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方剂学》考纲要点-中医综合

《方剂学》考纲要点-中医综合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课程之一。原为对药物的分类,直至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十剂”之名。

《方剂学》考纲要点-中医综合

一、绪论

(一)概念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着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课程之一。

(二)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辨证论治中理、法、方、药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效果尤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三)方剂学发展概况以及主要著作

1.在现存医籍中,最古老是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此书按病证分类。

2.最早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总结出有关辨证、治则、治法、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载方13首。

3.东汉医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载方269首,对方剂的加减、用法等做了详细说明,剂型亦较完备,被后世医家誉为“方书之祖”。

4.东晋葛洪收集价廉、易得、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编成《肘后备急方》,便于临时急用。

5.盛唐时期,大型方书相继问世,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前者载方5 300余首,后者载方2 000余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 000余首。

6.宋代政府组织医家编撰了《太平圣惠方》(载方16 834首)、《圣济总录》(载方约2万首)以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将官药局所收医方加以校订、增补而成,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另外,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严用和的《济生方》等,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后世方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7.金元时期,刘、张、李、朱四大家出现,刘完素善用寒凉,著《宣明论方》;张从正擅长攻下,著《儒门事亲》;李杲专于补土,著《脾胃论》;朱震亨主养阴,著《丹溪心法》,产生了不同流派的学术争鸣。

8.明朝,朱橚等几乎收集15世纪以前的所有方书,著成《普济方》,载方61 739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方书。明清代,温病学派崛起,出现治疗温热病的名方,如余霖的《疫疹一得》,吴瑭的《温病条辨》,杨培的《伤寒温疫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丰富了方剂的内容。

9.方论方面,金代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选录20首《伤寒论》方进行详尽分析,于君臣佐使之义,阐发尤明,是方论之首创者,把方剂学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后,元代赵以德撰《金匮方论衍义》,明·许宏的《金镜内台方义》,吴昆的《医方考》,清·罗美的古今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从各方面对有关方剂做了证治机制与组方原理的阐发,使方剂学成为一门完整体系的学科,使其理论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总论

(一)治法与方剂

1.概念 方剂是祖国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法、方、药是辨证论治的全部过程。中医治病首先是“辨证”,即根据疾病所表现的证候,分析、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然后才能“论治”。

“论治”就是在辨证清楚的基础上,对该病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在治法的指导下选用适宜的药物组成方剂。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方剂的功用与该病的治法是统一的。

2.主要治法及其应用 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又制定了许多治法,以治疗复杂多变的各种疾病。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汗法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者。

(2)吐法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所致癫狂、喉痹,以及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

(3)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

(4)和法通过和解与调和,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

(5)清法通过清热、泻火、凉血,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治疗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入营血,气血俱热等,以及热在某一脏腑。

(6)温法通过温里祛寒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7)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

(8)补法通过补养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适用于各种虚证。

(二)“七方”、“十剂”、“八阵”

“七方”之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序》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的实质,是以病邪的轻重,病位的上下,病势的缓急,病体的强弱作为制方的依据。所谓大方,是指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小方是指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的轻剂;缓方是指药性缓和,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急方是指药性峻猛,以治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奇方是指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复方则是两方或数方组合的方剂。

“十剂”始于北齐徐之才,即以治法分类,亦称功能分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10种。原为对药物的分类,直至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十剂”之名。即“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泻可去闭,清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涩可去枯。”

明·张景岳将方剂分为八阵,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在《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中解释:“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共选古方1 516首,自制新方188首,均按“新方八阵”、“古方八阵”分类。

(三)方剂与药物的关系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成方。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通过合理的配伍,增强或改变其原有的功用,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即是此意。所以说,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1.组方原则 方剂的组成,既不是功效相近药物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而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出适当药物,并按照一定组成原则的有机组合。所谓组成原理主要是指中医的主、辅、佐,使配伍理论按照这一理论,既主次分明,又相辅相约,因而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不可缺少的。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其药力小于君药。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其药力较小,用量亦轻。一首方剂以君药为核心,辅、佐、使药为从属,各药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2.方剂的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有固定的原则,但在临床应用时,可随证候的不同,病人体质的不同等情况,灵活加减变化,变化形式主要有三种。

(1)药味加减的变化:在主证,主药和基本病机不变的原则下,对某成方进行加减,改变其配伍关系,可以改变方剂的功效。使更加切合新的病情,叫作某方药味加减的变化。如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太枣组成,若兼咳喘,则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因误用下法,而兼脉促,胸满者;则减去芍药,名桂枝去芍药汤。

(2)药量加减的变化: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但改变其药量,则可改变方剂功用和主治证的主要方面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但小承气汤重用大黄4两为君,枳实3枚,厚朴2两,重点在寒下热结,通腑气,厚朴三物汤则重用厚朴8两为君,枳实5枚,大黄4两,重点在通其腑气,下气通便。

(3)剂型更换的变化:方剂的组成与药量相同,但配制的剂型不同,其功效也有改变,例如理中丸与理中汤都是由人参白术、平姜、甘草各等份组成,都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而前者为丸剂。作用慢而力缓,适用于证情较轻缓者;后者为汤剂,作用快而力量竣猛,适用于证情急重者。

3.剂型 方剂组成以后,还要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型态,称为剂型。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建国以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现将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其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数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

(2)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的,称为煮散,如银翘散。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敷疮面或患病部位。

(3)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蜜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病,需要长期服用。

水丸: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黏合剂制成的小丸。水丸较蜜丸崩解、溶散的快,吸收、作用快,易于吞服。

糊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糊丸黏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毒剧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

浓缩丸: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因其体积小,含量多,服用剂量少,所以发展很快,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4)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

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有利于较长时间用。

软膏: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肤、黏膜或创面。软膏具有一定的黏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溶化,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硬膏:又称膏药,古称薄贴。系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去渣,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

(5)酒剂:又称药酒,古称酒醴。是将药物用白酒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予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适用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丹剂: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应用。

(7)茶剂: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黏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大多用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

(8)露剂:亦称药露,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

(9)锭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加适当的黏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可供外用与内服,研末调服或磨汁服,外用则磨汁涂患处。

(10)条剂:亦称药捻,是将药物细粉用桑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再粘着药粉而成。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口等。

(11)线剂: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用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12)搽剂:是将药物与适宜溶媒制成的专供揉擦皮肤表面或涂于敷料贴用的溶液型、乳状液或混悬液制剂。有保护皮肤和镇痛及抗刺激作用等。

(13)栓剂: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一定形状固体制剂。用于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释放药物,有杀虫止痒、滑润、收敛等作用。特点是通过直肠(也有用于阴道)黏膜吸收,有50%~70%的药物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行大循环,一方面减少药物在肝脏中的“首过作用”,同时尤较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还可以避免胃肠液对药物的影响及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婴幼儿直肠给药方便。

(14)颗粒剂: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颗粒剂具有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特点。

(15)片剂: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味很苦或具恶臭的药物压片后可再包糖衣,使之易于服用。如需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则又可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此外,尚有口含片、泡腾片等。

(16)糖浆剂: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等特点。

(17)口服液: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而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该制剂集汤剂、糖浆剂、注射剂的制剂特色,具有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优点。

(18)注射剂: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内、静脉注射的一种制剂。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适于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特点。

4.煎药法 煎药法与服药法亦是方剂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药物配伍与剂型选择皆严密,若煎法与服法不当,则药亦无功。正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

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剂型,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煎药方法。煎法是否适宜,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都颇为重视。《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1)煎药用具:一般以瓦罐、沙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忌用铁器、铜器,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之后,会起化学变化,或降低溶解度。

(2)煎药用水:用水量可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

(3)煎药火候:急火煎之谓“武火”,慢火煎之谓“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即用文火。解表与泻下之剂,煎煮时间宜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补益之剂煎煮时间宜长,其火宜慢,水量略多。

煎药方法:先煎,蚧壳与矿物类药物,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某些质地较轻而又用量较多以及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亦可先煎取汁。

后下,气味芳香药物,以挥发油取效,煎5min左右。大黄攻下,煎10~15min即可。

包煎,适于煎后药液浑浊,或对刺激咽喉及易粘锅药物,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等。

单煎,贵重药物,如羚羊角、西洋参等,为了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切片单煎取汁,再与其他药液和服,亦可单独服用。

溶化(烊化):胶质、黏性大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蜂蜜等,应单独溶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顿服或分服,以免性黏而影响其他药煎煮。

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如麝香、牛黄、琥珀等。

5.服药法 服药时间,《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病在上焦,食后服;病在下焦,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空腹服;安神药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应食后服。急性重病则不拘时,慢性病按时服,治疟药发作前2h服。十枣汤服在平旦,鸡鸣散服在五更。

服用方法:一般每日1剂,分2~3次温服。李杲说:“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治疗热证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热服,可以辅助药力。病情严重时,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以及“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的记载,后者是常法,前者则是反佐服法。

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正气。《神农本草经》说:“譬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取去为度。”

药后调护:服解表药,应取微汗,不可大汗,然亦不能汗出不彻,服泻下剂后,注意饮食,不宜进生冷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健运。

服药后饮食宜忌有两方面,一是疾病对饮食的宜忌,如水肿病宜少食盐,消渴病宜忌糖,下利慎油腻,寒证禁生冷等。另一面是药物对饮食的宜忌,如含地黄的方药,应忌食萝卜,有土茯苓的忌茶叶,服荆芥时宜忌河豚与无鳞鱼等。

三、各类方剂

(一)解表剂

由解表药组成的,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属于“八法”当中的“汗法”。

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三类。

解表剂有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分别适用于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对一些水肿、咳喘、麻疹不透、风疹、风寒湿痹或疮疡初起及痢疾初起兼有表证者,以解表为主,适当配伍利水、止咳平喘、透疹祛风、宣痹通络和清热解毒即可。表证治疗不当或没有及时治疗,损伤人体正气,正不达邪,邪气久恋不除,治疗应当扶正与解表兼顾,即为扶正解表剂。

解表剂使用时应注意,分清风寒、风热,正确选择。发汗力量较强的药物,不要汗出太过,以免耗气伤津。自汗、盗汗,表虚不固或热病后期,津液亏耗,或剧烈吐泻,或出血,或久患疮疡致血热阴虚等证,应当禁用或慎用解表剂。扶正解表剂用于体弱者复受外感,或外邪久恋不除,分清邪正缓急及气血阴阳不足,选择用药,切忌蛮补或早补。

1.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用法】 水煎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使用注意】 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对于表虚有汗、新产妇人、失血患者等均不宜用。

【加减应用】 ①减桂枝,加白术、薏苡仁,治疗风湿或风寒湿痹,肢节疼痛或发热;②减桂枝,加苏子、旋覆花、莱菔子等,治疗风寒外感,咳嗽痰多。

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用法】 水煎服,服后饮热稀粥少许使微微汗出。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关节肌肉疼痛,苔薄白,脉浮缓,营卫不和等。【方解】

【使用注意】 外感风寒表实证忌用;虽有恶风、自汗,但兼有口渴、脉数等风热表证者禁用。

【加减应用】 ①兼项背强,可加葛根以增强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力;②素有喘咳,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解】 本方治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束于肌表,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湿邪郁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肢体瘦楚疼痛;口苦微渴者,是兼有里热之象。治宜发散风寒湿邪为主,兼清里热为辅。

【使用注意】 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加减应用】 ①湿邪较轻,肢体瘦楚不明显者,去苍术、细辛;痛甚者,可倍用羌活;②湿重胸满者,可去生地黄;加枳壳以行气化湿宽胸;口苦微渴者,生地黄、黄芩又当酌情裁减。

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功用】 散寒解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清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头面四肢水肿,舌苔白滑,脉浮者。对无恶寒发热表证者也适用。

【方解】

【加减应用】 无表证,去桂枝;烦躁者加少量石膏,以清热除烦,即大青龙汤。

2.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发热甚,多汗,咽痛明显者减荆芥穗、淡豆豉,加赤芍、玄参;②咳嗽,痰黄,加炙桑皮、黄芩;头痛明显加蔓荆子。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功用】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化热入肺,肺热壅盛,宣肃失司而咳喘。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数。

【方解】

【加减应用】 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腭扁桃体炎表现为风热表证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再造散《伤寒六书》

【组成】 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

【功用】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 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自,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方解】 身热恶寒,无汗头痛,是外感风寒,邪在肌表。陶节庵称为“无阳证”。

【加减应用】 ①本方是益气助阳解表的代表方剂。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为证治要点。若血虚感寒或湿温初起均不可使用。②老年人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者。

3.扶正解表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附子、细辛。

【用法】 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助阳解表。

【主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类方鉴别】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再造散均主治阳虚外感风寒,功用亦有相似之处,都能助阳解表,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为阳虚感寒之轻证;再造散主治为阳虚气弱之重证,且有益气健脾,调和营卫之功,而助阳益气兼顾。

人参败毒散(又名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人参、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生姜。

【功用】 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 虚人感冒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疼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重取无力。

【方解】

使:生姜、薄荷→发散风寒;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临证加减】 ①本方用于体虚患者感冒风寒湿邪,以鼓舞正气,祛邪外出;②如表邪偏盛,正虚不著,减人参。

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组成】 生葳蕤、生葱白、桔梗、白薇、淡豆豉、苏薄荷、炙甘草、红枣。

【用法】 水煎,分温再服。

【功用】 滋阴解表。

【主治】 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素体阴虚,感受风热。以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为要点,外感表证而无阴虚者不宜;②表证较重,加防风、葛根;咳嗽咽干,咳痰不爽,加牛蒡子、瓜蒌皮;心烦口渴较甚,加竹叶、天花粉;③老年人及产后感冒、急性腭扁桃体炎、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 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

【功用】 解肌清热。

【主治】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

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组成】 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

【功用】 解肌透疹。

【主治】 麻疹初起。疹出不透,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脉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治疗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以疹出不畅,舌红,脉数为要点。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②麻疹初起,疹发不透以及单纯疱疹、水痘等病符合上述要点者。

(二)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具有通便排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属于“八法”当中“下法”的范畴。

分寒下剂、温下剂、润下、逐水剂和攻补兼施剂。

寒下剂用于正气未虚而里热积滞,温下剂适于里寒积滞;润下剂适用于里实积滞不重者;逐水剂适用于体内痰、饮、水内停,严重影响人体正常气机,须及时攻逐者;攻补兼施剂:适用于正气亏损与里实积滞均较明显者。

泻下药作用猛烈,极易损伤人体的正气,对正气不足的老年人、儿童及久病、体弱患者或妇女胎前、产后和经期忌用。选择合理剂型,根据病情缓急决定用量大小。表证未解,里实未成者不宜使用泻下剂。表邪未解,里已成实,可表里双解。

1.寒下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 大黄(酒洗)、厚朴、枳实、芒硝。

【用法】 水煎服。厚朴、枳实先煎,开锅15min后放入大黄,5min后即可。芒硝溶化,兑入群药。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秘结,矢气频作,腹部胀满拒按,或高热神昏,潮热谵语,手足微汗。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有力;热结旁流。症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里热实证之惊厥、抽搐、发狂。

【方解】

【加减应用】 无燥证者,去芒硝,即小承气;无痞满者,去枳实、厚朴,加甘草,即调胃承气。

【类方鉴别】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且加枳、朴,而厚朴用量倍于大黄,泻下与行气并重,其功峻下,主治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腑实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枳、朴用量亦轻,厚朴用量为大黄之半,其功轻下,主治痞、满、实之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而大黄、芒硝并用,且以甘草与大黄同煎,其功缓下,主治阳明腑实证,燥、实同见而无痞、满之证。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

【功用】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甚,甚则局部肿痞,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肠痈初起,湿热血瘀。以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黄,脉滑数为要点。凡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均应忌用。重型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炎合并腹膜炎、婴儿急性阑尾炎,亦应禁用。②热毒较重,加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血瘀较重者,加赤芍、乳香、没药。③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于实热血瘀者,及妇科急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扎后感染等属血分瘀热者。

2.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炮附子、细辛。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解】 本方为温下剂的代表方剂。主治里寒积滞内结,阳气不运而致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者。根据“寒者热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则,治宜温通并用。

【加减应用】 ①临床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②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者。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

【功用】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 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 本方主治脾阳不足,寒积中阻。

【运用】 ①本方为温下的常用方剂。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畏寒喜热,苔白,脉沉弦而紧为证治要点。②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腹中冷痛,可加肉桂、吴茱萸。③可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寒积内停证者。

3.润下剂

麻子仁丸《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功用】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 脾约证。即津液不足,肠胃燥热,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方解】

