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alimentary system)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2.消化管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其各部的功能不同,形态各异,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4.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5.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上消化道,空肠及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6.消化腺按体积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
7.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外,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所分泌的消化液经导管流入消化管腔内,如大唾液腺、肝和胰。
8.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如唇腺、颊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9.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摄取食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性消化,经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行吸收,最后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见图2-1。
检索关键词
消化系统、消化管、消化腺、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大消化腺、小消化腺。
口腔(oral cavity)
1.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其前壁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
2.口腔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
3.整个口腔借上、下牙弓(包括牙槽突和牙列)和牙龈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
4.口腔前庭是上、下唇和颊与上、下牙弓和牙龈之间的狭窄空隙。
5.固有口腔为上、下牙弓和牙龈所围成的空间,其顶为腭,底由黏膜、肌和皮肤组成。
见图2-2、图2-3、图2-4。
检索关键词
口腔、颊、口腔前庭、固有口腔。
口唇(oral lips)
1.口唇分上唇和下唇,外面为皮肤,中间为口轮匝肌,内面为黏膜。
2.口唇的游离缘是皮肤与黏膜的移行部称唇红,其内无黏液腺,含有皮脂腺。
3.唇红是体表毛细血管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呈红色,当缺氧时则呈绛紫色,临床上称为发绀。
4.在上唇外面中线处有一纵行浅沟称人中,为人类所特有。
5.在上唇的外面两侧与颊部交界处,各有一浅沟,称鼻唇沟。
6.口裂两侧,上、下唇结合处为口角,口角约平对第1磨牙。
7.在上、下唇内面正中线,分别有上、下唇系带从口唇连于牙龈基部。
见图2-3。
检索关键词
口唇、唇红、人中、鼻唇沟、口角、上唇系带、下唇系带。
颊(cheek)
1.颊是口腔的两侧壁,其构造与唇相似,由黏膜、颊肌和皮肤构成。
2.在上颌第2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有腮腺管乳头,其上有腮腺管的开口。
见图2-2。
检索关键词
颊。
腭(palate)
1.腭是口腔的上壁,分隔鼻腔与口腔。
2.腭分硬腭和软腭两部分。
见图2-2、图2-5。
检索关键词
腭、硬腭、软腭。
硬腭(hard palate)
1.硬腭位于腭的前2/3,主要由骨腭(由上颔骨的腭突和腭骨的水平板构成)表面覆以黏膜构成。
2.黏膜厚而致密,与骨膜紧密相贴。
见图2-2、图2-5。
检索关键词
硬腭、骨腭。
软腭(soft palate)
1.软腭位于腭的后1/3,主要由肌、肌腱和黏膜构成。
2.软腭的前份呈水平位;后份斜向后下,称为腭帆。
3.腭帆后缘游离,其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称腭垂或悬雍垂。
4.自腭帆两侧向下方分别形成两条黏膜皱襞,前方一对为腭舌弓,延续于舌根的外侧,后方的一对为腭咽弓,向下延至咽侧壁。
5.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三角形凹陷区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扁桃体。
6.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它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两者的分界。
7.软腭在静止状态时垂向下方,当吞咽或说话时,软腭上提,贴咽后壁,从而将鼻咽与口咽隔离开来。
8.软腭肌均为骨骼肌,有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舌肌和腭咽肌。除腭帆张肌受下颌神经支配外,其他软腭肌由副神经脑根的纤维支配,这些纤维经迷走神经,或舌咽神经到达咽丛。
见图2-2、图2-5。
检索关键词
软腭、腭帆、腭垂、悬雍垂、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窝、咽峡、软腭肌。
软腭肌起止点和作用
检索关键词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舌肌、腭咽肌、腭腱膜
牙(tooth)
1.牙是人体最硬的器官,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分别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牙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对语言、发音亦有辅助作用。
2.在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乳牙和恒牙两组,乳牙和恒牙均可分切牙、尖牙和磨牙3种。
3.牙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见图2-5、图2-6、图2-7、图2-8、图2-9、图2-10、图2-11。
检索关键词
牙、牙槽、上牙弓、下牙弓、乳牙、恒牙、牙质、牙骨质、牙髓。
牙冠(crown of tooth)
1.牙冠是暴露于口腔,露出于牙龈以外的部分。
2.切牙的牙冠扁平,呈凿状;尖牙的牙冠呈锥形;前磨牙的牙冠较大,呈方圆形;磨牙的牙冠最大,呈方形。
见图2-9、图2-10。
检索关键词
牙冠。
牙根(root of tooth)
1.牙根是嵌入牙槽内的部分。
2.切牙和尖牙只有1个牙根,前磨牙一般也只有1个牙根,下颌磨牙有2个牙根,上颌磨牙有3个牙根。
见图2-9、图2-10。
检索关键词
牙根。
牙颈(neck of tooth)
牙颈是牙冠与牙根之间的部分,被牙龈所包绕。
见图2-9、图2-10。
检索关键词
牙颈。
牙腔(dental cavity)
1.牙冠和牙颈内部的腔隙较宽阔,称牙冠腔。
2.牙根内的细管称牙根管,此管开口于牙根尖端的牙根尖孔。
3.牙的血管和神经通过牙根尖孔和牙根管进入牙冠腔。
4.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髓腔,其内容纳牙髓。
见图2-9、图2-10。
检索关键词
牙冠腔、牙根管、牙根尖孔、牙腔、牙髓腔。
牙组织
