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的基本成分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的基本成分

时间:2024-0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法——三个方面这个「八法说」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已然包纳了汉隶、八分书和真(楷)书的基本的笔法,而这确实是书法艺术的最重要的成分。在具体讲解“八法”本身之先,还需要从三方面来作一些“概说”。用“八法”中的八个原称,注以俗称。(六)这个“八法”立名的一方面觉得粗有领会了,那么请讲讲所说的第三方面,又是什么?所谓第三方面,大约还得借用张怀瓘的词语,最为捷便。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的基本成分

八法——三个方面

这个「八法说」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已然包纳了汉隶、八分书和真(楷)书的基本的笔法,而这确实是书法艺术的最重要的成分。所以后来「八法」一词也就成了书法的一个代称。

(一)现在是否可以开始就“永字八法”本身给讲解讲解了?

有了上面所说的那一点粗略的“准备课”,是可以就它本身讲讲了,否则会被认为那只是一种毫无来由的“人造”的“条例”框框,书法专家的“习气”。但上面讲的,有些地方太粗糙,比如这个“永字八法”的被定下来的真正的年代,还要细致推寻一下。因为这很有关系。

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说是王羲之“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哪里有这样的怪事?过去这种鄙陋可笑的俗说为数不少,切勿相信。)又说“永”字就指的是王羲之《兰亭帖》首句“永和九年”的那个“永”字(这纯出附会),“八法”即是以此为法的。倘如此,则“八法”之说的确立应在东晋,公元353年以后。但《兰亭帖》的“永”,横画与竖笔已经连写形成方折肩了,而“八法”中,横画的“勒”,当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位”处置,这是汉隶、八分书的痕迹(永字勒弩相连,其实很多汉碑早就如此了),而不是真书(楷)的现象。从这一点看,此“八法”之说应该还早一些,不出后汉、三国为宜。可是,从“八法”中又已有“趯”(硬钩挑)来看,这又分明是真书才有的笔法。那么,又像是真书形成确立以后,才产生了“永字八法”之说。然而“八法”又实在包括不了真书所有的笔法——还没有“戈”法和“”(“风”“气”)法、“”法(术语总称做“背抛”)等。所以,这实际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总结”。这时期已然由汉隶笔法逐渐朝着真书笔法发展,但是还没有到最后完全成熟美备的阶段。这个“八法说”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已然包纳了汉隶、八分书和真(楷)书的基本的笔法,而这确实是书法艺术的最重要的成分。所以后来“八法”一词也就成了书法的一个代称。

(二)不知当初为什么单用这个“永”字作八法的代表?

这大约只是因为它比较方便、明白易晓,别无深意可求。当然,“永”字首先无重笔,具备八个方向的笔画,如果你把它的“外尖”连成一条线,正围成一个八角形,这是其他字所不易有的结体。所以选它作了代表。

(三)请讲讲“八法”的基本构成及其各自的意义。

在具体讲解“八法”本身之先,还需要从三方面来作一些“概说”。

第一,要对这八个“笔画部位”的产生有一个大致的分析。

楷书笔顺和俗称来说:“永”字有点、横、竖、钩、仰横、长撇、短撇、捺八个笔画或“部位”。分析起来,可如下列:

不行笔——点

右行笔——横、仰横

下行笔——竖

假上行笔——钩(个别的仰横)

左下行笔——长撇、短撇

右下行笔——捺

可以看出,根本没有真正的上行笔和水平的左行笔。

(四)这是何故呢?

根本原因是使用书写工具(笔)的乃是右手。右手执笔,先伸到一定的适当度,然后往右拉、往下拉,最得力。往左、往上,最不得劲,十分别扭——那是逆右臂的生理构造之道而行,不能不别扭。所以画墨竹的,从下往上画竹的茎竿,[1]和画墨兰的左撇叶,都最难、最吃功夫、见本领——那是“全逆”法。书艺中不取此法。《北史》上记载一则笑谈:厍狄干不会写字,署名时把“干”的竖笔逆着往上写。当时人嘲笑叫做“穿锥”,可见不许上行笔。撇虽向左,但终究偏下,不是真正的水平左出。向上的,只有钩挑,再寻,有“三点水”(古名“散水”)的末一点的“倒撇”(由“策”笔变成的倒撇,如“孑”“刁”等是例外,当另论)。但是,这两例实质上原是“楷”字包含的“行书成分”带笔法,并非笔画本身的实体(它只是从这一笔结笔处立即“奔”向下一笔起笔处的一个“顾势”的表现。汉隶、八分书中还无有此法。由此亦可说明,“永字八法”包含的成分和产生的时代)。

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虽有“八法”,总归可分两大类:一是右、下行类,二是左行类。前类可包括捺(右、下结合),后类实在只有撇。认识这“大分类”极为重要,因为它们在笔法上是绝不相同的。

以上是我所谓第一方面。

(五)请讲讲第二方面是何所指。

第二方面,我指的是“八法”的名称和意义。

用“八法”中的八个原称,注以俗称。

按笔顺如下排列:

侧——点(www.xing528.com)

勒——横(画)

