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流亡中的传播与正名

孔子:流亡中的传播与正名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流亡中的传播好事多磨,志者多难。然而三大贵族中却是有的拥护,有的反对。在14年的流亡期间,孔子虽未达到“求仁行道”的政治目的,但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和思想家,并未停止自己的传播工作,在遇到一些人和事的时候,他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教育身边的学生,并成为后世学习的至理名言。这种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是非常有益的。其二,传播“正名”的思想。

孔子:流亡中的传播与正名

流亡中的传播

好事多磨,志者多难。

史书记载,孔子有一段“周游列国”的经历。那是发生在他55岁到68岁的14年期间。他从鲁国出发,大约到过7个诸侯国,足迹遍布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在数千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他四处奔波最终还是又回到了鲁国。他所去过的诸侯国多达7个,因此说是“周游列国”并非虚言。然而“周游”一词却有不妥,容易使人误认为孔子是到这些国家旅游观光,其实不然。孔子是在鲁国失意之后,被迫背井离乡到其他国家去寻找政治出路的。既然在鲁国不能当官,那就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他想的是或许到别的国家能遇到明君得到重用,换一个新的政治舞台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德教礼治”来治国平天下。这叫做“求仕行道”,“求仕”是手段,“行道”是目的。在孔子那个时代,要实现政治理想,必须通过为官从政的道路。在孔子看来,当官并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志者应该做的事罢了。孔子到列国之后,事与愿违,各诸侯国并未让他做官,只是用厚禄把他养起来,表面上也尊重他,拿他当摆设,以示“尊贤”。对此,孔子深为不满,所以他经常变换居地东西游走。期间,他遇到了许多坎坷和危险:生病、绝粮、被困、化装潜逃,甚至差点被杀。他的所谓周游列国并非游山玩水,亦非逍遥,实在是“苦酒一杯”,自斟自饮。因此,“周游”一词大为不妥。他实在不是“周游”而是“流亡”,如果说他们一行是“流亡列国”应当是更加贴切。

孔子在离开鲁国之前,做了4年官,由“中都宰”(县令)做到了“大司寇”(司法部长),地位显赫,与三卿同列,属于上层贵族。他是个干实事的人,利用“大司寇”的职权,力图帮助鲁国国君加强公室,加强国君的势力;削弱私室(即收回已经旁落到达官贵族手中的权力),振兴鲁国。孔子提出了“堕三都”之策,得到了鲁国国君的支持。然而三大贵族中却是有的拥护,有的反对。因为,表面上看,把封地上的都城摧毁,打击家臣,好像是为三大贵族着想,避免将封地落到家臣手中,可是实际上,“三都”一毁,三大贵族的势力也被削弱。所以,再开始堕都时,三大贵族都醒悟了,联手反对孔子的主张和做法。这样一来,孔子的“堕三都”之策遭遇抵抗,实际上只堕了一个,其他两个堕不下去而流于失败。自己的政策未能得以实施,并且得罪了上层的权贵,孔子在鲁国是没法继续待下去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鲁国。

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孔子是不情愿,但又是无奈的。“大司寇”的官衔已经没有,终日所坐的是冷板凳,看到的是冷面孔。按照规矩,鲁国“郊祭”之后的祭品(肉食)应当有孔子一份,然而此时却没有了。显然这是不把他当作大夫来看的信号,鲁国的上层统治者将孔子的心伤透了。

恰在此时,齐国为了腐蚀鲁国的上层统治者,送来了美女组成的乐队及骏马。鲁国的贵族和国君不知是计欣然受领,从此朝风愈下,无人再理国政。看到这一切,孔子深感愤慨,一气之下,他率领自己的一群学生乘马车开始了“周游列国”。

在14年的流亡期间,孔子虽未达到“求仁行道”的政治目的,但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和思想家,并未停止自己的传播工作,在遇到一些人和事的时候,他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教育身边的学生,并成为后世学习的至理名言。这种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是非常有益的。

其一,传播富民教民的思想。

当今的世界人口爆炸”,许多国家都在为人口的增长失控而忧心忡忡。在孔子那个时代,因为战乱和灾害,人烟稀少,经常是百里无人烟,不闻鸡犬之声。在当时发展人口是好事,哪个国家都希望本国的人口增加。

孔子离开鲁国,来到卫国,这里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孔子惊喜不已,赞叹道:“这里的人口真多呀!”