1.牙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2.牙质构成牙的大部分,呈淡黄色(透过釉质所见的牙质的色泽),硬度仅次于釉质,却大于牙骨质。
3.在牙冠部的牙质外面覆有釉质,为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
4.在牙根及牙颈的牙质外面包有牙骨质,其结构与骨组织类似,是牙钙化组织中硬度最小的一种。
5.牙髓位于牙腔内,由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牙髓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牙髓发炎时,可引起剧烈的疼痛。
见图2-9、图2-10。
检索关键词
牙组织、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
1.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3部分,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2.牙周膜是介于牙槽骨与牙根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具有固定牙根和缓解咀嚼时所产生压力的作用。
3.牙龈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紧贴于牙颈周围及邻近的牙槽骨上,血管丰富,呈淡红色,坚韧而有弹性,因缺少黏膜下层,直接与骨膜紧密相连,故牙龈不能移动。
见图2-9、图2-10。
检索关键词
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舌(tongue)
1.舌邻近口腔底,其基本结构是骨骼肌和表面覆盖的黏膜。
2.舌分舌体和舌根两部分,二者在舌背以向前开放的“V”字形的界沟为界。
3.舌体占舌的前2/3,为界沟之前可游离活动的部分,其前端为舌尖。
4.界沟的尖端处有一小凹称舌盲孔,是胚胎时期甲状舌管的遗迹。
5.舌根占舌的后1/3,以舌肌固定于舌骨和下颌骨等处,舌根的背面朝后对向咽部,延续至会厌的腹侧面。
6.舌具有协助咀嚼和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及辅助发音等功能。
见图2-12、图2-13、图2-14、图2-15。
检索关键词
舌、舌体、舌根、界沟、舌尖、舌盲孔。
舌黏膜
1.舌体背面黏膜呈淡红色,其表面可见许多小突起,统称为舌乳头。
2.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3.丝状乳头数目最多,体积最小,呈白色,遍布于舌背前2/3。
4.菌状乳头稍大于丝状乳头,数目较少,呈红色,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多见于舌尖和舌侧缘。
5.叶状乳头位于舌侧缘的后部,腭舌弓的前方,每侧为4~8条并列的叶片形的黏膜皱襞,小儿较清楚。
6.轮廓乳头体积最大,为7~11个,排列于界沟前方,其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
7.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黏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为味觉感受器,具有感受酸、甜、苦、咸等味觉功能。丝状乳头中无味蕾,只有一般感觉。
8.舌根背面黏膜表面,可见由淋巴组织组成的大小不等的丘状隆起,称舌扁桃体。
9.舌下面黏膜在舌的正中线上,形成一黏膜皱襞,向下连于口腔底前部,称舌系带。
10.在舌系带根部的两侧各有一小黏膜隆起称舌下阜,其上有下颌下腺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开口。
11.由舌下阜向口底后外侧延续的带状黏膜皱襞称舌下襞,其深面藏有舌下腺,舌下腺小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见图2-14、图2-15。
检索关键词
舌黏膜、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味蕾、舌扁桃体、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
舌肌(muscles of tongue)
1.舌肌为骨骼肌,分舌内肌和舌外肌两部分。
2.舌内肌的起、止点均在舌内,有纵肌、横肌和垂直肌,收缩时,可改变舌的形态。
3.舌外肌起于舌周围各骨,止于舌内,有颏舌肌、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等,收缩时可改变舌的位置。
4.颏舌肌在临床上较为重要,是一对强而有力的肌,起自下颌体后面的颏棘,肌纤维呈扇形向后上方分散,止于舌正中线两侧。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如一侧颏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
见图2-16。
检索关键词
舌肌、舌内肌、舌外肌、颏舌肌。
唾液腺(salivary gland)
1.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并向口腔内排泄唾液。唾液腺分大、小两类。
2.大唾液腺有3对: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3.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部黏膜内,属黏液腺,如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
见图2-17、图2-18。
检索关键词
唾液腺、大唾液腺、小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腮腺(parotid gland)
1.腮腺在3对大唾液腺中最大,重15~30g,形状不规则,可分浅部和深部。
2.浅部略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腺的深部。
3.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
4.腮腺管自腮腺浅部前缘发出,于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越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处弯向内侧,斜穿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处的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5.副腮腺出现率约为35%,其组织结构与腮腺相同,分布于腮腺管附近,但形态与大小不等,其导管汇入腮腺管。
见图2-17。
检索关键词
腮腺、腮腺管、副腮腺。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
1.下颌下腺呈扁椭圆形,重约15g。
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
3.下颌下腺的导管自腺的内侧面发出,沿口腔底黏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阜。
见图2-18。
检索关键词
下颌下腺、下颌下三角、舌下阜。
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
1.舌下腺在3对大唾液腺中较小,重2~3g。
2.舌下腺位于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
3.舌下腺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有一条,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小管有5~15条,短而直,直接开口于舌下襞黏膜表面。
见图2-18。
