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阳光下的孔子:大众传播与图文并茂

阳光下的孔子:大众传播与图文并茂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种种在现代汉语里,传播这个词被广泛地使用。既然是这样,那么,传播一词的含义就不难理解,原来是一种交流思想感情或信息的活动,换句话说是人际间的种种交流活动。一切出版物都是无声的,同属于书面传播。两个人促膝谈心,面对面地交流思想、感情、学习心得和其他信息,这是不依赖于物的传播,完全是人的一种行为。传播者的任务是要发挥这两种传播的优势,把二者结合起来,互相补充,这就是图文并茂。

阳光下的孔子:大众传播与图文并茂

传播种种

现代汉语里,传播这个词被广泛地使用。传播,诸如传播信息、传播革命的火种、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知识、传播观点、传播文化、传播谣言,这几个动宾结构都使用了“传播”这个词,在词义上没什么差别,无非是说要把一种什么东西传播出去,让他人知道。在传播活动的过程中,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传播者,另一个是受传播者即传播对象。

既然是这样,那么,传播一词的含义就不难理解,原来是一种交流思想感情或信息的活动,换句话说是人际间的种种交流活动。孩子在学校读书,考试完结了,给妈妈写封信,报告考试的结果,让妈妈知道自己的成绩,这是孩子给妈妈送信息,是孩子在向妈妈传播。妈妈收到信后,见成绩不错,心里高兴,即刻复信鼓励,让孩子知道妈妈的心情,这是妈妈在对孩子的传播作出反应。孩子这边把考试信息传给妈妈;妈妈那边知道信息后及时作出反应,这就是全部的传播过程,属于双向传播。如果孩子寄出去的信,石沉大海,得不到反应,不起任何作用,那么这种传播就是单向传播,收不到传播的效果。

给妈妈写信,给教师写信,给朋友写信,给恋人写信,或者是当面告诉某位先生一件事,这都是传播,只不过传播的对象是一个人。教师在课堂讲课,领导人在讲台上作报告,国家首脑在电台、电视台发表演说,这也同样是传播,但传播的对象再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成千上万的人。依据传播对象的多寡即传播面的大小可把传播分为四种,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这叫做“自身传播”;两人对面或背靠背,进行思想、感情、知识、技术、信息的交流,谓之“人际传播”;把学生召集在一起听课,把许多的人聚集起来听报告,谓之“组织传播”;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发布各种新闻,谓之“大众传播”。严格说来,除第一种传播外,后三种传播都可视为“人际传播”,因为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也是发生在人际间的,只是传播对象即听众和观众有多寡区别。

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把传播分为不同的种类,你和情人在一起,窃窃私语,甜甜蜜蜜,你的一句话,一种语调,都会拨动情人的心弦,并作出爱的反应。你的语言是动人的,你的传播是有声的传播。如果你和亲爱者一旦离别了,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如果要吐露心曲就必须借助纸笔,或借助网络等达情。远方的恋人收到了可抵万金的情书,但听不见你的声音。这无声的传播。由此我们又可以把传播分为有声的传播和无声的传播。或者叫做“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一切出版物都是无声的,同属于书面传播。有声的是不是比无声的好些?那不一定。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的弹技,可说是淋漓尽致,用琵琶声诉说自己心中的“无限事”,闻者动感伤怀。但是,弹着弹着,琵琶女忽然一下停住了,没有声音,但那环境气氛更令人伤心。所以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传播也是一样,有时是无声的传播更为有效。

传播还可以分为“物的传播”和“人的传播”。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早已过世了,但他生前演唱京戏留下的影片和唱片仍供我们欣赏。我们没有见过梅兰芳先生,恨不与先生同时,有的人虽与先生同时,却又没有相逢的机会,受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通过观看影片和欣赏唱片,我们则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梅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历历在目。这是影片和唱片为我们传播的结果,这叫做物的传播。两个人促膝谈心,面对面地交流思想、感情、学习心得和其他信息,这是不依赖于物的传播,完全是人的一种行为。这就是“人的传播”。这两种传播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打通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一个是沟通人的心灵。虽有区别,但归根到底,一切传播都离不开人,影片和唱片的图像和讯号不都是人复制出来的吗?应该说,在本质上,一切传播都是人的传播。

