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军长征史:强渡嘉陵江,战胜敌军

红军长征史:强渡嘉陵江,战胜敌军

时间:2024-0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敌军以53个团的兵力布防于北起朝天驿、南至南部新政坝约300公里正面的嘉陵江西岸广大地区,纵深直至涪江沿岸。3月28日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下达渡江命令。继第一梯队的三个军渡江之后,作为第二梯队的第四军也渡过嘉陵江,其一部配合第九军一部攻打南部县城,守敌一触即溃,不战而逃。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之后,继续兵分三路,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沿江敌军。

红军长征史:强渡嘉陵江,战胜敌军

嘉陵江,是四川省的四大河流之一,起源于陕西凤县的嘉陵谷,由北至南,自广元起汇合白龙江水流,一泻千里,直下长江。两岸山峦耸立,江面宽阔坦荡,中上游出没于高山峡谷之间,奔流湍急,确实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凭借自然界的天险,敌军在嘉陵江西岸设置了一道人为的屏障。敌军以53个团的兵力布防于北起朝天驿、南至南部新政坝约300公里正面的嘉陵江西岸广大地区,纵深直至涪江沿岸。担负江防任务的,主要是敌军邓锡侯部和田颂尧部。其具体兵力部署是:邓锡侯部的21个团,防守广元的朝天驿至射箭河以北的沿江地段,其中以15个团部署在一线,以六个团分置于广元西北车家坝和昭化西南的剑门关,作为预备队。田颂尧部的32个团,防守射箭河以南至南部的新政坝,其中以25个团部署在一线,以七个团配置在阆中以西的思衣场地区,作为总预备队。敌军江防戒备森严,碉堡林立,仅从昭化以上至宁羌边境100余公里的防线上,就新筑碉堡147座,加上原有的共约200座。江上的船只,全部被敌人掠往西岸,敌人还强迫当地百姓在沿江重要的滩头地段挖掘陷阱,埋插竹签,企图阻止红军西渡。

为了制定可行的渡江计划,胜利实现渡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率领孙玉清、杜义德及参谋人员,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沿嘉陵江东岸,察看地形,了解敌情,选择渡口,先后行程一二百公里。

徐向前、王树声等察看的结果,发现敌人江防并非“铁板一块”,固若金汤。田颂尧部守军虽多,但防线过长,无法处处兼顾,只好“守点看线”,其间有很多薄弱环节。从苍溪小浙河至镇水百利坝,近50公里江岸只有三个团防守,而真正布置于前沿阵地的兵力仅有四个多营。这一段防线内的苍溪塔子山对岸二三公里是一片平滩,越过平滩为丘陵起伏地,易于部队快速展开,向纵深发展。此间的江水流速低缓,船渡比较有利。江东岸的塔子山,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利于红军发挥火力,掩护部队渡江;后山坡缓,草深林茂,便于大部队隐蔽。据守这段江防的敌军只有一个营,建制不全,兵员不足,多次与红军交战,屡遭打击,士气低落,是易打之敌。

据此,徐向前提出渡江作战计划:以苍溪城东南约四公里的塔子山为主渡点,实施重点和多路突击相结合的战法。具体部署是:

第三十军为渡江主攻部队,于苍溪以南塔子山附近实施重点突破,消灭守敌之后向剑阁、剑门关方向进攻,协同第三十一军消灭剑门关之敌;

第三十一军居右,从苍溪以北的鸳溪口渡江,尔后消灭剑门关守敌,并迅速向昭化、广元发展,打击邓锡侯部和阻击甘南的胡宗南部南下,保障右翼安全;

第九军居左,从阆中以北渡江,尔后以一部协同第三十军向北进攻,以另一部消灭阆中、南部守敌,保障左翼安全;

第四军为方面军第二梯队,待第一梯队渡江成功后,于苍溪渡江,以一部向南迂回,协同第九军消灭南部守敌,主力则向梓潼方向发展;

