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枕先露正常分娩机制-难产诊断与处置

枕先露正常分娩机制-难产诊断与处置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分娩过程,95%胎儿为枕先露或顶先露。正确判断胎先露对正常分娩十分重要。在腹部检查中,仅有小的不同,枕前位分娩机制类似枕横位。分娩后,原来的胎位经常可以通过检查先锋头的位置来证实。先露部位置的变化构成分娩机制,主要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外旋转和娩出。

枕先露正常分娩机制-难产诊断与处置

所有分娩过程,95%胎儿为枕先露或顶先露。正确判断胎先露对正常分娩十分重要。

一、枕先露的诊断及胎头形状的变化

(一)枕先露的诊断

1.枕横位 按Leopold的4步触诊法,通过腹部检查进行诊断。在所有分娩中,胎儿以左枕横位(left occipitotransverse,LOT)入盆占40%,右枕横位(right occipitotransverse,ROT)位占20%(Caldwell,1934)。

LOT位腹部检查步骤和手法见图1-14。

ROT的触诊类似LOT,除了胎背在产妇右侧、胎头突出部及小肢体在左侧之外,阴道检查可以发现胎头矢状缝在骨盆的横径上,在骨盆的骶骨与耻骨联合之间的中点附近。在LOT位,小囟门在产妇骨盆左侧,而大囟门正好在对侧。在ROT则与此相反。胎儿心脏通常在右侧或左侧,在脐以下右侧或左侧分别能听到胎心音。

2.枕前位 在枕前位(LOA或ROA),胎头自枕横位向前旋转45°进入骨盆,或入盆后再旋转。在腹部检查中,仅有小的不同,枕前位分娩机制类似枕横位。

3.枕后位 胎儿首次枕后位入盆的发生率约为20%,右枕后位比左枕后位较多见。通过影像学研究发现,枕后位常伴有骨盆前部狭窄或前壁胎盘

右枕后位的阴道检查,矢状缝在右斜径上,小囟门在产妇右侧骶髂结合处可以触到,而大囟门朝向左髂耻粗隆。左枕后位则与此相反。在许多病例中,尤其是分娩早期,因为胎头俯屈不良,大囟门比枕前位者位于较低水平,而且更容易直接触到。

(二)胎头形状的变化

1.塑形 胎头的塑形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胎头的颅骨尚未固定连接,颅缝处可能发生移动,通常是枕骨缘被推到顶骨缘之下。许多病例的双侧顶骨发生重叠,前后也常重叠。在骨盆较小时,这些变化非常重要。根据胎头塑形程度的不同,可能实现成功的阴道分娩,也可能必须手术分娩。在产程延长的病例中,塑形可使双顶径和枕下前囟径减少0.5~1.0cm,甚至更多。

2.产瘤的形成 由于分娩时产道中的挤压,顶先露的胎头在形状上可发生特征性的变化。子宫颈开全前第一产程时间较长,子宫颈口处的胎儿头皮水肿,形成局部肿块,称为“先锋头”,通常厚几毫米,但在产程延长时,头皮广泛肿胀,可能妨碍区别不同的颅缝和囟门。更常见的是当胎头下降到下段产道,在阴道出口遇到阻力形成先锋头。因为先锋

图1-14 LOT位腹部检查步骤

第一步:宫底触到胎臀;
第二步:胎背在检查者的右侧而在产妇躯体左侧;
第三步:如果胎头已定(双顶径通过骨盆入口),则没有特殊发现,否则在骨盆入口上可以触到活动的胎头;
第四步:如果胎头已定,则无特殊发现,否则可发现胎头突出部位在产妇躯体的右侧

头常发生在胎头最低部位,在LOT位时,先锋头位于右顶骨的后上方;在ROT位时,先锋头位于左侧顶骨的相应区域。分娩后,原来的胎位经常可以通过检查先锋头的位置来证实。

二、枕先露分娩机制

足月胎头需要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完成分娩。先露部位置的变化构成分娩机制,主要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外旋转和娩出(图1-15,图1-16)。

