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魏品康:胃癌辅助治疗,成果显著

魏品康:胃癌辅助治疗,成果显著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目前针灸治疗胃癌尚处于配合放疗、化疗的辅助地位。癌性疼痛的治疗可以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程度的不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胃癌患者常出现呃逆,持续48小时以上者为顽固性呃逆,常见原因为胃膨胀、外界温度突然变化、情绪变化、肿瘤侵犯等。

魏品康:胃癌辅助治疗,成果显著

一、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治疗胃癌,是中医综合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现在已广泛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中,特别是在胃癌疼痛、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同。

针灸法

中医在针灸治疗胃癌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针灸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对胃癌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进行了许多针灸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如针灸升高白细胞及其机制研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能够缓解胃癌患者疼痛,而且起效迅速,无成瘾性,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等。此外,针灸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间接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但目前针灸治疗胃癌尚处于配合放疗、化疗的辅助地位。

(一)针灸镇痛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经络气血“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是疼痛发病机制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错杂出现,以至形成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并见的不同证候。随着针灸镇痛研究的深入,针刺穴位不仅对体表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深部痛和牵涉痛也有一定的镇痛效应。

针灸镇痛具有以下特点:①提高痛阈和耐痛阈,可达到对照值的65%~180%;②降低疼痛的情绪反应;③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深部痛和牵涉痛。

针灸镇痛安全,无不良反应,适用范围广,患者清醒,便于医患配合,具有整体性调整功能。其是通过“治神”和“调气”的作用来实现镇痛作用。治神“令气易行”“以移其神”;调气则是调节气血的运行,调节经络脏腑气血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有余”“不足”得以协调纠正。

临床上针灸治疗癌痛的方法有电针、耳针、穴位注射、腕踝针等,镇痛主穴有合谷、内关、支沟。手阳明经络肺,下膈,属大肠,贯通胸腹,合谷为本经原穴,通达阳明原气,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合谷为全身镇痛效果最佳的穴位;手厥阴经络穴内关,别走少阳,通于阴维,主胸腹诸疾;支沟为手少阳经穴,通利三焦,主治胸痛、胁痛、腰背痛。同时,还可配合脊神经节段分布特点相近的背俞穴进行脏腑辨证取穴。

针灸镇痛具有选穴方便、易于操作、起效快、无不良反应的优点。我科对于癌痛的治疗已形成一定治疗方案。癌性疼痛的治疗可以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程度的不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于轻度或中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超细一次性无菌套管针灸针(直径0.2mm)和耳穴揿针治疗,患者进针无疼痛感却能达到减轻疼痛的疗效。同时配合运用我科中药镇痛外用制剂消痰通络止痛凝胶外敷。对于重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西医镇痛药物联合中药、针灸、物理疗法综合治疗,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不仅能起到增加镇痛疗效的作用,还能减少西药镇痛药的用量,避免了因应用镇痛药物而出现的恶心、便秘、头晕等不适,并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二)针灸治疗胃肠道反应

针灸对缓解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有一定的作用。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胃肠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针刺以内关、曲池、足三里为主穴,可消除或缓解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反应。

胃癌患者常出现呃逆,持续48小时以上者为顽固性呃逆,常见原因为胃膨胀、外界温度突然变化、情绪变化、肿瘤侵犯等。其针灸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1.按压止逆 按压百会穴,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操作者左手扶头,右手中指指端点按百会,施以揉压,由轻到重,至产生较强酸胀感为度;拇指按压膻中穴;按压止逆穴、巨阙穴。

2.针刺止逆 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迎香穴,每日1次,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40分钟;点刺缺盆穴,每日1次,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40分钟。

3.耳针止逆 主穴膈、胃、肝、脾、交感;配穴神门、皮质下、肾上腺

4.穴位注射止逆 维生素B1、维生素B6各2ml,双侧内关穴位注射,有效率在95%或以上。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具有见效快,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三)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性物质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在化疗过程中配合针灸治疗,能保护机体正气,配合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从而达到扶正又祛邪的目的。