检索关键词
舌下腺。
咽(pharynx)
1.咽是消化管上端扩大的部分,是消化管与呼吸道共同通道。
2.咽呈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长约12cm,其内腔称咽腔。
3.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起于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的高度续于食管。
4.咽的前壁不完整,自上向下分别有通向鼻腔、口腔和喉腔的开口;后壁平坦,借疏松结缔组织连于上位6个颈椎体前面的椎前筋膜。
5.咽的两侧壁与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等相毗邻。
6.按照咽的前方毗邻,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可将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口咽和喉咽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见图2-19、图2-20、图2-21。
检索关键词
咽、鼻咽、口咽、喉咽。
鼻咽(nasopharynx)
1.鼻咽是咽的上部,位于鼻腔后方,上达颅底,下至腭帆游离缘平面续口咽,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
2.鼻咽的两侧壁上,相当于下鼻甲后方约1cm处,各有一咽鼓管咽口,咽腔经此口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3.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的弧形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它是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
4.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称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5.位于咽鼓管咽口附近黏膜内的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
6.鼻咽上壁后部的黏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幼儿时期较发达,6~7岁开始萎缩,约至10岁以后完全退化。
见图2-19。
检索关键词
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体。
口咽(oropharynx)
1.口咽位于腭帆游离缘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上续鼻咽,下通喉咽。
2.口咽的前壁主要为舌根后部,此处有一呈矢状位的黏膜皱襞称舌会厌正中襞,连于舌根后部正中与会厌之间。
3.舌会厌正中襞两侧的深窝称会厌谷,为异物易停留处。
4.口咽的侧壁上有腭扁桃体,位于扁桃体窝内,呈椭圆形,其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覆以黏膜,并有许多深陷的小凹称扁桃体小窝。
5.扁桃体窝上份未被腭扁桃体充满的空间称扁桃体上窝,异物常易停留于此。
6.咽后的咽扁桃体、咽两侧壁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根处的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咽淋巴环,对消化道和呼吸道具有防御功能。
见图2-19。
检索关键词
口咽、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腭扁桃体、扁桃体窝、扁桃体小窝、扁桃体上窝、咽淋巴环。
喉咽(laryngopharynx)
1.喉咽是咽的最下部,稍狭窄,上起自会厌上缘平面,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
2.喉咽的前壁上分有喉口通入喉腔。
3.在喉口的两侧各有一深窝称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之处。
见图2-19。
检索关键词
喉咽、梨状隐窝。
咽壁肌
1.咽肌为骨骼肌,包括咽缩肌和咽提肌。
2.咽缩肌包括上、中、下3部,呈叠瓦状排列,即咽下缩肌覆盖于咽中缩肌下部,咽中缩肌覆盖于咽上缩肌下部。
3.当吞咽时,各咽缩肌自上而下依次收缩,即将食团推向食管。
4.咽提肌位于咽缩肌深部,肌纤维纵行,起自茎突(茎突咽肌)、咽鼓管软骨(咽鼓管咽肌)及腭骨(腭咽肌),止于咽壁及甲状软骨上缘。
5.咽提肌收缩时,上提咽和喉,舌根后压,会厌封闭喉口,食团越过会厌,经喉咽进入食管。
见图2-20、图2-21。
检索关键词
咽壁肌、咽缩肌、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咽提肌、茎突咽肌、咽鼓管咽肌、腭咽肌。
食管(esophagus)
1.食管是一前后扁平的肌性管状器官,是消化管各部中最狭窄的部分,长约25cm。
2.食管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与咽相续,下端约平第11胸椎体高度与胃的贲门连接。
3.食管可分颈部、胸部、腹部。
4.颈部长约5cm,自食管起始端至平对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的一段,前面借疏松结缔组织附于气管后壁上。
5.胸部最长,18~20cm,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之间。
6.腹部最短,仅1~2cm,自食管裂孔至贲门,其前方邻近肝左叶。
7.第一狭窄为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
8.第二狭窄为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9.第三狭窄为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见图2-22、图2-23。
检索关键词
食管、颈静脉切迹、食管裂孔、贲门。
食管壁的结构
1.食管壁较厚,约4mm,具有消化管典型的4层结构。
2.食管空虚时,前后壁贴近,断面呈扁圆形。
3.食管黏膜湿润光滑,形成纵行皱襞向管腔突出,食管上段的纵行黏膜皱襞的数目与形态变化较大,在中、下段,一般有纵行黏膜皱襞3~4条。
4.黏膜下层含有许多较大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另有大量的黏液腺。
5.肌层在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属平滑肌,中1/3段由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成。
6.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检索关键词
食管壁。
胃(stomach)
1.胃是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2.胃的大小和形态因胃充盈程度、体位以及体型等状况而不同,成人胃容量约1500ml。
3.胃通常分为4个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4.胃的近端与食管连接处是胃的入口,称贲门。
5.贲门的左侧,食管末端左缘与胃底所形成的锐角,称贲门切迹。
6.胃底为贲门水平线以上部分,立位时含气,称胃泡。
7.自胃底向下至角切迹处的中间部分称胃体。
8.胃的远端接续十二指肠处,是胃的出口,称幽门。
9.由于幽门括约肌的存在,在幽门表面,有一缩窄的环行沟,幽门前静脉常横过幽门前方,为胃手术时确定幽门的标志。
10.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甚明显的浅沟称中间沟,将幽门部分为右侧的幽门管和左侧的幽门窦。
