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没有小叔子帮助,是无法成功的

没有小叔子帮助,是无法成功的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想来想去,只有小叔子恭亲王了。咸丰幼时,生母全皇后暴崩,博尔济吉特氏视其为亲生儿子,将他抚养长大。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就是她向咸丰帝力荐奕訢出山的,而在咸丰帝逃至避暑山庄后,奕訢更是不负众望,成功地把北京的烂摊子摆布得井井有条。

没有小叔子帮助,是无法成功的

慈禧初做寡妇后,心里除了悲,还有凉。肃顺集团骄横不说,还把自己当最大的障碍,丈夫临死前没有把自己当作钩弋夫人处理掉,就算幸运了。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姬,汉昭帝弗陵的母亲。弗陵聪明可爱,汉武帝晚年希望选他为接班人。但弗陵年少,其母却青春正盛,汉武帝担心自己死后钩弋夫人以子专权,让汉家天下再出一个吕后什么的,所以狠了狠心,下诏赐其死了。

咸丰帝虽然知道钩弋夫人的故事,但是他的担心与汉武帝有所不同。他既担心孩子他娘擅政,又担心肃顺集团跋扈,想来想去才想出了一个大清版的三权分立:八大臣赞襄政务,皇后钮祜禄氏掌“御赏”印章,皇子载淳掌“同道堂”印章。这三权中,慈禧算是掌了两权:第一,儿子的同道堂由她这个做娘的代掌,等于是她自己的;第二,钮祜禄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头脑简单,汉字不识几个,对自己也构不成威胁,她的印是那拉氏的印。问题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虽然掌了两权,但是自己一个小寡妇面对的是八个大男人。妹妹与妹夫醇亲王奕譞倒是随驾在热河,但是两个人也没什么能量。想来想去,只有小叔子恭亲王了。

道光临死前立老四奕詝做皇帝,只是相中了他的仁孝,至于才华,那还是老六奕訢文武双全,勇谋兼备。中国传统,以德治国,所以道光最终没选老六。但是内心里觉得老六受了委屈,所以当年秘密立储时搞的是一纸两谕:皇四子奕詝立为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皇四子成功后,给老六亲王的封号前加了个“恭”字,意思很明白:老六,虽然你有的是才华,但是在我面前,你得夹着尾巴恭着点儿。

老六不夹尾巴也不行。因为做了皇帝的老四仅让老六负责一些礼仪性的工作,比如道光治丧委员会委员什么的。咸丰二年(1852),道光全部丧礼办完,老四就把京城最跩的、原和珅家的府第赐给了奕訢,奕訢就在这豪门大宅里喂鸟养生,看着金丝笼里的鸟儿,想着皇兄对自己的喂养,心里的滋味肯定特丰富。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了,形势危急,咸丰帝这才想到重用老六,任命他署理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皇帝近卫队队长,领导的全是上三旗中的优秀武术青年。稍后,咸丰干脆破了祖例,命老六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由于军机大臣相当于事实上的宰相,所以清制规定,皇子或者亲王不得担任军机大臣。特例只有两个,一个是雍正初设军机处时让自己最亲爱的十三老弟允祥入值军机,一个是嘉庆白莲教起义而让成亲王永瑆暂时入值军机。咸丰这次打破祖制让老六入军机,第一是由于国内政局危机,太平天国声势日甚一日;第二是左看右看,满人里愣是挑不出几个人才来,奕訢算是满人中的尖子了,再不用,我大清尚有人耶?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北伐失败,咸丰对有功人员大加封赏,恭亲王奕訢当然也不例外,小子就犯了原先的老毛病,动不动像个小保安似的“我骄傲”,乘生母生病期间,逼老四封她为皇太后。奕訢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乃道光静妃,全称孝静皇贵妃,咸丰登上皇位之后,孝静皇贵妃按惯例升级为孝静皇贵太妃,奕訢对此很不满意。咸丰幼时,生母全皇后暴崩,博尔济吉特氏视其为亲生儿子,将他抚养长大。而且据野史传说,这全皇后暴崩,还跟帝位继承有关。因为平日里道光有些偏爱老六,一直想让他做继承人,老六的娘静贵妃却装,老夸老四仁孝;老四的娘全皇后怕老六夺了自己儿子的位,就弄了毒鱼让皇子们吃,并交代老四千万别吃,老四转告其他皇子,大家都没吃,全皇后却露馅了,于是被太后勒令自尽。之后老六的娘就接手养了老四,兄弟俩亲密无间中长大。所以奕訢认为,老四应该封自己的娘为皇太后才是,但老四认为有违祖制,不同意。第一,虽然老六的娘对自己有抚育之恩,但再怎么抚育,也不是亲娘;第二,清朝祖制,皇帝一生追封及册封的皇后不能超过三个。而道光生前已先后册封了孝穆、孝慎、孝全三个皇后,这也是老六的娘孝静皇贵妃在道光生前并没得封皇后的主要原因。这一切,让这个爱慕虚名、心有所失的女人死不瞑目。据说病重期间,博尔济吉特氏曾误把老四当作老六,拉着其手哭诉说:悔不改当初跟先皇假客气,否则这皇位就是你的了。说完才发现拉的人不对,双方都尴尬。娘糊涂,老六也糊涂。博尔济吉特氏临死前,老四去看望,在门口遇上了老六。问:额娘情况怎么样?老六跪下哭诉:你不晋封的话,咱娘死不瞑目啊。老四登基靠的就是儒家那套仁孝之术,表面上说不得狠话,遂嘴里“唔唔”了两声,老六就当作他同意了,跑到军机处传达皇帝旨意。礼部遂具奏请尊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咸丰一看,气坏了,但也没有法子,遂硬着头皮批准了。不过事后越想越不顺,遂找了诸多借口减其丧仪,灭其威风。第一,宣布遵从皇太后本人的遗诏,丧仪一律从简。第二,遵从皇太后本人的遗愿,咸丰帝只为皇太后穿孝服二十七天(道光当年坚持给非亲娘的太后穿孝服一百天)。第三,皇太后的牌位不供奉于清帝的家庙——太庙。第四,勉从诸大臣等所请,皇帝不亲送太后的梓宫灵柩至慕陵。第五,不将太后与道光合葬,而是将慕陵内的妃园寝升格为皇后陵,称为慕东陵,将太后葬于其中。第六,不加庙谥。皇太后死后的最初谥号,一般应为十二个字。奕訢生母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但仅十个字,而且不系宣宗庙谥(道光帝的庙谥为“宣宗成皇帝”,也就是说,“皇后”前面怎么也应该给个“成”字)。