【运用】 ①本方以胃热肠燥,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要点。孕妇及血虚津亏便秘,应慎用。②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人与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肠胃燥热者。③老年人、妇女产后血少津亏加当归、黑芝麻、天花粉,减枳实、厚朴。

4.攻补兼施剂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组成】 细生地黄、生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玄参、麦冬、连心、当归、海参、姜汁。

【功用】 泄热通便,滋阴益气。

【主治】 热结里实,气阴不足。大便秘结,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方解】 本方即调胃承气汤,加玄参、麦冬、生地黄、海参滋阴增液,人参、甘草、当归益气养血。

【类方鉴别】 黄龙汤与新加黄龙汤均为攻补兼施之剂,但前者用大承气汤攻下热结,配伍人参、甘草、当归益气养血之品,主治热结较甚而兼气血不足者;新加黄龙汤取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配伍玄参、麦冬、生地黄、海参滋阴增液,人参、甘草、当归益气养血。该方攻下之力较缓,而滋阴益气之力较强,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里实而气阴不足者。

黄龙汤《伤寒六书》

【组成】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

【功用】 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方解】 本方即在大承气汤攻下热结基础上,加入人参、甘草、当归益气养血,后世用治温病应下失下,邪实正虚者。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组成】 玄参、麦冬、细生地黄、大黄、芒硝。

【用法】 水八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功用】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 热结阴亏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 阳明温病,热结胃肠,津液受灼,肠腑失润,传导失常,以致燥屎不行,脘腹胀满;即《温病条辨》“津液水足,无水舟停”之意。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者,乃热伤津亏之证。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温病热结阴亏的便秘,以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唇燥,苔黄,脉滑数为要点;②传染病高热、便秘、津液耗伤较重,以及痔疮日久,大便燥结不通,属热结阴亏者。

十枣汤〈伤寒论〉

【组成】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用法】 上三味等份,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强人服一钱匕(2g),羸人服半钱(1g),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 攻逐水饮。

【主治】 ①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鞭,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②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 水饮壅盛于里,停于胸胁,则咳唾胸胁引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饮停于心下,则心下痞鞭,干呕短气;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水饮泛溢肢体,则发水肿。此时,水气壅实,非一般化饮渗利之品所能胜任,当投峻剂攻逐,方可去其水饮。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攻逐水饮峻剂,临床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要点。孕妇忌服。②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形气俱实者。

(三)和解剂

凡是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以及表里同解的方剂,统称为和解剂,属于“八法”当中的“和法”。

和解剂常有疏肝健脾、和胃理肠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肝胃)、调和肠胃及和解少阳的功能,主要用于肝脾不和(胸闷胁痛,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等)、肠胃不和(心下痞硬,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及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代表方分别如逍遥散、半夏泻心汤和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少阳证。见口苦、咽干、目眩。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妇人热入血室;疟疾;内伤杂病。

【方解】

【加减应用】 热盛则柴胡用量宜大;半表半里之邪突出,当减人参用量;痰蕴化热则加浙贝母、竹茹。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功用】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 肝郁脾虚血亏。症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神疲食少,月经不调,量多或少,或闭经、痛经,乳房作痛,脉弦而虚。

【方解】

【加减应用】 ①肝郁显著加香附、郁金;血虚明显加生、熟地黄、阿胶;②脾虚显著加党参;肝功能异常,加茵陈、虎杖、垂盆草;肝硬化者加丹参、鳖甲。

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功用】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解】 本方为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中阻之证。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疼。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

【类方鉴别】 本方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但小柴胡汤以柴胡配人参,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予脾胃不和,胃虚气逆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滑石、茯苓,予和解之中而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要用于少阳湿热之证,属热重于湿,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闷,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要点。亦可用于暑湿时邪所致之疟疾。②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属少阳胆与三焦湿遏热郁者。

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功用】 透邪解表,疏肝理脾。

【主治】 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之手足逆冷,肝郁脾壅所致的脘腹胀闷,泻利下重,腹痛,苔白,脉弦。

【方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郁热外达。芍药柔肝、缓急、养阴,使邪热外透而不伤阴。枳实泻脾土之壅滞。甘草调和诸药,配芍药又能缓急止痛。

【加减应用】 ①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肋间神经痛、胃神经官能症等表现为肝郁脾壅者;②本方所治之四肢逆冷,系指阳气内郁之热厥证其他厥逆勿用。

痛泻要方 刘草窗方,录自《医学正传》

【组成】 白术炒、白芍药、陈皮、防风。

【功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 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者。

【方解】 痛泻之证,系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运化失常所致。《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痛泻的要方。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脉弦而缓为要点。②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以清热。③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神经性腹泻等属肝木乘脾者,均可加减治之。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

【功用】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 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解】 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内入,以致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位于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互结,遂成痞证。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治宜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之法。

全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实,是为本方的配伍特点。使寒热得解,升降复常,则痞满呕利自愈。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寒热之力。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证。

【运用】 ①凡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者,多用本方治疗。以心下痞满,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应用。②痞证呕甚而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大枣,加枳实、生姜以理气止呕。③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神经性胃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症见痞、呕、下和者,均可应用。

(四)清热剂

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用于治疗里热证的方剂,属于“法”当中“清法”的范畴。

分清气分热剂;清热解毒剂,清脏腑热剂;清营凉血剂;清虚热剂。

清热泻火药,能清气分之热,治疗气分实热证;清热凉血药,入血分,清泄血分实热;清热解毒药,均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疔疮痈肿、毒蛇咬伤、毒痢等病证;清热燥湿药,性属苦寒,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用于湿热导致的痢疾、带下、黄疸、淋证等;清虚热药以补为清,性多甘寒或咸寒,清虚热、退骨蒸,治疗阴虚发热。虽然同为清热药,但从上面的分类看出,分类不同,作用也不同,有的擅长清气分之热,有的则擅长清血分之热;有些重在清泄实热,有些则侧重退虚热;有些清泄经络中之热,有些清泄脏腑中之热。清热剂与清热药分类稍有不同,但其特点则相同。

使用时注意辨别卫气营血、脏腑经络、虚实辨证是否正确是选择使用本类药物的关键。清热药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的患者,宜适当配伍健运脾胃的药物。对脾胃虚寒,胃纳不振,滑肠腹泻的患者要慎用。有些湿热病症病程长,使用清热燥湿药一定要注意合理配伍,防止损伤脾胃清阳,致腹痛腹泻,或苦燥化火伤阴。此外,清热药以中病即止为原则。

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 石膏、知母、甘草(炙)、粳米。

【功用】 清热生津。清泻阳明高热兼及保护阴液。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饮冷,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汗多而脉大,或暑病背微恶寒,身热而渴等属津气两伤者,加人参,即白虎加人参汤;②热病后期,气阴两伤,低热不退,呃逆气短,口渴,石膏、知母减量,加人参、麦冬、半夏、竹叶。

白头翁汤《伤寒论》

【组成】 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热痢。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里急后重明显,加酒大黄、广木香、炒枳实;②下利脓血,赤多白少,加赤芍、牡丹皮、金银花炭。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组成】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功用】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耳鸣、耳聋、耳肿、烦躁易怒、目赤、胁痛口苦;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阴囊潮湿、小便淋浊,妇女带下色黄量多、味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下焦湿热,加黄柏;肝火上炎,去龙胆草,加夏枯草、薄荷;②本方药物大苦、大寒,易折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 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解】 本方主治热病之后,余邪留恋,里热未清而气津已伤,胃气不和。只清热而不益气生津,则气津难复,只益气养阴而不清热,则邪热尚存,故配伍特点为清补并行。

【运用】 ①本方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证治要点;②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加石斛、天花粉;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加知母、天花粉;③用于中暑、夏季热、流脑后期等发热气津已伤者,以及糖尿病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

【类方鉴别】 本方从白虎汤衍化而来。白虎汤证为正实邪盛,本证则为热势已衰,余热未清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方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如此,有石膏、竹叶之清热除烦;有人参、麦冬之两补气阴;又有半夏、甘草、粳米之和中降逆,固护胃气。合而用之,清热兼和胃,补虚不恋邪,为清补两顾之剂。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 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莲子心。

【用法】 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方解】 本方治证乃邪热内传营分。以水牛角、生地黄、玄参清热凉血之品,配伍入气分养阴的麦冬,轻宣透热的金银花、连翘以及清心的竹叶心、丹参、黄连,共奏清营解毒,泄热养阴之效。

【运用】 ①本方主治温病热邪传入营分证。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证治要点。苔白滑为湿郁之象,禁用本方,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②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去黄连;神昏谵语较重,与安宫牛黄丸、紫雪合用。③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具有高热烦躁,舌绛而干等营分见症者,均有良效。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用法】 上药四味,呚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凉血与散血并用,一是因离经之血残留成瘀,二是因热与血结致瘀,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主治】 ①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等。②热伤血络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方解】 本方治证乃热毒深陷于血分所致。

君:水牛角→清心肝而解热毒,且寒而不遏,直入血分而凉血。

臣: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助水牛角清热凉血。

佐使:芍药→养血敛阴→助生地凉血和营泄热;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化斑。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热毒深陷血分的耗血,动血。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证治要点。②蓄血、喜忘如狂,系热燔血分,邪热瘀血互结,加大黄、黄芩;郁怒而挟肝火,加柴胡、黄芩、栀子。③急性黄色肝萎缩、肝昏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血分热盛者。

【类方鉴别】 清营汤与本方相比,两者均以水牛角、生地黄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前者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清气之品,以使入营之热转从气分而解,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证;本方着重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治热毒深陷血分,而见耗血、动血证。

黄连解毒汤 崔氏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 本方治证乃热毒壅盛于三焦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泻火解毒之力颇强,临证运用以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但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宣使用。②便秘,加大黄;吐血、衄血、发斑,加玄参、生地黄、牡丹皮;瘀热发黄,加茵陈、大黄。③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均可用之。

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组成】 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用法】 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 大头瘟(又名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以头面肿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证治要点。②大便秘结,加酒大黄;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加川楝子、龙胆草。③多用治丹毒、腮腺炎、急性腭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病,属风热毒邪为患者。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薄荷、黄芩、连翘。

【用法】 上药为粗末,每服2钱(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功用】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 上中二焦火热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本方所治为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配伍特点,连翘、黄芩、栀子、薄荷、竹叶,疏解清泄胸膈邪热于上;调胃承气汤合白蜜,通便导滞,荡热于中,使上焦之热得以清解,中焦之实由下而去。清上与泄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

【加减应用】 ①本方证为上、中二焦火热炽盛,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本方虽有通腑之力,但其用重在胸膈之热,不在大便之秘,即使大便不秘,而胸膈灼热如焚者,亦应施用。②若热毒壅阻上焦,症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大便不燥,去朴硝,加石膏、桔梗。③咽炎、口腔炎、急性腭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均可用之。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炙,代)、天花粉、没药。【用法】 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解】 方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赤肿焮痛,属于阳证者。本方属外科“消法”的代表方剂。全方辛苦偏凉,寓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化瘀散结诸法于一方。

【加减应用】 ①本方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以局部红肿焮痛,甚者伴有身热,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但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溃后断不可用。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②红肿痛甚,热毒重,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便秘,加大黄。③可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腭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感染。

【类方鉴别】 本方与普济消毒饮均属清热解毒方剂。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治法,并佐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本方则通治阳证肿毒,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痈疮初起更宜。

导赤散

【组成】 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3钱,入竹叶同煎,食后温服。

【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方解】

【组成】 黄连、吴茱萸。

【功用】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证由于肝经火旺,横逆犯胃所致。特点为辛开苦降,肝胃同治,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证自愈。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肝火犯胃证。以呕吐吞酸,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属虚寒者忌用。②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胁肋痛甚着,合四逆散。③用于胃炎、食管炎、胃溃疡等见有肝火犯胃之证者。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

【用法】 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 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 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 本方治证为肺有伏火郁热。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针对小儿稚阴之素质,兼顾肺为娇脏而设。取桑白皮、地骨皮较为平和之品,而避芩连之苦寒,防其过寒伤正,且有粳米、甘草,养胃益肺,使金清气肃,则喘咳可平。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肺热咳嗽。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证治要点。其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但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②肺经热重,可加黄芩、知母;燥热咳嗽者,瓜蒌皮、川贝母。

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苇茎、薏苡仁、瓜瓣、桃仁。

【用法】 咀,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 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肺痈之病,由于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肺痈的有效方剂。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为要点。②肺痈未成脓,加金银花、鱼腥草;脓已成,加桔梗、甘草、贝母。③肺化脓症、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可用本方加减。

清胃散《兰室秘藏》

【组成】 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用法】 上药为末,都作一服,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功用】 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糜烂;或唇舌颊腮肿痛;气热臭,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本证为胃有积热,热循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牙痛的常用方剂,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证治要点。惟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②兼肠燥便秘者,加大黄;口渴饮冷者,加重石膏用量;胃火炽盛之牙衄,加牛膝。③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可用本方治疗。

玉女煎《景岳全书》

【组成】 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

【用法】 水煎,温服或冷服。

【功用】 清胃滋阴。

【主治】 胃热阴虚证,症见头痛牙痛,牙齿松动,烦热口渴,热为主。病在胃在肾,治宜清胃热兼滋肾阴。

【主治】 胃热阴虚证,症见头痛牙痛,牙齿松动,烦热口渴,热为主。病在胃在肾,治宜清胃热兼滋肾阴。

【方解】

【使用注意】 大便溏泄者,不宜用本方。

芍药汤《保命集》

【组成】 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

【用法】 上药呚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功用】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 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 本证为湿热壅滞肠中所致。组方特点,以清热燥湿为本,兼以气血并治,“通因通用”。

【运用】 ①本方为治湿热痢常用方剂。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②原方后有“如血痢则渐加大黄;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可资临床参考。③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见有泻下不畅,腹痛里急湿热为患者。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组成】 青蒿、鳖甲、细生地黄、知母、牡丹皮。

【用法】 上药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功用】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 特点为养阴与透热并进。

《温病条辨》:“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加减应用】 ①本方最宜于余热未尽,阴液不足之虚热证。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但阴虚欲作抽搐者不宜用之。②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可去生地,加天花粉。③原因不明的发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清骨散《证治准绳》

【组成】 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功用】 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 虚劳发热。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方解】 本方证乃肝肾阴亏,虚火内扰所致。集清虚热退骨蒸之药,佐以滋阴之品,使热去而阴复。方名清骨散,乃原著所谓“专退骨蒸劳热”之意。

君:银柴胡→清热凉血,善退虚热而无苦燥之性。臣:知母→滋阴泻火而清虚热;胡黄连→入血分而清热;地骨皮→降肺中伏火,去下焦肝肾虚热,清阴分之

虚火,治有汗骨蒸。

佐:秦艽→辛散苦泄;青蒿→清虚热而善透伏热;鳖甲→滋阴潜阳,引药入阴分。

使:甘草→调和诸药,并防苦寒药物损伤胃气。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骨蒸劳热的常用方剂。以骨蒸潮热,形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②血虚,加当归、白芍、生地黄;嗽多,加阿胶、麦冬、五味子。③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热骨蒸,属阴虚内热者。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组成】 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黄芪。

【用法】 上药为粗末,每服5钱(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服之。

【功用】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 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配伍特点,一是养血育阴与泻火除热并进,养阴以治本,泻火以治标,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二是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育阴泻火为本,益气固表为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以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其养阴泻火之力颇强,对于阴虚火旺,中气未伤者适用。若脾胃虚弱,纳减便溏者则不宜用。②本方滋阴清热之力较强,且偏于苦燥,若阴虚而实火较轻者,去黄连、黄芩,加知母。

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组成】 地骨皮、柴胡、鳖甲、秦艽、当归、青蒿、乌梅。

【功用】 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主治】 风劳病。骨蒸盗汗,肌瘦,唇红颊赤,午后潮热,咳嗽困倦,脉微数。

本方与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同治阴虚发热。其不同点在于: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鳖甲为君,配伍生地、知母,是养阴与透邪并进,治热病伤阴,邪伏阴分之证;清骨散以一派清虚品组方,治阴虚内热之骨蒸潮热;秦艽鳖甲散重用柴胡、鳖甲、地骨皮,是养阴清热与和风并进,治风劳之骨蒸盗汗。

(五)祛暑剂

由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祛暑作用的方剂。

分为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利湿和清暑益气四类。

暑邪为六淫之一,为夏季主气,属温热或火热的范畴,凡夏天感受暑邪而发生的多种疾病,统称为暑病。暑邪致病除有明显的季节性外,还通于心,易伤气,故暑病一般发热较高,并见口渴、心烦、汗多等津气两伤之证。夏月气候比较潮湿,放暑病每多夹湿;至于夏暑炎热,人多喜纳凉饮冷,不避风露,故又易兼表寒。

