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irony)是一种用来传达“言此而意彼”的表达方式。“反讽”来自希腊文eironia,意指希腊戏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即佯作无知者。“eironia”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说傻话,但最后却证明这些傻话就是真理,从而使高明的对手大出洋相。因此,反讽的基本性质是假相与真实之间的矛盾及对这一矛盾的无知。反讽者假作无知,说的是假相,却暗指真相。
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Socrate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到18世纪的施格莱尔(August Wilhelm Schlegel)、黑格尔(Friedrich Hegel),至19世纪的克尔凯廓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和20世纪的罗蒂、哈琴(Linda Hutcheon)等思想家都曾对“反讽”概念进行过深入探讨。德国浪漫主义的反讽诗学根植于哲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自己可能陷入谬误。“反讽”作为一种文本策略也曾被新批评大大张举,反讽论被用来概括诗歌的辩证结构,反讽被视为诗歌最基本的原则,是所有伟大诗歌的共同特点。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认为所有的好诗都存在这种矛盾统一的关系,都必须经得起反讽意义上的阅读。在语言学界,也有学者单纯从语义学角度研究反讽。格莱斯(Herbert Paul Grice)认为反讽是对会话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的违背;塞尔(John Rogers Searle)则从说话者的意图与语句字面的意义的特定关系上理解反讽。语义学的反讽观把反讽理解为“一种复杂的修辞策略,藉此人们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1)新批评的反讽论曾被批评为“功能主义、系统主义和反历史主义”(2),语义学的反讽研究则被批评忽视了反讽发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语用因素,阿塔朵(Salvatore Attardo)说得尖刻:“反讽完全是一个语用学现象,跟语义学没有什么关系。它完全依赖于语境,虽然涉及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但却不仅限于此。文本中的反讽意味从不被直接说出,而是需要被听者揣度而出。”(3)
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实践中,反讽再次被广泛使用,反讽作为“后现代艺术最主要的修辞策略”(4)已经演变成为广义的文化政治实践,其不仅是语言的、文本的,更是行为的、结构的。在哈桑看来:“由于缺少基本的原则或范例。我们转向游戏、相互影响、对话、讽喻、自我反指——一句话,转向反讽。”(5)无论是在后现代建筑、后现代文学,还是后现代艺术中,反讽都成了一种举足轻重的艺术手段和话语策略,反讽已经成为与社会、历史和他人对话的特殊武器。与浪漫主义、新批评以及语义学的反讽观不一样,反讽在后现代不仅是简单的语义反转,反讽并非只包含已说的字面意思和未说的、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实际意义。反讽的发生不仅仅依靠讲话者就能实现,听话者和具体的语境共同完成了反讽的使命。用哈琴的话来说,反讽者只是“使反讽产生”,接受者才“使反讽生效”。(6)影响反讽生效的因素很多,并不是发现反讽者未言之意那么简单,这与听话者和语境都有关系。反讽在哈琴看来是一种“双重言说”,并非简单的正话反说。反讽的生效并不产生于对已说的颠覆,而在于未说和已说之间的相互制衡。也就是说,已说和未说共同构成的第三层意义才是反讽意义。“反讽是一种双重言说的修辞格”。(7)
后现代反讽的这种双重言说功能使得它可以处在一个第三空间——既不顺从也不挑战,既不合谋也不颠覆,这是后现代反讽独特的文化政治实践。后现代反讽对后现代现实的抵抗与现代消费文化中日常生活主体的抵抗“战术”颇为相似,是菲斯克(John Fiske)所说的“权且利用”的艺术。后现代反讽者不再像他们的浪漫主义先辈那样幻想可以完全割裂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单从自我出发,相反,他们意识到自我总是与其意欲反叛、嘲讽的对象纠缠在一起,自己的每一次造反冲动,无不同时暗含着对对手的顺从和接受。(8)这种“同谋性批判”就是后现代反讽的文化政治功能,也是后现代反讽的独特之处。这种策略尽管不够革命,不够激进,却“可能是当今时代我们能够保持严肃的唯一方式。”(9)
————————————————————
(1) Colebrook, Claire. Iron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 2.
(2) Bove, Paul A. “Modern Irony and the Ironic Imagination”,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XXIII, 2(1982).
(3) Attardo, Salvatore. “Irony as Inappropriateness”, i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2000).(www.xing528.com)
(4) Hutcheon, Linda. Splitting Images: Contemporary Canadian Ironies. Don Mi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32.
(5) Hassan, Ihab. The Postmodern Turn.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170.
(6) Hutcheon, Linda. Irony's Edg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Iron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5, p. 6.
(7) Hutcheon, Linda. Splitting Images: Contemporary Canadian Ironies. Don Mi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80.
(8) 参看陈后亮:“后现代视野下的反讽研究”,见《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4期,第1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