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炎患者有多少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在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首位。平均每年发病率约为10万,即全国每年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约120万例,但根据病毒性肝炎的漏报调查,本病的实际发病数比报告数高5~8倍。全世界约3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我国大陆约占有1.2亿,其中有3 000万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每年有75万~120万孕妇为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对她们的新生儿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50%~90%可能感染肝炎病毒。新生儿期感染肝炎病毒者90%可长期携带病毒,在青年期出现肝炎症状,少数则在成年期发生所谓“隐源型”肝硬化等。
在急性病毒肝炎中,50%为甲型、25%为乙型、5%为丙型、10%为戊型,其余10%为未定型。据调查:我国现患慢性肝炎患者为1.2亿例,每年死于肝病约30万例,其中50%死于原发性肝癌,绝大多数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丙型肝炎则更多的是由于输入或注射被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造成的,在我国丙肝病毒携带率为2%,即有2 400万携带者。急型丙肝如不及时治疗可有70%转为慢性,20%~30%的慢性活动性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因肝病死亡的人数每年约35万。其中一半是原发生性肝癌,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最广、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据推算,我国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肝病毒,6.9亿人(其中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已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140万人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3.8亿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至少2.1亿人已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由此可见,我国病毒肝炎流行的严重性。
病毒性肝炎的类型
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肝内炎性病变,目前已知的肝炎类型有以下几种。
1.甲型肝炎 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血液、十二指肠液和尿液也有可传染性;一般不发生慢性肝炎,许多感染者毫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甲型肝炎患过一次可获得终身免疫。甲型肝炎疫苗在世界范围内有效。
2.乙型肝炎 主要通过输血、注射、皮肤黏膜、昆虫叮咬及不明确的密切接触而传播。我国至少有6亿多人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慢性肝炎患者有1 200万。乙型肝炎病毒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肝细胞损害是通过机体免疫反应所引起。乙型肝炎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也是目前最难治愈的肝炎之一。通过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可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3.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注射、输血、性或家庭内接触和社会水平低下等,少数传播途径不详。急性肝炎常症状不明显,多转为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引起重型肝炎多见。目前还没有丙型肝炎疫苗。
4.丁型肝炎 其发生与针刺、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使用有关,它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机体,加重乙型肝炎病性。对其治疗及疫苗尚处于研究阶段。
5.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经口侵入机体,从肠道经血感染肝细胞。常见于青少年,孕妇易感染,流行地区广泛,常因水源污染而发生大流行。经保肝治疗和休息会自行康复,少数患者可发生重型肝炎,以孕妇常见,病死率较高。患过一次戊型肝炎后可获得一定免疫能力,但免疫水平较低,持续时间短,可再重新感染而引起长期流行。不久可望有疫苗问世。
6.己型肝炎 1993年国际会议上有学者提出,己型肝炎及庚型肝炎病毒的问题。但是,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7.庚型肝炎 庚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和血制品的传播,但其是否可引起机体发病,还不能肯定。
1997年日本学者首次报道:经输血传播病毒(TTV)有人称之为第八种肝炎病毒,但国内外大多肝病学者认为,其仅为旁观者而并不致病。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乙、丙、丁、戊、己、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的部位主要是肝,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弥漫出现许多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例如肝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大量肝细胞死亡可能使肝制造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发生困难,使血液中的白蛋白降低,并可能出现和发生出血现象。由于肝具有其他器官无法比拟的旺盛再生恢复能力,因而肝细胞除了坏死以外,还再生。大量的再生肝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那些坏死而消失的肝细胞,所以肝炎发现得早、治疗得早,并注重休息的患者,3~4个月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消化道途径、血液途径及亲密接触途径传播。
1.甲肝、戊肝主要传染途径
(1)食用、饮用过被肝炎病毒污染过的食物、水。
(2)与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过密切的接触。
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传染途径
(1)血源性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接受器官移植。(www.xing528.com)
(2)医源性传播:使用过被污染的注射品、针头、内镜及其他医用器具。