针灸具有刺激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改善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产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并可提升血细胞,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在针灸对白细胞的影响方面,针灸对增加白细胞数量有一定的时间规律。针刺和艾灸可加快造血细胞的分裂繁殖,促进白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尤其对粒细胞系作用明显。如电针双侧足三里穴30分钟后,末梢血中白细胞总数较针前往往有一个相对抑制相,然后逐渐上升,针后3小时达到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24小时恢复正常。但总的来说以增高为主,以中性粒细胞增多最为明显。实验表明,当白细胞吞噬功能处于降低状态时,针灸可增强其吞噬功能。应用脐血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46例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每侧2ml,每日1次,3~6天为一疗程,结果有效41例,无效5例,有效率89.1%,其中对Ⅰ、Ⅱ度骨髓抑制患者全部有效,Ⅲ度骨髓抑制患者有效率88.2%,Ⅳ度骨髓抑制患者有效率40.0%。

艾灸具有明显的刺激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改善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产生抗体,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艾灸还可以抑制瘤体的增大,提高鼠血浆中cAMP/cGMP比值,增强NK细胞活性和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而且艾灸还可提高小鼠脑部儿茶酚胺神经NA和ND含量,提示艾灸可通过改善体内细胞环核苷酸含量,调节免疫功能,以抑制肿瘤生长。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配合针灸治疗,能在降低肿瘤负荷的同时鼓舞和保护机体的正气,使祛邪而不失扶正,扶正不碍祛邪,有助于化疗顺利进行,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在针灸提高免疫功能方面多从扶正固本考虑,取穴采用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曲池、大椎、背俞穴、气海、关元等,多采用补法、灸法,以益气养血扶正。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针灸治疗胃癌将会进展到分子水平,如对胃癌细胞传导机制、受体、基因的影响等,将会得到更全面的阐述。

二、胃癌的保健推拿

(一)推拿保健的作用

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不良反应。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保健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肿瘤患者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和化疗等不良反应减轻,又可扶助患者的正气,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推拿

1.疏通经络 《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 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胃癌等肿瘤患者而言,保健推拿可以提高机体的正气,利于康复。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二)常用推拿保健手法

1.按法 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1)指按法: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如常按面部及眼部的穴位。

(2)掌按法:接触面较大,刺激也比较缓和,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

(3)屈肘按法:用屈肘时突出的鹰嘴部分按压体表,此法压力大,刺激强,故仅适用于肌肉发达厚实的部位,如腰臀部等。

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时,再做小幅度的缓缓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

2.摩法 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穴位表面,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摩动。摩法又分为指摩法、掌摩法、掌根摩法等。

(1)指摩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2)掌摩法:用掌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3)掌指摩法: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等力在身体上进行摩动,摩动时各指略微翘起,各指间和指掌关节稍稍屈曲,以腕力左右摆动;操作时可以两手交替进行。

在运用摩法时,要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若经常用摩法抚摩腹部及胁肋,可使人气机通畅,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3.推法 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推法可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等。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1)指平推法:用拇指指面着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按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2)掌平推法:用手掌平伏在皮肤上,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也可双手掌重叠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

(3)肘平推法:屈肘后用鹰嘴突部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刺激力量强,仅适用于肌肉较丰厚发达的部位,如臀部及腰背脊柱两侧膀胱经等部位。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此种手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4.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此法是用大拇指和食、中指端对拿于患部或穴位上、作对称用力,一松一紧地拿按。使用拿法时,腕部要放松灵活,用指面着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可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本法也是常用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等作用,适用于颈项、肩部、四肢等部位或穴位,且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5.揉法 用手指罗纹面或掌面吸定于穴位上,做轻而缓和的回旋揉动。揉法又分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等。

(1)指揉法: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或指端轻按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做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揉动。

(2)鱼际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部分,吸附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轻轻的环旋揉动。

(3)掌揉法:用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揉动。

揉法是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如揉按中脘、腹部配合其他手法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6.擦法 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接来回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本功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7.点法 用拇指顶端,或中指、食指、拇指之中节,点按某一部位或穴位,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挛痛、腰腿疼痛等病症。

8.击法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可分为拳击法、小鱼际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等。击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使用时用力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打体表,在叩打体表时,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律。其中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棒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背及四肢部。