使用时注意,暑病夹湿最为常见,使用祛暑剂时,每多配伍祛湿之品,是为常法,但亦应注意其主次轻重。如暑重湿轻,则湿易从热化,祛湿之品不宜过于温燥,以免燥灼津液;如湿重暑轻,则暑为湿遏,祛暑又不宜过用甘寒,以免阴柔碍湿。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阴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 本方所治乃暑热耗伤气津之证,暑为阳邪,夏热火盛最易耗气伤津。

本方药物分为两部分,清热解暑,如西瓜翠衣、荷梗、黄连、知母、淡竹叶;益气生津,如西洋参、石斛、麦冬、甘草、粳米。两者配合,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症自除。

【运用】 ①本方用于夏月感暑,伤渣耗气之证。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要点。本方有滋腻之品,暑病挟湿者不宜。②用于小儿夏季热,久热不退,烦渴体倦,属气津不足者。

六一散《伤寒直格》

【组成】 滑石6两(18g)、甘草1两(3g)。

【用法】 为细末,每服3钱(9g),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者,新井泉调下亦得。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方解】

滑石与甘草比例为6∶1,防滑石之寒滑重坠以伐胃。

正合《明医杂著》“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之说。药虽两味,清热而不留湿,利水又不伤正,为治疗暑湿之常用基础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人通称为六一散。

【运用】 ①本方为治暑湿常用方剂。以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为证治要点。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②膀胱炎、尿道炎等属湿热者,可用本方加味治之。

清络饮《温病条辨》

【组成】 鲜荷叶边、鲜金银花、丝瓜皮、西瓜翠衣、鲜扁豆花、鲜竹叶心。

【用法】 以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祛暑清热。

【主治】 暑热伤肺,邪在气分。身热口渴不甚,但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等。

【方解】 本方药物多用鲜者,取其气味芳香,清解暑邪之效更优。故本方实为夏月暑伤肺经,身热口渴,头目不清,邪浅病轻之良剂,亦可用以代茶,预防暑病。本方轻清走上,专清肺络之邪,故名“清络饮。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组成】 香薷、金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服。

【功用】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 暑温初起,复感于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

【方解】 本方辛温与辛凉合用,使邪从外走,即辛温复辛凉法。

君: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以除寒热。

臣:鲜扁豆花、金银花、连翘→清透上焦气分之暑热→除热解渴。

佐:厚朴→合香薷化湿除满而解胸闷→去腻苔。

【加减应用】 ①方治暑夹寒邪,闭塞腠理,以“汗不出者”为使用要点;②如纯属暑温为病,发热而有汗者,虽有恶寒,辛温解表的香薷亦不宜用;③若无胸闷苔腻是不挟湿,厚朴亦非所宜。

(六)温里剂

由温里药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在八法中属“温法”。

分温中祛寒剂,温经通脉剂和回阳救逆剂三类。

温里剂具有辛温大热的特点,可温散里寒、温通血脉、回阳救逆,部分药物还具有温补脾胃、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通痹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便溏泄泻;寒痰停饮阻肺,咳痰清稀,或多泡沫痰;寒滞肝脉,寒疝腹痛,睾丸坠痛;外感寒邪,寒气蔽阻胸阳之胸痹心痛;肾阳不足,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虚阳上越或外越。

使用时注意首先必须辨清寒热真假。对由于内热过盛,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出现的四肢厥冷、脉沉等假寒证不能使用。根据症状适当配伍。临床情况错中复杂,寒热交错更为多见,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脾寒胃热等,故当斟酌配伍,切忌顾此失彼。温里剂辛温燥烈,极易伤阴助火,对热性病、阴虚火旺者及孕妇等忌用或慎用。

理中汤《伤寒论》(又名人参汤)

【组成】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中焦虚寒,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及霍乱等;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以及胸痹等属中焦虚寒者。

【方解】

君:干姜→守而不走→温中焦脾胃,祛里寒。

臣:人参→补气健脾→助运化而正升降。

佐:白术→健脾燥湿。

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加减应用】 ①脾肾阳虚,腹痛泄泻,加附子,即附子理中丸;②虚寒明显,加附子、肉桂;气滞停饮,加枳实、茯苓;呕吐明显,加白术;③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属于脾胃虚寒者,加减使用。

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 附子(生用)、干姜、甘草(炙)。

【用法】 水煎服。附子先煎1h,再入余药同煎,取汁温服。

【功用】 回阳救逆。

【主治】 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

【方解】

【临证加减】 ①减甘草即为干姜附子汤,使回阳作用更加峻猛。②加人参,在回阳同时,益气固脱,即四逆加人参汤。

小建中汤《伤寒论》

【组成】 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切、大枣、饴糖。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渣,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虚劳里急证。腹中时痛,喜温欲按,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虚劳而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方解】 虚劳里急一证,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所致。

【运用】 ①本方以温中补虚缓急为主,调和阴阳,柔肝理脾,以腹痛喜温喜按,心悸,发热,面色无华,舌质淡,脉沉弱或细弦为要点。阴虚火旺者忌用;呕家不宜,恐甜助呕;吐蛔者不宜,因蛔得甘则逆上;中满不可用,因甘能填实助满。②若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属虚黄者,去饴糖,加人参、黄芪、当归。③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属中虚脾阳不和者。

【类方鉴别】 本方是由桂枝汤倍芍药,重加饴糖组成,然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合桂枝以调和营卫,外解太阳;本方则以饴糖为君,意在温中补脾,缓急止痛,桂枝温阳气,倍芍药益阴缓急,是辛甘与酸甘相配,纯为中虚而设。

吴茱萸汤《伤寒论》

【组成】 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 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方解】 本方治证虽有阳明、厥阴、少阴之别,但均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中焦虚寒,浊阴上逆之证而设,以口不渴,四肢欠温、呕吐,或干呕吐涎沫,舌淡苔滑,脉细、迟或弦细为证治要点。但对郁热胃痛,热性吞酸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等,均应忌用。②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中焦虚寒者,可用本方加减。

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

【组成】 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五味子、制半夏。

【用法】 水二盅,姜三片,煎之,临服入麝香三厘(0.1g)调服。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得多服。

【功用】 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主治】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恶寒嗜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着寐,或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等。

【方解】 本方由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而成。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所致之证而设,除一般里寒症状外,应以厥、利、脉微、神衰欲寐并重为证治要点。但本方终是辛热峻荆,不宜过量,服药后,手足温和即止。②呕吐涎沫,或少腹痛,加吴茱萸;无脉加猪胆汁,用为反佐,防阳微阴盛而成阳脱之变;泄泻不止,加升麻、黄芪。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解】 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

【运用】 ①本方为素体血虚,寒凝经脉所致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为证治要点。②治疗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加川续断、牛膝、鸡血藤、木瓜;水饮呕逆;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现象、小儿下肢麻痹等属血虚寒凝者,可用本方。

【类方鉴别】 《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者,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及用药皆不同,临证当加以鉴别。四逆散治阳郁厥逆,由传经热邪入里,阳气内郁不达四末,其冷在肢端,不过肘膝,故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药性偏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均治寒厥,但四逆汤证是少阴病阴寒内盛,阳衰之极,肢冷严重,冷过肘膝,并见一身虚寒征象,脉沉微细。当归四逆汤证是因肝血不足,血虚寒凝于经脉,在经不在脏,其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见血虚舌淡、脉细等,不宜姜、附之燥烈,以免再伤阴血,此三者之不同。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组成】 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

【用法】 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功用】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 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方解】 本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旨在温通阳气,驱风散邪,调畅营卫,通血痹。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要点。②风邪偏重,加防风、防己;兼血瘀,加桃仁、红花;产后或月经之后,加当归、川芎、鸡血藤。③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加味用之。

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 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疫痛无热,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者;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方解】 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配伍特点是补血与温阳合用,辛散与滋腻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脾气。用于阴疽,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布阳气,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阴邪尽去,故以阳和名之。

【加减应用】 ①本方治疗阴疽,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脉迟细或强细为要点。用于阴疽,阳证忌用。②麻黄发越阳气,用量较轻,熟地黄补血固本,用量宜重,注意二者的比例,兼气虚,加党参、黄芪。③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血虚寒凝者。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组成】 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用法】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30g),微火煮取一升半,一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虚寒腹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或腹中辘有声。

【类方鉴别】 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大建中汤四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但小建中汤以辛甘为主,佐以大量芍药,又有酸甘化阴之意,宜于中阳虚而营阴亦有不足之证;黄芪建中汤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是增强益气建中之力,使阳生阴长,诸虚不足之证自除;当归建中汤治产后虚羸,以产后百脉空虚,所以加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之当归。两方若与小建中汤相比较,则小建中虽阴阳并补,但以温阳为主;黄芪建中汤则侧重予甘温益气;当归建中汤乃偏重于和血止痛;大建中汤则纯甩辛甘之品温建中阳,其补虚散寒之力远较小建中汤为峻,且有降逆止呕作用,故名大建中,用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腹痛呕逆。

(七)表里双解剂

凡以解表药配合泻下药或清热药、温里药等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同治作用,治疗表里同病的方剂,统称表里双解剂。

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三类。

使用表里双解剂应该注意:①表里双解剂适用于表里同病之证,是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②要辨清表证与里证的寒、热、虚、实,表里同病有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热、表里俱寒、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多种不同情况,要针对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③要辨清表证与里证的轻重主次,权衡表药与里药的比例,以更适合病情的需要。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组成】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鞭,或心下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

【方解】

【加减应用】 ①临床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②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脘痛剧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活血止痛;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等以化石解郁;③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均可之。

【类方鉴别】 大柴胡汤系小柴胡汤与小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大柴胡汤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来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满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慎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合病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

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组成】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

【用法】 上为末,每服2钱(6g),水一大盏,生姜3片,煎至六分,温服。

【功用】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黏,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乃由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所致。外感风邪,邪正交争于表,故憎寒壮热无汗;风热上攻,以致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内有蕴热,故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黏,便秘溲赤。至于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亦属风热壅盛所致。

方中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配伍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热。如此上下分消,表里并治。火热之邪,灼血耗气,汗下并用,亦易伤正,故用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甘草益气和中,其中大量甘草以缓之,又能调和诸药。合而成方,汗下清利四法俱备,上中下三焦并治。

【运用】 ①本方主治表里俱实证。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为证治要点。虚人及孕妇慎用。②若表证较轻,可酌减解毒药之量,或去麻黄;内热不甚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去芒硝。③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塞者,均可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组成】 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功用】 解表清里。

【主治】 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方解】 外感表证初起,邪在太阳,理应解表。但表证未解,误用攻下,虚其里气,以致表热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胸脘烦热,口中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肌表则汗出。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

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 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肉桂、芍药、半夏、陈皮、枳壳、麻黄、苍术、干姜、桔梗、厚朴。

【用法】 现代用法:除作散剂外,亦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性者。

【方解】 本方为治寒、湿、气、血、痰五积而设,故名五积散。外感风寒,邪郁肌表,腠理闭塞,故见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等表实证。内伤生冷,或宿有积冷,脾胃阳气受损,运化失常,痰湿内停,痰阻气滞,气血不和,所以又有胸满恶食,呕吐腹痛,或腹胁胀痛等症。治宜发汗解表,温里祛寒为主,以除内外之寒;佐以燥湿健脾,顺气化痰,活血消积之品,以治气、血、痰、湿之积。

方中麻黄、白芷发散解表,干姜、肉桂温里祛寒,为本方的主要部分;配伍苍术、厚朴燥湿健脾,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化痰;当归、川芎、芍药活血止痛。桔梗与枳壳同用,有升降气机,加强理气化痰之效,适宜于痰阻气滞之证。炙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以上均为本方的辅助部分。由于本方能行气和血,温里祛寒,故对妇女气血不和,寒凝气滞所致的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亦可加减应用。

(八)补益剂

补益剂: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滋养、补益阴阳气血之不足的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属于八法中“补法”的范畴。

由于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等的不同,因此一般来讲,补益剂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气血双补等几类。按照作用程度分类,分为峻补剂和平补剂。

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则解肌之力优而清里之力锐,使表解里和,身热下利自愈。

【加减应用】 ①本方简称葛根芩连汤,对于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以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若虚寒下利者忌用。②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石膏汤《外台秘要》

【组成】 石膏、黄连、黄柏、黄芩、豆豉、栀子、麻黄。【用法】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主治】 伤寒里热已炽,表证未解。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脉滑数或发斑。表里俱热。

【方解】 本方为伤寒表证未解,里热炽盛而设。表证经久不解,邪郁营卫,虽未成实,但三焦俱热,毒火炽盛,故见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等表实的症状,以及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昏谵语等三焦热盛之症。如邪热迫血妄行,则吐衄、发斑皆可出现。对此表里俱盛之证,如仅治其里,则表不能解;欲发其表,则里证又急。因此,治宜解表与清里兼顾。

补气适用于脾肺气虚的病证,常见肢体倦怠乏力。呼吸短气,动则气促、声低懒言、面色萎白,食欲缺乏,自汗便溏,或见虚热,或有脏器下垂,脱肛久泻,或见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证。补血适用于营血亏虚的病证,常见面色萎黄,唇爪色淡,头晕心悸,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脉细等证。气血双补适用于气血两虚之证,常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肢体倦怠,食欲缺乏,舌质淡,脉虚细等证。补阴适用于各种阴虚之证,常见肢体羸瘦,面容憔悴,口燥咽干,虚烦不眠。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甚至骨蒸盗汗,呛咳无痰,颧部发红,梦遗滑精,腰膝酸软,脉沉细数,舌红少苔欠润等证。补阳适用于肾阳虚证,常见腰背冷痛。四肢不温,少腹拘急冷痛,小便不利或频数,阳痿早泄,遗精,脉沉细或尺脉沉伏等证。补气补阳药甘温不烈,适合气虚和阳虚,补阴补血药甘寒滋润,适合阴血不足,因此,补益方药的使用应首先辨清是气虚、血虚、阴虚还是阳虚,是何脏何腑所主,方能有的放矢。

使用要考虑到阴阳气血之间的关系,补气防止壅塞;补血不要过于滋腻;补阴要注意配阳药,以收阳生阴长之效,补阳应避免过于辛燥劫阴,动阳之弊;大失血时,虽有血亏,但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应首先益气固脱;对血亏的病证,既要直接补血,又要考虑到滋助气血生化之源,以生血、运血等。注意辨清虚实真假,勿犯“虚虚实实”之诫,如古人所说“大实而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而有盛侯,反泻禽冤”。对常服、久服补益剂者,并注意配健脾、和胃药,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益方药欲取得补益作用,首先应当照顾脾胃的功能,合理配伍,如补气同时配行气,使补而不滞,补血药适当配伍温中助阳药。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各等份。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肺气虚证。面色萎黄或苍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

【方解】

【加减应用】 加陈皮、半夏,健脾益气的同时,兼理气燥湿化痰,即六君子汤;再合木香、砂仁,即香砂六君丸,加强理气力量;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即参苓白术散,功能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 补气敛汗,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多汗,耗气伤阴。见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肺虚久咳,气阴两伤。见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气阴两伤胸痹。见胸闷气短,口渴心烦,夜寐多梦,脉虚细。

【方解】

【加减应用】 加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之品,治疗多种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对心悸、心慌、气短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 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炙甘草、橘皮、升麻、柴胡。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①脾胃气虚证:见面色萎黄或苍白,语声低微,气短懒言,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或发热,自汗出,喜热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②气虚下陷证:见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

【方解】

【加减应用】 若气虚下陷,血崩血脱,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呼吸气促,加重人参用量,并配伍三七、阿胶、白芍、侧柏炭等养血止血药,益气止血固崩。脏器下垂者重用枳壳、黄芪。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芎、当归、白芍、熟干地黄。

【功用】 补血和血。

【主治】 冲任虚损,血虚兼血瘀证。见月经不调,痛经,崩中漏下,或经行不畅,血块色黑。或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或产后恶露不尽,腹痛,以及血虚症见头昏、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多梦者。舌质淡,脉细小。

【方解】

【加减应用】 若气虚配合四君子汤,即八珍汤,气血双补;血虚兼血瘀较明显者,加桃仁、红花,增强活血化瘀力量;血虚寒滞,腹痛经量多,加阿胶、艾叶、甘草,即胶艾汤,温经止血;血虚有热,加黄芩、牡丹皮,兼清血热。

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 人参、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心脾两虚证。见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面色萎黄,食少体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脾不统血证。见便血,月经量多,月经提前,色淡,淋漓不尽等。