所以说,老六逼封成功,仅为生母争得了名分上有限的荣耀,而自己在政治上却大大失分。博尔济吉特氏死后,没等丧事办完,咸丰帝就找了个“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的借口解除了奕訢的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务,同时警告他“自知敬慎,勿再蹈愆尤”。从此兄弟感情破裂,老六又回家坐冷板凳去了。后来,虽然又授予奕訢都统、内大臣等职务,但对奕訢来讲,也发挥不了什么才干。

慈禧当然知道老六的才气远远高于自己的老公。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就是她向咸丰帝力荐奕訢出山的,而在咸丰帝逃至避暑山庄后,奕訢更是不负众望,成功地把北京的烂摊子摆布得井井有条。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以下两条:第一,虽然英法联军很厚道,跟中国历史上的夷人有些差别,既没有追到避暑山庄去,也没有在北京坐下称孤道寡,但是如果不是老六的周旋,不定局势怎么发展呢。第二,老六本人也很厚道。他明明知道前朝土木堡的故事——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因大明政府给的贡赏太少带兵内犯,明英宗北上亲征,不幸在土木堡被俘。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英宗弟弟郕王即皇帝位,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英宗就此成了在异域政治避难的太上皇……老六愣是没让历史重演,取四哥而代之,真的挺厚道的。

现在,肃顺集团比老公在世时更排挤北京集团了,老六更委屈了。杏贞深深地明白: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她自然会想到老六,更会拉老六合作。

咸丰死后的第三天,杏贞就与肃顺集团较量了一番。这一次较量关涉的是对大清版三权分立的解释与执行。八大臣的解释是:第一,皇帝的谕旨由王大臣拟订;第二,皇后只管钤印,不得改动;第三,臣下的奏折一律不进呈皇太后阅看。

慈禧太后一看恼了:耶,这不是叫我们做橡皮图章吗?虽然有些恼,但慈禧还是从容地道出了自己的意见:第一,皇帝的遗诏是派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赞襄就是从旁参赞襄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不是像顺治朝多尔衮摄政一样,直接代皇帝处理政务。第二,如今皇帝虽然年幼,不能担当政务,但先帝生前已做出安排,用“御赏”和“同道堂”二印代皇帝行使权力,并非将皇权全部委托给八大臣。你们八大臣的意见,不仅违反祖制,而且置先帝遗命于不顾,更置他所赐两宫太后御印于不顾。如此,你们不是在藐视皇权吗?肃顺等人一听,傻了,小寡妇说得句句在理啊。他们一傻,小寡妇乘势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意见:今后章疏奏折依旧先行呈览,谕旨则由赞襄政务的八大臣拟进,经两宫皇太后和皇帝阅后,加盖两印以为凭信。所有一切应用朱笔处,均以此代之。尚书侍郎总督、巡抚之任用,先由八大臣提出名单,最后由两宫太后裁定。其他官员之任用,则由赞襄政务八大臣提出候选人数名,开列他们的履历、评语等,在皇帝面前抽签,最后需两宫太后认可才能正式任命。八个傻男人反驳不力,在第一轮较量中,败北。