孔子的学生冉求听到孔子的赞叹后接过话来,问道:“人口多了,应当怎么办呢?”

“让他们在生活上富裕起来。”

“人民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

“再让他们受教育。”

从这简明的对话可以看出,孔子传播了“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富与教并举,不可或缺。

封建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贪欲,对人民总是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暴敛政策,从来不想到“富民”的事,在他们头脑里,没有“富民”的思想。孔子虽然也曾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员,但他对待人民的态度却与别的统治者有所不同,他关心人民的疾苦,同情人民的苦难,首先想到的是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先有百姓的富裕,而后才有统治者的富裕。“百姓足,君孰与不足?”2000多年前,孔子就传播富民的思想,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的富民思想是正确的,有先见之明。可惜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不去重视这一思想,只有到了20世纪富民思想才变成了中国当政者的富民政策,使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孔子的思想是超前的,时光逝去得越多,愈发显得正确。

孔子从自己的从政经验中体会到,治国要先富民,但只讲富民还不够,还必须教民,在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富而不教,人的素质低下;教而不富,社会未必安定。又富又教,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完善自己,使得社会稳定。又富又教的办法是正确的,我们今天不是也要既抓物质文明又抓精神文明吗?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无论是实行什么制度的国家,都需要富民教民,这是治国安邦的大计。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富民的方法也就不同,富民的内容更是不同。孔子是想用礼、乐的那一套来教化人民,这是我们今天所不取的。

其二,传播“正名”的思想。

学生子路在卫国做了地方官,有一次和孔子聊起来,问道:“如果卫国国君请你来治理国家,你打算先做什么事情?”

孔子回答:“那就从正名开始吧。”

“你好迂腐啊!名有什么好正的?”

孔子认为“正名”是个严肃的问题,而子路却做了极不严肃的回答,受到了孔子的责备:

“你好粗野啊!有修养的人对于不知的事应持保留态度,不可轻率作答。”

看来,子路是不懂得正名的重要性,所以,孔子就对他讲了一番道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www.xing528.com)

我们现在爱讲“名正言顺”,这话就是从孔子那里来的,说明他的正名思想为人们所接受,影响了数千年,这是他的传播功劳。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人们对一些事物的概念尚未搞清楚的时候,怎么能形成判断和推理呢?怎么能做出结论呢?所以,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由于言不顺,认识上是混乱的,是非是混淆的,各人有各人的是非,各人有各人的行动,那么要形成共识和统一的行动都是不可能的,结果必然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没有一定的标准可遵循,老百姓就无所适从,这必然造成了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方面的混乱局面。

孔子证明是有针对性的,当时犯上作乱的现象太多了,子杀父,臣弑君。这本是复杂尖锐的利害矛盾所造成的,但孔子认为是当事者不遵守名分。比如,你是臣,名分规定你比君低一等,对君要服从,要尽忠,怎么可以“弑君”呢?反之,你是君,名分规定你对臣要以礼相待,怎么可以作威作福呢?君要像个当君的,做你应该做的事,尽你应该尽的职责;臣要像臣,在道德行为上不要违背周礼。同样,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这就是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名的积极意义在于:“名”和“实”要相一致,循名责实,名副其实,不要名实相乖,名不副实,徒有虚名。比如说,某人名为教授,实则能力水平一般,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实乃名实相乖,这就需要正名。因为知识水平只够评为讲师,所以结果可能被“正”为讲师,如此则名实相符了。在今天,假的东西比比皆是,如四川“郎酒”全国有名,结果竟然出现了60余种与真酒极为相似的“假郎酒”,一时之间,被称作是60条“假狼”。工商部门进行的“打假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搞“正名”,让商品的品牌与品质一致起来。如果不搞正名,则伪劣假冒就会充斥于社会祸国殃民。