【方解】

【加减应用】 纳少腹胀者,加鸡内金、焦三仙;面色萎黄,健忘明显者,加重当归,合白芍补血;心悸,失眠,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等重镇安神;出血多,加三七、阿胶、地榆等止血。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功用】 滋补肝肾。

【主治】 肝肾阴亏证。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小儿囟门不合,潮热,消渴,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加减应用】 加五味子,名都气丸,补肾纳气;加知母、黄柏,名知柏地黄丸,滋阴泻火,治疗阴虚火旺,潮热遗精;加枸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滋肾阴,平肝阳,治疗肾阴虚肝阳亢而目痛干涩;加少量肉桂、附子,名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治疗肾阳不足(金匮肾气丸中用生地黄)。

【类方鉴别】

(1)肾气丸是由六味地黄丸熟地黄换成生地黄,加附子、桂枝所组成的,所以称其为补阳方,主要依据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理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所以要想补阳,必须在补阴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从病理上讲,肾阳虚的同时常并见肾中阴亏,如肾气丸证,由于命门火衰,不能温养下焦,可见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之证;阳气虚弱不能化气行水,蒸津化液,可见小便不利、痰饮、脚气等症;而腰痛脚软,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胖淡,苔白不燥,皆为肾中阴阳俱虚所致,所以肾气丸证是肾中阳虚为主,而阴阳俱虚之证。

从肾阳的特点和补阳的方法来看,阳主热,主动,补阳药多为温燥辛散走窜之品,在阳气虚弱之时,肾阴必有亏损,此时若纯用温燥壮阳的药物,则虚阳得骤补,必然散越而不内守,理应用敛阳之品,则“阳得阴助”,才能“生化无穷”。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肾气丸的药物配伍特点,正体现了这个原则。六味地黄丸的药量是二十五两,桂、附的用药仅为二两,正是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之意,《医宗金鉴》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总之肾气丸属于“阴中求阳”之方,所以虽然重用补阴药物,仍属补阳方剂。当然其补阳力量有限,仅是微生肾气,以利于肾主水液,蒸化津液等功能的恢复。若元阳亏损,命门火大衰,则应另配补阳壮阳之品。

(2)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均为补阴剂、均能滋补肝肾之阴、均可用于肝肾阴亏而致的头目眩晕、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口燥咽干、渴欲饮水、脉细数等证。均用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补肝肾,兼益脾阴的药物。

二方的不同点在于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其配伍特点是:三阴并补,补肾为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三补三泻,补中有泻,补泻并用以补为主,使滋补之品不产生滞腻之弊.因此六味地黄丸可用于一般的肝肾阴亏,阴虚阳亢之证,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见到水亏火旺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虚火牙痛、舌红少苔等证。

左归丸也用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三阴并补,同时又配枸杞子益精明目;菟丝子、牛膝、强腰膝,健筋骨;特别是配用龟、鹿二胶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偏于补阳;龟用胶偏于滋阴、两胶共用,益精填髓。在补阴中寓。阳中求阴。其配伍特点是,直补肝肾,补中无泻,并在滋补中增加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髓,滋生真阴,所以本方滋补肝肾,益精填髓之力大于六味地黄丸,主治真阴不足,精髓内亏,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见到舌光少苔,为真阴大亏之证。

(3)肾气丸与右归丸均为补阳方剂,均能温补肾阳,均用于肾中阳气不足之证。均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肾之阴,肉桂、附子温壮肾中之阳,区别在于肾气丸中用六味地黄,并加少量附子,桂枝组成,其配伍特点是,补中有泻,补而不腻,“阴中求阳”主治肾阳不足,肾气虚弱,腰痛脚软,下半身发冷,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淡而胖,苔薄白不燥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

右归丸亦用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三阴并补之品,而去掉泽泻,茯苓、牡丹皮三泻之品,并加大了附子、肉桂温壮肾阳的药物的用量,同时增加了补肾阳,滋肾阴的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并加当归补血养肝;又用血肉有情,温补肾阳的鹿角胶。配伍特点是直补肾阳,兼补肝肾之阴,寓阴中求阳之意,药效专功于补。因此本方补肾阳的力量比肾气丸要强,作用要专。主治元阳不足,命门火衰,气衰神疲,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大便不实,甚则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遗,或腰膝软弱,下肢水肿等证。

总之,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功用相似,均为补肾滋阴之剂,但六味地黄丸配三泻,补中有泻,适用于一般的肝肾不足,阴虚有热之证;而左归丸直补无泻,并增加了补肝肾的药物,特别是血肉有情的填精补髓之品,使补肾阴的力量远大于六味地黄丸。右归丸与肾气丸功用相似,均能补益肾阳,但肾气丸补泻并用,阴中求阳,以少量温壮肾阳的药物配在大量补肾阴的药物当中,以利微微生火以生肾气;而右归丸去掉了肾气丸中“三泻”之品,增加了壮肾阳,补益肝肾之品。特别是增加了血肉有情,填精补髓的鹿角胶,使补肾阳,壮肾阳,填精髓的力量远大于肾气丸。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2钱(6g)大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功用】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

【运用】 ①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临床运用除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自腻,脉虚缓为证治要点;②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③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

【类方鉴别】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本方;参苓白术散兼有和胃渗湿作用,并有保肺之效,适用于脾胃气虚夹湿之证,亦可用治肺损虚劳诸证,为“培土生金”法中的常用方剂。

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组成】 防风、黄芪(蜜炙),白术。

【用法】 上细咀,每服3钱(9g),用水一盏半,加大枣1枚,煎至七分。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自,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方解】 本方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所致。表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卫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恶风。

本方的配伍特点为,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伍小量祛风解表之品,其中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两者相畏而相使。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除自汗恶风外,以面色自,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不宜应用。②若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效。③对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因表阳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均可加减用之。

【类方鉴别】 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故本方功专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黄芪、当归。

【用法】 上药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腹时温服。

【功用】 补气生血。

【主治】 血虚发热、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延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方解】 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所致,血虚阳浮,阴不维阳,故肌热面红,烦渴引饮。此种烦渴,每每时烦时止,渴喜热饮;面红目赤,亦是虚火上冲之,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劳倦致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补气生血之剂。常用于血虚发热,应用时除肌热,渴喜热饮,面红外,以脉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证治要点。阴虚潮热证,慎用。②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瘟气弱者,均可用之。

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

【组成】 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川续断、糯米、黄芩、砂仁。

【用法】 上用水一盅半,煎至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虑也。

【功用】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 堕胎、滑胎。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方解】 本方证是由气血虚弱,胞宫不固,胎元失养,以致胎动不安,甚或流产滑胎。

本方系八珍汤减去茯苓,加黄芪、续断、黄芩、砂仁、糯米而成。减去茯苓,因其淡渗易使津液下行外泄,对养胎不利。

【加减应用】 ①本方是治疗妊娠胎动不安的常用方剂。以倦怠乏力,腰酸神疲,舌淡,脉滑无力为证治要点。②若热多者,倍黄芩以清热安胎,少用砂仁以防辛温助热;胃弱者,多用砂仁以助脾胃之运化,少加黄芩以免苦寒伤胃。③治疗习惯性流产,从妊娠2个月起,每周服用2剂,连服3个月。

左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 大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萸肉、牛膝、菟丝子、龟甲。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功用】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 真阴不足证。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千,舌红少苔,脉细。

【方解】 本方治证为真阴不足,精髓亏损所致。肾藏精,主骨生髓,肾阴亏损,精髓不充,封藏失职,故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

左归丸是六味地黄丸去“三泻”(泽泻、茯苓、牡丹皮),加枸杞子、龟甲胶、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而成。

【运用】 ①本方是治真阴不足证的常用方。以头目眩晕,腰酸腿软,舌光少苔,脉细为证治要点。方中组成药物以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若脾虚泄泻者慎用。②若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冬以养阴清热;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润肺止咳;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小便不利、不清者,加茯苓以利水渗湿;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丹溪心法》

【组成】 熟地黄、龟甲、黄柏、知母。

【用法】 上为细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服70丸(6~9g),空心盐白汤送下。

【功用】 滋阴降火。

【主治】 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方解】 本方治证乃因肝肾阴虚,相火亢盛所致。

本方的配伍特点,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者兼顾。其中熟地黄和龟甲的用量较重,与知、柏的比例为3∶2;表明是以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次。对于阴虚火旺证,若仅滋阴而不降火,则虚火难清;若只降火而不滋阴,即使火势暂息,犹恐复萌,故必须滋阴与降火合用,方可两全。

【运用】 ①大补阴丸为滋阴降火的常用方。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为要点。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及火热实证不宜。②阴虚较重,加天冬、麦冬;阴虚盗汗,加地骨皮;咯血、吐血,加仙鹤草、墨旱莲、白茅根;遗精,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潼蒺藜。③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均可应用。

【类方鉴别】 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虽均能滋阴降火,但后者偏于补养肾阴,而清热之力不足;前者则滋阴与降火之效均著,故对阴虚而火旺甚者,选用该方为宜。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伤寒论》

【组成】 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熟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大枣。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 ①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②虚劳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解】

【运用】 ①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为证治要点。②可加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定悸,或加龙齿、磁石以资助重镇安神。③用于功能性心律失常、期外收缩,有较好效果。对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属阴血不足,心气虚弱者,均可应用,并可用于气阴两伤之虚劳干咳等。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组成】 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方解】

本方配伍特点,在大量滋养肝肾阴血药中,少佐一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使滋阴养血而不遏滞气机,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

【加减应用】 ①本方是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以胁肋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虚弦为证治要点。由于方中滋腻之药较多,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②大便秘结,加瓜蒌仁;虚热汗多,加地骨皮;痰多,贝母;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烦热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药、甘草;双足萎软,加牛膝、薏苡仁;不寐,加枣仁;口干燥,少加黄连。③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气滞者,均可使用。

【类方鉴别】 一贯煎与逍遥散都有疏肝理气作用,均可治肝郁不舒之胁痛。不同之处,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郁血虚之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一贯煎滋养肝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肾阴虚之胁痛,并见吞酸吐苦等。

补肺阿胶汤(原名阿胶散,又名补肺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阿胶、牛蒡子、炙甘草、马兜铃、杏仁、糯米。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6g),水煎,食后温服。

【功用】 养阴补肺,清热止血。

【主治】 肺虚有热证。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咳痰不多,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本方以补益肺阴以治本;清肺化痰,宁嗽平喘以治标。标本兼顾之方,主治肺虚久咳之证。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不仅用于小儿肺阴不足,阴虚有热之咳喘,成人亦可使用。以咳嗽气喘,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浮细数为证治要点。若属肺虚无热,或外有表寒,内有痰浊者,均非所宜。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咯血属阴虚有热者,均可用之。

肾气丸《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薯蓣、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用法】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15丸(6g),日再服。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腰酸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懈】

从用量分析,补肾药居多,温阳药较轻,其立方之旨,又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取“少火生气”之义,而非峻补。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补阳与补阴配伍,阴阳并补,而以补阳为主;二为滋阴之中配入少量桂、附以温阳,目的在于阴中求阳,少火生气,故方名“肾气”。

【运用】 ①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剂。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证治要点。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②方中干地黄,现多用熟地黄;桂枝,改用肉桂;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③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加减应用。

右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

【用法】 将熟地黄蒸烂为杵膏,余为细末,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6~9g)。

【功用】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方解】 本方“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

右归丸系由《金匮要略》肾气丸减去“三泻”(泽泻、牡丹皮、茯苓),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成,增加补阳的作用,减少用“泻”妨补之力,使药效更能专于温补。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常用方。以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脉沉迟为证治要点。由于本方纯补无泻,故对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应用。②阳衰气虚,人参;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肾泄不止,加五味子、肉豆蔻;饮食减少或不易消化,呕恶吞酸,加干姜;腹痛不止,加吴茱萸;腰膝酸痛,加胡桃肉;阳痿,加巴戟天、肉苁蓉或黄狗外肾。③肾病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精少不育症,及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应用。

地黄饮子《黄帝索问宣明论方》

【组成】 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冬、石菖蒲、远志。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3钱(9~15g),水一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薄荷五七叶,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功用】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 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手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 喑痱乃因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喑”是舌强不能言语,“痱”是足废不能行走;下元虚衰,包括肾之阴阳两虚,肾主骨,故筋骨萎软无力,以致足废不能行走;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加之痰浊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而不能言语。本方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

【运用】 ①本方为治肾虚喑痱的主方。以舌喑不语,足废不用为证治要点。方中阴阳并补,温而不燥,是其特长;然毕竟偏于温补,故对气火上升,肝阳偏亢之证,不宜应用。②用于肾虚之痱证,减去石菖蒲、远志、薄荷;喑痱以阴虚为主,而痰火盛者,去附、桂,酌加贝母、竹沥、陈胆南星、天竺黄等;兼有气虚者,黄芪、人参。③对晚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阴阳两虚者,均可加减应用。

(九)安神剂

安神药指以镇静安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安神剂分为重镇安神与补养安神两类。

神志不安疾患,多表现为心悸失眠,烦躁惊狂等症。因心藏神,肝藏魂,肾藏志,故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心、肝、肾三脏之阴阳盛衰,或其相互关系失调。其基本病机为外受惊恐,肝郁化火,内扰心神;或为阴血不足,心神失养。然火盛每致阴伤,阴虚易致阳亢,所以病机变化又多虚实夹杂,互为因果。神志不安证表现为惊狂善怒,烦躁不安者,多属实证,按照“惊者平之”的治疗大法,治宜重镇安神;表现为心悸健忘,虚烦失眠者,多属虚证,根据“虚者补之”的治疗大法,洽宜补养安神。故本章方剂分为重镇安神与补养安神两类。此外,神志不安又有因火、因痰、因瘀等不同,如因火热而狂躁者,又当清热泻火;因痰而惊狂者,则宜祛痰;因瘀而发狂者,又应祛瘀。

①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此类药物易伤胃气,不宜久服。对脾胃虚弱者,可配合服用健脾和胃之品。②某些安神药,如朱砂等具有一定毒性,久服能引起慢性中毒。

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组成】 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黄、当归。

【功用】 重镇安神,清心泻火。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舌红,脉细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临床以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为要点。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或久服,以防引起汞中毒。阴虚、脾弱者忌用。②神经衰弱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或精神抑郁症引起的神志恍惚等,属心火上炎,阴血不足者,均可用之。

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磁石、朱砂、神曲。

【功用】 益阴明目,重镇安神。

【主治】 心肾不交证。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亦治癫。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原为视物昏花之目疾而设,因能交通心肾,益阴潜阳,重镇安神,后世医家扩大治疗范围,用于神志不安与癫等病证。以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为证治要点。方中磁石、朱砂均为重坠之品,用量不宣过多。②神志不安兼头晕目眩,目涩畏光等肝肾阴虚表现明显者,宜配合六味地黄丸同用;癫痰多者,可加胆南星、制半夏、天竺黄等祛痰之品。③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的病变,以及房水循环障碍等属心肾不交者,可用本方。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组成】 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黄、人参、丹参、玄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

【功用】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滋补心阴的主要方剂。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点。②失眠较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等以增其安神之功。③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属心经阴亏血少者,均可用之。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组成】 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功用】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 虚烦不眠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解】

【运用】 ①临床以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为证治要点;②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心神不安者,均可用之。

【类方鉴别】 本方与天王补心丹均治阴血不足,虚热扰心之心烦失眠。组方以养心安神,滋阴补血为主,配以清虚热之品。然前者重用酸枣仁养血安神,配伍调气疏肝之川芎,酸收辛散并用,具有养血调肝之妙,主治肝血不足,虚烦不眠,伴头目眩晕,脉弦细等;后者重用生地黄,并与二冬、玄参等滋阴清热药为伍,更与养血安神之品相配,主治阴亏血少,心火上扰,心烦失眠,见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组成】 甘草、小麦、大枣。

【功用】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 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方解】 脏躁一病多因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所致。心阴不足,心神失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脏躁的常用方剂。以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为证治要点。②若心烦不眠,舌红少苔,阴虚较明显者,加生地黄、百合以滋养心阴;头目眩晕,肝血不足者,加酸枣仁、当归以养肝补血安神。③癔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心阴不足,肝气失和者,均宜用之。

(十)固涩剂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以治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固涩剂是属于“十剂”中“涩可固脱”的范围。

