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国秘闻:抗战激奋人心的校歌

民国秘闻:抗战激奋人心的校歌

时间:2024-0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抗战中最激奋人心的两首校歌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诞生了许多振奋民心的歌曲,其中不乏好的校歌。其中有两首校歌最为激奋人心,其一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其二是延安的抗大校歌。常委会通过了校训,正式通过的校训是“刚毅坚卓”,但没有通过校歌。抗战8年,抗大培养了20万优秀军政干部,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夺取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秘闻:抗战激奋人心的校歌

抗战中最激奋人心的两首校歌

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诞生了许多振奋民心的歌曲,其中不乏好的校歌。其中有两首校歌最为激奋人心,其一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其二是延安的抗大校歌。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8年间,先后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汇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西南联合大学于1938年5月开学。1938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呈报校歌校训的训令称:“音乐一科,为陶冶青年儿童身心之主要科目,自古列为六艺之一。现在各级学校教授音乐,取材虽未尽趋一致,但多自编校歌,以代表各校之特点,而于新生入学之始,则教之歌咏,以启发爱校之心,影响至为重大。兹为考察起见,各级学校应将所编校歌,呈送本部,以备查核。”10月6日,西南联大第八十九次常委会决定成立编制校歌校训委员会,聘请冯友兰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为委员,冯友兰为主席,并立即进行征集工作。11月24日,校歌校训委员会向常委会报告,拟校训为“刚健笃实”四字,校歌词谱也已制成。常委会通过了校训,正式通过的校训是“刚毅坚卓”,但没有通过校歌。

校歌没有通过,还须继续征集。1938年12月,在广西宜山浙江大学任教的张清常接到了朱自清的信,嘱他为联大校歌谱曲,并附来歌词两份。

一份是罗庸的《满江红》: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另一份题名冯友兰,是新诗体

西山苍苍,滇水茫茫,

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同衡岳潇湘

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

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

赶紧学习,赶紧准备,

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都要我们担当。

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

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

张清常接到这两份歌词后,认为罗庸的《满江红》上阙悲愤,下阙雄壮,是一首好词,适合于做校歌,于是便把这首歌词谱成了男女声四部合唱曲,用每页十二行的大五线谱纸写成。此件写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罗庸词张清常曲。”(www.xing528.com)

曲谱寄给联大后,张清常又乘兴写了《敬献西南联合大学》第一乐章,引子八小节之后,便是校歌男女声四部合唱。

1939年6月30日,联大校歌校训委员会向常委会送呈、由常委会通过的校歌歌词和曲谱便是这一首,西南联大很快便印发教唱。1940年,张清常调到联大师范学院任教,又亲自教唱。抗战胜利后,冯友兰又为校歌写了个《引子》:“八年辛苦备尝,喜日月重光,愿同心同德而歌唱。”

抗战8年间,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联大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子梅祖彦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在1942年至1945年间,为了保证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1500名中美健儿血洒长空。根据记载,其中就有联大的从军学生。

西南联大出过大量人才,其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学生92人),其中有杨振宁、李振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黄河之滨,

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

我们的传统。

象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高唱着这首《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驰骋疆场,奋勇杀敌。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年初改为此名,校址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大学。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林彪概括为三八作风)。由于敌后抗日斗争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抗大于1939年7月向敌后挺进,同年12月到达晋察冀,翌年2月到达晋冀豫,1943年3月返回陕北绥德,直至抗战胜利。校长林彪、副校长罗瑞卿。

抗大在敌后先后创办了12所分校,一分校在晋东南,后迁山东,二分校在晋察冀的灵寿,后返陕北并入总校,三分校在延安,曾改为军事学院扩后亦并入总校,四分校在淮北,五分校在苏北,后迁淮南,六分校在山西武乡,后并入总校,七分校在山西兴县,八分校在淮南天长县,后改为新四军二师教导团,九分校在南通,后改苏中公学,十分校在鄂豫皖,太行分校在河南涉县,太岳分校在山西沁水

1945年10月总校迁至黑龙江省北安。不久迁往齐齐哈尔,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学员以部队调干为主,还招收投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知识青年,学习内容有马列主义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游击战中国历史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李富春都到抗大讲课或作报告。抗战8年,抗大培养了20万优秀军政干部,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夺取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歌词的作者就是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凯丰。

凯丰,本名何克全,1906年2月生于江西萍乡。从苏联回国后,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选举凯丰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遵义会议上,他错误地与博古等人一道攻击毛泽东,但在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性之后,他一直坚定地拥护毛泽东的领导。1937年春,凯丰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就在这个时候,凯丰写下了催人奋进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在洛川会议和12月政治局会议上,先后被选为中央军事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凯丰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中共沈阳市委书记。1952年11月,凯丰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马列学院(今中共中央党校)院长,为党的宣传理论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心血。1955年3月23日,凯丰在北京病逝,年仅4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