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的有声传播与卫国之战

孔子的有声传播与卫国之战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声的传播好古敏求,整理文献典籍,让《诗》、《书》、《易》、《礼》、《春秋》更好地传世,播下华夏文化的种子,形成传统,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孔子给学生讲课答疑,这是面对面的传播,有声的传播。说起有声传播,顺便讲一讲孔子在卫国击磬的故事。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孔子的有声传播与卫国之战

有声的传播

好古敏求,整理文献典籍,让《诗》、《书》、《易》、《礼》、《春秋》更好地传世,播下华夏文化的种子,形成传统,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可以说是无声的传播。

开办学校,聚徒讲学,通过课堂传道授业,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德修养教给学生,使3000人受到了教育,使72人精通“六艺”而品学兼优,这是孔子的又一大历史功劳。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孔子给学生讲课答疑,这是面对面的传播,有声的传播。说起有声传播,顺便讲一讲孔子在卫国击磬的故事。孔子击磬时,有个挑草筐的人路过,说道:“这击磬人有救世之心啊!”又说:“见识浅陋呀!从这硁硁的声音听得出来啊,既然没有理解自己,那就停止救世好了。水深就脱衣过去,水浅就撩衣过河。”孔子叹道:“他说得痛快,但不知道像他说得那样去做很难啊!(《论语·宪问篇》)”击磬是一种有声传播。言为心声,音为心声,过路人从硁硁的击磬声中听到了孔子的心声:他有救世之心,而无救世之力。如是,岂不悲哉!击磬、弦歌、讲课等等,都属于有声的传播。

孔子从“三十而立”的时候开始办学,在漫长的一生中,前后进行这种有声传播的教育活动长达40余年,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位伟大教育家,也是第一位伟大的传播者。

在孔子以前的西周社会教育体制是封闭的,只有官方的学校,而无民间的学校,教育被官府和贵族们垄断,叫做“学在官府”。由于学校官办而被垄断,只有上层人物的子弟才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而广大的平民子弟则被关在学校大门之外,他们只是军事训练的对象,学不到高深的知识。

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东迁,春秋时期开始了。这时社会动荡,诸侯四起,原来王室专门负责教育的“王官”们走散了许多,去到一些诸侯国兴教办学。这就是所谓的“三官失手,学在四夷”。这是一种“文化下移”和“教育下移”的现象。

“教育下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出现了民间办学的新生事物。

正在这时,孔子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帜,开办私立学校。

以前的官办学校只收贵族子弟,不收平民子弟,那是“有教有类”。孔子的“有教无类”则是不论贵贱贫富,也不论宗族和国籍,只要是有志于学的青少年都可以入学受教。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有教无类”的实质。孔子打出这样的旗帜为平民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制造了舆论。

当然,孔子的教育不可能是无报酬的,他并非富翁,教书还得先吃饱了肚子。所以,他对每个入学的学生要收十条干肉。人们会问:为什么尽收干肉?吃得完吗?须知,孔子那时尚无通用货币,只可用实物作价,也许干肉就是实物货币吧。就是说,收别的东西做学费也是可以的,只要它价值十条干肉。“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批林批孔”而讥笑孔子收学生十条干肉,说是穷学生家里哪有十条干肉呀?只有贵族子弟才给得起。因此推断说“有教无类”是假的,交不起干肉就进不了学校门。

真是假的吗?

不!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孔子的那些学生并非全是贵族。有名有姓的贵族子弟就只有鲁国大夫孟懿子的两个儿子,富家子弟也只有子夏、冉求那么几个,其余的大部分大概都属于寒门子弟。孔子的第一个得意门生颜回就穷得可怜,住在人不堪其忧的“陋巷”,过着箪食孤饮的生活。孔子最信得过的学生子路,出生在吃野菜的家庭,吃米要跑到百里之外去背。学生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家“无置锥之地”。学生原宪住在“上漏下湿”的破屋子里读书,苦不堪言。除了穷学生,还有鲁国之外来自卫国、陈国……的学生。这可以看出贵、贱、贫、富的学生和异国异地的学生都有,学生范围打破了等级的和地域的界限,孔子实行的确实是“有教无类”。

不过,也有遗憾之处,孔子有严重的“男尊女卑”的落后意识,在他的门下竟无一个女徒。因此,“有教无类”也只是男人的世界

孔子为贫寒子弟争得受教育的权利而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这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具有启蒙的作用。那么,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人人受教育和普及教育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www.xing528.com)

一方面,他先知先觉,认识到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乃至全民族的素质有重要作用。他提出了“习性说”。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就人的本性而言,每个人生下来都差不多,即“性相近”。后来,为什么有的人变得经验丰富,聪明能干,而另一些人变得平庸,对许多事情都一问三不知呢?这就是后天的原因,有的好学,有的懒惰,结果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就是“习相远”。孔子的“习性说”是唯物的,肯定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由此,他认识到,教育对增长人的知识才干,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同样是说教育可以使人完善自我,革新自我。

另一方面,他认识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通过办学可以培养一批合格的从政人才。孔子认为,国家的治与乱取决于国君用什么样的人。若用了贤臣,则治;若用了佞臣,则乱。孔子办教育从最根本的目的来说,是要培养一批“贤臣”,让他们去服务于国君,起到治国安邦的作用。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孔子的这个目的部分地实现了,他的一些学生在鲁国、卫国、陈国、楚国……受到重用,为官一方,有的做了贵族大夫的家臣。

孔子用什么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呢?