11.胃小弯凹向右上方,其最低点弯度明显的折转处称角切迹。胃大弯大部分凸向左下方。
12.胃具有受纳食物、分泌胃酸、调和食糜的作用。
见图2-24、图2-25、图2-26、图2-27。
检索关键词
胃、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贲门切迹、角切迹、中间沟、胃小弯、胃大弯、幽门管、幽门窦。
胃的位置
1.胃的位置常因体型、体位和充盈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2.胃在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在高度充盈时,大弯下缘可达脐以下,甚至低于髂嵴平面。
3.胃前壁右侧部与肝左叶和方叶相邻,左侧部与膈相邻,被左肋弓掩盖。(www.xing528.com)
4.胃前壁的中间部分位于剑突下方,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临床上进行胃触诊的部位。
5.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上部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6.胃的贲门和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体右侧。
7.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
8.胃底最高点在左锁骨中线外侧,可达第6肋间隙高度。
检索关键词
胃的位置。
胃壁的结构
1.胃壁分为4层,由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总厚度除贲门和幽门处外,不应超过1cm,否则可认为有炎症或其他病变。
2.黏膜层的胃腺内有3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主细胞、壁细胞和颈黏液细胞。
3.黏膜下层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内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当胃扩张和蠕动时起缓冲作用。
4.肌层较厚,由外纵、中环、内斜的平滑肌构成。
5.外层的纵行肌,以胃小弯和大弯处较厚。
6.中层的环行肌较纵行肌发达,环绕于胃的全部,该层在幽门处较厚称幽门括约肌,在幽门瓣的深面,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
7.内层的斜行肌是由食管的环行肌移行而来,分布于胃的前、后壁,起支持胃的作用。
8.浆膜层来自腹膜脏层,即脏腹膜。
9.在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黏膜上,有一呈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食管胃黏膜线或齿状线,该线是胃镜检查时确定病变位置的重要标志。
10.幽门处的黏膜形成环形的皱襞称幽门瓣,突向十二指肠腔内,有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功能。
见图2-24。
检索关键词
胃壁、食管胃黏膜线、齿状线、幽门瓣、幽门括约肌。
小肠(small intestine)
1.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上起幽门,下接盲肠,成人长5~7m,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2.小肠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并具有某些内分泌功能。
见图2-29。
检索关键词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十二指肠(duodenum)
1.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全长25~30cm,呈“C”形,位于腹后壁上部,紧贴第1~3腰椎右前方,并包绕胰头周围。
2.十二指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最为固定的部分。
3.十二指肠按其部位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见图2-42。
检索关键词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上部(superior part of duodenum)
1.十二指肠上部长约5cm,起自胃的幽门,行向右后方,在肝门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降部,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上曲。
2.十二指肠上部近侧与幽门相连的一段肠管其管壁薄、管径大,黏膜无环状皱襞,光滑平坦,临床上称此段为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检索关键词
十二指肠上部、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球。
十二指肠降部(descending part of duodenum)
1.十二指肠降部长7~8cm,起于十二指肠上曲,沿右肾内侧缘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转向左续水平部,折转处称十二指肠下曲。
2.降部黏膜多为环状皱襞,其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纵襞下端约相当于降部中、下1/3交界处可见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肝胰壶腹的开口。
3.在大乳头上方1~2cm处,有时可见到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检索关键词
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下曲、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小乳头、肝胰壶腹。
十二指肠水平部(horizontal part of duodenum)
1.十二指肠水平部又称下部,长约10cm,自十二指肠下曲起,向左横行至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
2.肠系膜上动、静脉紧贴此部前面下行,在某些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可压迫该部引起十二指肠梗阻。
检索关键词
十二指肠水平部。
十二指肠升部(ascending part of duodenum)
1.十二指肠升部最短,为2~3cm,自水平部末端起始,斜向左上方,至第2腰椎体左侧转向下,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续为空肠。
2.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膈右脚。
3.十二指肠悬肌上部为横纹肌,下部为平滑肌,并有结缔组织介入。
4.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z韧带,是手术时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检索关键词
十二指肠升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悬肌、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z韧带。
空肠和回肠(jejunum and ileum)
1.空肠和回肠长5~7m,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占空回肠全长的2/5;回肠位于腹腔右下部,占空回肠全长远侧3/5,在右髂窝续盲肠。
