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传播媒介:烽火与大众传播

中国古代传播媒介:烽火与大众传播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传播媒介自古及今,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边防线长,古代的中国边防常常受到尚武的落后民族的侵犯。烽火是古代示警的一种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也不失为一种传播媒介。同时也说明,在古人的脑子里,都把“烽火”视为战争的别名。烽火这种报警形式在历史上的作用很大,举烽火是严重的事情,不可无事生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褒姒受宠后欲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想残害原来的太后和太子。战争未起时,用烽火报警。

中国古代传播媒介:烽火与大众传播

中国古代的传播媒介

自古及今,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边防线长,古代的中国边防常常受到尚武的落后民族的侵犯。这些民族以武力犯边,掠夺烧杀。

历代王朝都重视戍边,保护华夏文化,一旦有军情,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为王前驱。

问题是边关的守军并不很多,彼此相距甚远,如果西边来了侵略者,东边的将士怎么能迅速知道呢?现在好说,用电话电报就可以报警;古时候用什么报警呢?东线怎么知道西线有敌情呢?

古人有办法,那就是用烽火报警。烽火是古代示警的一种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也不失为一种传播媒介。一旦战争爆发,边关的烽火不断,侵略者天天来,戍边的将士频繁作战。唐代诗人杜甫安禄山造反以后,陷入乱军之中,与家人隔离,互不通消息,十分忧虑。他在诗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说的“烽火连三月”,就是指“战争”连续打了许多个月,不说战争,而说烽火,这是一种借代修辞。同时也说明,在古人的脑子里,都把“烽火”视为战争的别名。

用烽火报警是一种好方法,具体做法大概是这样:在边防线上,隔不多远修建一个烽火台,在这烽火台上平时准备好一堆干柴,并放进一些狼粪。一旦侵略者来了,便点燃干柴,大火熊熊,而狼粪也被燃烧起来,冒出直冲云霄的一股黑烟,又高又直,很远的地方都可望见。狼烟滚滚,引起了邻近烽火台的注意,于是也跟着举火,升起狼烟,不要多久,一传十,十传百,从西到东,整个边防线上都升起了狼烟,这时,连百姓都知道,不好了,犯边者来了,必须想办法保护人畜的安全。

现在我们参观古长城,你就可以看见在长城的一些制高点上到处有烽火台,那就是古代用来报警的,在各烽火台之间,设有枪口、炮口,那是专门用来对付进犯者的。明长城修得牢固,防御体系好,烽火台、炮台、枪口齐全,防犯能力强。自从明长城修好之后的600余年间,西部边防线上,再也没有谁来犯边,更没有谁能越过长城。

烽火这种报警形式在历史上的作用很大,举烽火是严重的事情,不可无事生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西周的末代国君周幽王不就是因为乱举烽火而自取灭亡的吗?

那时,西部边防很不安宁,西部这个游牧民族时常犯边,弄得周王朝不得安宁。对付的方法就是搞好报警的烽火设备,并且与各地方的诸侯相约,一旦有烽火军情,各路诸侯都要联合起来,共同御传。

问题是周幽王乱用这种信约,无事生非,他身边有一个叫做褒姒(bāo sì)的美女,是一位罪犯为赎罪而献给周幽王的。褒姒也怪,艳如桃李,冷若冰霜,不管周幽王怎样宠她、哄她、戏她,总是不露一丝笑容。周幽王对此深感遗憾,欲讨欢心而又无办法可想。这时有位大臣叫虢石父,怂恿周幽王举烽火,戏弄诸侯,让褒姒开怀一笑。周幽王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他传令举烽火,狼烟四起,各路诸侯以为有军情,望火带兵而至。结果是受了骗,当诸侯来到骊山脚下,发现并无军情,只见周幽王和褒姒在饮酒作乐。他们带着兵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人马闹翻了天,褒姒觉得好玩有趣,不禁抚掌大笑,周幽王说:“爱卿一笑,百媚俱生!”