涩剂根据不同作用,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和固崩止带五类。

固表止汗类有敛汗固表的作用,适用于卫气不固之自汗证.或阴虚有热之盗汗证。敛肺止咳类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的作用。适用于久咳肺虚,气阴耗伤,以致喘促自汗,脉虚数之证。涩肠固脱类具有涩肠止泻、收敛固脱的作用,适用于脾肾虚寒所致之泻痢日久,滑脱不禁等病证。涩精止遗类具有涩精止遗,缩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失藏,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或肾虚不摄,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固崩止带类具有固崩止带的作用,适用于妇人血崩暴注及带下淋漓等证。

使用固涩剂注意的问题是:①辨证明确,必须是纯虚无邪,滑脱不禁的病证。才能使用固涩剂;②有实邪者,如热病汗出,痰饮咳嗽,火动遗精,食滞泻痢、湿热痢疾或血热崩漏,均非本类方剂所宜。用之则有闭门留寇之弊。③固涩剂是属于急则治标的方剂,根据情况也常配伍补益药,使标本兼治。在病情缓和以后要从本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黄芪、麻黄根、牡蛎。

【用法】 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功用】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主治】 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方解】

【运用】 ①本方为卫气不固,阴液外泄的自汗、盗汗证而设。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证治要点。②汗出属阳虚,加附子阳;属气虚,加人参、白术;属阴虚,加生地黄、白芍。自汗重用黄芪,盗汗加稽豆衣、糯稻根。常用于病后、手术后及产后自汗、盗汗,属卫外不固,阴液外泄者。

九仙散 王子昭方,录自《卫生宝鉴》

【组成】 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阿胶、乌梅、贝母、罂粟壳。

【用法】 上为末,每服3钱(9g),自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功用】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 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两黏,脉虚数。

【方解】 本方特点为敛中有散、降中寓升,以降、收为主,为治疗久咳肺虚之良方。

【运用】 ①本方为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者设。以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为证治要点。但对久咳而内多痰涎,或咳嗽而外有表证者总用,以免邪留不去。方中罂粟壳不宜多服、久服。故方后注“嗽住止后服”。②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属久咳肺虚,气阴两亏者,可以本方加减。

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草(炙)、白芍药、木香、诃子、罂粟壳。

【用法】 上锉为粗末,每服2钱(6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www.xing528.com)

【功用】 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主治】 久泻久痢。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迟细。

【方解】

【运用】 ①本方为脾肾虚寒,久泻久痢者设。以泻痢滑脱不禁,腹痛,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为证治要点。泻痢初起,湿热积滞未去者,忌用本方。②脾肾虚寒,手足不温,加附子;脱肛坠下,加升麻、黄芪。③慢性肠炎日久不愈属脾肾虚寒者,可随证加减用之。

四神丸《内科摘要》

【组成】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用法】 上为末,生姜4两,红枣50枚,用水一碗,煮姜、枣,水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6~9g),空心食前服。

【功用】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 肾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沉迟无力。

【方解】 肾泄,又称五更泄、鸡鸣泻。脾肾阳虚,阳虚则生内寒,而五更正是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用气当至而不至,阴气极而下行,故为泄泻。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肾亏精关不固。以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证治要点。亦治女子带下属肾虚滑脱者。但相火内炽或下焦湿热所致遗精、带下者禁用。②大便干结,加熟地黄、肉苁蓉;大便溏泄,加菟丝子、五味子;腰膝酸痛,加杜仲、续断。③除治遗精、早泄外,亦可用治乳糜尿、重症肌无力,属肾虚精气不足,下元不固者。

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组成】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龟甲(酥炙)。

【用法】 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2钱(6g)。

【功用】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 心肾两虚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或遗尿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组成】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

【用法】 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

【功用】 补肾涩精。

【主治】 遗精。遣精滑泄,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 肾虚则封藏失职,精关不周,故遗精滑泄。本方专为肾虚滑精者设。

【运用】 ①临床以尿频或遗尿、遗精,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证治要点。尤宜于小儿遗尿。由下焦湿热而致的小便频数,溺赤涩痛,或由脾肾阳虚所致的尿频失禁,均非本方所宜;②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属心肾不交者,可以本方治之。

【类方鉴别】 本方与金锁固精丸均为涩精止遗之方,但金锁固精丸纯用补肾涩精之品组成,专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本方则在涩精止遗的基础上配伍交通心肾之品,使心肾相交,神安志宁而肾自固,主治心肾两虚所致的尿频、遗尿、遗精。

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山茱萸、生杭白芍、海螵蛸、茜草棕榈炭、五倍子。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 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者。

【方解】 冲为血海,血崩则冲脉空虚,而本方有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之功,故方以“固冲”名之。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摄血,肝司血海,肾主冲任。若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或冲脉不固,而致血崩或月经过多。

【运用】 ①本方为治崩漏的常用方剂。以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为证治要点。血热妄行者忌用。②兼肢冷汗出,脉微欲绝者,为阳脱之象,加重黄芪用量,并合参附汤以益气回阳。③功能性子宫出血属脾气虚弱与冲任不固者可用本方。

固经丸《丹溪心法》

【组成】 黄柏、黄芩、椿根皮、白芍、龟甲、香附。

【用法】 为末,酒糊丸,空心温酒或白汤下50丸(6g)。

【功用】 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 崩漏。经水过期不止,或下血量过多,血色深红或紫黑稠黏,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数。

【方解】 本方所治崩中漏下,系由阴虚血热所致。肝肾阴虚,相火炽盛,损伤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水过期不止或下血量多。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阴虚火旺,经行不止的常用方剂。以血色深红甚或紫黑稠黏,舌红,脉弦数为证治要点。②阴虚热不甚,去黄柏,加女贞子、墨早莲;出血日久,加龙骨、牡蛎、乌贼骨、茜草炭。③可用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慢性附件炎,而致经行量多,淋漓不止,属阴虚血热者。

【类方鉴别】 本方与固冲汤都是固涩止血,治疗崩漏下血的方剂。本方治证乃阴虚血热所致,用药以滋阴清热为主;固冲汤治证则由脾虚冲任不固所致,用药以补气固冲为主。

(十一)开窍剂

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本类方剂,分为凉开和温开两类。

神昏窍闭之证有虚实之分。属于实证者,称为闭证,多为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闭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热闭与寒闭两种。热闭由温热之邪内陷心包所致,治宜清热开窍,简称凉开;寒闭由中风、中寒或气郁、痰浊蒙蔽心窍引起,治宜温通开窍,简称温开。

凉开剂,适用于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其他如中风、气郁、痰厥及感受秽浊之气,以致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证有热象者,亦可选用。常用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郁金、石菖蒲等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由于热入心包,引起神志不安,故常配镇心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琥珀、珍珠等;邪热内陷,每易灼液为痰,故宜适当配伍清化痰热之品,如胆南星、川贝母、天竺黄、雄黄等。代表方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

温开剂,适用于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闭之证。症见猝然昏倒,牙关紧闭,神昏不语,苔白脉迟等。常用芳香开窍药如麝香,苏合香、冰片等为主,配伍温里、行气之品组成方荆。代表方如苏合香丸。

开窍剂的运用,首先应辨别病证的虚实,如邪盛气实,两手握固,脉有力者,属于闭证,可用开窍之剂;对于汗出肢冷,呼吸气微,手撒遗尿,口开目合的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宜使用。其次,对于阳明腑实证而见神昏谵语者,治宜寒下,不宜应用开窍剂。至于阳明腑实而兼邪陷心包之证,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或先投寒下,或开窍与泻下并用,才能切合病情。开窍剂多为芳香药物,其性辛散走窜,久服则易伤元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此类方剂中麝香等药,有碍胎元,孕妇慎用。本类方剂多制成散剂、丸剂或注射剂应用,尤以散剂较丸剂为优,宜温开水化服或鼻饲,不宜加热煎煮,以免药性挥发,影响疗效。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组成】 牛黄、郁金、黄连、朱砂、山栀、雄黄、黄芩、水牛角、冰片、麝香、珍珠、金箔衣。

【用法】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1钱(3g),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金银花、薄荷汤下,每服1丸。兼治飞尸猝厥,五痫中恶,成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功用】 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主治】 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舌红或绛,脉数: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方解】 本方为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之证而设。配伍特点是清心凉血解毒、清热泻火之品与芳香开窍药的结合应用。

【应用】 ①本方为清热开窍的常用代表方剂。凡神昏谵语属温(暑)热之邪内陷心包或痰热闭阻者,均可应用。以神昏谵语,伴高热烦躁,舌红或绛,脉数为证治要点。孕妇慎用。②邪陷心包,兼有腑实,见神昏舌短,大便秘结,饮不解渴者,用安宫牛黄丸2粒化开,调大黄末9g内服,可先服一半,不知再服。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肝性脑病等病属痰热内闭者,皆可用之。

紫雪丹《外台秘要》

【组成】 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水牛角、羚羊角、沉香、青木香、玄参、升麻、甘草(炙)、丁香、芒硝、硝石、麝香、朱砂、黄金。

【用法】 以水一斛,先煮五种金石药,得斗,去渣后,内八物,煮取一斗五升,去渣,取硝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十斤投汁中,微炭火上煮,柳木棍搅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酒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两,细研麝香五分,内中搅调,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强壮者,一服二分(1.5~3g)当利热毒;老年人或热毒微者,一服一分(1~2g)。

【功用】 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主治】 热邪内陷心包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斑疹吐衄,渴引饮,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或弦数,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方解】 本方为邪热炽盛,内陷心包,热盛动风;方中选用甘寒清热药为主,而不用苦寒之品,以避免苦燥伤津,对热盛津伤之证,尤为适合。

【运用】 ①临床以高热,烦躁,神昏,痉厥,便秘,舌红绛苔千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服用过量有损伤元气之弊,甚至可出现大汗,肢冷,心悸,气促等症,故应中病即止。孕妇禁用。②常用于治疗各种发热性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的极期、重症肺炎、猩红热、化脓性感染等疾患的败血症期,肝性脑病以及小儿高热惊厥、麻疹热毒炽盛所致的高热神昏抽搐。

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水牛角、雄黄、生玳瑁、琥珀、麝香、龙脑、金箔、银箔、牛黄、安息香。

【用法】 将水牛角、玳瑁为细末,入余药研匀,将安息香膏重汤煮,凝成后,入诸药中和搜成剂,盛不津器中,并旋圆如桐子大,用人参汤化下3~5丸。每2岁儿服2丸,人参汤化制之。

【功用】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 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以及中风、中暑、惊厥属予痰热内闭者。

【方解】 本方所治各种病证皆为邪热亢盛,痰浊内闭心包所致。

【运用】 ①至宝丹亦是凉开方剂的常用代表方。以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为证治要点。方中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阴竭液之弊,故神昏谵语由于阳盛阴虚所致者不宜使用。孕妇慎服。②“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肝昏迷等属痰热内闭心包证,均可用之。

【类方鉴别】 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紫雪合称“三宝”。从清热解毒之力而论,从三方功用全面分析,则各有所长,其中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豁痰,紫雪长于熄风止痉,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总之,三方功用、主治略同,临床可辨证选用,亦可交替使用。

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苏合香、龙脑(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熏陆香(乳香,制)、白术、呵黎勒、朱砂、水牛角。

【用法】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甩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取井华水化服四丸(3g)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也得,并空心服之。

【功用】 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主治】 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心腹猝痛,甚则昏厥。亦治中风、中气及感受时行瘴疠之气,属于寒闭证者。

【方解】 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芳香开窍药为主,重点配伍行气解郁,辟秽化浊,温中止痛之品,并少佐补气及收涩药,,既可加强芳香开窍与行气止痛之效,又可防止香散耗气伤正之弊。

【运用】 ①苏合香丸是温开剂的代表方,既是治疗寒闭的常用方,又是适用于心腹疼痛属于气滞寒凝的有效方剂。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苔白,脉迟为证治要点。方中药物辛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服。对于脱证,不宜应用。②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属于寒闭与寒凝气滞证者,均可应用。

紫金锭(又名玉枢丹)《片玉心书》

【组成】 山慈菇、红大戟、千金子、五倍子、麝香、雄黄、朱砂。

【用法】 上为细末;糯米糊作锭子服,每次1勺0.6~1.5g,每日2次;外用醋,调敷患处。

【功用】 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①中暑时疫。脘腹胀闷疼痛,恶心呕吐,泄泻,及小儿痰厥。②外敷疔疮疖肿,虫咬损伤,无名肿毒以及痄腮、丹毒、喉风等。

【方解】 本方适应证病机为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肠胃气机闭塞,升降失常,以致脘腹胀闷疼痛,吐泻兼作。

【运用】 ①紫金锭为暑令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致脘腹胀闷疼痛、吐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除上述症状外,舌象以润而不燥,苔厚腻或浊腻,为证治要点。然方中千金子霜、红芽大戟等均为通利迅疾而有毒之品,不可过量或久服,小儿用量宜减;且因麝香性味芳香走窜,故孕妇忌服。②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痢疾等由秽恶痰浊之邪引起者,均可应用。外敷亦可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

(十二)理气剂

理气剂:凡以疏畅气机,行气解郁,治疗气机郁滞病证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

理气剂:分行气剂、降气剂。

气是一身之主,其运动形式包括“升、降、出、入”。气机的病变主要与肺、肝、脾、胃有关。盖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肝主疏泄,条畅情志;脾胃乃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故病理情况下,不同脏腑的气机病变表现各异,在肺为宣发肃降的异常,如胸闷不畅、咳嗽、喘息;在肝为主疏泄功能的异常,如胸闷胁胀、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在脾胃为气机升降异常,如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恶心、呃逆、便秘、腹泻等。抛开具体的脏腑,气机的病变多表现为气滞和气逆。所以理气药的作用就是通过调气、疏气、行气、顺气、降气恢复气的“升、降、出、入”。两类不同的理气剂就是理气药作用的体现。

气机的病变常与寒温失调、情志不畅、或体内的痰、湿、食、火、瘀血等病理产物有关,故使用时应当合理配伍。如肺热郁滞,配清泄肺热药,痰热蕴肺,配清热化痰药;脾胃气滞兼有湿热,配清热利湿药;肝郁气滞,兼有化火,配清肝泻火药。注意脏腑功能的协调对气机影响,即一脏或一腑的病变常与其他脏腑相关,如肺气降于右与肝气升于左是一对气机;脾升与胃降是一对气机;心火下交肾水与肾水上济心火是一对气机。两者互相影响。理气方药辛燥居多,易于耗气伤阴,故不宜多用久用,气虚或阴亏者慎用。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丹溪心法》

【组成】 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以气郁为主的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化。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证治要点;②气郁偏重者,重用香附,加木香、枳壳、厚朴;血郁偏重,重用川芎,加桃仁、赤芍;湿郁偏重,重用苍术,酌茯苓、泽泻;食郁偏重,重用神曲,加山楂、麦芽;火郁偏重,重用山栀,加黄芩、黄连;若痰郁偏重,加半夏、瓜蒌;③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等而有六郁见症者,可加减使用之。

旋覆代赭石汤《伤寒论》

【组成】 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炙)、半夏、大枣。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逆不降,出现胃脘痞硬,嗳气或呕吐。

【加减应用】 若胃气虚明显加重人参用量;胃气虽虚,痰蕴日久化热,加重代赭石用量;呕逆严重,呕吐物色黄有酸腐气味加陈皮、竹茹、焦三仙。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组成】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

【用法】 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

本方是四逆散去枳实,加香附、陈皮、枳壳、川芎而成,虽由四逆散加味,而且各药用量已变,尤其是减甘草用量,使其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力大增。

【运用】 ①本方为疏肝解郁常用方剂。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证治要点。②痛甚,加当归、郁金、乌药;肝郁化火,加山栀、川楝子以清热泻火。③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可加减使用。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组成】 瓜蒌实、薤白、半升白酒。

【用法】 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功用】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 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 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的基础方剂。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②寒邪较重,加干姜、桂枝、附子;气滞,加厚朴、枳实;兼血瘀,加丹参、赤芍。③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骨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见症者,均可用之。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服。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方解】 本方主治梅核气系由痰气互结咽喉,肺胃宣降失常所致。辛苦和用,辛可行气散结,苦能燥湿降逆。共奏之功。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因其用药多苦温辛燥,故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②气郁较甚,加香附、郁金;胁肋疼痛,加川楝子、延胡索;咽痛者,加玄参、桔梗。③瘴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管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

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兰室秘藏》

【组成】 干生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人参、厚朴、枳实、黄连。

【用法】 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70丸(6~9g)白汤下,食远服。

【功用】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

【方解】 本方是由枳术汤、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三方加减化裁而成。用药特点为消补兼施,寒热并用,为行气消痞良剂。枳实、厚朴用量独重,且黄连用量大于干姜,故本方消重于补,寒大于温,其治当属实多虚少,热重寒轻之证。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证。以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②偏寒者,减黄连用量,加重干姜,或加高良姜、肉桂;脾虚,重用人参、白术;胀甚,加陈皮、木香。③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属脾虚气滞,寒热错杂者,均可用之。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厚朴、陈皮、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