虽然第一轮较量中占了上风,但慈禧并没有轻松,当务之急,她得与小叔子接上头。有关接头,有两个主要版本。

版本一:慈禧为此搞了一场苦情戏。她授意自己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与慈安最宠信的宫女双喜发生严重争执,为了表示对慈安太后的敬重,她严惩安德海,并命敬事房首领太监将他遣送回京,派在“大扫处”当差。安德海回京以后,先到主管部门内务府报到,可一开口就要见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宝鋆也不傻,知道鸡毛信来了,第一时间接了见。这一见,等于帝后党特派员与北京集团骨干分子接上了头,安德海取出缝在贴身内衣兜里加盖着“御赏”和“同道堂”印的慈禧亲笔信:“两宫太后同谕恭亲王,着即设法,火速驰来行在(热河),以备筹咨大事。密之!特谕。”

版本二:两宫太后通过西太后之妹,把欲速见奕訢的想法告诉了奕譞,奕譞再把这个信息通过自己的亲信传给军机大臣文祥,文祥直秉奕訢。

不管哪个版本吧,反正恭亲王这会儿正着急呢,哥哥死了,自己这个做弟弟的没有进入赞襄之列不说,连去热河吊孝的权利都没有,只给了一个“恭理丧仪大臣”的名分,相当于皇帝治丧委员会里一委员!他一再请求赴热河叩谒梓宫(皇帝的棺材),承德那边却不吐口,正请求的当口,看到两位嫂嫂对自己的热切呼唤,啥也不说了,他安排一下就化装成萨满,急奔热河而去。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奕訢千里奔丧到了热河,八大臣一看人家兄弟都来了,就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如前所述,奕訢在哥哥的棺材前哭得天花乱坠的。与此同时,慈禧那边派太监数次传话,要求单独召见奕訢“以探问京城被劫后情况”。

按照清制,一般情况下,王公亲贵谒见后妃,只有三个机会:皇太后生日圣寿节、皇帝生日万寿节和新春元旦

按儒家制度,男女授受不亲,叔嫂不通问。事实上,赞襄八大臣之一、侍郎杜翰当场也提到了叔嫂避嫌的问题,搞得肃顺当场夸他:“真不愧杜文正公之子矣!”(1)所谓的杜文正公,杜翰他爹,正是教咸丰皇帝说假话、哭鼻涕骗来龙椅的那个山东大儒杜受田。现在,他儿子又搞开这套了。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儒者,不乏挂羊头卖狗肉、满嘴礼仪道德、满肚子争权夺利的角色。

也许是奕訢的哭声感动了肃顺,也许是肃顺汉化程度不够,还残存有朴素而原始的人性与善良,总之,他同意了这出叔嫂相会。恭亲王故意请端华一同进见,端华拿眼瞧肃顺,肃顺笑曰:“老六,汝与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哉!”(2)于是,叔嫂就单独相见了。两个钟头后,奕訢出宫,装模作样地与承德集团和谐共处起来。但是恭亲王表面上再“恭”,肃顺也烦他,几天之后向两宫太后请示,这老六该走不该呢?于是两宫太后乘机再次召见老六,时为八月初六(9月10日),两下里商定,第二天奕訢启程回京。(www.xing528.com)

承德集团还是粗心大意了,叔嫂相会一次也就够意思了,居然还让他们相会两次。聪明的嫂嫂与聪明的小叔子相会,效率自然非同一般,双方把政变的必要性、时间、地点、程序、后果及我们的应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及细节问题作了友好交流与磋商。第二天,奕訢就启程回京了,胸中横了一根竹竿子。

八月初八(9月12日),也就是奕訢启程上路的第二天,北京帮小角色、御史董元醇的奏折到达热河。按慈禧第一轮较量中确定下来的权利,当然是她先行阅览了。小寡妇一看就乐了:知我者,小董也。小董到底在奏折里说了些什么?先说“事贵从权,理宜守经”,然后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目前乃多事之秋,皇帝年龄太小,皇太后应该“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虽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而审时度势,不得不为此通权达变之举”。第二,自古以来,帝王莫不以尊贤为急务,现在应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辅弼一切事物,俾各尽心筹画,再求皇太后、皇上裁断施行,亲贤并用,既无专擅之患,亦无偏任之嫌”。第三,“于大臣中择其义理素优者”充任皇帝的师傅。(3)