办刊物和报纸都讲图文并茂。“图”是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文”是大大小小的稿件。“图”和“文”都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打开一张报纸,或者翻开一本杂志,如果全是文字,密密麻麻,没有一张图片,你想,读者的心情会是如何?喜欢还是不喜欢?回答自然是否定的。读者不仅要看文字,而且还要看图片。图片是值得玩味的,它给人以形象的感觉美的享受,在传播效果上显得生动活泼。文字传播自然也有它的长处,可以把非常复杂的事情说清楚,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把丰富细腻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是图片报道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它也有自身憾处,即不能给读者直观的形象的感觉。从形象的角度看,传播又可以分为形象的传播和非形象的传播。不要误解,这里说的“形象”是指图像,而不是文章中被描写的各种形象。如果单独谈写作艺术中的形象性,那么文字报道也是不缺乏形象的。我们说“文字报道”是“非形象的传播”,并未否定它描写叙述时出现的形象。

照此说来,一切文字出版物和文字资料、信函、公文等等都是“非形象传播”;而一切图片出版物,诸如画报、画册、招贴广告等等都是“形象传播”。这两种传播各有千秋,独立存在,谁也代替不了谁。传播者的任务是要发挥这两种传播的优势,把二者结合起来,互相补充,这就是图文并茂。

在生活中,无声的传播是很多的。当你和别人碰面的时候,不用对方开口,就可大抵知道对方的心事或心灵深处的东西。为什么?因为对方的心事或心情不自觉地显露在自己的脸上,或者喜形于色,或者忧锁眉梢,对方在对你进行无声的信息传播。只要你注意察言观色,留意眼神和哀情,即可暗知对方了。有位算命先生曾经撰文讲自己怎样给别人看相骗钱的故事。别人都以为他是会看相的高手,猜人家的心事一猜一准。他自己暗暗地笑了:哪是什么高手?我只不过是依据人家的脸色说话。原来,他在街头摆摊看相时,十分注意观察远处朝他走来的人,来者可能要看相。算命先生立即注意观察来者的神色:高兴,还是忧愁?是来向我问喜,还是问忧?算命先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心理学的道理揣摩来者的心事,他可能是为何事而伤,为何事而喜。有一回,一个青年神魂颠倒似地来到看相摊,算命先生猜想出现在眼前的这位青年是位失恋者,对象搞吹了才这么六神无主,感情痛苦。于是他试探着撂出一句话来:“天涯何处无芳草!”那位青年一听,眼睛一亮,奇怪算命先生怎么知道自己的心事?不仅知道而且还在鼓励我继续去寻找别的“芳草”,好姑娘有的是呢!乍然间,青年把算命先生视为知音,把心里的感情痛苦全都讲了出来,算命先生附和着,讲了一些模棱两可、大而无当的话,那青年听起来却觉得很舒服。青年觉得算命先生很神,能说透他的心事,其实呢,算命先生一点也不神,普通凡人一个,他的“神”恰恰是青年的面部表情带给他的,青年是无声的传播者,算命先生是受传者,从传播者的面部接收了反映心曲的信息。

人的面部表情丰富极了,描写笑的词语相当多:嫣然一笑、哈哈大笑、捧腹大笑、微微一笑、皮笑肉不笑、冷冷一笑、莞尔一笑、奸笑、傻笑、讥笑、讪笑、苦笑、啼笑、嬉笑、会心一笑。人们爱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和感情倾向。正因为如此,孔子主张“察言而观色”。意思是说,人情练达的人要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观察别人的表情,以知其心理状态。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原话是这样:子张问:“士人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以上段对话大意是讲,子张问老师孔子:“读书人怎样才算是通达事理呢?”孔子对子张的提问感到意外,反问道:“你所说的通达是指什么呢?”子张回答说:“通达的人在诸侯国做事一定有名声,在大夫封地做事也一定有名声。”孔子说:“原来你说的是名声而不是通达啊!所谓通达的人是这样的:品质正直而且爱好礼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观察别人的表情,以得知其心理状态,并考虑自己如何甘居人下。这样的人在诸侯国里为臣一定通达,在大夫家里为臣也一定能通达。所谓有名声的人,外表上好像很仁义而做起事来则完全相反,可他们却以仁人自居则不感到惭愧。这种虚有其表的人在诸侯国和大夫封地仍旧有名声。”