9.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或掌侧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本法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放松肌肉等作用,适用于四肢及胁肋部。使用此法时,两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10.捻法 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罗纹面,捏住另一手的手指,作对称用力捻动。本法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适用于手指、手背及足趾。运用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劲不可呆滞。

11.掐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甲,在一定穴位上反复掐按。常与揉法配合使用,如掐揉人中,需先掐后揉。本法有疏通经脉、镇静、安神、开窍的作用。

12.抖法 是指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微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连续颤动,使关节有松动感,可分上肢抖法和下肢抖法。此法具有疏松脉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常与搓法合用,作为结束手法,使患者有一种疏松的感觉。(www.xing528.com)

在反复练习、掌握了上述手法时,还应了解自我按摩保健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动作,肿瘤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行练习完成,使用时最好依次进行。

净口:口唇轻闭后,用舌在齿唇之间用力卷抹,右转、左转各30次。

叩齿:口唇轻闭时,有节律地叩击上下齿35次左右。

搓手:用两手掌相对用力搓动,由慢而快,约30次至搓热为止。

摩脸:用搓热的手掌擦脸,手指微屈、五指并拢,两手轻作遮面状,由额向下拂,如同洗脸30次。

太阳:用两手中指端,按两侧太阳穴旋转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7~8次。

点睛明: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点压双睛明穴,共20次左右。

揉眼:用两手食、中、环三指指节,沿两眼眶旋转揉动,先由内向外转,再由外向内转,各7~8次。

太阳: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转动,顺、逆时针方向各15次。

梳头:十指微曲,以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前到枕时进行“梳头”,共25次左右。

鸣天鼓:先用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头时枕骨15次。然后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紧按头时枕骨部不动,再骤然抬离,接连开闭放响15次;最后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开。如此共进行3~5次。

揉胸脯:以两手掌按在两乳外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抓肩肌:以右手拇指与食、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后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配合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捏提10~15次。

擦丹田:用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摩擦小腹部,以丹田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

搓腰:先将两手互相搓热,紧按腰部,用力向下搓到尾间部,左右手一上一下,两侧同时进行,共搓30次。

点环跳:先以左手拇指端点压左臀环跳穴,再用右手点压右臀环跳穴,交叉进行,每侧10次。

擦大腿:两手抱紧一侧大腿部,用力下擦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来回擦20次。

揉小腿:用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

擦涌泉:先将两手互相搓热,接着用右手中间三指擦左足心,以涌泉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以擦至左足心发热为止;然后又用左手中间三指将右足心擦热。

上述按摩动作,各有各的保健作用,如叩齿可以促进牙齿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使牙齿坚固;运舌,具有按摩口腔黏膜和牙龈的作用,并能刺激唾液分泌而帮助消化;擦面,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面部皮肤的弹性张力;鸣天鼓,有助于预防头晕、项强等症的发生;揉腹,能够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肠的蠕动,可促进消化功能;擦涌泉,不仅通过改善局部循环而有助于健步,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失眠、心悸等症的发生。由此可见,每天坚持练习上述动作,对于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确有一定价值。此外,李业甫在其所著的《自我保健穴位推拿》一书中所介绍的“自我保健推拿操”,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胃癌患者在每日起居中不妨尝试练习,现摘录如下。①深呼吸运动10余次,使周身气血通畅;②揉双睛明各20次;③摩双眼眶各10次;④揉按印堂20次;⑤揉按双太阳各15次;⑥分推前额20次;⑦推双迎香各20次;⑧推双听宫各20次;⑨上推双面颊各20次;⑩揉百会、左右手各20次;按揉双风池各20次;擦大椎左右手各15次;按揉双肺俞各20次;按揉双脾俞各30次;揉、擦双肾俞各40次;擦腰骶左右各30次;揉膻中左右手各20次;摩中脘左右手各40次;揉气海左右手各30次;擦上胸左右各20次;擦双章门各30次;擦小腹左右各30次;揉、拿双肩各20次;拿按双肩髃各20次;揉按双手三里各10次;拿双内、外关各10次;拿按双合谷各20次;擦上肢各7~10次;捻抹手指各3次;点按双风市各20次;揉按双血海各10次;拿双阴、阳陵泉各10次;按揉双足三里各20次;按揉双三阴交各10次;拳击下肢各10次;搓下肢各10次。