方面军总部炮兵团配置于苍溪塔子山上,掩护第三十军强渡。

整个渡江战役由徐向前负责指挥。陈昌浩在东线负责指挥第三十三军和苏区地方武装牵制敌人,配合渡江战役的进行。

这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第一次大规模强渡江河作战,全军上下练兵、造船,进行了充分准备。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动员苏区百姓,提供人力、物力,热情支持红军渡江。

3月28日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下达渡江命令。按照预定作战部署,第三十军居中,第三十一军在右翼,第九军在左翼,三支大军像三把钢刀,直插嘉陵江西岸。

担任主攻的第三十军先头部队,由副军长程世才、师长熊厚发率领。随着师长熊厚发一声令下,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三团二个营的战士分乘50多只小船,以神速的动作,直驶对岸。

在茫茫夜幕里,由于江涛拍岸声淹没了船桨击水的声音,所以直到我们的船队距敌西岸不到五十米的时候,敌人的哨兵才发现了我们。

“谁?干什么的?”敌哨兵一面大声吆喝,一面用手电照射着江面。我渡江部队一声不响,只管拼命向前划船。当船离西岸约二十多米时,敌人开始用步枪射击。此时,我渡江部队船头的机枪一齐向岸上的敌人开火,部署在东岸的炮兵听到枪声,也向敌人开炮掩护。还没等敌人的火力展开,我突击部队已胜利登岸。(9)

先头部队登陆之后,猛冲猛打,很快全歼守敌三个连,占领敌军一个营的沿江防区,控制了要点。第八十八师后续部队二个团紧接其后渡江,投入战斗,乘势攻占飞虎山、高城山、万年山等制高点,击溃了来自思衣场方向增援的敌军一个旅。旋即,大部队向纵深发展,迅速往剑门关推进。

右翼第三十一军一部从苍溪以北的鸳溪口强渡成功,一举攻占敌险要阵地火烧寺,击溃敌刘汉雄部一个旅。左翼第九军从阆中以北的涧溪口强渡成功,31日攻克阆中,并沿苍溪东岳庙向剑阁方向进击。继第一梯队的三个军渡江之后,作为第二梯队的第四军也渡过嘉陵江,其一部配合第九军一部攻打南部县城,守敌一触即溃,不战而逃。

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之后,继续兵分三路,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沿江敌军。4月2日,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和第九十一师一部,分别进抵剑门关下,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剑门关。

剑门关位于横亘剑阁、昭化之间的剑门山上,扼川陕大道。整座山地势北高南低,七十二峰峰峦绵延,似七十二头雄狮面北而卧。高耸入云的峭壁,犹如刀削斧砍一般。山间只有一条小道,其隘口悬在几丈深的绝壁中,古称“剑门天下险”。关口有座三层门楼,楼上设置瞭望哨,底楼装有两扇大铁门,在刀矛剑戟时代,若有敌寇闯关,守关兵卒紧闭铁门,便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一旦攻破关口,就会一泻千里。正因为它地形险要,又处战略要冲,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邓锡侯江防部署的支撑点,其部队长期在此驻守设防,地堡成群,堑壕密布。邓锡侯派其宪兵司令刁文俊率三个团兵力防守在这里,企图凭险堵住红军的进攻。敌人曾声称:“你红军过得了江,不一定过得了关。”

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在前线指挥攻打剑门关的战斗。他命令部队集中迫击炮和机枪火力,掩护突击队向敌军各集团工事,逐点实施攻击。上午11时,红军全线发起猛烈进攻。第三十一军向隘口东侧敌军进攻,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向隘口西侧敌人进攻。攻打关口两侧主峰的红军反复同守敌较量,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战况异常激烈。受命攻打东侧主峰敌军的第九十三师第二七四团第二营营长陈康回忆说:

