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科书中,对于“戏剧”是这样定义的:“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在这个短短的定义中,包含着戏剧艺术所必备的元素:演员——角色——观众。当然,在当代剧场中,戏剧艺术的重要元素已经远不止这些——导演、舞台监督、舞台美术设计师、灯光服化设计师、制作人、剧院经理等各司其职,保障了戏剧工业化生产的运作流程,但从本质上来说,演员——角色——观众依然是戏剧艺术最基本也最必不可少的要素。
图:裘德·洛在《亨利五世》中出演
演员,自不必多说,他们占据着舞台的中心,是聚光灯下最耀眼的星。他们既是表演艺术的创作者,又是创作的工具与材料,同时也是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因此,表演有着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特性——“三位一体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演员”,仿佛就意味着“分裂”、“纠结”、“感性”、“情绪化”,或索性就把演员与“神经病”画上等号。其实,这些用来形容演员的说法都不为过,因为演员必须具有高度敏感的知觉,迅速反应与瞬间表现的能力,身体协调与控制的能力,才能够自由无碍的进行表演创作。舞台的表演对于演员的要求尤为严格,因为与影视表演相比,舞台表演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它的过程不能被叫停,更不能“再来一遍”。只有演出前的刻苦排练,才是保障舞台表演成功的关键,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谚语,形容的便是舞台表演的艰辛。
图:英国舞台剧《战马》中的木偶战马(www.xing528.com)
角色,简单的说,就是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它来自于剧作家提供的剧本,同时也包含了导演与演员的二度创作与解读。但是,在诸多当代的戏剧实验中,“角色”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外延,代表了演员的扮演所指涉的内容,即“演员所扮演的XX”。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儿童剧中,有些“角色”被拟人化了,大树,太阳、风雨雷电等都被搬上了舞台;在当代戏剧中,角色互换、一人扮演多个角色、象征性的角色、人与木偶同台表演等等构成了超越传统戏剧观念的“角色”,甚至在某些后现代戏剧中,角色本身也变得不重要了,演员演的什么,全凭观众去理解,你觉得他们在演什么,那就是什么,关键的并不是他们在扮演谁,而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说话”。
图: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新实验剧场
观众,就是参与观看的人。在传统的剧场中,观众与演员之间是保持一定距离的,这“距离”不仅仅是由剧场的物质条件限定的,比如剧场被乐池和走道分割成为观众席和舞台;更重要的是因演出形态而形成的“心理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