孔子这段话否定了那些表里不一的所谓“闻人”,肯定了“质直而好义”的达人。子张分不清闻人和达人,混浊了“闻”和“达”的界限,作为老师的孔子对子张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告诉他分辨闻人和达人的方法,那就是“察言而观色”。闻人的特点是表里不一,不肯甘居人下,虚荣心强,搞花架子。达人则正与之相反,表里如一,甘居人下,质朴好礼,老老实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看着眸子,往往能察人心人情,因为眼神不断地在向你传播信息。两个人对面交谈,当你在讲述一件事或阐述一种观点的时候,如果对方睁开一双明亮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你,专心地听下去这表明他对你所讲的很感兴趣,内心可能引起了共鸣,有赞同之意。如果对方的两眼望天,或者东张西望,这表明他对你所讲的不感兴趣,甚至是不以为然,而且夹带着几分傲气,瞧不起你。如果对方低着头,默不作声,这表明他对你讲的话产生了怀疑,似信非信。由此可见,眼神是可以传播信息的,无须问便知对方的心态和情绪。中国晋朝有个文学家叫阮籍,此人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当别人拜访他的时候,如果来访者是他所敬爱的人,便用青眼相看;反之,来访者是他厌恶的人,便用白眼相看。阮籍不用说话,来访者只看看他的眼神便知自己是受欢迎还是不受欢迎。眼睛是传情之物,瞪人家一眼,瞟人家一眼,斜视人家一眼,对方就知道自己得到的是爱还是恨。

中国元代是杂剧兴盛的时代,作家辈出,王实甫写的《西厢记》享有盛名。他描述了张生和莺莺这一对青年男女反封建礼教的爱情故事。张生出身寒微,与相府的千金莺莺成亲有点门不当户不对,莺莺的母亲老夫人逼着张生进京赶考,希望他获取功名,提高身份,把女儿嫁给他才安心。为了赶考,张生不得不暂时离开莺莺,于是有了长亭送别的场面。在分手时,因为有老夫人在场,张生和莺莺不便倾诉衷情,相对无言,只好用会说话的眼睛来传情,莺莺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在转动,向张生暗送秋波。张生明白,那转动的秋波在对他说:“真舍不得你离开,你早些回来吧,我等着你。”张生的心被莺莺那转动的眸子扰乱了,自己的心好像在燃烧,他情不自禁地唱道:“怎敌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张生那激动的心情不是莺莺的言语所致,而是秋波转动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有声的传播在起作用,恰恰相反,是无声的传播惹得他心神不定。可见,无声的传播是非常有力的。

面部表情,秋波的转动,一投足,一举手,这都是无声传播可以利用的手段。在这些手段里,最有表现力的即最具传播效果的是眼神。正因为如此,历代的画家在画人物时特别注意画人的眼睛。一幅人物素描画,即使你把人物的面部画得很像,甚至头发也画得清晰可睹,但是,假若未画好人物的眼睛,那么这个人物的神态还是表现不出来。据说,晋代的画家顾恺之画人像,常常是三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曰:“传神写照会在阿堵之中。”“阿堵”,是指眼睛,画家顾恺之很懂得眼神在无声传播中的作用。

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传播,是很有趣的,可以把传播分成不同的种类,已如上述。最后我们来说说“双向传播”。

你给意中人写封情书,把自己爱她的信息通过信传递给她,收信的她接受了你的爱,并回书一封,把她的情怀告诉你。从写信至收到回信,这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写信是传播,回信是信息的反馈。写信的你和回信的她其实都在向对方传播自己的信息,这就叫做双向传播。在实际生活中,双向传播的例子甚多。《论语·微子篇》记载,孔子在齐国的时候,齐景公本来打算要任用孔子,可惜遭到齐国贵族阶层的反对,弄得齐景公为难,他无可奈何地对孔子说:“吾老矣,不能用也。”显然,这是齐景公的一种托词,把“不能用”的原因说成是由于自己年纪老了的缘故,托词归托词,“不能用”倒是真的,齐景公把“不能用”的信息传播给孔子。这里话中有话,是个不妙的信息,聪明的孔子自然知道这等于下了“逐客令”。于是,孔子主动离开齐国,不再坐那里的冷板凳,遂有“孔子行”一笔的记载。“不能用”是齐景公这一头发出的信息,“孔子行”是孔子对齐景公“不能用”作出的反应,即信息反馈。瞧,齐景公和孔子就是这样在进行双向传播。(www.xing528.com)