临近十一点多钟,天空乌云由淡变浓,毛毛细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顺着山沟往下淌。我们的攻击部队,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又一次向主峰发起攻势。眼看快要完蛋的敌人,把集中在主峰上的火力,不歇气的向我攻击部队倾泻。由于我们的迫击炮打得不准,压制不住敌人的火力,使得攻击部队一次又一次被迫退下来。(10)

红军炮兵很快调整弹着点,再次集中火力,准确地将炮弹射向敌军工事。一时间,一发发炮弹在敌军工事里开花,泥土四溅,血肉横飞。

战士们端着刺刀,高喊杀声,直冲敌阵。只见漫山遍野红旗招展,军号齐鸣,战马长嘶,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枪声,犹如山倾海翻,震天动地。(11)

当天黄昏,红军终于攻克了关口东西两侧制高点,全歼守敌三个团,占领了被称作“插翅难飞”的剑门关要隘。接着,第三十军和第三十一军各一部乘胜前进,一举攻占了昭化城,歼守敌一个团。第三十一军主力进至羊模坝、三磊坝地区,阻击胡宗南部南下,并包围了广元。第九军和第四军主要是打击田颂尧部,第四军以一部向梓潼发展,另一部协同第九军攻克阆中、南部,击溃敌军一个旅,歼敌三个团。到这时,嘉陵江西岸敌军江防被全线摧毁,北起广元、南至南部约200公里的嘉陵江西岸地区均控制在红军手中,红四方面军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突破嘉陵江的胜利,大大振奋了苏区人民的精神。当地百姓流传着一首赞誉红军胜利、嘲讽四川军阀失败的民谣,表达了这种心情

红军过了河,
羊子奔索索,(12)
冬瓜遍地滚,(13)
猴子摸脑壳,(14)
矮子挨鞭打,(15)
刘湘怕活捉,
请问委员长,
看你又如何?!(16)

对川军江防的被突破,蒋介石大为震怒。4月2日他下令将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撤职查办”,副军长孙震记大过一次,暂代军长职务,“戴罪图功”。田颂尧部这时已逃向射洪盐亭、三台地区集结;邓锡侯第二十八军一部退缩于广元以北地区,另有三个旅和军部所率部分兵力,布防于梓潼、魏城、江油、中坝、绵阳地区;胡宗南部仍在川甘交界的青川、碧口至南坪一线。4月3日,蒋介石的行营参谋团主任贺国光急令各部稳定战线,守住阵地,待机反攻。(www.xing528.com)

根据敌军在江防部署被打破后,慌忙调集兵力,调整部署的情况,徐向前决定乘敌慌乱之际,立即进入渡江战役的第二阶段,向纵深进击,横扫涪嘉流域之敌。这个阶段的主攻方向是西进涪江流域打击邓锡侯部,而后挥师甘南,打击胡宗南。慌乱之中的四川军阀“对红军向涪江上游挺进,不很重视,只认为是红军‘转山’行动”(17)

4月8日,徐向前命令第三十一军继续扼守羊模坝、三磊坝并围困广元;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出青川、平武,分割广元、江油敌军并阻止胡宗南部南下,保障红军右侧安全;第三十、第九军主力向江油,第四军主力向梓潼,展开猛烈进攻。

王宏坤率第四军第十师攻打梓潼,具体部署是以第三十四团攻城,以第三十六团攻取城外西南山头,准备攻打敌军援兵。经过一昼夜急行军,次日拂晓,第三十四团迅速包围梓潼城内之敌,第三十六团以一个营将西南山头敌据点围住,主力在西南面通往绵阳的道路上构筑工事,以阻敌之援军。

梓潼离邓锡侯的大本营绵阳不过50公里,是绵阳的屏障,梓潼一失,不仅威胁绵阳,而且还会震动成都。因此,红军攻打梓潼的枪声一响,绵阳之敌马上接到梓潼守军的求援电话。王宏坤回忆说:

