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是默默无闻的小兵,一极是驾驭天下的天子,很少有人会将两者联系起来,因为对于常人而言,两者如果能够联系起来,无异于将梦想化为现实。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真有这么一个人,他悄无声息地缩短着这个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最终使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缩短为零,他便是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君临天下的宋武帝刘裕。
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流寓晋陵丹徒(今江苏镇江)。他很小的时候就家道衰落,迫于生计,只好投身北府兵当了一名最下级的士兵。然而,刘裕身处的时代是依照门第等级来安排每个人在政坛中的座次的。可想而知,对于无名小卒的刘裕来说,想挤入上流社会是望尘莫及的,更不要说当皇帝了。但这个刘裕却是个不安分的人物,他从跨入军营的那刻开始就积极施展自己独特的本领,为其政治前途进行精心谋划。
没有几年,刘裕在北府兵军营里便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被提升为中军参军、句章(今浙江慈溪)守将,尽管官职不大,但却能够时常了解到时势的变化。机会往往眷顾有心者,刘裕当属此类人。他很快察觉出东晋内部正在酝酿着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斗争的双方是刘牢之与桓玄,他们都是东晋握有重兵的大臣。
事情起因是发生在当时的一场农民起义——孙恩起义。当孙恩的军队转战于东晋东南沿海的时候,都督荆襄等八州路军事的桓玄上表要求出兵。桓玄控制着长江上游大部地区,三分东晋天下有其二,孙恩起义使桓玄找到了染指三吴、入主朝政的机会。于是他封锁长江,切断长江漕运,使上游物资不得向下游运输,造成都城的粮荒,从而引起了执政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的恐慌和不安。司马氏父子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刘牢之的北府兵。作为刘牢之重要部将的刘裕清楚地知道桓玄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司马氏父子、刘牢之等人,他的真实目的是篡夺东晋皇帝的权力,可此时的刘牢之却浑然不知其中隐含的深意,刘裕认为自己要想飞黄腾达,这便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恰在此时,刘牢之来巡视刘裕的军营,刘裕借口有重要军情要禀报刘牢之,单独拜见了他,刘裕一见刘牢之便跪下来痛哭流涕地说:“我们的死期不远了,恳请大帅救救我们!”刘牢之一脸茫然地问:“寄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谁敢让你死啊?”刘裕见状便假装擦了擦眼泪说:“桓大将军这次截断长江漕运,他的意图便是对准大帅您啊!”刘牢之一听这话,非常吃惊,急忙问道:“这话怎么讲?”刘裕眼露惶恐地说:“大帅,您想想,桓玄如果把司马氏父子消灭了,那么整个朝廷中能够与之对抗的还能有谁呢?”刘裕看了看睁大眼睛的刘牢之后又说:“我看除了大帅您,恐怕不会再有别人了!现在桓玄还是一个握有地方重兵的大将,不会对您构成威胁,但是一旦他取代司马氏父子,势必控制朝政,到那个时候,他要想借助朝廷的名义除掉您,还不是易如反掌,你说呢,大帅?”刘牢之听完刘裕的分析后,连连点头,他把刘裕看成救星似的问:“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刘裕诡秘地对刘牢之说:“大帅也不要着急,你可以上奏皇上,陈述桓玄截断都城漕运的罪状,由朝廷下命令让您带兵去讨伐桓玄,这样名正言顺地借朝廷的手消灭桓玄,既可以铲除这个最大的对手,又可以提升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此可谓一举两得啊!”刘牢之此时对刘裕已然是言听计从了。
第二天,刘牢之便上了一道奏折,执政的司马元显此时正为桓玄的举动恼火,一看刘牢之的奏折非常高兴,当即批准了刘牢之的请求,让他以朝廷的名义去讨伐桓玄,刘裕此时已经作为刘牢之的重要军事参谋随军进发。然而时势变化无常,当刘牢之讨伐大军进到溧州(今江苏溧水)时却不动了,刘裕很快就摸清了刘牢之的想法,原来,刘牢之计划依靠桓玄,铲除司马道子父子,再乘机搞倒桓玄,自己执掌朝政。因此,刘牢之有意与桓玄通谋。刘裕没有放过这个搬掉自己前进道路上绊脚石的机会,于是他秘密联络自己的心腹何无忌等人制定详细的计划:一方面派人前往桓玄军营中放出话去,说刘牢之不过是利用桓玄以达到自己做皇帝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指示自己的部队不断假扮成为朝廷的士兵四处骚扰刘牢之的军队,给刘牢之一种假象,似乎朝廷已经掌握了刘牢之的图谋。这是一个百无一漏、一石二鸟的绝妙计划。