你笑吧,笑了就要哭,君不闻乐极生悲?正是这样,褒姒的笑,给民族带来了灾难,一笑而失天下。

褒姒受宠后欲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想残害原来的太后和太子。原来的太子宜臼被迫逃离,并搬动西戎兵马攻打过来。这时,周幽王又举烽火,可是各路诸侯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再也不动,没办法周幽王成了刀下鬼,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

战争未起时,用烽火报警。战争爆发之后,战争指挥者又用什么东西传令呢?那就是鼓声、号声、旗帜等等,鼓是用来鼓舞士兵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击鼓进攻,需要士兵的时候,有时用号声来指挥,至于阵势的变换,有时通过摇晃旗帜来指挥。

这里要讲一个击鼓进攻而获胜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齐国侵略鲁国,齐是大国强国,鲁是小国弱国,两军对垒,战于长勺。(www.xing528.com)

鲁庄公亲临战场,勇而有谋的武将曹刿当他的军事参谋,鲁庄公有点急,想先发制人,击鼓进攻。曹刿阻拦,不让击鼓,因为对敌方不摸虚实,不能贸然进攻。

齐师仗恃人多势众,急急忙忙就擂起鼓来,但行动不统一,三次击鼓都未冲进鲁军的阵地,反而被打败,回头逃跑。

这时,鲁庄公有些沉不住气,想击鼓歼灭。曹刿又阻拦说:“不行,未到时候。”他一边说,一边察看齐师阵地上的车辆,他发现;那些车辙纵横交错,乱七八糟,说明不是有计划地朝一个方向撤退,而是向四面八方溃逃。而且,齐师阵地上的战旗也无人管理,纷纷倒地。细心的曹刿从敌人的车辙和战旗迹象获得了重要的信息——齐师真的是失败了,溃逃了,而不是佯败。如果是佯败那就是提高警惕,不得追击,因为“大国难测,惧有伏焉”。经过调查之后,于是他说:“是时候了,可以击鼓追击。”结果自不用说,是以齐师的失败和鲁师的胜利而告终。

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何我两次要击鼓进攻你都阻拦呢?”

曹刿解释道:“作战是凭勇气取胜。击鼓要掌握时机,时机不到千万别出击,队伍的士气挫伤不得。只有时机到了,才可击鼓,这时队伍一鼓作气,直到胜利。如果早击鼓,队伍冲不上去,士气受到挫伤,你再击鼓也没有用,击鼓的次数越多,士气也就越来越没有了。这次战争之所以取胜,就是因为敌方乱击鼓,挫伤了自己的士气,我们击鼓掌握了时机,鼓舞了士气。

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处于抗日时期,乡下的游击队为防犯侵略者,在村口、路边或山冈放哨,山冈上有棵信号树,一旦发现敌人来犯,就推倒信号树,乡亲们见树倒了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信号树的作用与古代的烽火台差不多,都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

烽火、鼓点、号声、锣声、旌旗等等都是一些信号,在战事方面起了很大的传播作用。

报纸是近代的产物,是大众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目前中国的报纸有2000多种,期刊有7500多种,出版社有540余家,每年出版9万多种图书。这组数字是惊人的,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大众传播事业是相当有规模的。这是说现代,古代有无报纸呢?

据唐末孙樵的《经纬集》记载,在中国唐代开元年间就有了萌芽状态的报纸,谓之“开元杂报”。这是一种手抄报,抄一些皇帝的谕旨和百官章奏,还有一些政府的文件资料。手抄是很慢的,每天组织较多的人抄写。“开元杂报”每天发送到京城的官员手里,传播朝廷的一些新闻。“安史之乱”以后,各地方藩镇节度使在京城设办事机构,名曰“进奏院”的官员传抄京城“状报”,然后通过驿站送到节度使手里。京城里的手抄小报先是在京城内传阅,后来扩散到京城之外,不过,这只是在统治者内部传来传去,普通百姓不得与闻。

到了宋代,“状报”继续存在,而且内容增加了,除皇帝的谕旨和百官的章奏之外,还介绍宫廷和皇帝的生活情况、官员的升迁、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暴动的政治动态。“状报”定期发布,5日、10日、半月不等。到了南宋,出现了“朝报”,每日发布。

“状报”发到各州,州以下的郡级地方政府见不着“状报”。州转抄“状报”,另加一些内容,成为“郡报”,然后由州发到郡。“郡报”有点自由化倾向,着眼于朝廷动态的报道,有时抢先发布朝廷新闻,造成泄密。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出现了民间的报纸,名曰“小报”,它自办发行,自成系统,印数较多,民间的报纸官方当然不喜欢,说它诋毁时政,“动摇众情”。

到了明代,民间的报纸更加活跃了,出现了颇有名声的“京报”。它以官方报纸“郡报”的内容为报道的消息来源,天天出版,先是手抄出售,后来改为活字印刷,有自己的专门“报房”经营机构和手工印刷作坊。在17世纪中期,从手抄到活字印刷,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报纸有了长足的进步。

清代报纸有官办、民办之分,前者主要包括邸报与清末官报,后者主要有京报和19世纪以后大量创办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报纸。官报具有中央公报性质,由皇帝的办事机关直接掌管,体现中央集权。京报的出现预示着现代报纸的诞生,也预示着大众传播的时代即将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