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精妙的譬喻与担夫之道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精妙的譬喻与担夫之道

时间:2024-0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精妙的譬喻担夫所用的「劲头儿」,一个是担子向下重压他,他得挺起腰板来往上「顶劲儿」,才能起立;一个是他还得挑着这个重量往前走,而不是立在原地练「站功」。前代人早知此理了,只是用的词语、比喻等,已难为现代人所明白罢了。比如“鳞勒”,倘使本不知此理,他怎么能想出这样的巧妙的话来呢?这比喻本来很精辟,不过舞蹈本身是个很复杂的事,又包括造型、姿态、动作的飞动变化……但担夫的比喻比篙师之理似乎更妙。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精妙的譬喻与担夫之道

精妙的譬喻

担夫所用的「劲头儿」,一个是担子向下重压他,他得挺起腰板来往上「顶劲儿」,才能起立;一个是他还得挑着这个重量往前走,而不是立在原地练「站功」。这正有点像「勒」笔,横笔立下,而又要行笔。

(一)“横竖劲”“两种力”等道理,从未听人讲过,是出于您自创的吗?

“创”字用在这里语病很大。我们只是从书法史上千百年的客观“存在”中去寻求规律、法则,并试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明它,绝不是“创出”了什么。前代人早知此理了,只是用的词语、比喻等,已难为现代人所明白罢了。比如“鳞勒”,倘使本不知此理,他怎么能想出这样的巧妙的话来呢?又如“横笔立下”的道理,前人用“折锋”“纵横”来表示,也并不是只看见了“现象”,他已然有所理解。古代词汇、表达方式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应细心去分析体会,而不宜“过早地”轻率评之为“不科学”。

关于“两种力”之说,似乎未见前人有过明白的话,这也许是我自己的“创”语亦未可知。但是古代人实在也早已见及了此理,说出了此事。

(二) 您再举举例证——我对这一点特别感兴趣。

古代书家有很多“故事”,说是因见某事某物悟到了书法的道理。也许是事实,也许是一种比喻法。例如说,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而悟书法的,这一故事一向流传很广。这比喻本来很精辟,不过舞蹈本身是个很复杂的事,又包括造型、姿态、动作的飞动变化……我们究不知他原来专指什么而言,转觉比喻太宽泛了些,恐怕拿它说明“两种力”不够捷便。你能想出哪个更好的“故事”吗?

(三) 记得好像说是有人看见两条蛇在斗,因此而悟书法,这个是否更恰切?

你想的有点意思。只是我个人对这个比喻的感觉不清楚——因为没有见过蛇斗,不知它们究竟是怎样一个“斗”法,没有切实的体会,就讲不出中肯的话。同时也觉得以“蛇斗”为喻,总给人以纠缠缭绕之感(书法不贵有此),易滋误解。

我以为有两个“故事”更好:“担夫争道”和“篙师行船”。至如说观“飞蓬惊沙”“云随风变”,听“江声起伏”等等,转不免令人发生夸诞离奇、不切实际之感(其实有的是专指草书势态的,与我们的话题本不相同),可不必多论。

(四)就请专讲担夫与篙师吧!

篙师行船,是将篙对着行船方向倒插下去,用臂抵篙,用腿蹬船。他加一个力给篙,从篙得到一个反力,传给了船,船以此力为正力,又与水的阻力来“斗争”,这样斗争着前进,在他身上正是兼着两对矛盾的力的对立统一。此一比喻,确实很妙。

又有“长年荡桨”的比喻,道理略同,就无须重加解说了。

但担夫的比喻比篙师之理似乎更妙。担夫所用的“劲头儿”,一个是担子向下重压他,他得挺起腰板来往上“顶劲儿”,才能起立;一个是他还得挑着这个重量往前走,而不是立在原地练“站功”。这正有点像“勒”笔,横笔立下,而又要行笔。(www.xing528.com)

担夫荷着重前进,绝不能学“读书人”踱着“八字步”以行,又绝不能像运动员“跑百米”拼命地狂奔——他只能放快步、速度均匀地“走起来 ”(这是“走”的本义,只有这样,担子才和谐地“颤”起来,肩上的负荷最觉轻)。在这样行进时,最怕阻碍,把步法速度打乱,负荷马上加重,他必须“争路而走”。在这种两个力交互地“斗争着”前进的当中,书家看到了、悟到了:又要行笔而又不是滑拖的劲头儿与此有相似之点。

因此,我觉得这就是古人讲一对或多对矛盾力的对立统一的道理的方式。不然和书法怎么会扯得上。

(五)如此一讲,真觉有理有趣,使我想起还有一些书家常用的比喻,如“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等等,我根本不能懂这究竟是说什么。您都给讲讲好吗?

“折钗股”,这个比喻来自古代妇女的发钗,钗有两根股,折断了,钗股的折痕处,不论是平齐或斜断,都是方棱立角,显得锋利,绝不会有圆浑的断痕出现。用这来比方笔画的行笔遒劲,住笔峻洁。张怀瓘在《书断》中作隶书《赞》曾说:“长毫秋劲(可见是长锋硬毫),素练霜妍;摧锋剑折,落点星悬;……”又汉隶、八分书发展到魏、晋时期,其左右波磔极端铺展顿挫,如斩钉截铁,也有“折刀头”的名目。试看,折钗、折剑、折刀,其实是一样,这是汉隶、八分书、真楷的基本笔触特色。

“屋漏痕”之说,最为晚出,传说是颜真卿(公元707—784年)说的话(我看亦不过附会之说)。有人向他请教书法,一连打了几个比喻,他都认为不好,答说:“何如屋漏痕?”这是与自汉隶、八分书到真书一脉相承的基本笔调作的针锋相对的“反说”。后来学书者很为重视。我想起我有一位老师,书法极精,又工诗词,他曾有两句诗:“……屋角漏痕见已多,腕中不奈有鬼何!(“眼中有神,腕下有鬼”,是书家自谦手不应心、眼高手低的话)我每一默诵,就忍不住发笑。的确不少人都因颜是名家,既有此语,必须向它“参悟”书法“奥秘”。

(六)您对这一比喻,意下如何?

我要老实讲话,不能不懂装懂。我弄不清颜公的意思何居。第一,唐以前,没见有像“屋漏痕”的书法实迹;第二,颜公本人的字,流传最多,我也看不出他是实行“屋漏痕”法(颜字参用了“圆裹”笔法,但锋芒棱角仍然是十分清楚、考究的);[1]第三,后来亦无此法。

揣其本意,大概是说笔法太峻利了,不如“藏锋敛锷”,使之稍微自然、婉润?屋顶破裂,下雨漏水,流在墙壁上,一条条的湿渍痕,迤迤逦逦,甚至有点蜿蜿蜒蜒,无锋芒,少棱角……这不就是这种“痕”的特点特色吗?(绘画中的指头画正如此。)这里我也寻不出“笔力”的半点意味。因此说老实话,我对此语不太理解。如果有人拿这来教初学的人写字,我看是会有问题的。

(七)此论的起因不知何来?

我也说不太好。也许是“物极必反”吧?另一原因,也可能有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成分在。例如,前人评论唐初欧、虞两大名家,就有的说什么“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云云。这个认识问题,牵涉就复杂了,非数语可了,此刻也难细讲,暂止于此。不过大约你也听出我的“口风”来,是不大以为然的。

注释:

[1] 只有颜真卿的行书,如《争座》帖等,米芾说“有篆籀气”,冯钝吟也说“如果篆如籀”,实因所用退笔秃锋,又退回到中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