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结构主义:解密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结构主义:解密后现代主义文学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主义强调文本的稳定性、统一性、自足性和主体性,后结构主义则倡导文本的多义性、不确定性,以及能指和所指的非同一性。后结构主义还反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以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彻底批判传统的“意义”理论及其语音中心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基础。后结构主义并非仅仅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后结构主义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核心基础。

后结构主义:解密后现代主义文学

结构主义滥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1),是西方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转折点。“后结构主义”集中了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现象学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解构论、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结构主义、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拉康的后弗洛伊德主义以及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符号论等“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流派。后结构主义起初是在哲学领域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颠覆,后来发展为一种运用解构策略和非中心化观念来研究哲学、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文化思潮,直接影响了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及新历史主义等的诞生和发展。

后结构主义在批评理论和实践上反对结构主义的解读模式,其主要的思想家包括德里达、拉康、巴特、克里斯蒂娃等。结构主义强调文本的稳定性、统一性、自足性和主体性,后结构主义则倡导文本的多义性、不确定性,以及能指和所指的非同一性。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和中心的二元对立,后结构主义则注重中心的相对性和语言的差异性。后结构主义还反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以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彻底批判传统的“意义”理论及其语音中心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以福柯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进一步批判和揭露各种“话语”、“论说”和“论谈”的奥秘,从分析传统语言复杂而诡异的社会文化运用入手,揭露语言本身的吊诡和矛盾,以及语言的社会文化运用中统治阶层的权力和道德的运作逻辑。后结构主义并不追求建立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是以“无止境的批判和重建的游戏策略,作为实现其发展无限自由的主要手段”。(2)

后结构主义并非仅仅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理论、以福柯为代表的“话语”理论、以巴特为代表的“作者”理论以及以拉康为代表的“主体”理论等都超越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模式和主体模式而延伸到整个人文学科领域,是对西方话语体系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前提的根本瓦解,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语言学范畴。后结构主义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核心基础。

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局限在于:第一,在全面解构传统形而上学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后结构主义的观点过于片面化、极端化,导致了价值虚无主义;第二,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理论充满玄学和思辨色彩,应用于解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从语言和结构入手,导致了文学作品中审美维度的丧失。(3)

————————————————————(www.xing528.com)

(1) 后结构主义理论家都集中在法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1968年的学生运动被镇压之后,学者们看到他们无法在现实层面颠覆现行政权,就转而在语言领域寻找替代物,开始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理论进行颠覆,解构和去中心化是他们的主要理论策略。

(2) 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

(3) 参看包兆会:“后结构主义”,见《后现代主义辞典》,王治河主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12—2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