【用法】 合为粗散,每五钱匕(10g),水二盏,生姜3片,煮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忌一切冷物。

【功用】 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主治】 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 本方治证为寒湿困于脾胃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寒湿气滞。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②兼身重肢浮,加腹皮;痛甚,加肉桂、良姜。③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均可加减用之。

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论》

【组成】 金铃子、延胡索。

【用法】 为细末,每服3钱(9g),酒调下。

【功用】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 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治证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

君:金铃子→行气疏肝、清泄肝火

臣:延胡索→行气活血→}增强川楝子止痛之功疏肝泄热,行气止痛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诸痛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因本方具有活血作用,孕妇慎用。②痛经,加当归、益母草、香附;疝痛,加橘核、荔枝核。③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属肝郁化火者,均可加减用之。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组成】 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

【用法】 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麸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和匀,每服1钱(3g)温酒送下。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 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苔白,脉弦。

【方解】 本方主治疝气为寒凝肝脉,气机阻滞所致。特点是行气药与散寒药配伍。

【运用】 ①本方主治气滞寒凝之疝气痛。以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为要点。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②偏坠肿胀,加荔枝核、橘核;寒甚者,加麝香、吴茱萸。③炎、附睾炎、胃及十二指溃疡、慢性胃炎等属气滞寒凝者,均可加减使用。

橘核丸《济生方》

【组成】 橘核、海藻、昆布、海带、川楝子、桃仁、厚朴、木通、枳实、延胡索、桂心、木香。

【用法】 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70丸(9g),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功用】 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 寒湿疝气。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

【方解】 本方主治寒湿客于肝脉,肝经气滞血瘀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寒湿疝气。以睾丸肿胀偏坠,痛引少腹为证治要点。②寒甚,加小茴香、吴茱萸;瘀肿重,加三棱、莪术;寒湿化热,阴囊红肿痒痛,去肉桂,加黄柏、土茯苓、车前子。③睾丸鞘膜积液、急慢性睾丸炎、睾丸结核、附睾炎等属寒湿者,均可加减使用。

暖肝煎《景岳全书》

【组成】 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木香)、茯苓。

【用法】 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功用】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 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自,脉沉迟。

【方解】 本方治证乃因肝肾不足,寒客肝脉,气机郁滞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适用于肝肾阴寒,气机阻滞之少腹疼痛,疝气痛。以睾丸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证治要点。若证属实热,见阴囊红肿热痛者,切勿使用。②寒者,加吴茱萸、干姜;腹痛甚,加香附;睾丸痛甚,加青皮、橘核。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组成】 乌药、缩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甘草。

【用法】 细锉,每服7钱(20g),水一盏半,生姜3片,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运用】 ①本方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以经前少腹胀痛,胀甚于痛为证治要点。②兼血瘀,经少色暗,夹有血块者,加蒲黄、五灵脂;兼寒者,加吴茱萸、小茴香。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紫苏子、半夏、当归、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2钱(6g),水一盏半,入生姜2片,大枣1个、苏叶5片,同煮至八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实喘。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软,或肢体水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解】 本方主治上实下虚之喘咳。“上实”,即痰涎壅肺,肺失宣降,“下虚”即肾不足,肾阳不足不能纳气化饮。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证治要点。方中药多温燥,对肺肾阴虚的喘咳,或肺热痰喘,均不宜使用。②痰涎壅盛,喘咳气逆,加沉香;兼有表证,加麻黄、杏仁;兼气虚,加人参。③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属肺气塞实者,可加减用之。

本方与苏子降气汤均有降气祛痰平喘作用,本方重在行气祛痰,适用于痰食气阻之喘咳,而苏子降气汤降气之力较强,适用于肺气壅实。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组成】 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

【用法】 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时,徐徐服。

【功用】 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 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治证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外感风寒,痰热内蕴之哮喘。以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不宜使用。②无表证,麻黄可减量;痰稠难出,加瓜蒌、胆南星;肺热重者,加石膏、鱼腥草。③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痰热蕴肺者,可加减使用之。

【类方鉴别】 本方与苏子降气汤均为降气平喘之剂,本方是用宣降肺气之麻黄、白果配伍清热化痰之黄芩、桑白皮,具有宣肺散寒,降气平喘,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素有痰热,外感风寒,肺失宣降之哮喘。而苏子降气汤是以苏子降气平喘为主,配以下气祛痰,温肾纳气之品,具有降气平喘,兼温肾纳气之功,主治上实下虚而以上实为主之咳喘。

与小青龙汤均有宣肺解表,整痰平喘之功,皆可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浊之哮喘。但小青龙汤是用麻黄、桂枝配干姜、半夏、细辛,一以解表散寒,以温化寒饮,适宜于内有寒饮,且表寒较重之喘咳;而本方是以麻黄、白果与黄芩、桑白皮配伍,一以宣肺降逆兼解表,一以清泄肺热而平喘咳,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痰热内蕴之喘咳。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组成】 橘皮、竹茹、生姜、甘草、人参、大枣。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舌红嫩,脉虚数。

【方解】 本方证系因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本方特点是清而不寒,补而不滞。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胃虚有热,气逆不降之证。以呃逆,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证治要点。呃逆呕吐属虚寒者或变热者不宜。②兼胃阴不足者,可加麦冬、石斛;胃热呕逆气阴两伤,加麦冬、茯苓、半夏、枇杷叶;胃热呃逆,气不虚者,去人参、甘草、大枣,加柿蒂。③幽门不全梗阻,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可加减使用之。

(十三)理血剂

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调血或止血作用,治疗血瘀或出血证的方剂。分活血祛瘀剂或止血剂。

血是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周流不息地循行于脉中,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一旦因某种原因,造成血行不畅,瘀蓄内停,或离经妄行,或亏损不足,均可引起血分病变,如瘀血、出血、血虚等证。因此,血病治法概括起来主要有活血祛瘀、止血、补血三个方面。

血证病情复杂,除有寒热虚实之分,还有缓急轻重之别,治疗血证必须探明致病原因,分清标本缓急,正确运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的法则。同时,逐瘀过猛,易伤正气;止血过急,易致留瘀。因此,在使用活血祛瘀方剂常辅以扶正之品,使化瘀而不伤正;使用止血剂时,尤应辨明出血原因,做到审因论治;出血兼有瘀滞者,在止血方中又应适当配以活血化瘀之品,以防血止瘀留。此外,活血祛瘀剂性多破气,故凡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活血祛瘀剂,适用于蓄血及各种瘀血阻滞病证,如经闭、痛经、干血痨、癥瘕、半身不遂、外伤瘀痛等。临床表现以刺痛有定处,舌紫黯,舌上有青紫斑或紫点,腹中或其他部位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为特点。

活血祛瘀剂常用活血祛瘀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又常配理气药以行气活血。血证的成因较多,且病机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故遣药组方又应有所侧重,如血瘀偏寒,需配温经祛寒药以温经活血,血瘀俯热,又当配清热凉血药以清热活血;水瘀互见,则应以利水渗湿药与化瘀药同用;正气亏虚而瘀血阻滞应扶正活血兼顾。代表方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等。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 桃仁、大黄、桂枝、甘草炙、芒硝。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去渣,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功用】 破血下瘀。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等。

【方解】 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服后“微利”,使瘀血去,瘀热清,诸证自平。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下焦蓄血证的主方。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要点。因其能破血下瘀,孕妇忌用。兼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再用本方。②跌打损伤,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转侧,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血瘀于上,头痛头胀,目赤面红,吐衄者,加生地黄、牡丹皮、栀子、牛膝;月经不调及经闭属实证,加当归、红花;兼有气滞,加香附、乌药、青皮、木香。③常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瘾。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 本方为治疗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本方系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配伍特点是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不耗血,祛瘀生新。合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诸证可愈。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因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故孕妇忌服。②后世以本方加减,可通治多种血瘀气滞证。血瘀经闭、痛经者,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加郁金、丹参以活血祛瘀,消癥化积。③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与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精神抑郁属血瘀气滞者。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组成】 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方解】 本方所治素体气虚,不能行血。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生黄芪用量120g)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旺则血行,活血伤正。

【加减应用】 ①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痰理论的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为证治要点。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②本方以气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偏寒者,可加熟附子;脾胃虚弱者,可加党参、白术;痰多,加制半夏、天竺黄;语言不利,加石菖蒲、郁金、远志。③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萎软属气虚血瘀者。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组成】 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代)、大黄、桃仁。

【用法】 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1两(30g),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渣,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方解】 服药后以利为度,提示瘀血已下,免伤正气。

【加减应用】 ①本方用治跌打损伤。以胁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为证治要点。②气滞较甚,加木香、香附、青皮、枳壳;血瘀较重,加三七末、乳香、没药。③可用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属血瘀气滞者。

温经汤《金匮要略》

【组成】 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用法】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用】 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方解】 本方治证皆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配伍特点有二: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化瘀为主;二是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相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通、温养之剂。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妇科调经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②小腹冷痛甚,去牡丹皮、麦冬,加艾叶,或以肉桂易桂枝;兼气滞,加香附、乌药;漏下色淡不止者,去牡丹皮,加艾叶、熟地黄。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黄酒、童便。

【功用】 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主治】 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 产后血虚,本当培补,然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养血化瘀,使新血生,瘀血化,故名“生化”。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剂,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证治要点。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非本方所宜。②腹痛不甚者,去桃仁;瘀块留滞,腹痛甚,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小腹冷痛甚,加肉桂。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

【用法】 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1丸,不知,加至3丸。

【功用】 活血化瘀,缓消斑块。

【主治】 瘀阻胞宫证。腹痛拒按,或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或妊娠胎动不安等。

【方解】 本方原治妇人素有癥块,致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之证。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瘀阻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剂。以下血色黑晦暗,腹痛拒按为要点。②常用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瘀血阻滞者。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五灵脂、蒲黄。

【用法】 先用酽醋调2钱(6g),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功用】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 瘀血停滞。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方解】 本方主治诸痛都由瘀血内停,脉络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君:五灵脂→通利血脉而散瘀血→治瘀血疼痛

臣:蒲黄→}活血止血活血散结,祛瘀止痛

酽醋冲服→利血脉,化瘀血→加强活血止痛之功

【运用】 ①本方是治疗血瘀作痛的常用方剂,尤以肝经血瘀者为宜。以心腹刺痛,或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为证治要点。本方有活血祛瘀散结作用,孕妇忌用;五灵脂易败胃,胃弱者慎用。②气滞较甚,合金铃子散;兼寒者,加炮姜、小茴香;血滞而兼血虚的月经不调,可与四物汤同用。③常用于痛经、慢性胃炎、心绞痛或宫外孕等属瘀血停滞者。

咯血方《丹溪心法》

【组成】 青黛、瓜蒌仁、海石、山栀子、诃子。

【用法】 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

【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咯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咳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证由肝火灼肺所致。配伍特点是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使火热得清,不致灼伤肺络,肺气肃降有权,痰化咳止,血亦自安。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要用于肝火灼肺的咯血证。以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因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②火热伤阴,加清沙参、麦冬;咳甚痰多,加贝母、天竺黄、枇杷叶。③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的咯血,属肝火犯肺者。

小蓟饮子《济生方》

【组成】 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炙甘草。

【用法】 咀,每服4钱(12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

【功用】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等。

【方解】 本方证病机是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配伍特点是止血之中寓以化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

【加减应用】 ①本方是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剂,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②方中炙甘草亦可改用生甘草,以取其清热泻火之功;若尿道刺痛者,可加琥珀、海金砂;③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以及泌尿系结石,属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槐花散《本事方》

【组成】 槐花炒、柏叶、荆芥穗、枳壳。

【用法】 上为细末,用清米饮送下2钱(6g),空心食前服。

【功用】 清肠凉血,疏风行气。

【主治】 肠风脏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

【方解】 大便下血一证有肠风、脏毒之分,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暗者为脏毒,乃由风热与湿热毒邪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血渗外溢所致。配伍精当,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清疏于收涩之内,相反相成。

【运用】 ①本方治疗热证便血。以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方中药性寒凉,故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属气虚或阴虚者,则不宜使用。②大肠热盛,可黄连、黄柏;下血量多,加地榆。③常用于痔疮出血或其他大便下血属血热者。结肠炎、肠癌便血亦可应用。

黄土汤《金匮要略》

【组成】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灶心黄土。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功用】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 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方解】 本方所治之各种出血证,都因脾阳不足所致。配伍特点,标本兼顾,刚柔相济,以刚药温阳而寓健脾,以柔药补血而寓止血。

【运用】 ①本方用于脾阳不足所致的大便下血或妇女崩漏。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②胃纳差,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气虚甚,加人参;出血多,加三七、白及。③予慢性胃肠道出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属脾阳不足者。

【类方鉴别】 黄土汤与归脾汤都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归脾汤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证,故以黄芪、人参等益气健脾药为主组方;黄土汤用于脾阳不足,阳虚失摄之证,故以附子、白术合优龙肝为主组方,功能温阳摄血。

十灰散《十药神书》

【组成】 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

【用法】 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5钱(15g),食后服下。

【功用】 凉血止血。

【主治】 血热妄行。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方解】 本方功能凉血止血,主治火热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的各种出血证。凉血与清降并用,收涩与化瘀兼顾,为一首急救止血方剂。

大蓟、小蓟、荷叶、黄草、侧柏叶、白茅根→凉血止血药。

棕榈皮→收涩止血。

栀子→清热泻火。

大黄→导热下行,折其土逆之势,使气火降而血止,寓釜底抽薪之意。

牡丹皮→配大黄以凉血祛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

诸炭→收敛止血。

藕汁、萝卜汁→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功。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热证出血,对于来势急暴之上部出血,可以应急。以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要点,虚寒性出血忌用。②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本方改作汤剂使用,此时以大黄、栀子为主药,加牛膝、代赭石。③常用于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等属气火上逆者。

七厘散《良方集腋》

【组成】 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儿茶。

【用法】 上八味,研极细末,收贮瓷瓶,黄蜡封口。急用干渗,定痛止血,先以药7厘(1~2g)冲烧酒服之,量伤口之大小复用烧酒调敷。

【功用】 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外敷止血生肌。

【主治】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类方鉴别】 复元活血汤与七厘散都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功效,都能用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之肿痛。但前者长于活血祛瘀,疏肝通络,是治疗瘀血阻滞胁肋的内服方剂。后者则能活血散瘀,止血生肌,主治外伤瘀血肿痛,或血流不止,是既可外敷,又可内服的伤科常用方剂。

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用法】 上药四味作汤服。若为散,一剂分作4次服,温酒送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 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腿痛臂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癥瘕积聚等。

【方解】

胶艾汤《金匮要略》

【组成】 阿胶、艾叶、甘草、当归、芍药、熟地黄。

【用法】 用糊上七粥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功用】 补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 妇人冲任虚损。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淋漓不止,或半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

【方解】

大黄虫丸《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土鳖虫。

【用法】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5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g,每服1丸,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祛瘀生新。

【主治】 五劳虚极,形体赢瘦一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

【方解】

(十四)祛风剂

祛风剂:以祛风药或除风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和清熄内风作用的方剂。

祛风剂分为祛风散邪,治疗外风所致病证,以及祛风除湿,治疗风邪夹寒夹湿。

祛风湿剂多半是辛、苦,温的药物,辛以祛风,苦能燥湿,温以祛寒。多数入肝(主筋)、肾(主骨),善除肌肉、经络、筋骨肢节间的风寒湿邪,达到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目的,治疗风寒湿痹;部分祛风湿药辛、苦,凉(寒),具有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止痛的作用,治疗热痹;部分药物以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为主,治疗久痹、顽痹。

使用时应注意配伍,初感风湿,邪尚在表,配解表药;风寒湿痹又分行痹、着痹、痛痹,故寒胜者配温经散寒止痛药;湿胜者配苦温燥湿药或淡渗利湿药;热痹配清热疏风,通络止痛;久痹、顽痹配补益药、行气活血药或化痰通络药。祛风剂多数辛温香燥,易伤阴血,故阴血虚亏者慎用,必要时配伍滋阴养血药。

风邪为病多数病程长,因此,用丸、酒剂长期治疗过程中,时刻注意脾胃功能。对乙醇过敏者不宜用酒剂治疗。外治可用膏药外贴,也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法同时治疗。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芎、荆芥、羌活、细辛、白芷、甘草、防风、薄荷。