2.空回肠均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较大。
3.空肠与回肠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空肠管径较粗、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较红;回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
4.空肠肠系膜内血管弓少,直血管长;回肠肠系膜内血管弓多,直血管短。
5.空回肠的黏膜形成许多环状襞,襞上有大量小肠绒毛,环状襞在空肠上1/3段最密最高,向下逐渐减少变小,到回肠下部几乎消失。
6.黏膜内含有孤立和集合两种淋巴滤泡,前者分散存在于空肠与回肠黏膜内;后者多见于回肠下部,有20~30个。
7.约2%的人,在回肠末端距回盲瓣0.3~1.0cm的肠壁对系膜缘处,有一囊状突起,称Meckel憩室,是胚胎时期卵黄囊管未完全消失所形成,发炎时误诊为阑尾炎。
8.X线检查时,通常将小肠襻分为6组,第一组为十二指肠,位于腹上区;第二组为空肠上段,居左腹外侧区;第三组为空肠下段,在左髂区;第四组为回肠上段,盘于脐区;第五组为回肠中段,占据右腹外侧区;第六组为回肠下段,位于右髂区、腹下区和盆腔。
见图2-30、图2-31。
检索关键词
空肠、回肠、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Meckel憩室。
大肠(large intestine)
1.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长约1.5m,起自盲肠,止于肛门,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2.大肠全程围绕于空、回肠的周围。
3.结肠和盲肠具有3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4.结肠带有3条(网膜带、系膜带和独立带),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所形成,沿大肠的纵轴平行排列,3条结肠带汇集于阑尾根部。
5.结肠袋是由横沟隔开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这是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缩形成的。
6.肠脂垂是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和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
7.大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见图2-32、图2-33、图2-34、图2-35、图2-36。
检索关键词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盲肠(caecum)
1.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外形似囊袋,长宽均为6~8cm,下端为盲端,上续升结肠,左侧与回肠相连续。
2.盲肠主要位于右髂窝内,其体表投影在腹股沟韧带外侧半的上方。
3.盲肠属于腹膜内位器官,其各面均有腹膜被覆,因无系膜或仅有短小系膜,故其位置相对较固定。
4.少数人的盲肠与回肠末端具有共同的系膜,使盲肠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称移动性盲肠。
5.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行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
6.在回盲口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称此口为阑尾口。
见图2-33。
检索关键词
盲肠、回盲口、回盲瓣、阑尾口。
阑尾(vermiform appendix)
1.阑尾为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近下端的一蚯蚓状盲突,一般5~7cm,直径约0.5cm,以三角形的阑尾系膜连于小肠系膜的下部。
2.阑尾根部的位置比较固定,其体表投影常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该点称McBurney点,阑尾炎时该处常有明显压痛。
3.阑尾尖端为游离盲端,移动性大。
4.阑尾口下缘有一条不明显的半月形黏膜皱襞,称阑尾瓣,可防止粪块或异物坠入阑尾腔。
5.阑尾系膜呈三角形或扇形,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及淋巴结等,由于阑尾系膜游离缘短于阑尾本身,致使阑尾呈钩形、S形或卷曲状等不同程度的弯曲,这些都是易使阑尾发炎的形态基础。
见图2-33。
检索关键词
阑尾、McBurney点、阑尾口、阑尾瓣。
结肠(colon)
1.结肠围绕在小肠周围,始于盲肠,终于直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升结肠长约15cm,在右髂窝起于盲肠,沿右侧腹后壁上升,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形成结肠右曲又称肝曲,移行于横结肠。
3.横结肠长约50cm,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到脾下方转折向下形成结肠左曲又称脾曲,续于降结肠。横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大,常形成一下垂的弓形弯曲。
4.降结肠长约25cm,起自结肠左曲,沿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面向下,至左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
5.乙状结肠长约40cm,呈乙字形弯曲,于左髂嵴处上接降结肠,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
6.升结肠和降结肠属腹膜间位器官,无系膜,其后面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活动性甚小。
7.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属腹膜内位器官,分别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和由乙状结肠系膜连于盆腔左后壁,活动度较大,横结肠中间部分向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
见图2-28、图2-32、图2-34。
检索关键词
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结肠右曲、肝曲、结肠左曲、脾曲。
直肠(rectum)
1.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长10~14cm。
2.直肠在第3骶椎前方续于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
3.直肠在矢状切面有骶曲和会阴曲,在冠状面上有3个突向侧方的弯曲,但不恒定,一般中间较大的一个凸向左侧,上、下两个凸向右侧。
4.直肠骶曲是直肠上段沿着骶尾骨的盆面下降,形成一个突向后方的弓形弯曲,距肛门7~9cm。
5.直肠会阴曲是直肠末段绕过尾骨尖,转向后下方,形成一个突向前方的弓形弯曲,距肛门3~5cm。
6.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交接处管径较细,向下肠腔显著膨大,称直肠壶腹。
7.直肠内面有三个直肠横襞(Houston瓣),由黏膜及环行肌构成,具有阻挡粪便下移的作用。
