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 1922-2007)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1922年,冯内古特出生于印第安纳的一个德裔建筑师家庭,这是一个在当地颇有名望的家族,但大萧条之后家境渐衰。冯内古特在高中时就为学校的报纸《回声》(Echo)撰稿,在康奈尔大学化学系学习期间,仍然担任学生报纸《康奈尔太阳》(The Cornell Daily Sun)的总编辑。1943年应征入伍,次年赴欧洲参战,1944年被囚于德国德雷斯顿战俘营,在盟军轰炸该城时幸免于难。德雷斯顿的惨痛经历为他的代表作《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 1969)提供了重要素材。1947年,冯内古特开始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任职,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对美国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的态度,并为他后来的很多作品提供了创作源泉。1950年,冯内古特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谷仓效应报告》(Report on the Barnhouse Effect),两年后,他辞去通用电气的工作,开始职业创作。
冯内古特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集,1部百老汇剧本,2部短文集。冯内古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动钢琴》(Player Piano, 1952)借用科幻小说模式探讨科学、进步和工业文明对现代人的影响,这也是贯穿其整个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1969年问世的代表作《五号屠场》既是杰出的反战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作品,作家将德雷斯顿事件、科幻元素与书写该事件的创作过程巧妙糅合在了一起,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1)《冠军的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 1973)和《时震》(Timequake, 1997)等后期作品则彻底颠覆了现实主义传统,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冯内古特的小说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与历史维度,涵盖的题材既包括德雷斯顿、越战、萨柯-万泽蒂案(Sacco-Vanzetti Case)等重要历史事件,也触及贫富差距和生态危机等社会问题,《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God Bless You, Mr. Rosewater, 1965)和《囚鸟》(Jailbird, 1979)两部作品就直接抨击了美国的经济和社会体制。可以看出,冯内古特是始终面对现实进行写作的。
在冯内古特看来,传统的、现代主义的创作模式都不能够反映当代生活的复杂性,因此他的作品对传统的情节、主题、时间和人物等观念不再重视,而是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如新闻体、诗歌、戏剧等,甚至雕刻图案、绘画、食谱等,力图把我们浸身其中的后现代日常生活通过文学呈现出其荒诞和无奈。冯内古特的作品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向,他是20世纪60年代反越战、人权、女权运动中的重要声音,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美国人道主义者协会名誉主席。他的作品被选入当时的高中与大学的英文教程,被誉为当代的马克·吐温,他的谈话常被奉为神谕,对青年人有着巨大的影响。(www.xing528.com)
————————————————————
(1) Allen, William Rodney. Understanding Kurt Vonnegut. Sou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991, p. 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