不用说,前两点是奏折的核心,皇太后权理朝政,不外是慈禧权理了;亲王辅政,不外是恭老六辅政了。至于第三,乃是个陪衬,忽略不论。

八大臣也不傻,看了奏折后气死了,这不明摆着要踢开八大臣、废弃先帝遗诏吗?当场就跟太后吵开了,不行,一万个不行。之后他们动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假小皇帝之口,拟订了如下批驳:“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朕以冲龄,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御极之初,何敢更易祖宗旧制。”当然,全说这么客套他们认为不解气,所以里面添了诸多猛语,比如“甚属非是”“是诚何心”“尤不可行”“毋庸议”等!(4)

可慈禧太后将董元醇的折子留中不发了,八大臣也就无法明发此谕。于是,八大臣去找两宫太后讨要。

八月十一日(9月15日),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召见了八大臣,要求将董元醇的奏章交由群臣共商。八个男人与两个寡妇就吵开了。两寡妇嘴再快(何况还有一个无嘴的),也吵不过那八个臭男人;八个臭男人还时不时讽刺一下两个小女人,说急了居然说她们就是陪皇帝睡的份儿,看奏章都是多余,更别说垂帘听政了。两个小寡妇气得哆嗦,小皇帝更是钻进他娘的怀里,吓出一裤腿尿来!不得不承认,承德集团着实有些不像话:先帝叫你们赞襄政务呢,可你们赞襄来赞襄去,就是把小皇帝赞襄得哇哇大哭并尿湿裤子。小皇帝资质本就不高,吓出毛病来,大清这破船咋远航呢?

八月十二日(9月16日),八大臣不等宣召,径自入宫与两宫太后又吵上了,八个男人似乎吵上瘾了。两个小寡妇气晕了,好男不跟女斗,这八个男人咋这副德性呢?八大臣才不管什么德性不德性呢,他们干脆以罢工相威胁,扬言一切政事拒不处理,也不移交给太后。慈禧虽然气得发晕,但是政治智慧还是有的,小叔子远在北京,自己一个小寡妇,斗不过八个大男人,好女不吃眼前亏,就从了吧。于是她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同意将八大臣拟订的公开批驳董元醇的谕旨下发,且一字不改。八个傻男人,以为小寡妇们终于服劲了,把暂时的胜利当作终局,笑呵呵的又去上班了。他们没想到,小寡妇已亲手拟定了关于政变的草诏,并着老七奕譞修改一下。为什么说是她亲拟的呢?理由很简单——错别字太多,大清一般官员,还真写不出这样的文件来:“八月十一日,朕召见载垣等。虽董元醇奏敬陈管见一折,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正(政),数年后朕能亲理庶务,在(再)行归正(政)。又在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辅弼。又在大臣中简派一二人充任师傅之任。以上三端,正合朕议(意)。虽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朕受大行皇考大行皇帝托付之重,何敢违祖宗旧制,此所为(谓)是(事)贵从权,面谕载垣等,着照所请传旨。该王大臣阳奉阴违,自行改写,敬(竟)敢抵赖,是成(诚)何心!该大臣看朕年幼,皇太后不明国事所至(致)。该王大臣如此胆大!又上年圣驾巡幸热河之议,据(俱)是载垣、端华、肃顺等三人之议。朕仰体圣心左右为难所至(致),在山庄升遐,该大臣讧驾垒垒(累累),抗旨之罪不可近(尽)数。求七兄弟改写。进成(城)后,在(再)传恭亲王总理赞襄正(政)务,是否求兄弟着议。”(5)

如此看来,字写得正确与执政能力也没啥关系。相反,错别字越多,本事倒是越大。你倒是一个错别字都没有,但你更适合做小学教师不是?小寡妇虽然一堆别字,但是别字背后全是心机与手腕,背地里就这样张下了网,表面上却一直退却,故八大臣与两宫太后暂时合作愉快,他们决定,于九月二十三日(10月26日),恭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

按照惯例,回京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咸丰帝梓宫起运前,小皇帝作为唯一的孝子跪在灵车旁边,等候梓宫登上灵车。小皇帝恭送后,再抄小道赶赴当天梓宫停放的地方,恭候灵驾前来,再行奠礼。以后每天皆如此,直到京师。

