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字子房,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经帮助刘邦打败了强大的项羽。西汉立国后,他是最先发现刘邦有废太子的意图的,因此,他也是最积极地反对废太子的大臣。
刘邦晚年宠爱年轻的戚姬,戚姬所生的儿子刘如意,年纪虽小,却颇为懂事,反应又快。刘邦认为刘如意比较像自己,便有心废刘盈而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的这个想法引发了汉初政局的一次大震荡。
张良是坚决反对刘邦废太子的,他认为这样做不仅不合礼法,而且容易造成皇家子弟争权夺利的恶性事件发生。可是这又是皇帝自己的家事,张良作为朝廷大臣是不便干预的,如何才能介入这件事情呢?张良想到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因为张良知道像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刘邦一定会找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张良借口有病几个月不去上朝,不久,刘邦便发现近来张良很少上朝,几乎是不请不到,有时连请了也未必到。果然如张良预料的那样,刘邦觉得废立太子是件大事,还是得把张良请到,如果他以为可以,当然就更具有权威性,可张良推病仍然没有来。
然而刘邦却等不及了,于是他专门派人到城外山庄去接张良进宫。张良来后,刘邦把他一个人留在身边斟酒闲聊,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只问张良的病体和近况,好像朝中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刘邦这样做本想让张良先把话题挑起,可是张良觉得这个事情如果自己先挑起,那么主动权必然转到刘邦手上去了,因此,自己绝对不能先提出来。
这样,张良便故意与刘邦胡扯了大半天,刘邦一看不行,得自己引起这个话题,可是好几次刘邦都将话递到张良嘴边了,张良却又顾左右而言它。刘邦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明说了:“子房,这废立太子是我的一大心病,希望子房你能为我明断。”张良心想:既然你提出来了,我就不能表现出积极的样子,这样弄不好会引起皇帝的猜疑。怎么才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呢?张良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端着酒壶为刘邦倒酒,斟满酒后,他并没有将酒樽端回到刘邦面前。刘邦刚想伸手去端,却大笑起来说:“子房,你看,你看,你斟的酒……”原来这酒斟得不能再满了,酒的表面已冒出了一个弧形,一动就得洒出来。刘邦接着对张良说:“子房,你给我斟的酒,还是你给我端过来,我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让它不洒出来。”张良假装不知道地回答:“我绝对没有这个本事。不可移,移则倾!我告辞了!”说完,张良转身就要走。刘邦一看事情都没有解决,张良就走了,便慌忙招呼住他说:“子房慢走,我问你废立的事情,你还没有答复我啊?”这时张良指了指酒樽诡秘地一笑后走了,刘邦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张良已经明白地告诉自己:废太子的事情不能做!
此时,刘邦已经默许张良介入废立太子一事,但是张良知道,光有刘邦同意还不行,另外一个人必须得同意,这个人便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即现在的吕皇后。张良不仅要让吕后同意,而且还必须得吕后主动找上门来。张良坚信吕后一定会想到自己的,因此,他便守株待兔,静观其变。
没多久,吕后果然派她的哥哥建成侯吕释之找到了张良,张良故作不知,总是岔开话题,于是吕释之便直截了当地说:“留侯,皇上想另立太子,快帮忙出个主意。”这时张良见搪塞不过去了,只得淡淡说道:“现在皇上因自己的一时喜好而想废立太子,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这都是他们骨肉之间的事,我哪里敢去管,所谓清官也难断家务事,而且皇上向来喜新厌旧,即使他现在不立如意为太子,以后他也会立别的什么妃子之子为太子,皇上决心已下,我也实在无能为力。”张良一边说,一边看吕释之的表情。他看到吕释之一脸茫然时,觉得事情有眉目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吕释之恳求道:“留侯,不管你怎么说没有办法,也要替我们的国家社稷找条出路吧?”
张良沉思了一会儿后,装做深沉的样子说:“要说这事也不是没有一点办法,关键是我们不能总用口舌去争辩该立谁为太子,必须以实际行动改变太子的形象,改变皇上对太子的看法,让皇帝觉得刘盈可以继承他的皇位。只要做到这一点,到时候,不用我们劝,皇上自己也会改变废立太子的想法的。”吕释之听完这些后,眼前一亮,急切地说:“请问留侯有何高见?”张良神秘地说:“我自有办法。”吕释之听后放心地走了。
就在张良紧锣密鼓地想着如何让刘邦打消废太子的念头时,此时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刘邦原来的大将黥布发动叛乱,而此时刘邦正在生病,因此他想让太子刘盈代替自己出征。张良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着急,因为让刘盈对付黥布,那不是以卵击石嘛。如果太子战死,那么什么废立的事情都不用谈了。这时,张良认为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阻止刘邦的这个决定,他需要一些帮手组成一个联盟,这样不仅能够阻止刘邦的这个决定,还可以进一步确保太子不被废掉。张良于是想到了吕雉以及吕氏族人,他派人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吕后,希望吕后给刘邦吹吹风。(www.xing528.com)