8.最上方的直肠横襞接近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11cm,偶见该襞环绕肠腔一周,致使肠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窄。
9.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通常位于直肠壶腹稍上方的直肠右前壁上,距肛门约7cm,在乙状结肠镜检查中常以中直肠横襞为标志。
10.最下方的直肠横襞位置不恒定,一般多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5cm。
见图2-33、图2-35、图2-36。
检索关键词
直肠、盆膈、直肠骶曲、直肠会阴曲、直肠壶腹、直肠横襞、Houston瓣。
肛管(anal canal)
1.肛管长3~4cm,上端在盆膈平面连续直肠,下端终止肛门。
2.肛管被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3.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儿童时清楚,成年人不明显,内有血管和纵行肌。
4.各肛柱下端彼此借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此襞称为肛瓣。
5.每一肛瓣与其邻近的两个肛柱下端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隐窝称肛窦,窦深3~5mm,其底部有肛腺的开口,窦内易积存粪屑而引起肛窦炎。
6.各肛柱上端的连线称肛直肠线,即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7.连接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肛皮线)。
8.齿状线以上的肛管内表面为黏膜,齿状线以下的肛管内表面为皮肤。
9.在齿状线下方有一宽约1cm的环状区域称肛梳(痔环),表面光滑,深层有静脉丛而呈浅蓝色。
10.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行线称白线(Hilton线),该线位于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与肛门内括约肌下缘之间的水平,肛诊时可触及括约肌间沟。
11.肛门是肛管的下口,为一前后纵行的裂孔,前后径为2~3cm,肛门周围皮肤富有色素,呈黯褐色,成年男子肛门周围长有硬毛,并有汗腺(肛周腺)和丰富的皮下脂肪。
12.肛门内括约肌为肛管处环形平滑肌增厚而成,有协助排便功能。
13.肛门外括约肌由围绕在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骨骼肌构成,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可随意括约肛门,控制排便,手术时应防止损伤,以免造成大便失禁。
见图2-34。
检索关键词
肛管、肛柱、肛瓣、肛窦、肛直肠线、齿状线、肛皮线、肛梳、痔环、白线、Hilton线、肛门、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
肝的外形
1.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膈面、脏面和下缘。
2.膈面隆突,贴于膈下,前部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大而厚的肝右叶与小而薄的肝左叶。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
3.脏面上有一“H”形的沟,即二条矢状位的纵沟和一条冠状位的横沟。
4.横沟称为肝门,长约5cm,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和淋巴管进出的门户,这些进出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5.左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胎儿时期脐静脉闭锁而成;左纵沟的后部有静脉韧带,是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的遗迹。
6.右纵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内纳胆囊;右纵沟后部为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经过。
7.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间、右静脉出肝立即注入下腔静脉,故临床上常称此沟上端为第2肝门。
8.肝的脏面借“H”形沟分为四叶,右纵沟右侧为右叶;左纵沟左侧为左叶;左、右纵沟之间在横沟前方的称方叶;横沟后方的为尾状叶。
9.肝脏面的肝右叶、方叶和尾状叶一起,相当于肝膈面的肝右叶。
10.肝下缘为肝脏面与膈面之间的分界线,此缘在后方及右侧钝圆,在前方及左侧较薄锐。
见图2-37、图2-38。
检索关键词
肝、肝右叶、肝左叶、方叶、尾状叶、肝镰状韧带、肝圆韧带、裸区、肝门、肝蒂、腔静脉沟、第2肝门。
肝的位置和毗邻
1.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及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大部分被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左、右肋弓间部分直接与腹前壁接触。
2.肝的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在右腋中线处起于第7肋,在右锁骨中线处平第5肋,再向左,在前正中线处越过胸骨体和剑突交界处,至左锁骨中线处平第5肋间隙。
3.肝的下界与右肋弓一致,在右腋中线平第10肋,沿右肋弓下缘与肋弓平齐,至右侧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经左侧第7、8肋软骨结合处,连上界左端。
4.成人在右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肝,在剑突下3cm可触及。小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常可在右肋弓下1.5~2.0cm触及,到7岁以后,在右肋弓下不能触及。
见图2-49、图2-50。
检索关键词
肝、肋弓、剑突。
肝的分叶和分段
1.肝具有接受双重血供的特点,即除接受肝动脉外,还接受门静脉的注入。
2.肝内有4套管道,形成两个系统(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3.Glisson系统指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的各级分支均伴行,并有结缔组织鞘包裹。
4.根据肝内Glisson系统,肝分为两个半肝(左半肝、右半肝)、5叶(右前叶、右后叶、左内叶、左外叶和尾状叶)、6段(左外叶上段和下段、右后叶上段和下段、尾状叶左、右段)。
5.肝内有若干平面缺少Glisson系统的分布,这些平面称肝裂,是肝区的自然界线。
6.正中裂于胆囊切迹中点经尾状叶中部到腔静脉沟左缘的连线,此裂将肝分为左半肝和右半肝。
7.右叶间裂位于正中裂右侧,将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在后叶段间裂将右后叶分为上段和下段。
8.左叶间裂自肝下缘肝圆韧带切迹,向后上方到达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左外叶段间裂将左外叶分为上段与下段。
见图2-39、图2-40、图2-47、图2-48。
检索关键词
肝、肝动脉、肝静脉、Glisson系统、肝静脉系统、右前叶、右后叶、左内叶、左外叶、尾状叶。
胆囊(gallbladder)
1.胆囊为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呈长梨形,长8~12cm,宽3~5cm,容量40~ 60ml。