经过刘裕的精心安排,刘牢之果然开始动摇了。这个时候,刘裕借机怂恿一部分将领劝刘牢之说:“将军要想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必须假意投靠桓玄,先借桓玄之手消灭朝廷,然后再伺机铲除桓玄。”刘牢之有些把持不住了。一天,他来到刘裕的寓所,刘裕对刘牢之的想法心知肚明,却故意不动声色跟刘牢之客客气气地东拉西扯,刘牢之只得叹口气说:“有人劝我先借桓玄之手消灭朝廷,然后再取他而代之,不知道将军你的意思如何?”刘裕见时机成熟,急忙跪在刘牢之跟前说:“不知道大帅想听实话还是假话?”刘牢之说:“当然是实话!”刘裕胸有成竹地对刘牢之说:“其实他们的建议很好,大帅你想想,凭你自己的力量可以对抗朝廷中那些旧臣吗?”刘牢之摇摇头,刘裕见机又说道:“其实桓玄是个草包,他除了有军事实力之外,别无长处。我们需要借他的武力铲除朝廷中的实力派,等他把那些劲敌一一消灭后,我保证跟弟兄们一起帮助大帅谋划消灭桓玄,大帅以为如何?”刘牢之紧紧盯着刘裕一阵后,似乎没有从刘裕的眼神中发现什么异常,于是长舒一口气后重重地拍了一下刘裕的肩头大笑说:“有你们这帮人辅助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是,刘牢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外表如此老实、对自己如此谦恭的刘裕却是个地地道道的“黄雀”。刘裕何尝不知道桓玄掌权后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刘牢之,可是这个时候他不能把这种事情告诉刘牢之,不然怎么能够达到自己一石二鸟的计划呢。
刘裕说的那番话让刘牢之大为开心,不久刘牢之便投降桓玄,并协助桓玄长驱直入攻入建康,诛杀了司马道子、元显,东晋大权全都到了桓玄的手中。
正如刘裕预料的那样,桓玄大权在握之后,就开始思谋着如何铲除刘牢之这只卧榻旁的“猛虎”了。桓玄深知能与桓军为敌的只有北府兵,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削弱北府兵的力量。刘裕很快就掌握了桓玄的这个心思,可是如何才能让这两只“老虎”斗起来,而自己又不被卷进去呢?刘裕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一次,桓玄到郊外打猎,刘裕佯装偶遇桓玄,他恭维桓玄说:“听说大人喜欢斗鸡,正巧,昨天我的一个至交从交趾带来了几只上好的雄鸡,据说是常胜将军,不知大人是否感兴趣?”桓玄自从控制朝政大权后,颇有些志得意满,于是哈哈一笑说:“那是最好的了。”刘裕知道桓玄上钩了,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
当桓玄进入一座小院子后,刘裕让心腹把守入口,自己跟在桓玄的身后诚惶诚恐地说:“自从大人总揽朝政以来,四海安宁,百姓都在夸大人的功绩。”桓玄听到这些话心花怒放,刘裕见时机成熟,又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不过有些人似乎不是这样认为的……”刘裕做欲言又止的样子,桓玄一听,知道话里有话,急忙问:“寄奴,你的意思是……”刘裕回答说:“上次刘大帅到寒舍喝酒,席间说:‘攻打京城,我带领的北府兵功劳最大,可是好处却让他一个人占去了。’我当时有些担心,现在天下刚刚安定,如果再生内乱,恐怕对大人和国家都不利啊。”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桓玄听到这些后,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刘裕心里清楚,桓玄肯定会对刘牢之下手。果然,第二天,桓玄找了一个借口,让皇帝下诏外放刘牢之为会稽内史。此举顿时引起刘牢之的不安,他没有想到桓玄先他一步采取行动了。
这时,刘牢之想到了刘裕,他派人送信给刘裕,要求他率军到广陵(今江苏扬州),从外线反对桓玄。刘牢之做梦也没有想到,挑起自己跟桓玄争斗的就是刘裕,刘裕见桓玄与刘牢之战端即将开始,他决定隔岸观火,断然拒绝了刘牢之的邀请。同时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率领何无忌等心腹离开建康这个权力旋涡的中心,退居京口,等待时机。(www.xing528.com)
刘牢之不仅没有等到刘裕的增援,反而知道刘裕率领北府兵的精锐退居京口,他只得大呼上当,可桓玄却没有给他任何机会。刘牢之最终兵败自杀,跟随刘牢之的北府重将高素、刘袭等也相继被害。刘裕早就知道刘牢之会败,因此,战争还没有结束,刘裕就急忙上奏朝廷,要求给予桓玄嘉奖,肯定他平叛有功。接着,他亲自率领自己心腹将校列队迎接桓玄回京,他跪在桓玄面前大声说:“如果没有桓大将军,我们这些北府小卒都会误入歧途,跟着刘牢之那个乱臣贼子反叛朝廷。幸亏有了将军,我们才得以脱离苦海,我代表我的部下发誓,我们将效忠桓大将军和朝廷。”说完,刘裕煞有介事地猛磕了几个响头,这让桓玄感动不已。