【用法】 共为细末,每服6g,每日2次,清茶调下。也可按上述用量水煎服。

【功用】 祛风止痛。

【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

【加减应用】 ①肝经风热,头痛明显,重用夏枯草,减羌活、细辛;②顽固性偏正头痛,减羌活,加全蝎、白芍、杭菊花等。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养气血。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

君:独活→善理伏风→治疗下焦筋骨间风寒湿邪

臣:细辛→散寒止痛→治少阴风寒,收剔筋骨风湿;防风→祛风胜湿;秦艽→祛风湿,疏经络;肉桂心→善于温通血脉治疗痹痛。辅助独活祛风湿,止痹痛。

佐: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祛风湿;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活血;人参、茯苓→健脾益气。

使: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应用】 ①肝肾亏虚明显,加熟地黄、山萸肉,制何首乌;②筋骨软弱,加鹿茸、炙龟甲;疼痛显著,加制乳香、制没药、全蝎、蜈蚣等。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炙甘草。

【功用】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见头晕目眩,目胀,耳鸣耳聋,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斜,晕仆,昏不知人,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加减应用】 ①痰多痰热,加胆南星、瓜蒌、黄芩;②阳亢化火,大便秘结,加大黄、夏枯草、黄芩、焦栀子;③头痛明显加全蝎、牡丹皮、赤芍等。

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 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细辛、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茯苓、独活。

【用法】 上十六味,每服1两,水煎去渣,温服无时。

【功用】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 风邪初中经络。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经者。

【方解】 本方为风邪初中经络而设,汪昂称之为“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也”。“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

消风散《外科正宗》

【组成】 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甘草、木通。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空腹服)。

【功用】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主治】 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 本方所治是因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郁于肌肤腠理而发。

【加减应用】 ①风热甚,加金银花、连翘;湿热盛,加地肤子、车前子;血分热甚,加赤芍、紫草。②本方为治风疹、湿疹的常用方。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组成】 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份,并生用。

【用法】 为细末,每服1钱,热酒调下(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次3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

【功用】 祛风化痰止痉。

【主治】 中风,口眼斜。

【方解】 中风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别。本方证为风痰阻于头面经络而设。

君:白附子→祛风化痰→长于治头面之风。

臣:僵蚕、全蝎→祛风止痉,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蝎→善于通络。

使:热酒调服→宣通血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

【加减应用】 ①如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而引起的口角斜,或半身不遂者,本方不宜使用。②白附子、全蝎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乌、草乌、天南星、地龙、乳香、没药。

【用法】 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

【功用】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 风寒湿邪留滞经络之证。肢体筋脉挛痛,关节伸屈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方解】

君: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温通经络→止痛。

臣:天南星→燥湿化痰→除经络中之痰湿→止痛之效。

佐:乳香、没药→行气活血→化络中之瘀血→气血流畅;地龙→入络之良品,功能通经活络。

使:陈酒→以助药势,可引诸药直达病所。

【使用注意】 本方药力颇峻,宜于体实气壮者,阴虚有热及孕妇慎用。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组成】 羚角片、霜桑叶、鲜生地黄、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肝熄风,增液疏筋。

【主治】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质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方解】

君:羚羊角、钩藤→凉肝熄风,清热解痉。

臣:桑叶、菊花→加强熄风之效。

佐:白芍、生地黄→养阴增液以柔肝疏筋→羚羊角、钩藤同用→标本兼顾;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

使:生甘草→调和诸药,与白芍相配→酸甘化阴,舒筋缓急。

【使用注意】 ①本方为治疗热极动风的代表方剂,凡温热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烦躁,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者,均可使用。②若热邪内闭,神志昏迷者,可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热开窍之剂同用。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斜;甚或眩晕癫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脉长有力者。

【方解】 本方主治即《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君:怀牛膝→引血下行,补益肝肾。

臣:代赭石、龙骨、牡蛎→降逆潜阳,镇熄肝风;龟甲、玄参、大枣、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

佐:茵陈、川楝子、生麦芽→配合君药清泄肝阳,条达肝气→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

使:甘草→调和诸药,与麦芽相配→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药物碍胃之弊。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

【方解】

君: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之效。

臣: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益母草活血利水。

佐使: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

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

【组成】 阿胶、生白芍、石决明、钩藤、大生地黄、炙甘草、生牡蛎、络石藤、茯神木、鸡子黄。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主治】 邪热久羁,灼烁阴血。筋脉拘急,手足瘛疭,类似风动,或头目眩晕,舌绛苔少,脉细数者。

【方解】

【类方鉴别】 本方与羚角钩藤汤同为平肝熄风之剂,但两者有所区分。羚角钩藤汤证系风火相煽,热极生风,证情属热属实,故重在凉肝熄风;此为热伤阴血,虚风内动,病情属虚而有热,故重在滋阴养血熄风。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 生白芍、阿胶、龟甲、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3次服。

【功用】 滋阴熄风。

【主治】 温病热邪久羁,热灼真阴,或因误用汗、下,重伤阴液。神倦乏力,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

【方解】 本方治用味厚滋补的药物为主以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平熄内动之虚风。

【加减应用】 ①本方在临床运用,以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而见神昏乏力,脉气虚弱,舌绛少苔为辨证要点;②如阴液虽虚,而邪气犹盛者,非本方所宜。

【类方鉴别】 本方是由《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衍化而成。由于邪热久羁,阳伤更甚,故又增加了鸡子黄、五味子、龟甲、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复脉转变成滋阴熄风之剂。

(十五)祛湿剂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行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范畴。

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者,每因居处潮湿、阴雨湿蒸,冒雾涉水,汗出沾衣,人久处之,则邪从外侵。内湿者,每因恣啖生冷,过饮酒酪,肥甘失节,则湿从中生。

湿邪为病较为复杂,祛湿之法亦种类繁多。祛湿剂分为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湿化浊五类。

湿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人身之中,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调水在肺,故水湿为病,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脾虚则生湿,肾虚则水泛,肺失宣降则水津不布,所以在治疗上又须紧密联系脏腑,辨证施治。如三焦、膀胱亦与水湿相关,三焦气阻则决渎无权,膀胱不利则小便不通,是以畅三焦之机,化膀胱之气,均可使水湿有其去路。湿属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最易阻碍气机,而气滞不行,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祛湿剂中常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化则湿化。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慎用。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

【用法】 共为细末,每服6g,姜、枣煎汤送服,或根据临床调整剂量,水煎服。

【功用】 芳香化湿,解表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以及山岚瘴气等,舌苔白腻,脉浮缓。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恶心呕吐明显,加佩兰,生姜;②表寒不著,内湿化热,减苏叶、白芷、大腹皮,加焦山栀、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用】 利水渗湿,通阳化气。

【主治】 ①外有表证,内停水饮。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②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吐泻。③痰饮。脐下悸动,头眩欲吐,或吐涎沫,气短咳嗽。

【方解】

【加减应用】 夏秋季节,脾胃伤冷,泄泻不止,水谷不分,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加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即胃苓汤。

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 茵陈、栀子、大黄。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身目均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大便不畅,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数。初起可伴发热恶寒,身乏倦怠。

【方解】

【加减应用】 ①黄疸早期,湿热较重,加郁金、黄芩、垂盆草、鸡骨草等,增强清热利湿作用;②食欲缺乏,加炙内金、焦三仙,消食和胃,增进食欲。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 附子、茯苓、白芍、白术、生姜。

【用法】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温阳利水。

【主治】 ①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水肿,苔白不渴,脉沉。②太阳病。发热,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

【方解】 相伍特点,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制。

【加减应用】 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小便利,去茯苓;下利,去芍药,加干姜;呕吐,去附子,加重生姜。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用法】 为细末,每服1钱(6g),以水一盏,入姜2片,干枣2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撮,沸汤点服亦得。

【功用】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性偏苦燥,最善燥湿行气。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要点。阴虚气滞,脾虚胃弱者,不宜。②此为湿滞脾胃基础方,证属湿热,加黄连、黄芩;证属寒湿,加干姜、豆蔻;湿盛泄泻,加茯苓、泽泻。③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车前子、炙甘草、木通、大黄。

【用法】 上为散,每服2钱(6g),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食后,临卧。

【功用】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为治疗热淋之常用方剂,其证由于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方中木通、栀子、大黄、车前子、灯心等,具有泻心火,利小肠,使湿热从二便分消之效。

【加减应用】 ①本方治湿热淋证。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数为要点。淋证日久,肾虚气弱不宜。②此为苦寒通利之剂,淋证属湿热者均可用之。治血淋,加生地黄、小蓟、白茅根;石淋涩痛,加金钱草,海金沙;膏淋混浊者,加萆薢、菖蒲。③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等属湿热者。

三仁汤《温病条辨》

【组成】 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

【用法】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功用】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

【方解】 本方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组成特点是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暑解热清,脾气健旺,三焦通畅。

【加减应用】 ①湿温初起,邪气留连气分,病势虽缓而缠绵难愈,《温病条辨》提出三点禁忌:一不可发汗,二不可攻下,三不可滋润,惟以芳香苦辛,轻宣淡渗之法,宣畅气机,利湿清热,方属相当;②本方有利湿清热作用,故对于暑湿、痹证、水肿、淋证等,属于湿多热少者,亦可加减用之。

甘露消毒丹

【组成】 滑石、黄芩、茵陈蒿、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用法】 生晒研末,每服3钱(9g),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功用】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 湿温时疫。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泻淋浊等,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并主水土不服。

【方解】 本方主治湿温、疫毒邪留气分,湿热并重。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夏令时节常用药,以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泻淋浊等,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为要点;②黄疸明显者,加栀子、大黄以清泄湿热;咽颐肿甚,加山豆根、板蓝根解毒消肿利咽;③适用于肠伤寒、黄疸性传染性肝炎、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病重者。

猪苓汤《伤寒论》

【组成】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碎)、滑石。

【用法】 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去渣,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 水热互结。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方解】 配伍特点为渗利与清热养阴并迸,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证自解。但总以渗利为主,清热养阴为辅。

【加减应用】 ①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清热养阴,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要点;②可用于热淋、血淋属于湿重而热轻,兼阴虚者;热淋,加栀子、车前子;血淋加茅根、大蓟、小蓟;③泌尿系感染、肾炎、小便不利兼阴虚者。

【类方鉴别】 本方与五苓散同为利水之剂,用治水气停滞小便不利,五苓散用泽泻、二苓配桂枝以通阳化气,伍白术以崇土制水,合成化气利水之剂,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猪苓汤以二苓、泽泻配滑石以清热通淋,益阿胶以滋阴润燥,合成解热滋阴利水之剂,主治水热互结之小便不利。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组成】 防己、黄芪、甘草、白术。

【用法】 上锉麻豆大,每次五钱匕,生姜4片,大枣1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渣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 卫表不固,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

【方解】 本方所治之风水、风湿,由正虚表气不固,外受风邪,以致水湿郁于肌表之证。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蔓荆子。

【用法】 上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空心食前。

【功用】 祛风胜湿。

【主治】 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多系汗出当风,或久居潮湿之地,风湿之邪,着于肌表所致。

【类方鉴别】 本方与九味羌活汤相比,少苍术、细辛、白芷、生地黄、黄芩,多独活、藁本、蔓荆子。其功效均可祛风除湿,止头身痛。但九味羌活汤解表之力较本方略胜,兼能清内热,故其主治以恶寒发热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能祛周身风湿,而解表之力较弱,故其主治以头身重痛为主,恶寒发热之表证不著。

连朴饮《霍乱论》

【组成】 厚朴、黄连、石菖蒲、制半夏、豆豉、焦栀子、芦根。

【用法】 水煎温服。

【主治】 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方解】 霍乱一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发病急骤,有挥霍撩乱之势,故命名为霍乱。其原因皆由内伤饮食,外感湿浊,致使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特点辛开苦泄,升清降浊,使热一除,脾胃即和,则吐泻立止。

【加减应用】 ①此乃湿热霍乱之主方。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要点。也用于湿温病而见身热心烦,胸闷呕恶,溲赤苔黄者。②本方治证以呕吐为主,若腹泻较著者,宜加扁豆、薏苡仁以利湿止泻。③适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副伤寒等属湿热并重者。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组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用】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 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减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解】 本方所治痰饮病,因中阳不足,饮停心下。配伍温而不热,利而不竣,为治痰饮之和剂。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痰饮病的主要方剂。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证治要点。②若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可加枳实。③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水肿属阳虚者,均可加味用之。

实脾饮

【组成】 厚朴、白术、木瓜、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炮)、甘草(炙)。

【用法】 上药细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重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功用】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 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方解】 本方所治水肿是谓阴水。由于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所致。本方温补脾土之功偏胜,确有脾实则水治之能,故以“实脾”名之。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疗阴水的主要方剂。以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为证治要点。②小便不利,水肿甚,加猪苓、泽泻;大便溏泻者,以大腹皮易大腹子;大便秘者,加牵牛子。③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阳虚者。

【类方鉴别】 本方与真武汤功用相近,其组成即真武汤去芍药,减生姜之量,加干姜、厚朴、木香、草果、槟榔、甘草、大枣。两方均能温补脾肾,助阳行水,但真武汤偏于温肾,实脾散重在暖脾。真武汤温阳利水、兼能缓急疏筋、柔肝止痛,故主阳虚水停,兼有腹痛或身动者;实脾散助阳散寒之力较胜,且能行气化滞,故主阳虚水肿,兼有胸腹胀满者。

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

【组成】 益智、川萆薢、石菖蒲、乌药。

【用法】 上锉,每服5钱(15g),水煎,入盐一撮(0.5g),食前服。

【功用】 温暖下元,利湿化浊。

【主治】 虚寒白浊。小便频数,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方解】 虚寒白浊缘于下焦虚寒,湿浊不化。

【运用】 ①本方主治寒湿白浊。以小便浑浊而频数,舌淡苔白,脉沉为要点。对于湿热白浊,则非本方所宜。②若虚寒腹痛,可加肉桂、盐茴;久病气虚,加黄芪、白术;腰酸神疲,加人参、鹿角胶。③适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属下焦虚寒证。

(十六)化痰剂

化痰止咳剂:以祛痰药和止咳平喘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液,缓解或制止咳喘作用的方剂。分为燥湿化痰剂、温化寒痰剂、清热化痰剂、润燥化痰剂和治风化痰剂。

润燥化痰剂用于燥痰证,见痰少质黏,咳吐不爽,咽喉干燥。治风化痰剂治疗风痰,包括外风生痰和内风夹痰。外风生痰即外有恶风发热表证同时见咳嗽有痰,内风夹痰多因素有痰浊,引动肝风,夹痰上扰。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炙)、生姜、乌梅。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解】

【加减应用】 ①痰湿盛去乌梅,加胆南星、枳实,即导痰汤;②胸闷明显加石菖蒲、桔梗;头晕目眩,加天麻、白术,即半夏白术天麻汤;③痰热扰心,睡眠差,加黄连、竹茹、远志、枳实,即黄连温胆汤;④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语,加胆南星、枳实、人参、石菖蒲、竹茹,即涤痰汤。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用法】 上锉散,每服4钱,水一盏半,姜5片,枣1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

【功用】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等证。

【加减应用】 ①对于痰热内扰之惊悸癫,服之可使热清痰消,惊平痫定;②胆热胃逆之虚烦、呕吐,服之则胆清胃和,烦除呕止。痰热重,加黄连;癫加胆南星等。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组成】 瓜蒌仁、陈皮、黄芩、杏仁、枳实、茯苓、胆南星、制半夏。

【用法】 姜汁为丸,每服6g,温开水送下。

【功用】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 痰热内结。咳嗽痰黄,咳之不爽,胸膈痞满,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治热痰,以痰稠色黄脉滑数为特征。汪昂云:“盖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先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

小陷胸汤《伤寒论》

【组成】 黄连、半夏、瓜蒌实。

【用法】 上三味,落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去渣,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功用】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 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缔于心下的“小结胸病”。

君:瓜蒌实→清热化痰,通胸膈之痹

臣:黄连→泻热降火→除心下之痞;半夏→降逆消痞→}除心下之结清热涤痰,散结开痞

【类方鉴别】 本方证为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的小绪胸病,故方名小陷胸汤。较之水热互结胸腹,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之大结胸病为轻。故大陷胸汤用硝、黄与甘遂配伍,而成峻下利水之剂;本方则以连、与瓜蒌配伍,而成清热涤痰之方。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组成】 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功用】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 肺燥有痰。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等。

【方解】 本方所治之燥痰,以咳嗽痰稠,涩而难出为特征。

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组成】 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半升,日三服。