除了日常保健外,胃癌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症状,也可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加以缓解。

呃逆:选取以下一些穴位,用指压双侧或单侧的睛明、翳风、人中、少商、中冲、涌泉、中渚、养老、内关、膈关等穴。

腹胀:手掌逆时针方向摩动腹部,以感觉透热为度;指按揉足三里,上巨虚、内关、然谷等穴,以酸胀为度。

腹泻:手掌逆时针方向摩动腹部,以感觉透热为度;指按揉足三里,以酸胀为度。

便秘:手掌顺时针方向摩动腹部,使腹部肠鸣产生排气感和便意。

呕吐:指按揉内关、足三里,以酸胀为度;掌摩胃脘部,以热为度。

以上介绍的推拿、按摩养生,偏重于强身防病,益寿延年。推拿具有“验、便、廉”的特点,尤其是自我推拿,不受设备、环境等条件限制,不用针、不用药,即能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非常值得胃癌患者康复学习、运用。

(三)保健推拿的注意事项

1.身心放松 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 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4.循序渐进 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5.持之以恒 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需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推拿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1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做推拿保健。做自我推拿时,最好只穿背心短裤,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做保健推拿。

三、胃癌的音乐治疗

(一)音乐疗法的源流

现代应用音乐疗法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用于治疗伤病员中的精神疾病。由于有一定成效,被迅速推广,1950年美国建立了全国音乐治疗学会。半个世纪以来,音乐治疗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科学家们对音乐成分的心理生理效应、音乐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音乐治疗在我国逐渐被人们重视,在许多疗养院里音乐治疗和康复成为很受欢迎的治疗手段,一些比较大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音乐治疗被作为临床研究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在慢性疾病治疗、危重病的监护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音乐治疗虽是综合了音乐、心理、生理的一个边缘学科,但却并不是今人的发明。在中国,几千年前先人就发现了音乐的神奇功效,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对人们养生防病、治病疗疾有实际指导意义。《史记·乐书》中记载“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用极其简略的语句描述了音乐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明清的著名医家张景岳、徐灵胎等有《类经附翼》《乐府传声》等音乐与医学的专门著述。中国的传统音乐疗法将“乐与人和”“天人和一”作为理想境界,强调阴阳平衡、五脏相生,通过传统音乐中和雅正的五音六律,促进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情志舒畅。中国传统音乐疗法将音乐与医学理论相结合,规范于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参也”。古人认为不同的音阶、调式都相应影响人的脏腑,即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

(二)音乐疗法的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音乐之所以能防治疾病,缓解疼痛,是因为人体功能由许多有规律的震动系统和多种生物信息符号构成。人的脑电波运动、心脏搏动、肺的舒缩、胃肠的蠕动,以及自律神经的活动,形成有规律的震动系统。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体内脏器的震动相一致时,就能使身体与音乐发生同步共振,产生心理的快感,使身体的各部功能组织所形成的工作线处于最高极限的运动状态。使患者感到精神振奋,备受鼓舞,心旷神怡。音乐疗法的物理和心理作用认为美妙的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运动,是一种物理能,它能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其次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心理感应。音乐能平衡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不良情绪,消除外界不良因素所造成的高度紧张状态,放松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协调机体的生理功能。证明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帮助癌症患者更好应对疾病。一首悠扬抒情的歌曲可起到松弛肌肉、催眠、镇痛的作用且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激发精神体力,同时对调节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的各系统,调节心脏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心、脑、肾的血液供应,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新陈代谢等都有重要作用。音乐还能陶冶个性,使人积极、乐观、开朗、恢复信心,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等。并且通过音乐信息,激发人体潜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使人体阴阳气度疏密匀畅,平和有序。

(三)中国传统五行音乐疗法简介

2000年前,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五音疗法。就是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运用宫、商、角、徵、羽等不同音调,采取对症下“乐”。《灵枢·邪客》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其特征与五脏相应,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脏腑功能,得出“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的五音疗法。其特征是宫调式音乐,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音乐,音乐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的特性,可入肺;角调式音乐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的特性,可入肝;徵调式音乐,它的旋律愉悦、欢腾、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的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愁、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冰的特性,可入肾。不同类型的患者可根据不同的个性选用不同的音乐疗法。如春时木气旺盛,选用属木的角乐,养肝,疗肝;夏时火盛,选属火的徵音养心,疗心;秋季金气旺盛,选属金的商音养肺、疗肺;长夏属土,宜选宫音通于脾;冬季属水宜羽音通于肾。

