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小说”(hypertext fiction)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种后现代主义创作的新形式。“超文本”(hypertext)是由在线出版系统的早期开发者、美国人纳尔逊(Nelson Algren)于1965年创造的新词。超文本小说也被称为“超文本文学”,或者“超链接小说”。与传统文学不一样的是,超文本小说通过超链接技术把文字、图片、影音等都与小说文本自身“互文”在一起,成为一种超级小说。读者得以高度参与,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即兴创作,真正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由此,过去由于物质和技术的限制而被禁锢的人的意志和欲望,都因网络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表达和宣泄。斯特因的《项笛传》作为第一部明显标出书页之间的交叉参考的小说,常被视为超文本小说的鼻祖。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则被视为超文本小说的先驱,因为它“编织了一个提及上万种其他书籍的网络,并且常常在其他地方互指。……这本书具体体现了超文本的结构形状,它是非线性和联想式文体的极品,其中包含一大堆暗扣和重现的主题。乔伊斯在这本书上花了17年工夫,他的风格是非线性的,与典型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人没有什么两样。这部著作没有开头、没有中间、也没有结尾”。(1)1987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召开了第一届超文本会议,麦克·乔伊斯(Michael Joyce)在那次大会上发布了他的超文本小说《下午,一个故事》(Afternoon, a story),小说于1990年由东门系统公司以磁盘的形式发行。
超文本小说的非线性、互动性、开放性、非中心化和未完成等特点是对传统文学的彻底颠覆。后现代文学的所有特征都被超文本小说所继承,并发展到了极致。第一,从情节上来看,超文本小说更加没有统一的情节,甚至连形式上的情节都被绝对松散的结构、断裂的语意等彻底瓦解。第二,作者的叙述主体完全被消解,读者现在可以决定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如果《法国中尉的女人》有三个结局的话,超文本小说的结局可以说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考虑到互联网的巨大链接空间的话。而且,读者每次的阅读完全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情节和脉络,这些小说真正是“可读文本”。第三,超文本小说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创作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家的职业现在要靠读者来一起实现,否则超文本小说就会失去文学性而被淹没在互联网巨大的黑洞之中。可以说超文本文学实现了德里达、巴特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所提出的解构主义思想,而且,这是一种基于建构的解构实践,正是后现代主义建设性一面的体现。
在美国,超文本文学已经进入大学课堂。1992年前后,美国小说家罗伯特·库弗(Robert Coover)首先在布朗大学开设了超文本小说写作班;詹妮特·马利(Janet Murray)教授也在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交互式非线性小说”课程。超文本文学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理论联姻的产儿,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代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学的重要发展方向。(www.xing528.com)
————————————————————
(1) Landow, George P. “What's a Critic to Do? Critical Theory in the Age of Hypertext”, in Hyper/Text/Theory. Ed. George P. Landow.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