弩——竖(直)

趯——挑钩(细分:左为趯,右为挑;竖钩为趯,横钩为挑)

策——仰横

掠——长撇

啄——短撇

磔——捺

“八法”的原称,既是名目,又是笔法,所以最关要紧。张怀瓘有几句话,极为得要:

夫工书点画,体理精玄,约象立名,究之可悟:岂不以点如利钻镂金,画似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

这段话不妨背诵记住,实是书法的关键。他只举了“八法”中的二法:点和画。又可见这二法是笔法的基本功。这些以后还需细讲。张怀瓘所指出的最概括的话是“约象立名”,要“究”这个道理,就能领悟笔法的本意。他是说:八个笔法是抽取、提炼了事象的道理立出来的名称,各有取义。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勒”“弩”“策”等名目。“勒”是马衔,“弩”是臂弓,“策”是马。为什么单单约取这些事象来立名?这就要思索,悟会其间的道理。所以我说张怀瓘的话很要紧。这些也需以后从容细说才行。

(六)这个“八法”立名的一方面觉得粗有领会了,那么请讲讲所说的第三方面,又是什么?

所谓第三方面,大约还得借用张怀瓘的词语,最为捷便。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引他的一段话吗?——“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我要讲的“第三方面”,就是这个“识势”的问题。

你如果阅读过一些讲书艺、指导学书的书籍,可能有印象:很少或者没有什么篇幅来讲“识势”。这个问题好像有点为人忽视了,其实却是十分重要。

张怀瓘在另一段话里又曾说:“……必先识势,乃可加功……”学书的,都知道用功练习的重要,可是如不识势,盲目地下功夫,即使真像传说中的张芝之“临池”学书,至于“池水尽墨”,也收效不多,甚至功夫越深,“受病”越大。

“识势”,究竟具体指什么?古人言语简赅,与现代人的表现法不相同,没有详细的讲解,靠我们来体会解释,体会容有不同,我只能讲讲自己的理解。

“势”的内容,包括较广。每一笔画本身的势,众画结联上的势,字与字间“章法”上的势。大约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的话: 势就是关系 问题。

关系不清,道理不明,最多能写出作为文字字体的“死”的符号,必然写不出作为书法艺术的“活”的形象。“关系”或“势”的重要,即在于此。

学书,笔法最要紧,略如上述了;但是笔法又是怎么产生的?为何必须如此?须知“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凭人为地“捏造”,它实由“势”生。比方,上面说过“正楷”的钩挑,在汉隶、八分书中只有“平钩”——基本是向左平出,也不尖挑;楷书“永”字中的这个尖挑,本来实是由竖“奔向”下一笔“仰横”的一种带笔 。你如果不明白这个“势”——关系 ,你就不知钩往哪里挑——“方向”不明。而且也不知道楷书的尖挑为何须用笔“蓄势”然后疾挑——就因为它一方面结束竖笔,同时又用带笔联向下一笔。这个“势”不明,你的钩的意态必不能对,笔法也不会好。“衣”字竖末,为什么用“反钩”向右挑?它是“奔向”下一笔“短撇”的带笔。这些,就是“顾势”,这个“势”先要“识”,然后才可“加功”习练实践。所以,张怀瓘的话实为至理。

“法”与“势”的关系又是辩证的。“势”明了,“法”才合;“法”合了,又助成了“意”“势”之美。讲书法上的问题,如果只用形而上学去看,枝枝节节而为之,道理到底是讲不清楚的。

再则,就一个横画说,本身有个基本笔法——就是“勒”,竖笔本身有个基本笔法——就是“弩”,如此类推,但是这又并非是僵死的、一成而不可变的,它随着具体字的具体势而变化。比如横,一笔用“勒”法,叠两笔的横如“二”字,上下两横笔意就不同:上横仰势,下横覆势,笔意笔法就由此而表现不同。“其”字有两个竖笔,这就不能用同一个“弩”法,实际上左竖是用反弩。四个点平列的,每个点都不同,而彼此各有“势”的关系在。余可类推。

这样粗粗一说,就可明白,如不能“识势”,盲目“加功”,实在不行,因为“势”不明,“法”亦必不能合。要讲明“永”字八法,就得懂势的问题。

再次,一笔的字如“一”,多笔的字如“象”,其势当然不同。从结构看,古人早就分别出横长字、竖长字、方字、正字、斜字、左低右高字、上密下疏字……种种样样的不同。这也各有其“势”。如果一点也不去分析,自己“随便”去安排布置,结果必然不会好看,笔法也不会有好的表现。

专门讲解“结体”的有关论著,数量较多,也不难找,对此不拟细述。这种“势”较易明白。素无专书讨论而难于尽明的,是一个字里各笔画之间的“势”——它的各自的部位、方向、相互关系、本笔画的作用等等,都是“势”的范围,如果学书者自己细心去体会体会,对笔法也就会更有领悟了。我觉得,这一方面历来讲得毕竟还嫌少,故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注释:

[1] 实际上多有从上往下画竿的,甚至还有将纸横过来,从左到右而画竿的。我们此处只讲原理,不涉其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