2.胆囊位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易于分离;下面覆以浆膜,并与结肠右曲和十二指肠上曲相邻。胆囊的位置有的较深,甚至埋在肝实质内,有时胆囊各面均覆以浆膜,并借系膜连于胆囊窝,可以活动。
3.胆囊分底、体、颈、管4部分。
4.胆囊底是胆囊突向前下方的盲端,常在肝前缘的胆囊切迹处露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附近。
5.胆囊体是胆囊的主体部分,与底之间无明显界限。
6.胆囊颈是胆囊体向下延续并变细的部分,常以直角向左下弯行,移行于胆囊管。
7.胆囊管比胆囊颈稍细,长3~4cm,直径0.2~0.3cm,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与其左侧的肝总管汇合,形成胆总管。
8.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Calot三角),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见图2-41、图2-46。
检索关键词
胆囊、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肝十二指肠韧带、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动脉。
肝管与肝总管
1.肝左、右管分别由左、右半肝内的毛细胆管逐渐汇合而成,走出肝门之后汇合成肝总管。
2.肝总管长约3cm,下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以锐角汇合成胆总管。
见图2-41、图2-44、图2-45、图2-46。
检索关键词
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肝十二指肠韧带、胆总管。
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
1.胆总管长4~8cm,直径0.6~0.8cm,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
2.胆总管在肝固有动脉右侧、门静脉前方,下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中,向下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至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间进入十二指肠降部的左后壁,在此处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顶端。
3.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包绕。在胆总管末段及胰管末段周围亦有少量平滑肌包绕。
4.肝胰壶腹括约肌平时保持收缩状态,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
见图2-41、图2-42、图2-43、图2-44、图2-45。
检索关键词
胆总管、肝胰壶腹、Vater壶腹、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胰壶腹括约肌、十二指肠大乳头、Oddi括约肌。
胰腺(pancreas)
1.胰腺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部分。内分泌部主要分泌胰岛素,参与糖代谢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参与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
2.胰呈长条形,色灰红、质软,重80~110g,长14~20cm,横卧于腹后壁,平第1~2腰椎,可分头、体、尾三部。
3.胰头为胰右端膨大部分,位于第2腰椎右侧,被十二指肠包绕,胆总管在胰头后面或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经过。胰头的下部向左后上方伸出钩突。
4.胰体位于胰头和胰尾之间,占胰的大部分,约位于第1腰椎平面,前面隔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后面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
5.胰颈指位于胰头与胰体之间狭窄部分,长2~2.5cm,胃幽门位于其前上方,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其后方汇合成门静脉。
6.胰尾较细,向左上方达脾门。
7.胰管与胰的长轴一致,从胰尾经胰体走向胰头,贯穿胰全长,沿途接受许多小叶间导管,最后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内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8.有时在胰头上部有一条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见图2-42。
检索关键词
胰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胰管、副胰管、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小乳头。
图2-1 1.鼻中隔;2.口腔;3.舌;4.腮腺;5.舌下腺;6.下颌下腺;7.肝;8.胆囊;9.胆总管;10.十二指肠;11.结肠右曲;12.升结肠;13.回盲瓣;14.盲肠; 15.阑尾;16.回肠;17.直肠;18.乙状结肠;19.空肠; 20.降结肠;21.横结肠;22.结肠左曲;23.十二指肠空肠曲;24.胰;25.胰管;26.幽门口;27.胃;28.贲门口; 29.食管;30.喉;31.咽;32.软腭
图2-2 1.上唇系带;2.牙龈;3.硬腭;4.软腭; 5.腭垂;6.舌扁桃体;7.轮廓乳头;8.叶状乳头;9.菌状乳头;10.丝状乳头;11.腭舌弓;12.腭咽弓;13.腭扁桃体;14.腭垂肌;15.腭舌肌;16.腭咽肌;17.腭帆张肌;18.腭小动脉;19.腭小神经;20.腭大动脉;21.腭大神经;22.腭腺;23.腭降动脉;24.腭扁桃体;25.咽升动脉;26.腭舌肌;27.腭咽肌;28.扁桃体支;29.面动脉;30.舌背支
图2-3 1.舌神经;2.舌下腺;3.下颌下腺管;4.下颌下腺管开口;5.舌尖;6.舌深动脉;7.伞襞;8.舌系带; 9.舌下腺小管开口;10.舌下襞;11.舌下阜
图2-4 1.硬腭;2.软腭;3.腭垂;4.腭扁桃体; 5.腭咽弓;6.腭舌弓;7.舌体;8.腭帆张肌;9.腭帆提肌; 10.翼突内侧板末端;11.腭垂肌;12.腭咽肌;13.腭舌肌
图2-5 1.腭小孔;2.腭大孔;3.水平板(腭骨); 4.腭横缝;5.腭沟;6.腭突;7.腭正中缝;8.切牙孔;9.中切牙;10.侧切牙;11.尖牙;12.第一前磨牙;13.第二前磨牙;14.第一磨牙;15.第二磨牙;16.腭嵴;17.第三磨牙;18.鼻后棘
图2-6 1.中切牙;2.侧切牙;3.尖牙;4.第一前磨牙;5.第二前磨牙;6.第一磨牙;7.第二磨牙;8.第三磨牙
图2-7 1.下颌支;2.第一磨牙;3.第二磨牙;4.第三磨牙;5.下颌管;6.尖牙;7.中切牙;8.侧切牙;9.第一前磨牙;10.第二前磨牙
图2-8 1.乳第二磨牙;2.乳第一磨牙;3.乳侧切牙;4.乳中切牙;5.乳尖牙
图2-9 1.下颌骨;2.牙根;3.牙颈;4.牙龈;5.牙冠;6.釉质;7.牙质;8.牙腔;9.牙髓;10.牙周膜;11.牙根管;12.牙骨质;13.牙根尖孔
图2-10 1.牙冠;2.牙颈;3.牙根管;4.牙釉质; 5.牙本质;6.牙髓;7.牙槽骨;8.牙周膜;9.牙龈;10.牙骨质;11.牙根尖孔
图2-11 1.下颌骨;2.牙冠;3.牙根;4.牙腔
图2-12 1.丝状乳头;2.舌正中沟;3.菌状乳头; 4.叶状乳头;5.腭扁桃体;6.界沟;7.舌根;8.舌会厌外侧襞;9.会厌;10.舌会厌正中襞;11.会厌谷;12.舌扁桃体;13.舌盲孔;14.轮廓乳头