慈禧以小皇帝年龄太小,经不起如此折腾为借口,找八大臣商议办法。八大臣没有多想,与皇帝治丧委员会的五位王大臣一商议,就对小皇帝行程作了变通:小皇帝在热河行宫恭送梓宫登上灵车之后,抄小道先行回京,所有梓宫沿途一切事宜,由睿亲王仁寿等敬觐办理,俟灵驾到京之日,皇上在东华门外跪迎。这样既累不着皇帝龙体,又可告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

八个傻男人,前面既允许奕訢哭灵会嫂,这会儿又允许两宫太后与小皇帝先行回京,太厚道了。对他们来讲,也太致命了:第一,小皇帝与两宫太后可以提前几天到达京师,正好布置政变;第二,小皇帝、两宫皇太后与大行梓宫分开走,导致八大臣必须分成两批回京,载垣、端华护送两宫太后与小皇帝先行,肃顺等人则护送咸丰帝的梓宫垫后。八大臣被分隔,力量当然减少,更重要的是,载垣与端华虽然先期到京,但缺失了他们八人中的灵魂人物肃顺,应变能力大大降低!

两宫太后及小皇帝于九月二十八日(10月31日)抵达京郊。慈禧不待进城,即在郊外召见奕訢,共商政变的具体步骤。于是,正戏就开场了。

九月二十九日(11月1日),两宫太后的轿子到达北京德胜门。按照筹划好的算盘,恭亲王奕訢带着大群王公官员前来迎接,两宫太后当场向众人哭诉八大臣无礼非臣、欺负她们孤儿寡母。这是双簧。北京集团群情激奋,要求太后治他们的罪。西太后故意问:“彼为赞襄王大臣,可径予治罪乎?”周祖培曰:“皇太后可降旨先令解任,再予拿问。”(6)于是恭王奉上提前派人写好的治罪诏书,二位太后分别用印,这逮捕令就准备好了。

九月三十日(11月2日),群臣朝会,恭王宣布拿问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诏书,先期到京的载、端一时反应不过来,傻乎乎地质问:“我辈未入,诏从何来?”没人回答他们的问题,侍卫一拥而上,把两人下了。那边,肃顺刚到密云,睿亲王仁寿(多尔衮爵位第十代掌门人)、醇郡王奕譞带了人马前去捉拿,破门而入,肃顺这个时候光剩下骂了。大家从床上把他捉住,发现爷们儿还搂着俩二奶呢。押至宗人府,碰见载垣、端华二人,怒道:“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二人无可奈何,答曰:“事已至此,复何言!”(7)据说,肃顺等人也曾密谋过在返京途中兵变,但由于多种原因,载垣没敢动手。八大臣也就玩完!

十月初六(11月8日),慈禧对八大臣做出了处分决定:载垣、端华自尽;肃顺斩立决;其余五人革职。可谓是一锅端掉。受株连的人不多,仅处分了与肃顺来往密切的六名官员和五名太监。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慈禧宣布将肃顺等人家中抄得的书信及账簿统统“公开焚毁,毋庸呈览”。小寡妇有这样的气度着实让人惊叹!我们常说无肚(演变的过程中另有“度”或“毒”顶替)不丈夫,慈禧这叫有肚小寡妇!

把八大臣干掉就干掉吧,反正是敌人内部矛盾,不干屁民的事儿。问题是小寡妇的另一手就有些下作了,她把英法联军进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屎盆子也顺手扣到这倒霉的八大臣身上了,说什么“上年海疆不靖,京师戒严,总由在事之王大臣等筹划乖方所致。载垣等复不能尽心和议,徒以诱惑英国使臣,以塞己职,以致失信于各国,淀园被扰,我皇考巡幸热河”(8)。小娘们意思很明白:肃顺这皇家参谋一味强硬,载垣又不好好跟人家谈,失信于各国,以致园子被烧,她老公不得不去热河打猎。总之,千错万错都是手下人的错,她老公什么事没有。等她做了老寡妇,怂恿义和团违反国际规则围攻大使馆、见洋人就杀,引得八国联军进中国再次火烧圆明园,她还是把屎盆子扣在“在事诸王大臣”身上了。为人君也,金口玉言,事无巨细都由自己拍板;一旦出了问题,事无大小都是执行者的过错。大清这种制度,天下罕有,光拍板,就是不负责任。怪不得中国一个农夫都做皇帝梦呢!

扣屎盆子的事儿咱就不说了,只说这次叔嫂联手,干得那叫一个漂亮。政变成功后的第九天,也就是十月初九(11月11日),小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以明年为同治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