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庖丁解牛》是文学名篇,亦极富哲理。此文是《养生主》的主体部分,既充分表现了《养生主》的基本思想观点,又突出地体现了《庄子》之文学艺术的特色,历来为各类教材及多种选本所选录,几为家喻户晓。
“养生主”,即“养生”之“主”,言养卫生命所须依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庄周的基本观点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庖丁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就是“善养”的明证。故读此篇,须从文学与哲学两个方面多用神思。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①,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②;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③。
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④?”
庖丁释刀对曰⑤:“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⑥。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⑦。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⑧。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⑨。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⑩?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⑪。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⑫。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⑬。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⑭: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⑮;然已解,如土委地⑯。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⑰。”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⑱。”
【注释】
①庖丁:厨师。一说人名。文惠君:即梁惠王。解:宰杀。
②触:接。倚:靠,抗。履:踩。踦(yǐ):以一足跪而抵之。砉(huà)然:皮骨相离声。(huō)然:撕裂声,略大于前者。奏刀:进刀。中音:合于音律。
③桑林:商汤时之乐曲名。经首:尧时乐曲《咸池》之一章。会:指节奏。
④(xī):同“嘻”,象声词。盖:何。
⑤释:放下。
⑥进乎:超过。(www.xing528.com)
⑦所见无非牛者:“牛”字之上王孝鱼等依赵谏议本补一“全”字。
⑧方今:现在。以神遇:依靠由技艺之纯熟而产生的直觉。官知止而神欲行:依耳目所感似当停止,而依手感直觉还要行刀。
⑨天理:自然之纹理,指牛体之结构。批:击。郤:通“隙”,指骨间的缝隙。导:引入。窾(kuǎn):空。因:依循。固然:本来的样子。
⑩肯:着骨肉。綮(qìng):筋盘结处。肯、綮均有碍于行刀。技经:技艺所过。近人解《庄》,此二字多取俞樾之说,以“技”为“枝”,又以“枝”通“支”而解为“枝脉”,亦即“络脉”,从而断“技经”为“经络”,又以“经络”有碍于行刀而解之。此解并不可取:其一,是改字为训;其二是曲折殊多;其三“经络”究竟如何有碍于行刀,亦无解剖学之依据;其四,俞氏否定郭注之理由亦不充足。未尝:未曾。(gū):大骨。
⑪良:好。岁:一年。更:换。族:众,普通的。割:指割肉。折:指断骨。
⑫硎(xíng):磨刀石。
⑬节:指骨节。间:间隙。无厚:没有厚度,极言锋刃之薄。恢恢:宽阔之状。游刃:言刃之运行自如。
⑭族:筋骨聚结之处。怵(chù):惊惧、谨慎。
⑮视为止:目不转睛。行为迟:行刀缓慢。
⑯(huò)然:速貌,犹今言“一下子”解开了。此为上言“动刀甚微”的结果或最后之突变。如土委地:如同土块落到地上,言其动作完成,已可放心,犹今言“一块石头落到地上”。此特地表明“怵然为戒”的心理状态已经解脱。“委”指弃置。
⑰踌躇(chóu chú):自得的样子。满志:志气盈满。善刀:拭刀。
⑱得养生焉:指得了养生之道。
【评】
读完此篇,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当是庄周文学技艺之高妙。落墨伊始,即形声俱绘,手、足、肩、膝,各适其位,其动作之协调,音响之和谐,竟宛如《桑林》之舞,这哪里是在宰牛?简直是一场乐舞表演。而庄周的神思之妙,还要超越于此,他以技喻道,又以道为技,由现实而联想,又以想象为现实,其完美的结合,真使人难以分析。“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技经肯綮之未尝”,“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究竟是现实,还是想象之神理?实为二者巧妙结合。
庄周名为写“技”,实则写“道”,其技艺之传神之处,实乃“道”也。庖丁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即为庄周点题之言。其技艺之最高准则,就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正是庖丁依循之“道”。正由于以道为技,才使其技艺之表演,俨然有出神入化之效。此文篇首曾有“缘督以为经”的正式声明,“缘督”者,即沿循中道也。亦即依顺天理也,既不为善,亦不为恶,如山泉之自然流下,有洼则蓄,有隙则行,不违不逆。因其固有之行径,此何能有伤于吾身哉!庄周的养生之“主”,盖如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