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联石油战争:依托埃及,战略攻势全面展开

苏联石油战争:依托埃及,战略攻势全面展开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借助埃及,苏联进入战略攻势随着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束,各个阿拉伯国家内部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纳赛尔的这个举动直接导致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于1956年10月29日向埃及发起进攻,由此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在对外战略方面,虽然纳赛尔宣称埃及走不结盟路线,但埃及还是和苏联保持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埃及在中东的崛起让苏联也成了受益者,苏联在中东地区全面进入了进攻状态:1960~196

苏联石油战争:依托埃及,战略攻势全面展开

借助埃及,苏联进入战略攻势

随着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束,各个阿拉伯国家内部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各个国家虽然强弱不同,但是基本权力要素是一样的。阿拉伯世界的权力核心,可以分为三股力量:一是封建王权,即各国的酋长和国王;第二支是宗教力量,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他们与底层人民的联系最为紧密;第三支则是“军官团”,中东国家的军队更像是一支独立政治力量,中下层的军官多来自平民阶层,与靠世袭获得权力的王室相比,这个群体显得更具活力,有点类似旧日本时代的军部,与军部不同的地方在于,阿拉伯军官团无需借助王室来保障自己的权力[3],军官们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圈子,军事现代化使得他们显得更加西化、世俗化,也使得他们对现代化、工业化有着比其他力量更为深刻系统的认识。而宗教力量和王室往往和现代化、工业化显得格格不入,可是要安身立命,军队就必须借助现代工业的力量,这就使得这两者都无法对军官团形成有效的控制。

如今沙特和美国紧密的盟友关系就与中东的这种政治特性存在着莫大的关系。沙特处于一个强敌环视的位置,这就迫使它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用以自保。但沙特王室深知如果本国军队强大起来,军官团必然会削弱乃至威胁自己的统治权力。沙特王室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同宗教力量合作,以此掌控基层;弱化本国军队,同时外交政策上成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依托美国的军事力量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也不至于让军官团坐大。

历史证明沙特王室的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在1952年的7月23日,埃及的自由军官团发动政变,推翻了埃及法鲁克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国建立。1956年,自由军官团的发起者纳赛尔就任埃及第二任总统,同时兼任总理。纳赛尔彻底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而这种改变对苏联来讲是一个大大的机会。

纳赛尔上台以后很快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苏伊士运河是由地中海进入印度洋最快捷的通道,可以说是西方海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门。纳赛尔的这个举动直接导致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于1956年10月29日向埃及发起进攻,由此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跟人们印象里的美欧关系不太一样,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并没有站在英、法“盟友”一边。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给英国首相艾登打电话施加外交压力,要求英国人停止对埃及的军事行动;在经济美国政府在二次中东战争期间故意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浮动汇率在一夜之间贬值了15%,同时否决掉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申请,亦停止对英国的经济援助。这就等于是对英国进行了釜底抽薪,最后英、法两国只能向美国服软,由此二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埃及军队最终未能顶住英、法、以三国的进攻,但纳赛尔最终赢得了政治层面的胜利,法国和英国迫于美国的压力最终停火并撤出了埃及,埃及政府在作出必要让步之后最终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中东地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不想让任何人插手,其中也包括英、法。此时英国在中东的根基尚未完全被去除,如果不把英国人挤走的话,美国日后的中东战略必然会面对很多来自欧洲的掣肘。

以色列在二次中东战争以后成为了美国最可靠的盟友之一——经过这件事之后以色列人明白了谁才是中东真正的主宰,美国人也意识到以色列完全可以在一两天之内彻底截断苏伊士运河,如此一来,两个国家走到一起就再正常不过了。

把二次中东战争重新推演一遍,我们会发现如果当时苏联人能够对埃及给予必要的援助,战争进程很可能大为不同,这样的话,这场战争会让苏联在中东战争中获得极大的利益。

登上《时代周刊》的纳塞尔

可问题是当时苏联根本顾不上中东——赫鲁晓夫在1956年2月份的苏共二十大上刚刚发表了“秘密报告”,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此时苏联国内正处于一种意识形态非常混乱的时候,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事件爆发,而二次中东战争则爆发于29日,苏联很难有精力顾及;11月4日,匈牙利事件好不容易得到了平息,可中东战争在两天之后便正式停火了,苏联也没有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战争期间,赫鲁晓夫能做的只有虚张声势,严厉“警告”了英国和法国,声称必要的时候苏联将动用核武器。其实对于这个警告大伙都心知肚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根据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可以从本土打到巴黎或者伦敦导弹