正名的消极作用是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用过时的周礼作为“正名”的标准,套向一些新生事物,显然这是一种保守倾向,是不足取的。

其三,传播“君子固穷”的意志力

孔子一行流亡经过陈国的时候,因兵荒马乱,百里无人烟,他们断粮了。

饥饿在考验着这一群知识分子。有的人饿得站不起来,有的人在择野菜。孔子镇定自若,弦歌之声不绝。

子路忍耐不住,抱怨道:“君子也有穷困不堪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有人把“君子固穷”解释为“君子本来就穷”,似觉不妥。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不怕穷困,在穷困的时候要意志坚强,能挺得住,不改变行道的初衷;小人遇到穷困时则乱了方寸无所不为。

有些学生经不起饥饿困难的考验,缺乏意志力,孔子感觉到这是可怕的危机,若不能正确对待,会把学问和行道的事业毁掉。有鉴于此,孔子才讲了这样的话,目的是要学生们获得一种意志力,乐观起来向困难作斗争。

学生们在老师的鼓舞下又笑逐颜开,讨论老师的行道主张为什么不能被国君采纳。有的说,这是因为老师的主张虽然正确,但标准高了,难以实现。孔子摇摇头,认为降低标准就是放弃主张,迎合世俗是要不得的。颜回的看法是:主张正确而不被采纳是当权者的耻辱,不为别人采纳而自己仍坚持下去,那才是君子的修养。

孔子听了极为高兴,对颜回开玩笑说:“你将来如果发财了,我替你去当管家!”

意志力是一种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它可以使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勇于去克服艰难险阻,愈挫愈勇。“君子固穷”的意志力对于古今中外的有志者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其四,传播积极的入世思想。

路过楚国的时候,孔子一行遇到长沮、桀溺两位隐者。他们劝说子路:“多事之秋,天下之乱如洪水,何人能改变得了?你与其跟随孔子去躲避坏人,不如跟从我们一起避世。”

这里提出了“入世”和“出世”的问题。隐者看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洪水一般无法改变,故采取了“出世”的逃避态度。而孔子呢?他有一种使命感,要尽自己的责任,采取“入世”的态度,偏要去改变不合理的现状。

因此,当子路将隐者的话转告孔子之后,孔子感叹道“我不能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我不同世人交往又同谁交往呢?如果国泰民安,天下无事,我又何必出来参与变革社会的事呢?”(《论语·微子篇》)

儒家哲学是“入世”哲学,道家的哲学是“出世”哲学,道家的信徒容易谈隐士,与鸟兽同群;儒家的信徒参与意识强,立志改造社会,常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肯定孔子的入世思想,以便增强现代人的参与意识,为社会的发展主动尽责任。

于丹在《论语心得》对孔子的入世思想进行阐释,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很多人不看《论语》却喜欢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想原因大概如下:第一,当前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人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很少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学;第二,传统的直接解读式语言生硬晦涩、方式严肃刻板,使人容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感觉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离我们太遥远,学习那些古典文集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从而产生一种距离感。而于丹的《论语心得》告诉我们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事件都能给现代人以启迪,对现实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告诉人们积极地去对待自己的人生

回顾于丹的《论语心得》中《天地人之道》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这部曾经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实际意义?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2000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接着又说到《论语》的真正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这样的序言使《论语》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亲和力,从而拉进了普通大众和《论语》的距离。这也符合我们新闻传播中所说的心理接近性,正是有了这种心理上的接近,才能使《论语》等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产生吸引力,引导人们去“入世”,为社会的发展尽职尽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