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时间,批评家们并没有一致的意见。英国小说家和评论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指出,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一直呈“钟摆”式运动,大约每十年交换一次,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美国文论家哈桑则将现代主义巨匠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1939)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认为《芬尼根守灵夜》是后现代的最好作品,是一种新的文学预兆和理论。威廉·范·奥康诺(William Van O'Connor)则将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所谓 “大学新才子”,即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爱丽丝·默多克、金斯莱·艾密斯等视为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采取了比现代主义更为极端的形式,创作手法上尊崇不确定性原则。针对英国后现代小说,戴维·洛奇总结出六个特点,即矛盾、并置、非连贯性、随意性、比喻的极度引申、虚构与事实的短路。
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并不完全一样,尽管它们都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打破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壁垒,都采用戏仿、拼贴、碎片等创作手法,但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始终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没有美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的后现代形式那么激进。正如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所说,“我可以构想这样一种小说——像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那样复杂难懂,那样超脱、精湛,而又同时具有使人联想起简·奥斯汀那种令人感到满意的流畅和情节的幽默。”(1)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领域最为著名的作家包括贝克特、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福尔斯、多丽丝·莱辛、马丁·艾米斯、爱丽丝·默多克、穆瑞尔·斯帕克(Muriel Spark)、劳伦斯·德雷尔(Lawrence Durrell),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约翰·韦恩(John Wain)和金斯莱·艾密斯为代表的“愤怒的青年”等,他们之中贝克特、戈尔丁、莱辛等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待戈多》、《法国中尉的女人》、《金色笔记》、《亚历山大四重奏》(The Alexandria Quartet, 1957—1960)等也已经成为后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www.xing528.com)
(1) 转引自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第90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