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在俄国历史上是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战略方向,其目标主要是现在的中东和中亚地区。莫斯科公国在伊凡雷帝时代开始壮大后,南方就成了俄国主要的扩张方向之一。沙俄的统治者给国家选了这样两条路径:一条是越过高加索山脉南下,攻占伊朗,最终控制波斯湾;另一条是从费尔干纳盆地向南进入阿富汗,切开开伯尔山口。在这个战略方针下,数百年当中沙俄不断地向南扩张。
在彼得大帝时代,南下战略的思路最终清晰了起来。一般来说,人们通常认为俄国的南下战略最终是为了获得温水港,而事实并非如此——即便俄国人真能得到一两个温水港,也很难靠它们来挑战西方世界的海洋优势。彼得大帝时代,俄国人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这点:最初大航海时代的兴起是迫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欧亚之间的陆上通道,如果俄罗斯能够南下控制中东地区的话,那么自然可以凭借陆权来挑战西方的海权。
最初俄国的对手有两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波斯帝国。俄国人从奥斯曼土耳其手中夺下来的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就是克里米亚,此外还有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从波斯手中夺取了阿塞拜疆。
中东的地理位置
到了公元19世纪,在击败拿破仑完全坐稳霸主位置后,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越来越感觉到俄国对自己的威胁——确切地说,是俄国南下的威胁。英国的崛起凭借的是海洋立国,一旦在欧亚大陆中心区域崛起一个陆权大国,那么英国就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www.xing528.com)
西方二百多年的近代史,基本就是围绕着俄国、英国、中亚、中东地区的争夺战展开的。波斯曾一度被英、俄两国一分为二;当时为了阻断俄国人可能南下的路径,英国人还以印度为跳板,向东渗透到中国的西藏地区——因为他们担心俄国会从中国的南疆经西藏进入缅甸。
十月革命后,沙皇政权被推翻,但苏联政府依旧延续了历史上沙俄时代的“南下战略”——无论你的意识形态怎么变,无论你社会的利益分配模式怎么变,但是国家地缘战略的基本框架是不可能变的,这是由你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对“南下战略”投入了更大的精力。除了自彼得大帝开始的巨大惯性之外,这也和当时的东西方对抗密切相关。当时苏联最主要的战略压力都集中在西部,而除美国之外,西方阵营最大的软肋在于本土缺乏资源。他们的两大“资源库”,一个在南部非洲,另一个则在中东地区。如果苏联能将势力范围一路向南扩张,那么西方国家两大资源来源都将被苏联截断;而如果最终苏联能够在印度洋沿岸获得港口的话,未来苏军就将有可能扼制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这对于以海权来制衡整个世界的美国来讲,同样是沉重的一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