敌人的电话线刚好从我们处所穿过,我们用机子搭上,我听到绵阳和梓潼及城外西南山头守敌正在通话,绵阳方向说,援兵就要到了。

我将消息告诉了三十六团指战员,大家高兴极了,自陕南作战以后,三十六团兵员充足,又训练了两个多月,好久没有捞上仗打,全团上下正憋着一股使不完的劲。

上午12点,援敌来到了我军埋伏地点,一声号令,战士们如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经一场激战,我军歼敌近两个营,余敌狼狈地向绵阳溃逃。

敌援兵中伏,三十六团围攻山头的部队乘机发起攻击,一举攻克山头围子,全歼守敌。三十四团也发起了猛攻,梓潼守敌更加恐慌,敌团长在电话中连连向绵阳求救,“我们守不住了!”我对着话筒说:“你们跑不了,只有缴枪投降了!”(18)

攻打城内守敌的第三十四团发起了猛攻,敌军向南面突围,又被及时赶来的第三十六团堵截。红军南北夹击,将城中之敌全歼。

江油方面红军亦向敌人展开猛攻。江油、中坝地区是川西北的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业活跃,同时是成都的北面门户,历来战略地位重要。邓锡侯认为“江油、中坝地当冲要”(19),派其第二十八军第一师一个旅据守江油,第四师一个旅和第一师一个旅据守中坝,沿涪江右岸构筑工事守备,并令江油、彰明、平武、北川、昭化、广元、剑阁、梓潼八县的地主武装协助守备江油以上防务。4月9日,红军第三十军主力在中坝附近开始向敌军进攻,激战到第二天,击溃守敌二个旅,占领中坝、彰明等地。第九军第二十七师首先在江油附近的牟家坝渡过涪江,歼敌一个营,而后击溃江油城郊守敌一个团,逐次占领江油外围观雾山、公子坪、陈塘观、塔子山各要点,对江油之敌形成合围之势。江油城只有东、南、北三个城门,起初守敌闭东、南门,留北门与城外敌军联络,城外敌军被红军击溃之后,敌军亦将北门关闭,固守城中。守敌旅长杨晒轩向邓锡侯频频告急求援。

红四方面军在梓潼、江油、中坝等地的攻势,直接威胁成都、绵阳,使刘湘、邓锡侯更为震惊。邓锡侯急忙集结18个团的兵力,亲自率领,前往中坝、江油增援解围。

徐向前在江油城南一座民房设置的指挥部里获悉敌军增援的情况,立即命令第二十七师继续围困江油,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和第四军第十、第十二师各一部,撤离中坝、彰明、梓潼等地,分别占领江油以南的塔子山、鲁家梁子山一带有利地形,抢修工事,打敌援兵。

此时任第四军军长的许世友后来回忆说:

一接到命令,我和参谋长便立即带着几个师长到鲁家梁子勘察地形,由政委王建安、副军长刘士模和政治部主任洪学智组织部队向鲁家梁子机动。

登上海拔六百七十七米的鲁家粱子主峰,江油和中坝隐约可见。鲁家梁子和塔子山似一道城墙,把江油与中坝拦腰隔断,山东侧有涪江,西侧有八家河南北向流过。控制了这道山梁,就卡住了中坝入江油的唯一通道,这是十分利于打阻击的地形。

现地明确了部署,部队已陆续到达,抢修了部分工事,做好了战斗准备。

四月十七日晨,金色的太阳刚刚爬上山巅,黑压压的敌群就向我阵地冲过来了。只见一个个骨瘦如柴的敌兵,端着枪,猫着腰,有气无力地向山上爬着。

敌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一百米,五十米……

“打!”

