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改编
龙泉龙舟,龙泉人俗称"华船",是龙泉民间艺术花丛中的一朵艳丽之花。
相传龙泉龙舟始于南宋,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百姓心目中,划龙舟能驱逐"瘟神",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龙泉,端午节划龙舟,已经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各龙舟相继下水。到五月初四这几天,各艘龙舟进行赛前训练,敲锣打鼓,时而自由划练、时而结群追逐。初五正式比赛,大闹一天,初六上岸,龙舟归库。
龙泉龙舟的造型,传说是依照宋朝宋王出巡时乘坐的龙船而造的。龙泉的龙舟身长18米,加上龙头、龙尾,全长约19至20米。船身最大阔度1.5米,龙舟分16档,每排2人,共32名划手。龙头由雕刻工精工制作而成。龙头上装鹿角一对以示龙角,龙嘴的上下唇共有100颗牙齿,以示龙的传人百业兴旺,龙头前还装有龙珠,龙珠会转动。距龙头后面40余厘米处有魁星斗一对,柱高约180厘米,表示"龙王"前面左右文武曲星,在魁星斗两边挂有两面方旗,旗上绣有纪念屈原及各龙舟名称字号。距魁星斗后面第三档上装有龙门架一个,由左右,中央二对柱组成,中柱高240厘米,边柱高172厘米,四柱上有二副对联,对联的内容均为"纪念屈原"、"健身强国"等主题。龙门架中间有"龙门"二字,"龙门"两边有"吉祥"、"如意"四字相依。(www.xing528.com)
龙泉龙舟的基本结构是: 在龙体上, 依次为,龙头一个_龙斗一对_龙门一幅_龙篷一架_龙尾一条,舟舵一把;中部安排锣 和鼓; 划手32人, 锣鼓手各一名, 舵手一名。锣鼓手凭声指挥众划手齐心协力,舵手控制龙舟前进方向。
龙泉的龙舟, 现在已发展到十多条, 每条均以不同的整体主色 彩相区别。每条龙舟分属一个乡村,由乡村的专属组织管理。
龙泉龙舟曾应邀参加了杭州市国际游船节,共有9支龙舟队伍共400人赴会,在美丽的西湖举行了龙泉龙舟表演赛。 在全国及全世界友人面前亮了相。由于龙泉龙舟的造型独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明显,深受杭州市民和国际友人的欢迎,不少国际友人观看后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龙舟竞赛是端午佳节的庆典,又是划船技艺和体力的竞赛,也是拼搏向上和团结和祥的象征。龙舟竞赛活动为端午的传统节日,我们一定不能忘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