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
——传播的导向性
孔子教育学生有一种好的方法,在让学生接受某种知识或明白某种道理的时候,不急于求成也不强加于人,而是慢慢地来,循循善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大弟子颜渊对这一点体会深刻,《论语·子罕篇》中有记载: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赞叹老师孔子的道德学问过人,抬头看老师的品质,觉得愈看愈高,用心钻研老师的学问,觉得愈钻愈深沉。一会儿觉得那高深的道理是这样;一会儿,又觉得是那样,判断不了。尽管如此,老师教我们却很耐心,一点一滴地教,一步一步地诱导,用文献典籍来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仪文明来规范我们的言行,由于方法得当,我们想停止下来,不学也不可能了。我已用尽了自己的才力,老师的道德学问我好像还是未学到家,仍有高深莫测的感觉,他好像巍然屹立在我的前面。我是想在道德学问方面追随老师,但仍未识蹊径。
这是颜渊的一番肺腑之言,他深切地体会到孔子的道德学问很深,不容易学,努力了好多年似乎还未找到路子。但是,他感到欣慰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好:循循善诱。这方法把学生引向求知的轨道,由被动求知到主动求知,从而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欲罢不能”。请留心“欲罢不能”这4个字,这是颜渊在求知过程中的体会,生动地证明了“循循善诱”的方法行之有效,否则,学生怎会“欲罢不能”呢?
“循循善诱”是孔子的创造,这种方法特别有利于学生接受某种道理。老师总爱教育学生爱惜光阴,孔子也不例外,但是他在进行“惜阴”教育时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诱导的方法,把永不停止的光阴比作永不停止的流水,站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生动贴切的比喻首先给人以形象的感觉,抽象的“惜阴”道理变成了形象的惜阴道理,让学生们感到老师的话有些新奇,而且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值得咀嚼。在咀嚼玩味的过程中,那“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即惜阴的道理变“思而得知”。孔子就是这样“循循善诱”的教育学生。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一是要“惜阴”,二是要“持之以恒”,没有恒心是办不成事业的。孔子重视恒心的有无,他说过,一辈子也见不到真正的君子,但只要见到一个有恒心的人也就满足了。恒心如此重要,孔子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有恒心。要想使学生懂得树立恒心的重要性,孔子还是不空洞说教,仍然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篇》)”堆山是大工程,要有恒心才能堆成。可是到了堆山尖的时候,只差一筐土,你却停下来,结果山未堆成,功亏一篑,多可惜!谁让你停下来的呢?是你自己!为什么要停下来呢?是你不能持之以恒!由此可见,“持之以恒”有多重要。孔子并未讲“恒心”一类的话,但这“弦外之音”却是要学生“持之以恒”!我们不能不佩服孔子的高明,他的“循循善诱”是一切传播者的法宝!
孔子处处使用循循善诱的法宝。他用这个法宝把一个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子路引上了好学的轨道。
子路家贫,疾贫好勇,有些玩世不恭,经常头插公鸡毛,腰系长剑,以威示人。他第一次见到孔子的时候,态度粗野颇为失礼。但孔子却毫不介意,仍以礼相待,这使子路感到羞愧。孔子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舞弄长剑。孔子鼓励他说:“以你的本领再加上努力读书,定会有出息。”子路问:“学习真的有好处吗?”孔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对他循循善诱。孔子说,学习这件事就好像国君离不开谏臣、士离不开教友、驭马离不开马鞭、调弓离不开檠(正弓的工具)一样。子路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孔子诱导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光,岂不射得更深吗?”子路于是无话可说,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了孔门的学生。(《史记》中《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传》)(www.xing528.com)
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这实际上是传播者对传播对象进行引导,即往正确的轨道引导。子路没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经过孔子的循循善诱,子路放弃了原来的错误认识,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这就是引导所产生的好结果。如果对子路的错误认识不加以纠正,不向正确的轨道上引导,那么子路的错误认识就会继续存在,最终会导致他不读书,不学习知识,永远是一个粗野之人。所以,传播者的任务之一是要随时针对传播对象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错误倾向而加以引导,把人们的思想和追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就是传播的导向性。
传播离不开导向性,如果离开了,传播就会失去针对性,变成了盲目的传播。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传播者,时时都在注意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有目的地进行弘扬,传播其思想理念,以求最终得到好的结果。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讲学,颠沛半生,传播的范围仍然有限。经过弟子们在漫长岁月中世代传承,儒学才得以延续下来。于丹教授,足不出演播室,时间不过7天,结果其拥趸者很快遍布街头巷尾,于丹其人举国皆知。传播工具的进步,大大缩短了传播的周期,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把孔子请到当下,使古老经典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这就是“于丹”现象的一个重要启示。当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挖掘,还需要更高层次上有更具备历史深度和文化深度的设计与把握。于丹们贴近大众的传播特点,可以说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带有娱乐色彩的尝试,这固然很好,但并不能说这就是最好的道路,当然,更不是唯一。
有人说,于丹给大众提供的是一剂“心灵鸡汤”。于丹大受欢迎,折射出民众的心灵缺乏某种抚慰,精神上存在着某种饥渴。
此言极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这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水涨船高。两者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毋庸讳言。大部分中国人正逐渐富裕起来,不再为衣食担忧,开始忙碌着买房、买车、旅游、出国度假,然而,市场的繁荣,消费主义的盛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心灵的充实,人文精神是社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倘有匮乏,必将影响社会发展的和谐,最终会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于丹教授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21世纪呈现出太多的价值断层,人们由于选择太多而陷入心灵迷惑的时候,特别需要一种安顿和抚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