大地提高了。有了这个资本后,1983年的5月,叙利亚在贝卡谷地和戈兰高地先后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所传达的压力让以色列处于全国戒备状态。也正是借助叙利亚这种声势,整个中东原来处于摇摆状态的伊拉克、约旦又开始重新判断中东的局势;原本美国人已经布置好的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的协议,因为这一变化而宣告搁浅,这样安德罗波夫就把苏联在中东的盘面扳回了一局。
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原本苏联人的插手空间并不是很大,但由于叙利亚的影响,让苏联有了插手巴以问题的空间。当时苏联在阿拉法特和哈马斯两支力量间搞了一次两头下注——相对于阿拉法特组建的法塔赫,苏联更加支持亚辛组建的哈马斯组织,因为这个组织更加激进,而这种激进在当时非常有利于苏联在中东的战略布局。
勃列日涅夫时代,在两伊战争问题上苏联一直保持所谓的“中立态度”——除了向两方出售武器赚钱,在政治层面几乎没有实质性作为。而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等于把伊拉克和伊朗丢给了美国。安德罗波夫时代这个政策也得到了根本性纠正。(www.xing528.com)
最初,苏联把公关的重点放在了伊朗身上,原因还是出于地缘政治上的考虑。伊朗占据了伊朗高原的绝大部分,后者是整个中东地区的制高点,可以说谁拿到伊朗高原,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的局势走向。巴列维时代的伊朗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巴列维被推翻了,中东地区的格局由此出现了一条裂缝。安德罗波夫时代,苏联的外交最初是向伊朗一方倾斜:虽然当时苏联与伊拉克之间一直有协议,但还是暂时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同时苏联开始向伊朗购买石油,其实这种购买就是给伊朗送钱,苏联想通过这种方式在伊朗建立起新的战略据点。
但霍梅尼对苏联的种种示好反应却比较冷淡,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在沙俄时代,伊朗和俄国一直是宿敌。在伊斯兰革命之后,霍梅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时常称美国是“大撒旦”,苏联是“小撒旦”——霍梅尼并非西方传说的那样是一个“宗教疯子”,在处理美苏关系时他其实非常理智,这种言论在事实上等于向世界释放信号,伊朗将在美苏之间保持等距离外交。在这一前提下,伊朗开始有限度地与苏联接近,到1983年,苏联从伊朗的石油进口达1.54亿美元。
总而言之,在对伊朗的关系上苏联虽然有所进展,但并非一帆风顺。安德罗波夫在初步试探之后,决定依旧把重点放在伊拉克身上。1982年8月底,苏联又重新恢复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当时苏联卖给萨达姆的各种武器装备加在一起,差不多有25亿美元,其中包括最新的萨姆12地对空导弹。到了1984年5月,苏联向伊拉克提供的各项经济援助及贷款超过20亿美元,包括一座功率为90万千瓦的核电站。
在安德罗波夫的主持下,苏联在外交领域开始打起防守反击——在中东有计划的挖美国人的“墙脚”:在那段时期,苏联和断交已达三年的埃及重新建立外交关系,跟科威特签订了3.25亿美元的武器协定[11],不仅是武器,苏联的专家和培训人员也一起到了科威特;除此以外,1984 年8月,约旦武装部队总司令受莫斯科邀请访问苏联,开始商讨武器购买事宜;1984年10月,苏联又跟北也门签了友好协约。在一系列组合拳之下,和美国走得最近的沙特从1983年和苏联的关系也开始升温,在1983年一季度的时候,苏联向沙特的进口额还是零,可到了1984年一季度,这个数字已经猛增到1.16亿美元。可见苏联在中东的局面在慢慢逆转。
契尔年科
在安德罗波夫的努力下,苏联在中东地区总算又重见曙光了,可好景不长,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突然去世——仅仅在任两年,继任的是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后者依旧延续着安德罗波夫的路线。然而在不到一年以后,1985年3月10日契尔年科也去世了。新的继任者则是戈尔巴乔夫。
【注释】
[11]武器不是普通的商品,现代战争中的武器有着高度的系统化要求,如果一个国家购买了另一个国家的武器,就等于把自己很大一部分的国防主权交给了对方,因为后面涉及到配套的培训、弹药、零部件,像一些远程导弹双方要共享一些情报才用得起来,所以武器出口不仅仅是你买我卖的关系,只要有了这种大宗的武器交易,必然带着一定的同盟关系在里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