如今是信息社会,新闻单位、政府机关、商业部门、信息机构、集团公司乃至许多个人,时时都在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是有目的的在发布信息,他们都希望得到信息反馈,使传播成为双向传播,而不是对牛弹琴的单向传播,唯独双向传播才可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只顾自己一方的传播,而不注意传播之后的反应,这就等于医生只管开药方,而不管这药方是否治得了别人的病。我们可以看见许多报纸和刊物设有“读者与编者”专栏,编者和读者之间常常对话。这是干什么?无非是在应用双向传播,使报纸和刊物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商店里的留言簿、政府机关门口的意见箱,也是在根据双向传播的道理主动沟通商店与顾客、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协调双方的关系。

古代或中古代,那时都没有大众传播,但有传播事业的存在,传播的形式简单一些,传播的媒介也少得可怜!

有的专家认为,中国古代尽管不存在大众传播,但已有大众传播的萌芽,那就是古老的印刷术和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大众传播的一个特点是借助大量的出版物进行传播。古人掌握了印刷术,用雕版印刷,可以印出许多的相同典籍,比手抄进步得多。后来有了活字版印刷,更可以缩短制版周期,较为迅速地出书,而且出得很多,这于传播是非常有利的。活字版式的发明在印刷史上是了不起的一件大事,但现在它已落后了,被激光照排所取代。

在没有活字版和印刷术以前,中国古代的典籍传播完全靠手抄。手抄要用纸,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在东汉以前,用纸手抄也还不可能。那时用竹板。写一本书或抄一本书,要消耗一大堆竹板。竹板写上字以后,再用线绳或熟牛皮绳把竹板串起来,成为一册一册的书。读书人去翻动这些竹简要仔细,别弄断了绳子,别弄错了竹简的顺序。相传,孔子读《易经》的时候,用力甚勤,反复阅读,致使多次把竹简上的绳子磨断了。今天10万字一本的书只有100多页,薄薄的,随身携带极为方便。在古代,一本10万字的书,那要用多大一堆竹板来抄写啊!写好后,你能带得动吗?记得秦始皇的丞相李斯说过:男儿要读五车书!乍一听,吓坏人,人生百年,能读完五车书吗?仔细想来,李斯说的五车书并不多。车上全是竹简,体积虽大,实际字数并不多。若按实际的字数计算,今天的男儿所读过的书早已超过五车,倘若李斯复生,他会改口道:男儿当读百车书。

用竹简当纸看来很笨,但在那时也是一种发明。不然,写在什么地方呢?当然,官府和富贵人家常常用布和绸代纸,须知,这成本太高了。

在未发明竹简之前,古代的文字先是刻在龟甲和牛骨上,这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文字铸造在钟或鼎上面,谓之钟鼎文。甲骨文记事简单,往往记一件事只有几个字或十几个字,语焉不详。钟鼎文记事较评,记一件事用几十个字或几百个字,多达490字。甲骨文和钟鼎文千人瞧,万人看,起着一定的传播作用。

甲骨文、钟鼎文、竹简书、木版印刷书、活字版印刷书,在历史上曾起着人们互相传播互相交流的作用,今天,它们起着保留中国文化遗产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典籍那么多,又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呢?就是靠了上述的古老传播形式。

中国古代的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耕生活。他们是小生产者自给自足,处于封闭状态,一个地区的农民不知另一个地区农民的事,彼此是隔离的,不通信息,也没人向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或山外的情况。他们的信息意识极差。如今的中国农民,懂得信息和交通的重要,认为这是致富的条件。山东省沂蒙山区的农民长期贫困,如今摆脱了贫困。为什么能脱贫呢?他们总结经验说:“要想富,先安电话后修路。”安电话就是利用现代的传播工具获取山外的信息。有了信息,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古代农民由于受时代的限制,他们还不懂得信息的重要性。

