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化妆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化妆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4-0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仅从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近年化妆品店渠道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归纳成为化妆品店持续发展的“外忧、内患”,供大家参考。“两栖军团”,顾名思义,是对那些所谓的能在专业线、日化线两线作战、以产品功效牌搏出位的国内品牌的代名词。因此,以功效、炒作和活动见长的“两栖军团”,迎合了一些店老板在短时间内对经营困局的需要。

中国化妆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综观最近化妆品店渠道的发展,笔者相信更多的人只是看到了该渠道的“光明”,而没有领悟其中的“曲折”!在纷纷扰扰的白热化市场进军中,也呈现出一些非理性繁荣,无助于该渠道的健康发展!

笔者仅从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近年化妆品店渠道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归纳成为化妆品店持续发展的“外忧、内患”,供大家参考。

随着行业的发展,渠道革命以及“决战终端”的战火终于从大卖场转移到了星罗棋布的小终端:化妆品店领域

今天,化妆品店老板再也不能像几年前那样,在一个安逸的商圈里,随心所欲地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结构,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已经对化妆品店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最近两三年,就有四个比较主要的“外部因素”,牵动着化妆品店老板的神经,甚至影响着化妆品店的明天和未来。

外困1:跨国品牌对化妆品店渠道的“渗透”,将对以终端产品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化妆品店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化妆品店还能靠“大量”销售终端产品赚钱吗?

跨国品牌,是指那些之前一直盘踞在一二线市场的国际名牌,如定位高端一点的资生堂、梦妆、欧莱雅,以及覆盖人群比较大众化的妮维雅、旁氏、玉兰油、曼秀雷敦等。随着近年来化妆品店渠道的崛起,它们纷纷调整营销策略,加紧、加快对化妆品店渠道的渗透,自2009年到现在的市场局面来看,它们的渗透策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也就是说,大量的一线名品通过各种方式,更多地进入化妆品店,意味着消费者具有更广泛的选择名品的空间。这种市场需求和商品供应的微妙变化,将直接影响化妆品店的货品结构的变化,那么,也就意味着化妆品店的“赢利品类”将发生变化。

对于一些还不具备创新经营能力的化妆品店来说,如何正确处理销售毛利很薄的名品,名品是化妆品店的“福音”,还是被动应战的“鸡肋”,是它们的一大困惑之一。

说通俗一点,就是“随着名品的大量渗透,化妆品店还能靠大量销售终端产品赚钱吗”?

外困2:全国的、地区性的连锁机构的“快速扩张”,是化妆品店“最可怕的战略对手”!化妆品店还能守住自己苦心多年打下的“江山”吗?

只要将时间倒拨两三年,提起香港屈臣氏、莎莎等个人护理用品连锁机构,大家都会觉得很遥远,因为中国市场这么大,仿佛这些连锁巨头要在我家门口出现,是要再过个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事情。但是,化妆品店真正的竞争对手,却是本土那些已经粗具规模、前台运营和后台采购都相对更具优势的地区性连锁店。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

事实证明,屈臣氏、莎莎基本还是在一二类市场开店,远远没有渗透到三类的县级市场,但一些国内的、地区性的、经营比较强势的日化连锁机构,却已经在县级市场不断“跑马圈地”!因此,这些连锁机构的扩张动向和速度,始终将牵动着很多化妆品店老板的神经,也是很多化妆品店的外困之二。

说通俗一点,就是“在这些连锁机构的多重挤压下,化妆品店的饭碗还能保住吗”?

外困3:对于“两栖军团”,是“拒”还“迎”?

“两栖军团”,顾名思义,是对那些所谓的能在专业线、日化线两线作战、以产品功效牌搏出位的国内品牌的代名词。

目前,很多曾经一度没落的“专业线”厂家,仿佛在欣欣向荣的化妆品店渠道看见了新的曙光!于是故伎重演,以所谓的“功效”牌、搏出位等众多让化妆品店老板甚感新鲜的推广手段重新杀入。在内地很多化妆品店的货架上,因此多了很多以功效作为诉求的产品,以活动推动产品销售的新品牌。

一方面,竞争日渐激烈的化妆品店老板,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思路和策略来拉动单店业绩的增长。因此,以功效、炒作和活动见长的“两栖军团”,迎合了一些店老板在短时间内对经营困局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一种非理性的所谓功效和活动炒作压倒一切的浪潮中,化妆品店在享受短暂的快感之后,很快面临一种“杀鸡取卵”、更为尴尬的窘境!

笔者只能说,曾经一度辉煌的美容院渠道,今天的无奈和没落,对化妆品店是不是一个经营上的“警示”?该不该成为行业追求持续发展的一个“烙印”?!因此,化妆品店对“两栖军团”是拒绝还是欢迎,只能由店老板自己去评判,以及留给时间去证明!