不同的音乐曲调,产生不同的效应。《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根据五形人的不同特点,与五声音节对应,土形人选宫音、金形人选商音、木形人选角音、火形人选徵音、水形人选羽音,对调整心理状态有较强的作用。五行相克的理论应用于音乐治疗,施乐原则为怒伤肝,悲胜怒,而选商调;喜伤心,恐胜喜而选羽调;思伤脾,怒胜思而选角调;忧伤肺,喜胜忧而选徵调;恐伤肾,思胜恐而选宫调。现代医学研究证明“E”调使人安静,“D”调热烈,“C”调和谐,“B”调哀愁,“A”调高扬,“G”调浮躁,“F”调淫荡。

五行相生相克

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有5盘CD,由石峰先生按照中医五行理论专门创作,治疗时可遵循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因季、因时、因人辨证选乐。大略而言(表3-4):

表3-4 中医五行理论与五行音乐

医学研究证明,癌症病人与不良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有暴躁、孤独、绝望、焦虑、愤怒、烦躁不安、悲哀等恶劣情绪,根据五音原理,可用下列方法治疗。暴躁在五行中属“火”,在情绪暴怒时,应听些属“水”的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夜曲》之类曲目,曲调缓和,可以制约、克制急躁情绪。孤独在五行中属“土”,在孤独苦闷同时,应多听些角调式音乐,如《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等,此类乐曲生气蓬勃,亲切清新,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净化心灵,使其从忧虑及痛苦中解脱出来。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痛苦欲绝,欲哭不能情况下,应听徵调式乐曲,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等,乐曲高亢悲壮,能发泄心头郁闷,抒发情感,使人情绪松弛。愤怒在五行中属“木”,愤怒的情绪极易伤肝,肝喜条达,易疏泄,故易商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克莱德曼》现代钢琴曲等,曲调亲切清新,生气蓬勃,能疏导发泄愤怒的情绪。绝望在五行中属“水”,此类患者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丧失信心,产生绝望,应听欣快、明朗的宫调式,如《轻骑兵进行曲》等,重新唤起美好未来的希望。

(四)音乐治疗的方法

音乐治疗从方法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1.感觉式 即被动式。其特点以静为主,治疗时播放适宜患者治疗的乐曲,通过听赏选择性乐曲达到治疗效果。

(1)根据病人的病情、身心功能状况和治疗目的选择适当的乐曲听赏。

(2)集中在音乐治疗室,调整好适当的音量,一般控制在30分贝左右,在静坐或静卧姿势下听赏,周围环境安静,无噪声干扰。

(3)每次听赏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连续听赏同类的数首治疗性的或个人喜爱的乐曲,每天听赏2次,10~15天为一疗程。

(4)在听赏治疗过程中,如心情不佳或自觉某一乐曲的旋律节奏难以接受,可暂停欣赏,另选较合适的治疗性乐曲。

2.参与式 又称主动式。其特点以动为主,即让患者直接参与演唱、演奏来达到治疗目的,将音乐的一些特定技法编制成具体训练项目,引导病人参与,以针对性地改善病人的某些行为。

3.即兴法 即选择简单的打击乐器,包括能演奏旋律的乐器,由治疗师引导病人随心所欲地演奏,以对一些心理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即兴法应用于个体治疗时,一对一地演奏能建立起医患关系,并能透射出病人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症结;集体的即兴演奏可以帮助病人学习适应社会和改善人际关系。

4.音乐电疗 主要在我国发展起来的疗法,它是将音乐与电疗和针灸治疗相结合的疗法。在一般的理疗中,单纯的电疗采用单调的或周期重复的脉冲波,人体接受部位易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而影响疗效,但将音乐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就能增强治疗效果,因为音乐是千变万化的,音乐转换成的电脉冲作用于人体每一时刻都是一种新刺激,可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