但总而言之,苏联毕竟还是站在了埃及一边。如果埃及在外交上选择倒向美国,以美国在中东占压倒性优势的影响力,埃及很难有谈判的本钱;相对于美国来说,苏联同样是超级大国,此时又急于在中东拥有自己的地盘,因此更适合作为合作对象,于是纳赛尔选择了向苏联靠拢。如前面所言,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虽然没有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对阿拉伯世界来说,这是第一次从西方国家手中收回自己的主权利益,纳赛尔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声望。(www.xing528.com)

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看待阿拉伯世界时,很多时候都需要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伊斯兰文明圈,在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往往会趋于模糊化,在同属于基督教文明圈的欧洲,其实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果非要找一个类似的对象对比的话,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纳赛尔不仅是埃及的英雄,也是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他的影响力直接威胁到了中东各个国家的王权和宗教力量。

纳赛尔凭借个人威望在埃及实现了中央集权,在文化上埃及开始由国家主导推进世俗化。在对外战略方面,虽然纳赛尔宣称埃及走不结盟路线,但埃及还是和苏联保持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

苏联在军事、工业等领域给予了埃及大量的援助,借助这一外援,纳赛尔开始实现倾向于中下层的经济政策,同时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和国家工业化。在这段时期,埃及完成了阿斯旺大坝建设——这是纳赛尔时代埃及经济的标志。到了1958年,埃及宣布与叙利亚合并,成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这标志着中东有可能在纳赛尔主义的引导下逐步走向统一。这个趋势让沙特、卡塔尔等君主制国家感到了不安。当时沙特境内严禁任何人在家中挂纳赛尔的画像,可即便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老百姓依然会偷偷从黑市购买纳赛尔画像。

埃及在中东的崛起让苏联也成了受益者,苏联在中东地区全面进入了进攻状态:1960~1965年间,莫斯科开罗总共提供了价值1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大部分是用于灌溉、发电、重工业和运输的基础设施。从苏联对埃及的援助可以看出,当时苏联下定决心要把埃及改造成中东地区的一个模板,而工业化的埃及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来讲,必将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

除了埃及,苏联还一直在向叙利亚进行渗透。1966年,叙利亚发生政变,新政府采取更加亲苏的政策[4],当年就跟苏联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一系列协定,同时还签署了一个价值2.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协定。

埃及的崛起使当时阿拉伯其他地区的反西方情绪都被激发了出来。1959年3月24日,伊拉克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5],伊拉克退出之后,美国在苏联南部的陆上封锁带开始崩溃。伊拉克退出巴格达条约后,很快苏联的手也就如影随形地伸到了,1961年苏联向伊拉克又提供了价值1650万美元的贷款,同时苏联的军事顾问也进入伊拉克,开始帮助伊拉克训练军队。

到此为止,中东的形式完全逆转了过来,原本美国通过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及伊朗在苏联南部建立起了一条新月形封锁带。随着叙利亚和伊拉克倒向苏联,我们从地图上可以发现,埃及、叙利亚、伊拉克这几个国家已经形成了对美国传统盟友约旦、沙特、黎巴嫩、以色列的反包围。当时苏联甚至还提出了要帮伊拉克发展核武器,这也是后来伊拉克核计划的最初起始。

【注释】

[3]在日本文化当中,天皇一直被塑造为天照大神的子孙,也就是在人间的神,因此天皇就是日本人的精神依托,正由于这个原因,就是在大族擅权的幕府时期,也没人动过废黜天皇的念头。明治维新之后,军部力量迅速崛起,但是他们也必须依托天皇才能获得合法性——1936年的“2·26兵变”,这是由于天皇亲自要求镇压,使得政变者失去了合法性,才迅速宣告失败。而这样的问题,在伊斯兰文化圈中是完全不存在的。

[4]1970年,叙利亚再次政变,哈菲兹·阿萨德(现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之父)上台,老阿萨德同样奉行亲苏政策。

[5]巴格达条约组织由美国牵头建立,成员国包括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及英国,同北大西洋公约和东南亚条约组织一样,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军事条约,联合众多的国家,组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封锁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