【功用】 温肺化饮。

【主治】 寒饮内蓄。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方解】 本方所治之寒饮,乃因阳虚阴盛,水饮内停所致。

【加减应用】 ①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②若兼冲气上逆者,宜加桂枝温中降逆;③若咳甚颜面虚浮者,宜加杏仁宣利肺气而止咳。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组成】 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用法】 上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3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3片。

【功用】 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 痰壅气滞。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

【方解】 本方原为老人气实痰盛之证而设。属沉降行气消痰之剂,意在治标,服后得效,应兼顾其本。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组成】 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

【用法】 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 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 风痰上扰。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方解】 李杲云:“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主治风痰上扰。以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要点。②湿痰偏盛,舌苔白滑,加泽泻、桂枝;肝阳偏亢,加钩藤、代赭石。③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以风痰上扰为主证者,均可加减用之。

止嗽散《医学心悟》

【组成】 桔梗炒、荆芥、紫菀、白前、甘草、陈皮。

【用法】 共为末,每服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功用】 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主治】 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

【方解】 配伍特点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散之品。

(十七)治燥剂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以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分为滋阴润燥治温燥和轻宣燥邪治凉燥两种。

燥邪为病分为外燥、内燥两种。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凉燥宜温宣,温燥宜清宣。临床上每多内外相兼,上下互见,治法亦须随证而施。如温燥初起,不但有发热,微恶风寒之外证,也有咽喉燥痛,干咳无痰等内燥证。治疗上又应清宣燥邪与滋润肺燥并用。又如咽喉燥痛,干咳无痰的上燥证,有时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有关,临床多以润肺滋肾之法治之。

使用时注意,治燥剂多为滋腻之品,易于助湿碍气,故素体多湿者忌用。脾虚便溏以及气滞、痰盛者亦应慎用。至于辛香耗气、苦燥伤阴之品,又非燥病之所宜。

杏苏散《温病条辨》

【组成】 苏叶、半夏、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橘皮、杏仁、大枣。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 本方所治凉燥外袭,肺失宣降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凉燥代表方剂,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为要点;②无汗、脉弦紧加羌活;汗后咳嗽不止,去苏叶、苏梗;腹泻、腹满,加苍术、厚朴;头痛,眉棱骨痛,加白芷。

【类方鉴别】 本方乃参苏饮去人参、葛根、木香,加杏仁而成。参苏饮原治虚人外感,风寒袭肺,外涉皮毛,故其人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本方凉燥袭肺,表证轻微,故去葛根之发散,加杏仁之宣肺。因正气不虚,则去人参。余者均与参苏饮证相同,故二方用药颇近。凉燥一病,实乃秋之“小寒”犯肺,故治从风寒袭肺入手。不同者,是易于伤津化热。

桑杏汤《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功用】 清宣温燥。

【主治】 外感温燥,邪在肺卫。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右脉数大。本方治温燥袭肺轻证。

【使用注意】 本方证邪气轻浅,肺药亦宜轻清,用药既取气味之轻,且煎煮时间亦不宜过长,原书方后注云:“轻药不得重用”,即此义也。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组成】 冬桑叶、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

【用法】 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热服。

【功用】 清燥润肺。

【主治】 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方解】 本方治温燥伤肺重证。

【加减应用】 ①痰多难咳者,加贝母、瓜蒌以润肺化痰;②热甚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类方鉴别】 本方与桑杏汤同治温燥伤肺,但邪气有深浅,病症有重轻。桑杏汤证燥热较轻,故身热不高,咳嗽不甚;清燥救肺汤证燥热较重,故身热偏高,咳嗽较频,甚则气逆而喘,胸胁满痛,以及心烦口渴,咽干而痛等。故桑杏汤以轻宣肺燥为主,兼以润肺;清燥救肺汤是轻宣润肺与兼阴并进。

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引赵蕺庵方

【组成】 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 肺肾阴虚。咳痰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功用】 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 ①肺阴不足。咳逆上气,咳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②胃阴不足。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方解】 本方所治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逆上所致。《金匮要略》云:“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君:麦冬→滋养肺胃之阴,清虚火。

臣:半夏→降逆化痰→与大量麦冬配伍(二者比例为1∶7)→燥性减而降逆之性存

降肺胃虚逆之气、使麦门冬滋而不腻。

佐:人参→补益中气→麦冬配伍→补气生津。

使:粳米、大枣、甘草→补脾益胃→中气健运→津液上输于肺→胃得其养,肺得其润,“培土生金”。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治肺痿主方,以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为要点;②阴伤明显,加北沙参、玉竹;胃阴不足,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呕逆用本方加减;③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矽肺、肺结核、辨证为肺胃阴虚、气火上逆者;也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琼玉膏《洪氏集验方》引铁瓮方

【组成】 人参、生地黄、白茯苓、白蜜。

【用法】 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得用铁器,取汁尽去渣,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每晨二匙,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白汤化之。

【功用】 滋阴润肺,益气补脾。

【主治】 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等。

【方解】

【加减应用】 ①本方为肺痨纯虚无邪而设,乃治本之剂,以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为特点;②治疗肺结核后期干咳咯血,消瘦乏力,属于肺肾阴虚,脾胃气虚者。

【类方鉴别】 本方与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功效颇近,三方均为养阴润肺之剂,皆可用于阴虚肺热之证。其主要区别在于:麦门冬汤滋养肺胃,兼降逆气,主治肺胃阴虚,气逆于上的咳吐涎沫,或呕吐不食;百合固金汤滋养肺肾,兼清虚热,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的咳嗽有痰,痰中带血;本方则滋肾润肺,益气补脾,主治肺肾阴亏,元气不足的虚劳干咳。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组成】 大生地黄、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牡丹皮、薄荷、炒白芍。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养阴清肺。

【主治】 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

【方解】 本方为白喉常用方。白喉,多由素质阴虚蕴热,复感疫毒所致。

【加减应用】 ①本方对于肺肾阴虚,外感疫毒而病白喉者,确有良效;②若初起表证明显者,可加桑叶、金银花;热毒重者,可加连翘、黄芩;若音哑气急,多属危候。

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主治】 消渴。气不布津,肾虚胃燥,口渴引饮,小便频数量多,或小便浑浊,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方解】 本方所治之消渴,乃属气不布津,肾虚而胃燥者。

(十八)消导化积剂

以消导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化积消癥作用,治疗食积痞块、癥瘕积聚的方剂,属于“八法”当中“消法”的范畴。

分为消食导滞剂、消痞化积剂两种。

消导药具有三个方面作用:消化饮食,导行积滞;开胃进食,增进食欲;部分药物具有健运脾胃的功能。适应证为饮食不消,宿食停留,致中焦气机阻塞,脾胃气滞而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呃逆食臭,大便失常,嗳气吞酸。

使用本类方剂时应注意,由于食滞停聚体内,常可产生多种变证,如食滞生热、化湿、酿痰、滞气、停血,因此,消导剂的使用常须合理的配伍。积滞化热,便秘,尿赤,口臭,轻者可配黄芩、黄连,重者配伍承气汤。湿浊中阻,脘痞不饥,配合藿香、佩兰、砂仁等芳香化湿药。生痰者配二陈汤,痰热合浙贝母、黄芩,或合小陷胸汤。气滞血瘀配理气活血药,如炒枳壳、桃仁、红花等。宿有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者,配党参、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之品。脾胃有寒,寒凝气滞,脘腹冷痛,配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小茴香等药。

保和丸《丹溪心法》

【组成】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

【用法】 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一切食积。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 本方为治疗食积的通用方。

【加减应用】 ①本方药力较缓,若食积较重者,加枳实、槟榔;②苔黄脉数者,可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等。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用法】 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

【功用】 消导化积,清热祛湿。

【主治】 湿热食积,内阻肠胃。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解】 本方治湿热食滞内阻肠胃。用于泄泻、下痢,亦属于“通因通用”之法。泄痢无积滞,不可妄投.

木香槟榔丸《丹溪心法》引张子和方

【组成】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枳壳、黄连、黄柏、大黄、香附子、牵牛末。

【用法】 上为细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水煎水下,量虚实与之。

【功用】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脘腹痞满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方解】 本方主治饮食积滞内停,气机壅塞,郁而化热。行气药与攻下药配伍,使积滞得下,腑气得通,热随积去。

【加减应用】 本方行气攻积之力较强,宜于积滞内停,气机壅阻,郁而发热,而正气未虚者,以脘腹胀痛,下痢赤白,或大便秘结,苔黄脉实为辨证要点,虚人误用,易伤正气。

【类方鉴别】 本方较枳实导滞丸攻积破气之力大,而祛湿之力弱。故本方宜于积滞较重,腹满胀痛明显者;彼则适于积滞较轻,痞而不满者。

枳术丸《脾胃论》引张元素方

【组成】 枳实、白术。

【用法】 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多用白汤下,无时。

【主治】 脾虚气滞,饮食停聚。胸脘痞满,不思饮食。

【功用】 健脾消痞。

【方解】 本方主治脾胃虚弱,饮食气滞。

健脾丸《证治准绳》

【组成】 白术、术香、黄连、甘草、茯苓、神袖、陈皮、砂仁、麦芽炒、山楂、山药、肉豆蔻。

【用法】 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0丸,空心服,每日2次,陈米汤下。

【功用】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 脾胃虚弱,饮食内停,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舌苔腻微黄,脉象虚弱。

【方解】 本方主治脾虚胃弱,食积化热。方中健脾药居多,食积消脾自健,故以健脾名之。

【类方鉴别】 本方亦系消补兼施之剂,补脾消食之力均大于枳术丸,且能渗湿止泻而兼化湿热,故本方系健脾消食止泻之方,枳术丸则为健脾化积除痞之剂。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组成】 干生姜、炙甘草、麦芽曲、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

【用法】 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

【功用】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调。

【方解】 本方主治痞满,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于寒,实多虚少。常因脾胃素虚,升降失司,寒热互结,气壅湿聚而致。配伍特点有消有补,有寒有热,共奏消痞祛积,健脾和胃之效。

【类方鉴别】 本方是从半夏泻心汤和枳术汤化裁而成。方中枳实、厚朴用量独重,故着重于行气消痞。且黄连用量大于干姜,其病当属热多寒少之证。较之健脾丸与枳术丸,虽皆属消补兼施之剂,但前两方均补重于消,而本方则消重于补。虚实有轻重,消补有主次,处方用药,务使消积而不伤正,补正而不碍满。

(十九)驱虫剂

驱虫剂物为主组合成方,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人体寄生虫病种类很多,治法也有不同。本剂是以驱除消化道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寄生虫为主消化共同症状表现多为脐腹疼痛,时发时止,痛而能食,面色萎黄,或青或白,或胃脘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若失治或误散迁延;日久;则可呈现肌内消瘦,饮食不佳,精神萎靡,日暗视弱,毛发枯槁,肚腹胀大,青筋暴露。

驱虫剂常以乌梅、花椒、雷丸、槟榔、鹤虱、使君子等药组成。由于寄生虫病在人体内,辨证则有寒热虚实不同,所以驱虫剂的配伍也各异,例如虫病属寒者,驱虫药配伍干姜、椒等温中祛寒,如理中安蛔汤;病情属热者,驱虫药配伍黄连、黄柏等苦寒清热,如连梅安蛔汤;病情寒热错杂者,驱虫药配伍苦寒的黄连、黄柏,辛温的干姜、附子等寒热兼施药物,如乌梅丸;虫积成疳,脾运失健者,驱虫药配神曲、麦芽健运和中,肉豆蔻、木香理气醒胃,黄连、猪胆汁泻虫疳积热,方如肥儿丸;虫疳以脾虚为主者,驱虫药配参、苓、术、草补养脾气,方如布袋丸。

内服驱虫剂应注意:服药时应忌油腻食物,并以空腹为宜;有些驱虫药有毒性,此时运用要注意剂量,用量过大,易伤正气或中毒;用量不足,则难生效;某些驱虫药具有攻伐作用;对年老体弱、孕妇等,使用宜慎重,或禁用;服驱虫剂之后,见有脾胃虚弱者,宜适用内服调补脾胃之剂,以善其后;五是凡见有寄生虫病症状,可以先作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再结合辨证使用驱虫荆,这样可以达到安全、准确的目的。

乌梅丸《伤寒论》

【组成】 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檗。

【用法】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漕(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2 000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10丸,日三服,稍加至20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药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蛔厥证。心烦呕吐,时发时止,食入吐蛔;手足厥冷,腹痛;又治久痢、久泻。

【方解】

乌梅→酸能安蛔→先安其动扰。

蜀椒、细辛→辛能驱蛔,性温脏祛寒(柯琴语“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能下力”)。

黄连、黄柏→苦能下蛔,寒能清上热。

姜、桂、附→温脏以祛下寒。

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与温中药相配→益气温中→温补下焦虚寒,养血通脉,调和阴阳以治四肢厥冷。

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神曲、黄连、肉豆蔻、使君子、麦芽炒、槟榔、木香。

【用法】 上为细末,猪胆汁为丸,如粟米大。每服30丸,量岁数加减,热水下,空心服(现代用法:照调整量比例放大若干倍,碾细筛净。取鲜猪胆汁和为小丸,每丸约重3g。开水调化,腹痛时服1丸。1岁以下小儿服量酌减)。

【功用】 杀虫消积,健脾清热。

【主治】 虫积腹痛,消化不良。面黄体瘦,肚腹胀满,发热口臭,大便稀溏等症。

【方解】 本方证是由虫积成疳,脾虚胃热。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用法】 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

【功用】 清热解毒,消散疗癌。

【主治】 火毒结聚的痈疮疖肿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各种疔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痈疮疔毒,多由脏腑蕴热,火毒结聚。

金银花→清气血热毒为主。

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配合使用,清解之力尤强→凉血散结消肿痛。加酒少量→行血脉助药效。

【类方鉴别】 本方与仙方活命饮同具清热解毒之功,但仙方活命饮以消散活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本方是以清热解毒为主,侧重消散疔毒,是为两方不同之点。

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组成】 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用法】 水煎服,一连10剂不可少,减则不效,并忌抓擦为要。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脱疽。热毒炽盛,症见患肢黯红微肿灼热,溃烂瘸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方解】 本方所治脱疽,部位是在四肢远端;尤以下肢为多见。

君:金银花→清热解毒。

臣:玄参→泻火解毒。

佐:当归→活血散瘀。

使:甘草→配金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加减应用】 ①本方组成具有量大力专,连续服用的特点(原书连用10剂),故用量少,时间短均难见疗效。②现代临床,用于热毒瘀血闭塞性脉管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栓塞病变。在运用时,每据证情现状,配伍活血止痛、养、阴清热等药品。对阴寒型、气血两虚型的血管栓塞性病变,非本方所宜。

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组成】 犀黄、麝香、乳香、没药、黄米饭。

【用法】 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3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

【功用】 解毒消痈,化痰散结,活血祛瘀。

【主治】 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

【方解】 本方主治火郁、痰瘘、热毒壅滞,多属阳证。

【加减应用】 ①本方用于瘰疬、流注等体质尚结实者。②现代常用于淋巴结炎、多发性脓肿等。对溃后脓水淋漓、气血皆虚者须慎用。

透脓散《外科正宗》

【组成】 生黄芪、当归、穿山甲(代)皂角刺、川芎。

【用法】 水二盅,煎一半,随病前后,临服入酒一杯亦可。

【功用】 托毒溃脓。

【主治】 痈疡肿痛,正虚不能托毒。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或痠胀热痛。配伍特点为驱邪中兼以扶正,属于托法的范围。对于痈肿不消,成脓不易,切开又不适合的情况。

【方解】 本方治痈疡,正虚不能托毒外透,以致脓成难溃,毒亦难泄。

君:生黄芪→益气托毒。

臣: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佐:穿山甲(代)、皂刺→消散透脓、软坚溃脓。

使:加酒少许→增强行血、活血作用。

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组成】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乳香、没药、麝香、墨炭。

【用法】 上药各研细末,用糯米粉1两2钱,同上糊厚,千槌打融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250粒,临用陈酒送下1丸,醉盖取汗。如流注将溃及溃久者,以10丸均作5日服完,以杜流走不定,可绝增入者。如小儿不能服煎剂,以1丸研碎,酒调服之。但丸内有五灵脂与人参相反,不可与参剂同服。

【功用】 化痰祛湿;祛瘀通络。

【主治】 寒湿痰瘀,阻滞凝结,如流注、痰核、瘰疬、乳岩、横痃、贴骨疽、蟮癀头等病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等阴疽、阴证的范畴。

【使用注意】 原书使用本方,常与阳和汤并进,或交替使用。本方药力猛峻,惟体实者相宜,正虚者慎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