随着一声令下,一排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机枪、步枪、手枪一起吼叫起来。顷刻间,敌人倒下一大片。侥幸活命的,连滚带爬地向山下逃去。(20)

增援敌军并未就此罢休,以更为凶猛的攻势反扑。先以飞机、大炮狂轰滥炸,然后以三个团兵力冲锋。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敌人一度突破了第四军左翼阵地。许世友与王建安立即命令能打硬仗的预备队第二十八团打反击,将敌人压下去,堵住了防御阵地的缺口。战斗持续到下午,第四军阵地仍坚如磐石。

塔子山红军阻击增援敌军的战斗,也愈打愈烈。进攻塔子山的敌军,属于敌援军的右翼。邓锡侯后来详细追叙了此役情况:

右翼队占领火风山后,仰攻塔子山,斜面较陡,一直受到红军居高临下的瞰制,伤亡迭增,进展缓慢,几经飞机、炮火掩护,多次进攻,但红军依托工事坚守,17时,右翼队攻至山腹,无法再进,形成相持。川军官兵从早经过11个小时战斗,未进一餐,饥疲交集,士气早馁。塔子山红军乘势以火力由正面猛射,以大部兵力由两翼包抄,一时手榴弹、机枪、步枪声和喊杀声响震河谷,以白刃相拼,战斗极为激烈。右第一线孙旅投入预备队反复冲杀,激战约一小时,伤亡过半,孙旅全线不支,率先向中坝溃退。红军乘势席卷,卢旅三面被攻不支,分两路溃败:傅团和旅部向中坝奔逃;康团向鲁家梁子龚旅后背溃退。红军即向鲁家梁子包抄,龚、陶两旅背后被遮断(21)。鲁家梁子高地的红军乘势猛烈反攻,两旅作困兽之斗,战斗激烈到了高峰。(22)

经过两天激战,红军歼灭增援的敌军四个团,并乘胜追击,17日攻克中坝,18日攻克彰明。21日第四军一部向西克北川;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也向西北推进,相继攻克青川、平武。仅剩江油守敌,凭借坚固工事和优势火力,顽固据守,红军难以攻克。

渡江战役的第二阶段,红四方面军连续取得作战胜利,控制了东自嘉陵江、西至北川、南起梓潼、北抵青川纵横一二百公里的广大地区。至此,从3月28日开始,历时24天的强渡嘉陵江战役结束。红四方面军攻克了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青川、平武、彰明、北川九座县城,共歼敌12个多团,1万余人。

根据川陕甘计划,红四方面军在渡江之后应继续向甘南进击。而这时蒋介石派驻重庆“会剿”红军的行营参谋团判断:红军“企图以江油、彰明为新根据地;因江油、中坝两点,给养便利,既可进扰川西,又能退据川甘边区,即再向东窜,亦属自如。”(23)令川军和胡宗南部从四面八方加强防堵和合围,企图将红军渡江部队与川陕苏区的联系切断。徐向前深感前线兵力不足,打电报给在后方的张国焘、陈昌浩,提议把南边的部队向北集中,迂回碧口,抄胡宗南的后路,进取甘南。但是张国焘、陈昌浩这时正在旺苍坝地区“大搬家”,撤离川陕根据地,所以对徐向前的提议迟迟不表态。涪江地区的红军只好就地发动群众,补充兵员、给养,待命行动。由于失去战机,打击胡宗南部、进取甘南的计划只能放弃。

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强渡嘉陵江作战开始后,张国焘决定撤出川陕根据地。方面军后方机关、中共川陕省委机关、第三十三军和地方武装以及部分地方干部,陆续撤到嘉陵江以西。留下300余人,在刘子才、赵明恩带领下就地坚持斗争。在张国焘的指示下,撤离川陕苏区时不适当地实行了“坚壁清野”,给百姓财产造成了损失,同时因为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坚持当地的斗争,使留下的小股红军处境极为困难。然而尽管是在强敌压境、处境艰难的情况下,留在川陕苏区的红军队伍,依然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同敌人展开了持久的斗争,红旗始终不倒,坚持到了全面抗战爆发。他们以鲜血和生命写就的这一页历史,以及蕴含在历史中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将永远为人民所传扬和崇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