总的说来,是实行两方面的教育,一是文化知识教育。二是行为道德教育。前者教书,后者教人,孔子是有政治眼光的,它既教书又教人,不搞片面的教育。在文化知识教育方面,他设置了六门功课,即所谓的“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有文学哲学艺术、历史、政治、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注意了多样性,不那么单调。可惜,这里没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孔子有轻视生产实践的倾向,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田种菜的事,他一无所知,而且还说樊迟没必要关心这些事,说是你要把学问研究好了,禄也就在其中了。由于轻视生产实践,孔子也就不讲生产知识。

教材那么多,又那么深奥,如何才能把学生教懂呢?采用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呢?

主要的方法是“启发式”。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老师不要代替学生思考,引而不发,耐心等待学生的自我领悟。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如果是正确的,这就最为有用,终身难忘,远比老师讲给他的道理要记得牢靠一些。如果自己悟出的道理欠妥,老师予以纠正,这对学生也是好的,通过比较留下深刻印象,想想自己的道理为什么是错误的,老师的道理为什么是正确的。孔子对启发式的教育总结了很好的经验,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仍然是一笔精神财富。他在《论语·述而篇》里说:“不愤不启,有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对一个问题想弄明白却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他的脑筋已开动起来了,你可以指点他一下,使他茅塞顿开。学生已经弄明白的几个问题,想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却又犯难的时候,你也应该去开导他,一指点他就通了。一个屋子有四个角,老师已讲了一个角的具体情形,对于其他三个角没有讲,而学生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时就不要讲下去了,讲也没有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前者可以使学生举一知二,触类旁通;后者只能使学生只知道东而不知道西。

启发式不仅对教学是不可缺少的,要在长时期的教学活动中“一以贯之”,而且对现代传播学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也应在众多的传播活动中“一以贯之”。传播者对于自己的传播对象也要搞“启发式”,不可搞“灌输式”。传播对象不是可以愚弄的阿斗,他们有自己的人格、思想、见解、判断力,在对他们进行传播的时候,不可把一些思想和观点强加给他们,而要摆事实,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传播者不可代传播对象去思考,更不可代传播对象下结论。

我们研究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为研究而研究,目的性极明确,要为今天的传播实践服务,从中取法。看看孔子(传播者)是怎样对自己的学生(传播对象)进行启发的,我们便于触类旁通,懂得怎样去启发大众传播的传播对象。

于丹“人如其名”,一路走红。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后,于丹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布道人。而据其演讲稿整理而成的《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大关。对此,坊间用“学术超女”来形容于丹这位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人,不过,于丹的走红,也让人疑惑不解,解读传统经典这事儿,很多人做过,为什么单单她红了?

很多人或许并不清楚,擅长讲述传统经典的于丹,其本职行当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看上去充满现代感的影视传媒似乎和《论语》、《庄子》这些圣贤书格格不入,而事实上,于丹正是让今天的传播媒介为实践服务,从中取法,摆好传播者与受众的最佳位置,智慧地游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并用传统经典的精髓,化解着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于丹〈庄子〉心得》开篇就讲了个真实的故事:于丹的一个朋友,原来是做媒体的,后来改行做了房地产,资产越做越大,本来应该是很幸福的,但是幸福却离他越来越远,他总是担心儿子上学后会被人绑架,于是选择将家人送往国外,留下自己孤独地在国内打拼。于丹由此感慨地说:“一个只拥有10块钱的人,他的快乐未必不如一个拥有亿万身价的人。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里的分量。”

这就是于丹从《庄子》中悟出的“名利观”。解读经典,不单单要阐明文字包裹住的哲理,更应该指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于丹立足经典又放眼现实生活。她对《论语》、《庄子》的解读,决不限于将古文转化为现代汉语那么简单,它更强调阅读经典对人心灵成长的裨益,更注重将圣贤思想的精髓,转化为实际可用的处事原则。

从网上随意搜索以下,就可以发现于丹的演讲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其中邀请者不乏各地的政府机关,而许多政府官员、企业家、大学者从不讳言是“鱼丸”,“对症下药”给现代人提供“心灵鸡汤”。从这个意义上说,于丹是一位出色的布道人,也是将孔子的教学理念成果转化为传播理念而取得成效的传播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