桓玄还是没有彻底对刘裕解除戒心,打败刘牢之之后,他将北府兵的调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还安插了诸多心腹到原来刘牢之的部下军营内,刘裕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了。刘裕心知自己实力较弱,还无法与之抗衡,便装着无所事事的样子,四处闲逛。即便如此,桓玄似乎还不太放心他,刘裕也早就有所警觉。
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刘裕初露政治家的谋略。原来,有个叫卢循的地方官,他是被东晋政府招安的起义农民,可是很快又反叛了。桓玄知道此事后,将一支五万人的精锐北府兵交给刘裕去统领平叛,刘裕也不推辞,接下了这个任务。可是刘裕的军队还没有出发,他的手下就有些蠢蠢欲动了,他们认为既然有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机会,为什么不趁机反桓玄呢?其中有个叫曹道宗的人,是刘裕的心腹,他直接找到刘裕说:“大帅,我们都是忠心拥护您的,现在您手上有五万人马,再加上原来的那些人马,要消灭桓玄,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您现在还等什么?何不早早下手,以免后患。”刘裕大声呵斥:“你这不是要谋反吗?”曹道宗也不含糊地说:“反就反,桓玄这个蠢贼,篡权害政,早就应该除掉了!”刘裕一个劲儿地用眼神暗示曹道宗,可是他却视而不见,刘裕只得忍痛割爱了,他呵斥道:“桓大人对我恩重如山,你竟敢唆使我背叛他,我岂能饶你!来人啊,把他给我关起来,等候发落。”他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会有桓玄的密探报告给桓玄。刘裕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大业,只得将曹道宗杀了。密探同时也将刘裕的举动禀报给了桓玄,桓玄对刘裕的忠心大为赞赏。
在这件事情上,刘裕凭借自己沉着冷静的处事风格逃过一劫,在实力如此强大的桓玄面前,刘裕明白自己只能慢慢等待时机。
经过几年的蛰伏,实力不断增强的刘裕觉得该着手收拾桓玄了,可是如何才能收拾桓玄呢?刘裕思虑再三,认为要想彻底消灭桓玄势力,必须使桓玄的反对者越多越好,那怎样才能让其反对者增多呢?刘裕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那就是怂恿桓玄称帝,这样既可招致天下人的反对,也会使他的部下离心离德。于是,刘裕派出精兵强将四处放话说:“桓大将军功劳卓著,是百姓的福音,如果他来当皇帝,肯定能够让大家丰衣足食,过上好日子。”这些话很快就传到桓玄耳朵里,他心里非常高兴,可是这是民间的传言,那些大臣的想法如何呢?于是桓玄单独召见了刘裕,就此事征求北府兵将领的意见。刘裕当即高兴地表示:“桓大将军勋德盖世,而晋室衰微,已非民心所向,改朝换代,实属必然。”桓玄得到刘裕的支持后,便安心地称帝了,定国号为楚。
桓玄没有想到的是,刘裕一边极力怂恿自己称帝,甚至还积极为称帝大典“鞠躬尽瘁”;另一边则秘密召集心腹部将四处联络反桓玄的力量。
桓玄终于如期称帝了,刘裕明白向桓玄发起总攻的时机也成熟了。大战之前总是那么平静。这天,刘裕像往常一样来到桓玄的寝宫,他对桓玄说:“陛下,我刚刚得到密报,京口地方有些官员不满陛下登基,意图谋反,我想替陛下解决这件事情,就像当年扫平刘牢之一样。”桓玄听后先是紧张了一会儿,然后听刘裕主动请战,又如释重负,他连连点头说:“对这样的逆贼不能手软,一定严惩,这次就有劳你了。”刘裕心里暗自高兴,看来桓玄对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戒心了。
刘裕连夜出城,迅速到达京口,此时已经有四路人马的代表汇集京口等着刘裕发号施令了。此时的刘裕胸有成竹地安排说:“我的建议是这样的,你们四路代表回去后告诉你们的主子,我们定在二月二十八日早上同时起事,这样可以打桓玄一个措手不及,而且也不怕桓玄集中兵力对付我们中的任何一路了。”大家都表示服从。刘裕为了麻痹桓玄,在二月二十七日还派人快马加鞭给桓玄送去了一封战报,说:“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我已经将所有叛贼一网打尽,明天或者后天将把这些叛贼送到陛下面前听候您的发落。”桓玄看到这个战报,竟然大大夸奖刘裕说:“我有寄奴,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刘裕此时已经兵发京口、直奔桓玄所在的都城建康而来了。
第二天,当喜悦的桓玄站在建康城头准备迎接“凯旋”的刘裕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刘裕耍弄了,刘裕身后是整齐的北府兵,他派人大声宣读桓玄的罪状:“桓玄篡权乱政,祸国殃民,诛杀异己,严刑峻法,百姓困苦。”
桓玄此时才明白刘裕以前的险恶用心,但桓玄已明白得太晚了,尽管他企图通过挟持晋安帝司马德宗来挽救残局,也只不过苟延残喘了几天。很快,刘裕的大军彻底打败了桓玄的军队,桓玄在绝望中被部将杀死,刘裕最终扫除了通往皇帝宝座大路上的所有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