古代的商贾则不同于农民。他们要做生意,要赚钱,这就需要知道各地的行情和货源,换句话说,需要知道各种信息。那时没有报纸,没有广告,没有电视“经济信息”专栏,欲获信息戛戛乎其难哉。他们只能依靠友人的书信或口信来传递信息。这种传播形式极原始,相当落后,且速度很慢,常常贻误进货赚钱的良机。

最希望获得多种信息的是官府及其官员,尤其是皇帝和文武大臣天天都希望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重要信息。哪里有灾情?什么地方发生了暴动?边境上是否有战事?诸如此类的问题朝廷都想及时知道。然而,谈何容易!今天有电话、传真、网络,转瞬间中央即可知道地方的军情民情和大事。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们没有这方便,他们想出一个法子就是在全国各地设驿站,修驿道,用快马传送文件。每隔一段路修建一个驿站,驿站还设有驿馆,过路的官吏可以驻在这里。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打进北京的时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乘坐轿子向北而去。他们风餐露宿,两天两夜未吃到饭食,好不容易才踏入河北省的怀来县境内。他们一看到处兵荒马乱,便没有进县城,累不择居,便在怀来县的驿站下榻。他们饥渴难忍,传令怀来县令去“迎驾”。县太爷怕有不恭之罪,不敢去见驾。县太爷的夫人有胆有识,鼓励夫君不必害怕,有什么就献什么。县令壮了壮胆子,将自己熬好的一锅小米粥找人给皇帝献去,光绪和慈禧太后饱餐了一顿,又传令下来想吃鸡蛋。县令找遍全城,找到了5个鸡蛋。光绪和慈禧吃了高兴,又传令下来要烟物,要寒衣。不管好孬,县令都照办了。最后,慈禧太后降旨要召见怀来县令。这时,县令害怕极了,知道接驾不恭,定有死罪,现在死期已经到了。他不知道太后那边的信息,以为召见定是凶多吉少。在夫人的劝导下,县令硬着头皮去见光绪皇帝和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召见的地点就在驿站的驿馆里。

县令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到了皇帝和太后面前不敢抬头。他低头斜视光绪皇帝,只见一国之君竟衣不御寒,腰间系着一条带子,不觉心里一阵酸楚。说时迟,那是快,不等县令抬头,慈禧太后情绪激动起来,迈步走近县令,双手挽住他,大哭起来,说道:国破家亡,别人都跑了,现在只有你这样一位忠臣!县令恍若在梦中,等他惊定之后,太后已经给他封官了,要他管后勤,随皇帝一起逃难去西安。这一段趣事就发生在驿馆里。在太平之时,驿馆是迎送地方官吏的,可是在乱世之时,皇帝也在这里屈尊下榻了。驿道本来是用作跑马传送公文的,不料在困难当头成了皇帝的逃跑路线。讲这一段故事,是为了加深读者对古代传播的一种形式——驿站的印象。

在唐代也有类似的故事。唐明皇李隆基在他的前半生颇有作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胡汉一家,大胆起用蕃将,镇守边防,天下太平。到了晚年,李隆基逐渐腐化昏庸,竟把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巧夺到后宫,成为自己宠爱的贵妃。杨贵妃长得漂亮,“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因为是“天生丽质”,唐明皇就和她形影不离,“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杨贵妃的老家在蜀地,喜欢吃那里的荔枝,南海所产的荔枝比蜀地的更好。唐明皇便传下口谕,要通过驿站把南海的新鲜荔枝昼夜不停地送到陕西的长安,路途非常远,累死了人和马,颗颗荔枝是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中唐诗人杜牧对唐明皇的如此荒唐颇为不满,作诗讽刺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写得形象,达意含蓄,很值得品味。唐明皇把驿道用来运送荔枝,为博妃子笑,这已是不祥之兆。果然,没过几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白热化,爆发了边将安禄山为诛宰相杨国忠而造反的事件。唐明皇惊慌失措,逃出长安,顺着驿道去四川。走到马嵬驿的时候,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玉环兄妹二人。唐明皇无可奈何,只好顺从众意,斩了杨国忠,并赐杨玉环自缢。

驿道上血淋淋……

驿道传书,传公文,也传下了悲惨的历史故事。

如今的人们,每当来到杨贵妃的死地马嵬驿的时候,会想起两件事:一是想起古代驿站驿道的种种情形,二是想起唐明皇的荒唐误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