外困4:流通厂家的不断涌入,“终端产品”的概念已经泛滥!(www.xing528.com)

随着终端产品在化妆品店渠道的“风景这边独好”,一些在批发市场无路可走的“流通厂家”,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化妆品店渠道的生力军,说通俗一点,就是原来在批发市场的一些杂牌军的厂家,将产品换了个“马甲”,成为了终端产品。

它们继续以低廉的出货价格、漂亮的包装,非常优厚的结算政策,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追求暴利的化妆品店。但是,企业实力、品质问题和缺乏发展的持续性,产品技术含量低、顾客回头率不高等众多因素,是这些“杂牌终端产品”难以逾越的“硬伤”!(笔者注:笔者将这些新出现的杂牌产品,称为“杂牌终端产品”)

因此,笔者引用在2008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终端产品不等于终端品牌”,还望广大的化妆品店老板在选择品牌时,自己要擦亮眼睛,懂得如何鉴别厂家,不能单纯被“超低折扣”迷惑了眼睛!

殊不知,这样的“杂牌终端产品”大量进店之后,在帮助化妆品店实现产品销售暴利的同时,也在破坏化妆品店赖以生存的商业诚信和商圈基础,自然也成了店老板的一个外部困惑。

谈完了外部因素,笔者再来谈谈化妆品店的“内部困惑”,就笔者的观察,在整体单店运营素质偏低的情况下,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上名牌。

有些化妆品店以为上一两个名牌就能大幅提升门店的形象,往往忽略了根据实际需要对整店进行的合理规划。有些名牌上柜因为门槛高,要占用大量资金,还影响了很多店铺的“现金流”。

现在市场上便可以经常看见有些化妆品店,在门口有一个很大的、很醒目的“资生堂”的柜台和灯箱,当你走进店铺之后,你会发现整体的店面规划不仅没有,商品也很凌乱,也没能有效突出本店的经营思想和门店品牌。这种混乱的布局与“资生堂”的漂亮形象形成强烈反差,不仅没有给店铺起到“加分”作用,相反还得不偿失,错过了将化妆品店打造成“品牌”的机会。

2.盲目上柜台。

为了追求形象,本是无可厚非,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的化妆品店仍然在柜台的运营方面认识不足。

目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些化妆品店很喜欢上国内的一些终端产品的柜台。什么原因呢?笔者曾经了解过很多化妆品店的想法,大部分店老板都认为,主要是因为柜台漂亮,还有个明星代言,柜台的制作也不用店家掏钱,另外担心自己不上会被竞争对手上了,有些还甚至上了一个很大的国内某些终端产品的岛柜。

这种以为柜台漂亮、制作不用钱、有请明星就可以上柜台的思路,在很多店老板心里都很有市场,这是一个经营理念上的误区!柜台漂亮并不等于顾客认可,而该终端产品在当地的市场基础如何,消费者的认可度怎么样,以及单店“单位面积的成本和产出比”如何,都被统统忽略,这是典型的“粗放型”开店模式,注定将没有多大的商圈竞争力!

3.盲目上活动。

现在化妆品店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了。

因此,如何打动消费者多掏钱购物,自然成了店老板整天琢磨的事情。一些之前在大卖场、专业线普遍使用的活动手段,如今重新粉墨登场,找到了新的发挥舞台。

在全国范围内,就有相当多数量的化妆品店,也如同前几年的大卖场一样,整天缠着厂家的人要赠品、要人员、要促销、要活动。反正工资和人员都是你厂家出,又能在化妆品店门前搭个舞台吸引人气,何乐而不为?这种忽略“整店营销”而过于看重“活动促销”的单一运营思维,结果让化妆品店进入了另外一个“促销上瘾”的尴尬局面,到最后是“一促就销,不促不销”,陷入了活动的恶性循环,也违背了通过活动提升门店竞争力和总体效益的本意。

4.盲目上产品。

嘴上说名牌,实际上还是那些有着高利润的“终端品牌”(即国内的二三线终端品牌和产品)。

应该说,很多化妆品店从当年主推暴利的“杂牌产品”,到主推今天的“终端品牌”,好歹也是个进步。但店老板上产品的动机,仍然脱离不了“暴利”原则,“宰客”心理依然大面积存在。有些化妆品店还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很多功效产品,这些都将严重制约化妆品店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随着笔者在化妆品店渠道提出并成功运营“自有品牌”之后,其赋予化妆品店“整店营销”的巨大辅助效应,吸引了众多杂牌厂家进行模仿,特别是那些模仿能力特别强的杂牌流通厂家。模仿本无可厚非,市场需要整个行业共同耕耘。但笔者相信,不久将会有一个新的概念出现,“即杂牌自有品牌”产品,这些产品流入化妆品店货架,将会为化妆品店带来什么样的新困惑和烦恼,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