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中国,网络舆情由于其存在的广泛性以及个性、大胆、直白的民间立场表达,在赢得很多网民关注的同时,也通过“围观的力量”,使得许多问题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和管理者的关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网民情绪化的表达,使得网络舆情中充斥着片面的认知、极端化的宣泄。造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围绕网络舆情的直接相关的三个方面,即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以及网络舆情的平台和载体,都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网络论坛、社区等网络平台,既作为舆情的传播和交流平台,同时也作为参与者,在舆情发生、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为了提高网络用户数量以及相关信息的点击和关注度,将网络舆情作为其炒作、营销的工具。作为网络舆情的直接参与者和围观者,网民在行使自己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同时,也因群体的媒体素养、网络素养亟待提高,加剧了针对网络舆情的负面、极端化的情绪和意见。而作为网络舆情的直接或间接相关方,各级党政部门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组织和机构,也应该从近些年来纷繁复杂的舆情事件和舆情危机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切实提高舆情沟通能力和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新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在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切实维护网络运行安全和网络信息的正常流动,不仅关系社会正常运转,也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网络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网络媒体通过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和观点,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用户,积累了极其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高度的责任心维护网络信息的正常传播,不仅关系着网络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更关系到社会和民众的利益。正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强调的,网络媒体业界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充分认识保障网络安全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引导网上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舆论和谐,使网络舆论引导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维护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大众传媒产生后,面对大众传媒在社会信息和观点的生产、传播等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面对大众传媒在建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中的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开始对媒体的作用进行反思,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希望公众能够批判性地使用大众传媒,而不要被大众传媒所左右。而随着社会以及传播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兴的传媒技术和传播媒介不断出现。尽管媒介素养的角度和内容不断丰富,但核心的内容都是强调人们在使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时,要有一定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要建设性地使用媒体提供的信息,能够对信息有一定的再生产和批判能力。
在网络环境之下,尽管还存在着组织化、职业化的信息和意见的生产、传播者,如依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综合网站等,但网民作为个体,其身份的转变获得极大的自由,不仅可以作为信息接受者遨游于虚拟世界,还可以随时以传者的身份发表信息和言论。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位网民都具备了既是受众也是传者的身份,因而已经成为一个个网络媒介公民。(www.xing528.com)
这种双重身份要求公众从两个维度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首先,作为一名受众,在接受互联网信息和观点时,要有一定的质疑和批判能力,不能对网络信息偏听偏信。具体到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方面,要明白网络上特别是舆情信息比较活跃的部分论坛上集中爆发的舆情,虽然也是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的反映,但却是相关论坛和相关网民集中反映、互相作用的共同结果,并不能反映社会的全部,不要被网络上充斥的负面信息和消极情绪所绑架。另一方面,作为传播者的公众,也要掌握一定的合格传播者所必备的素养和职业道德,正如传统媒体中的职业传播者——新闻从业人员一般都受过新闻专业的系统教育和职业训练。
经过近十年的洗礼,中国的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日益完善,各级党政部门也在各种形式的新闻发布、媒体沟通和网络沟通中日渐成熟,对包括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等各种形式的舆论监督日渐宽容,对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尊重日益提高。可以说,对大众传媒、网络媒体等的关注,已经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而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同网络虚拟社会沟通的能力、进行“新闻执政”的能力,已经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之一。可通过邀请网络舆情分析、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应对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舆情应对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在突发事件处置与媒体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常提及领导干部要主动面对媒体,而这也是很多突发事件媒体沟通和新闻发布工作取得很好舆论引导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领导干部将网络看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一种重要渠道,以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主动与网民进行沟通,也应该成为领导干部提升网络素养和舆情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