图2-13 1.下纵肌;2.舌垂直肌;3.舌横肌;4.上纵肌;5.舌黏膜;6.舌盲孔;7.舌腺;8.会厌;9.舌骨;10.颏舌骨肌;11.颏舌肌;12.舌尖腺
图2-14 1.菌状乳头;2.丝状乳头;3.菌状乳头
图2-15 1.丝状乳头;2.轮廓乳头;3.界沟;4.舌扁桃体
图2-16 1.茎突舌肌;2.咽上缩肌;3.茎突咽肌; 4.茎突舌骨韧带;5.咽中缩肌;6.舌骨舌肌;7.颏舌骨肌及下颌舌骨肌;8.颏舌肌;9.舌骨舌肌;10.腭舌肌
图2-17 1.颞浅动脉;2.耳颞神经;3.面横动脉; 4.腮腺管;5.腮腺;6.咬肌;7.下颌下神经节;8.二腹肌(后腹);9.胸锁乳突肌;10.颈外静脉;11.茎突舌骨肌;12.眼轮匝肌;13.提上唇肌;14.颧肌;15.副腮腺; 16.颊肌;17.口轮匝肌;18.舌下襞;19.舌下阜;20.舌下腺;21.下颌下腺管;22.舌神经;23.舌动脉;24.舌静脉; 25.下颌舌骨肌;26.二腹肌;27.下颌下腺
图2-18 1.硬腭;2.上唇;3.下唇;4.舌下阜;5.舌下腺小管;6.下颌骨;7.颏舌肌;8.颏舌骨肌;9.下颌舌骨肌;10.二腹肌;11.下颌下腺;12.下颌下腺管;13.舌神经;14.茎突舌肌;15.腭舌肌;16.会厌;17.舌下腺; 18.腭咽弓;19.腭扁桃体;20.腭舌弓;21.腭垂;22.腮腺乳头;23.咽鼓管咽口
图2-19 1.额窦;2.中鼻道;3.下鼻甲;4.下鼻道;5.鼻阈;6.鼻前庭;7.硬腭;8.固有口腔;9.口腔前庭;10.颏舌肌;11.颏舌骨肌;12.下颌舌骨肌;13.舌骨;14.前庭襞;15.喉室;16.声襞;17.甲状软骨;18.环状软骨弓;19.食管;20.气管;21.环状软骨板;22.喉部;23.会厌;24.口部;25.腭扁桃体;26.软腭;27.鼻部;28.咽鼓管圆枕;29.咽扁桃体;30.咽隐窝;31.咽鼓管咽口;32.蝶窦;33.上鼻甲;34.上鼻道;35.中鼻甲
图2-20 1.下鼻甲;2.腭扁桃体;3.舌根;4.翼内肌;5.会厌;6.梨状隐窝
图2-21 1.咽颅底筋膜;2.翼外肌;3.咽缝;4.二腹肌(后腹);5.翼内肌;6.舌骨(大角);7.咽下缩肌;8.食管;9.喉返神经;10.气管;11.腭咽肌;12.咽中缩肌; 13.茎突舌骨肌;14.茎突咽肌;15.茎突;16.咽上缩肌
图2-22 1.食管颈部;2.气管;3.头臂干;4.主动脉弓;5.右主支气管;6.食管胸部;7.奇静脉;8.胸导管; 9.下腔静脉;10.腹主动脉;11.左锁骨下动脉;12.左主支气管;13.胸主动脉;14.食管腹部;15.贲门;16.胃; 17.食管第1狭窄;18.食管第2狭窄;19.食管第3狭窄
图2-23 1.食管;2.气管;3.主动脉弓;4.右主支气管;5.主动脉胸部;6.食管;7.奇静脉;8.胸导管; 9.膈;10.主动脉腹部;11.胃;12.贲门;13.食管;14.左主支气管;15.左锁骨下动脉;16.左颈总动脉;17.头臂干
图2-24 1.食管;2.贲门;3.胃底;4.纵层;5.胃体;6.斜纤维;7.环层;8.角切迹;9.十二指肠;10.幽门;11.幽门窦;12.中间沟;13.幽门管;14.幽门;15.幽门部;16.贲门;17.胃底;18.胃大弯
图2-25 1.贲门口;2.胃底;3.胃道;4.胃大弯; 5.胃襞;6.角切迹;7.幽门窦;8.幽门括约肌;9.幽门口;10.十二指肠上部;11.幽门瓣;12.胃小弯;13.胃区; 14.胃小凹
图2-26 1.贲门淋巴环;2.胃(左)淋巴结;3.胰淋巴结;4.脾淋巴结;5.脾;6.胃网膜(左)淋巴结;7.胃网膜(右)淋巴结;8.幽门下淋巴结;9.胃(右)淋巴结;10.幽门上淋巴结;11.腹腔淋巴结;12.门静脉;13.网膜孔淋巴结;14.胆囊淋巴结;15.肝淋巴结;16.腹腔干
图2-27 1.胃小弯;2.十二指肠球部;3.十二指肠降部;4.空肠;5.胃底;6.胃大弯;7.正常胃黏膜;8.胃蠕动波
图2-28 1.结肠肝曲;2.升结肠;3.盲肠;4.结肠脾曲;5.横结肠;6.降结肠;7.乙状结肠;8.直肠
图2-29 1.大网膜;2.横结肠;3.横结肠系膜; 4.空肠;5.乙状结肠;6.膀胱;7.盲肠;8.回肠;9.升结肠;10.结肠右曲;11.独立带
图2-30 1.肠系膜;2.环状襞
图2-31 1.肠系膜;2.孤立淋巴滤泡;3.环状襞; 4.集合淋巴滤泡
图2-32 1.结肠半月襞;2.独立带;3.结肠袋;4.肠脂垂
图2-33 1.结肠袋;2.回盲口;3.回盲瓣系带;4.阑尾口;5.盲肠;6.阑尾;7.阑尾系膜;8.回盲下隐窝;9.回肠;10.回盲瓣;11.结肠半月襞
图2-34 1.直肠横襞;2.直肠静脉丛;3.肛门内括约肌;4.肛门外括约肌;5.肛皮线;6.白线;7.肛管;8.肛梳;9.肛瓣;10.肛窦;11.肛柱;12.直肠壶腹
图2-35 1.会阴曲;2.肛提肌;3.肛门外括约肌; 4.腹膜;5.骶曲;6.直肠壶腹;7.肛管
图2-36 1.肠系膜上淋巴结;2.左结肠淋巴结; 3.肠系膜下淋巴结;4.结肠旁淋巴结;5.乙状结肠淋巴结;6.直肠上淋巴结;7.回结肠淋巴结;8.右结肠淋巴结;9.中结肠淋巴结;10.结肠上淋巴结
图2-37 1.冠状韧带;2.肝右叶(膈面);3.肝右叶下缘;4.下腔静脉;5.左三角韧带;6.肝左叶(膈面);7.镰状韧带;8.肝圆韧带;9.胆囊底
图2-38 1.胆囊体;2.结肠压迹;3.肝右叶;4.胆囊颈部;5.肾压迹;6.右三角韧带;7.裸区;8.下腔静脉;9.肝总管;10.门静脉;11.尾状叶;12.肝固有动脉;13.肝纤维附件;14.食管压迹;15.静脉韧带;16.乳头突;17.胃压迹;18.肝左叶;19.胆囊管;20.十二指肠压迹;21.肝圆韧带;22.方叶;23.胆囊底
图2-39 1.下腔静脉;2.正中裂;3.尾状叶右部支;4.右叶间裂;5.右前叶;6.右前叶支;7.右后叶上段;8.右后叶下段;9.右段间裂;10.右后叶支下段支;11.右后叶支上段支;12.左内叶;13.门静脉;14.肝固有动脉;15.左内叶支;16.左外叶下段支;17.左外叶上段支;18.左外叶下段;19.左外叶上段;20.左段间裂;21.尾状叶左部支;22.左叶间裂
图2-40 1.右前叶;2.右叶间裂;3.右前叶支;4.右后叶下段;5.右后叶上段;6.右后叶下段支;7.右后叶上段支;8.尾状叶右部支;9.肝总管;10.尾状叶右部; 11.尾状叶左部;12.尾状叶左部支;13.右段间裂;14.左外叶上段;15.左外叶下段;16.左外叶支上段支;17.左外叶支下段支;18.肝固有动脉;19.左内叶支;20.左叶间裂;21.左内叶;22.正中裂
图2-41 1.胆囊颈;2.胆囊体;3.胆囊底;4.十二指肠;5.十二指肠乳头;6.肝右管;7.肝左管;8.胆囊管皱襞;9.胆囊管;10.肝总管;11.胆总管;12.胰管;13.肝胰壶腹
图2-42 1.胆囊体;2.肝右管;3.胆囊壁;4.胆囊黏膜;5.胆囊颈;6.胆总管;7.十二指肠上部;8.十二指肠上曲;9.十二指肠小乳头;10.十二指肠大乳头;11.副胰管;12.胰头;13.钩突;14.肠系膜上静脉;15.肠系膜上动脉;16.十二指肠空肠曲;17.胰尾;18.胰体;19.胰管;20.腹腔干;21.下腔静脉;22.肝门静脉;23.肝固有动脉;24.肝左管
图2-43 1.十二指肠纵形肌;2.十二指肠环形肌;3.胆总管括约肌;4.肝胰壶腹括约肌;5.胆总管; 6.胰管;7.纵行肌纤维;8.胰管括约肌
图2-44 1.右叶肝胆管;2.右肝管;3.肝总管;4.左肝管;5.胆总管;6.十二指肠
图2-45 1.右肝管;2.胆囊;3.左肝管;4.肝总管;5.胰管;6.胆总管;7.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后);8.十二指肠
图2-46 1.肝;2.胆囊
图2-47 1.肝;2.胆总管;3.肝动脉;4.门静脉; 5.下腔静脉
图2-48 1.肝右叶前上段;2.肝左内叶;3.腹主动脉;4.肝左外叶;5.胃;6.肝右后叶上段;7.右膈肌脚; 8.竖脊肌;9.脾
图2-49 1.前锯肌;2.门静脉右前上分支;3.右肝静脉;4.右肝静脉属支;5.肝门静脉左支囊部;6.肝尾状叶;7.椎体;8.肝左叶外侧段;9.胃;10.背阔肌;11.肝右叶后上段;12.门静脉分支;13.竖脊肌;14.下腔静脉; 15.脊髓;16.腹主动脉;17.膈脚;18.脾脏;19.胸膜腔
图2-50 1.右心室;2.右下肺;3.肝右叶前上段; 4.肝圆韧带裂;5.肝右叶前下段;6.胆囊;7.左心室; 8.膈;9.肝左叶外侧段;10.胃;11.胃大弯;12.空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