图1-15 枕左前位分娩机制

图1-16 枕左横位分娩机制侧面观

分娩机制包括一连串同时发生的动作,比如衔接的过程包括胎头俯屈和下降两个动作,除非先露部同时下降,否则这个动作不能完成。宫缩的作用对于胎儿的位置或姿势变化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胎头下降入盆后。这些变化包括胎儿伸直、胎背凸面消失、胎儿肢体更接近胎体。结果是卵圆形的胎体成为圆柱形,以尽可能小的截面通过产道。为了便于介绍,通常将机制中的动作分别叙述。(www.xing528.com)

(一)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称为衔接。通常在妊娠的最后几周就可以发生胎头衔接,或直到临产发动后才发生。许多经产妇和一些初产妇临产时,胎头在骨盆入口平面以上是可以自由活动的。正常大小的胎头通常不以矢状缝直接与骨盆前后径衔接,而是以骨盆横径或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二)下降

胎头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对于初产妇,衔接可能发生在临产前,而不马上跟随胎头下降,胎头直到第二产程开始才进一步下降。经产妇则在胎头衔接后就开始下降。促使胎头下降有4种因素:①羊水压力;②宫缩时宫底对胎臀直接的压力;③腹部肌肉的收缩力;④胎体伸直,伸长。

(三)俯屈

胎头继续下降碰到从子宫颈、盆壁或盆底来的阻力,促使胎头俯屈。这样的动作使胎儿下颏接近胸部,以最小的枕下前囟径代替长的枕额径,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

(四)内旋转

内旋转是胎头逐渐转动的一个方式,枕骨从原来位置朝前向耻骨联合转动,少见的情况是向后朝骶骨凹面转动。为完成分娩,内旋转是必需的,除非胎儿非常小。内旋转总是伴随着先露部的下降,经常在胎头到达坐骨棘水平时才完成,这时胎头已经完成衔接了。

(五)仰伸

当胎头完成内旋转后,胎头明显俯屈,到达外阴口后,胎头开始经历另外一种娩出必需的动作,也就是仰伸。仰伸使得胎头枕骨底部直接接触母体耻骨联合下缘。因为外阴口直接朝向上和前,因此胎头通过外阴口时必须仰伸。如果胎头明显俯屈,到达盆底时不能仰伸,却被进一步向下推进,将会冲击会阴后部,最后穿过会阴组织;而实际上当胎头压迫盆底时将受两种力量的作用,一是宫缩压力,作用靠后;二是盆底和耻骨联合的阻力,作用靠前。二者合力方向朝向外阴开口,引起胎儿仰伸。

当会阴、阴道进行性扩张,在阴道口可见的枕骨部分越来越大,胎头逐渐仰伸,枕、前囟、前额、鼻、口、颏相继娩出。此时胎头下垂,使得胎儿颏部位于产妇肛门之上的部位。

(六)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下一步是复位。如果枕部原来朝左,则旋转至左坐骨结节;如果枕部朝右,则旋转到右侧。胎头首先转成斜位(复位),完成外旋转后转成横位;这个动作与胎体的旋转一致,胎儿双肩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的方向。这样胎儿的一肩在前,位于耻骨联合之后,而另一肩在后。与内旋转一样,外旋转是由于同样的骨盆因素作用产生的。

(七)胎儿娩出

外旋转后,前肩位于耻骨联合下,会阴很快被后肩撑开。双肩娩出后,胎体及下肢很快顺利娩出。

枕后位的分娩机制:与枕前位不同,枕后位(图1-17)分娩要朝耻骨联合转135°。如果伴有有效的宫缩、胎头充分俯屈和平均大小的胎儿,到达盆底即可发生旋转,分娩时间并不长。5%~10%的病例由于没有有利条件,比如宫缩较弱,胎头俯屈不良,或二者兼有,则旋转可能不完全,或根本不发生旋转。尤其当胎儿较大、硬膜外麻醉使得腹肌向下的收缩力减弱、盆底肌肉松弛,都会使得旋转不易完成。最终导致枕横位产程停滞,或持续性枕后位。非正常分娩机制将在其他章节详述。

图1-17 枕后位分娩机制

(张秀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