吕后果然如张良预想的那样前往刘邦那里求情,她问刘邦:“陛下,听说你准备让盈儿率军去征讨黥布,可有此事?”刘邦说:“是啊,我想让盈儿历练历练,不然以后我怎么能够放心地把国家交给太子啊!”吕后急忙说:“陛下,不行的。你自己清楚,黥布原来是你手下的一员猛将,擅于用兵,此次叛乱,一定是蓄谋已久,而去平叛的那些将领们,又多是陛下以前手下的大将,个个居功自傲,说不定和黥布还有什么瓜葛呢!如果让盈儿率兵去平叛,无异于让羊,带领一群狼去作战,也会长叛军志气,灭我军威风。所以按照我的想法,还得请您亲自前往,带病讨伐,一则将领们不敢不尽心尽力冲杀在前。二则,对叛贼黥布也有一种威慑力量,才可能战而胜之。您说是吗?”刘邦听了吕后的话说:“还是你考虑得周到些,盈儿这小子也不争气,我也知道他不足以担此重任,其实真要让他替我出战,我还有点儿不放心呢,这毕竟是我们的亲生骨肉啊!如今你一说,我就明白了,没办法,还得我亲自去会会黥布。”
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了,但是张良知道刘邦欲改立太子的念头没那么容易打消,他想到了已经加入到自己这个保太子派的吕释之,他交给吕释之一封信,对他说:“你只要跟那四位老人说是我的意思,他们就会来的。”吕释之按照张良的话去做了,果然请来了四位老人,于是又有了四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加入到自己的保太子位的行列中来了,而刘邦那边除了那个戚夫人,就没有什么人帮助他们了。人请来了,如何才能不动声色地让刘邦知道这四个人正在辅佐太子呢?张良苦苦思索。
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很成功,很快就凯旋而回了。张良张罗着搞了一个大型的庆功宴会。宴会上刘邦注意到太子的身后坐着四位须发银白的老人,一个个精神矍铄,目光如炬,气度不凡,神采奕奕。刘邦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四个老人,不一会儿,他猛地想到什么似的对太子说:“盈儿,这几个人是干什么的?”刘盈答:“禀告父皇,这是我前些时招募的几位隐士,在礼、仪、仁、孝方面各有专长,分别叫东园公、角里先生、绮季和夏黄公。”刘邦大惊,不觉站了起来:“啊!四位老先生便是天下闻名的贤者“商山四皓”吗?”四位老人齐声回答道:“臣等正是!”刘邦惊讶地说:“我仰慕四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为当今天下的贤人。当年天下初定,我思贤如渴,希望能请到四位老先生,辅佐我治理天下,可是多次派人察访,都音讯全无。后来才听说四位老先生到商山隐居起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既然四位高士不愿在朝为官,为什么今天又心甘情愿地跟随太子呢?”
四位老人相互望了望,沉默了一阵,似乎觉得有些话不便在当今天子面前直说,刘邦觉得有些奇怪:“这有什么不好说的,请直言相告。”他们中的一位开口说:“从前我们听到陛下不少的传说……”刘邦饶有兴趣地问道“什么传说呢?”这个老人接着说:“是说陛下看不起读书人,对他们往往出言不逊……”老人抬起头来大胆地望了望刘邦,见他脸上虽然有些发红,露出几分尴尬,但并未大怒,反而笑笑,坦率地承认说:“当年是有那么一回事,哈哈……”老人一看刘邦似乎不会在意自己的批评,于是说话也就没有什么拘束了,他大声地说:“因此,我等决心不受那种侮慢,所以隐居到深山去了。”另一位老人接着说:“如今我们听说太子十分仁孝,对有识之士尊敬爱护,天下有许多义士,都愿为太子去赴汤蹈火,因此我等愿出山为辅佐太子效力。”刘邦感到极大的震动,张良对太子的评价未曾引起他足够的重视,四位老人的话却不得不使他认真对待了,于是他只好感谢说:“劳烦四位老先生尽心辅佐太子。”
所有的这些都是张良一手安排的,他就是想借四位老人的口,把太子的德行告诉刘邦,同时还让刘邦放心,有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辅佐太子,太子日后一定能够成为具有雄才大略的明君的。张良的心思没有白费,刘邦废太子的想法开始动摇了,以至于他不得不跟戚夫人说:“太子身边有四位如此德高望重的人辅佐,我还能废掉太子吗?”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张良似乎已经改变刘邦的想法了,但是张良仍然不放心,他认为光靠吕后、吕氏族人、商山四皓还只是暂时打消了刘邦废太子的想法,要想从制度上确立太子的稳固地位,必须要拉上许多大臣加入到自己这个队伍中来,要想扩大这个队伍,首先得能够威慑皇帝的人加入,那么哪些人可以呢?张良想到了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敢于直言劝谏刘邦,刘邦也不敢对他怎么样。于是张良派人把刘邦的这个心思告诉了周昌,周昌也同意张良的意见,便去对刘邦说:“陛下要废除太子吧!”刘邦说:“没有这么一回事情,你是听谁说的?”周昌回答说:“现在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难道陛下还想隐瞒吗?”刘邦呵呵一笑说:“无稽之谈!无稽之谈!”刘邦边说边往后宫走,他不想听周昌的唠叨,可是周昌却不依不饶地追着刘邦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是不应该拿这么重要的事情来开玩笑的,既然陛下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那么就应该出来澄清这件事。”刘邦被逼得不行,只得支支吾吾地说:“好,我明天就去辟谣,你总该满意了吧!”
张良听了周昌的汇报后,认为自己该出场了。第二天上朝,刘邦说道:“废太子的事情都是我一时误说的,请大家不要胡乱猜测。”张良趁机站出来说:“既然是这样,那么请陛下下诏定太子的储君地位,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刘邦听到张良的这些话,不得已,只得同意下诏,至此,张良通过拉帮结派、自己幕后操纵的形式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