(3)母婴传播:如果婴儿的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生期传播)。
(4)密切接触传播:同乙肝病毒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以及密切接触。
(5)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患者或携带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这些都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
病毒性肝炎传染何时最强?甲型肝炎在潜伏末期和黄疸前期,粪便中已排出很多甲型肝炎病毒,在潜伏末期至出现发热症状的10天内排出的病毒最多、传染性最强。出现黄疸时,排出的病毒开始减少,到黄疸出现后20天,不再排出病毒。黄疸的深浅、血清转氨酶的高低与疾病的轻重程度成正比,但并不表明传染性的强弱。
乙型肝炎起病比较隐匿,不少患者很可能在获知得了肝炎时,已属于慢性肝炎阶段。肝炎传染性的强弱取决于病毒是否仍在体内继续复制。如果肝炎HbeAg抗原、肝炎核心抗体IgM的滴度、DNA聚合酶、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几项化验呈阳性,表明有传染性,阳性的强、弱和传染性的强、弱成正比。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长期感染可致肝持续损害形成肝硬化、肝癌,还可引起肝衰竭而死亡。在生活中,只要注意个人卫生自我防护,还是可以预防、远离病毒性肝炎的。
1.甲型肝炎的预防 甲型肝炎的患者一般在出现黄疸20天后就无传染性了。甲型肝炎的预防首先是隔离传染期患者的用具分开;改善居住、用水的卫生设施;做好餐具的消毒;严防生活用水被粪便污染(用漂白粉可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自带餐具的习惯;不食不卫生的食品。接触患者前或感染后两周内,注射甲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有80%~90%的预防效果。
2.乙型肝炎的预防 目前对乙型肝炎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实行肝炎疫苗接种。一般成年人和儿童在化验肝炎毒标志物均呈阴性后,每次10~30微克,按同样方法注射3次,以后每于3~5年再加强1针以防抗体消失而无保护作用。对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要注意隔离。只要HbeAg抗原或HBV-DNA阳性就存在传染性,可持续几年或几十年。对肝炎患者家里进行彻底消毒,可用高锰酸钾内倒入甲醛70毫升,即产生刺鼻的浓烟,关闭门窗用浓烟熏蒸室内物品及墙壁。衣服被褥拆洗用“84”消毒液(20毫升加半盆水)浸泡或用过氧化氢(重水)浸泡。餐具用开水煮沸15分钟。将患者的牙刷、毛巾、脸盆、漱口杯、茶杯、碗筷、床铺等均和家人分开专用,女性注意月经期的污染。集体用餐实行分餐制,集体饮水自带水杯,不互相借用,亲密接触或性接触时注意防护。
3.丙型肝炎的预防 严格管理献血人员,合格的献血人员应就地无偿献血,严防冒名顶替和不合格献血人员混入献血队伍。严格把住献血人员筛查关,认真进行抗-HCV和血清转氨酶(ALT)检测,禁止使用抗-HCV阳性及ALT异常的血液。必要时可加测HCV-RNA,以查出HCV抗体产生之前的丙肝病毒携带者。器官、组织移植和精子等的提供者应视同献血人员进行严格检测。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血液制品的生产单位应严格筛查原料血浆,加进灭活病毒的生产工艺,做好半成品和成品检定,供应安全血液制品。同时,防疫部门应健全和加强对血液制品生产的监督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掌握临床用血的适应证,推广自身输血、择期手术者术前储血和成分输血。临床用血前应加强核查和复测工作。防止医院内的医源性传播,全方位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工作,特别是介入性诊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尽量减少乃至杜绝医源性交叉感染。能用一次性器械的尽量用一次性器械和用品。加强HCV母婴传播的预防,对于抗-HCV(或HCV-RNA)阳性的产妇,所用器械应单独使用,严格消毒;尽量减少新生儿皮肤黏膜破损。对急性丙肝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和严格隔离,以利于病情恢复和防治继发病例的发生。对丙肝患者、HCV携带者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以防治疾病的传播。实验研究证明:家庭内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包括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的危险性极小。
4.丁型肝炎的预防 已肯定肝炎疫苗不但可预防肝炎病毒的感染,对肝炎病毒免疫者也不再感染丁肝病毒,故肝炎疫苗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预防肝炎病毒传播的措施也适用于丁肝病毒。
5.戊型肝炎的预防 其预防措施与甲型肝炎相同。由于目前还没有免疫预防措施,在流行区实施避孕可降低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或病死率。
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
临床上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如下。
1.葡萄糖 是机体各种活动和一切合成代谢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具有促进肝解毒功能,提高肝细胞内肝糖原的含量,维持肝的正常功能;同时还可抑制肝糖原的合成,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但过量使用,可致腹胀、低血钾、高血糖等不良反应。临床上仅针对食欲严重减退及频繁呕吐的肝炎患者短期使用。
2.三磷腺苷(ATP) 是一种辅酶,参与机体内脂肪、蛋白质、糖及核酸等的代谢。在机体内分解为二磷腺苷(ADT)时释放大量能量供机体所需。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每次20~40毫克,每日1~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3.辅酶I 是从干酵母中提取的一种乙酰化酶,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均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肝炎、肝硬化及肝昏迷等的治疗。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50~100单位,每日1~2次。
4.肌苷 又名黄嘌呤核苷。能提高体内三磷腺苷水平,并转变为多种核苷酸,参与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的合成,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口服200~400毫克/次,每日3次;亦可静脉注射。
5.葡醛内酯 是构成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能与肝及肠内毒性产物结合成无毒的物质从尿液中排出。此外,尚可增加肝糖原,降低脂肪在肝内的蓄积。可用于各型肝炎及肝硬化、中毒性肝损害等。成年人口服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每次100~200毫克,或肌内注射。
6.二异丙酚 为维生素B15的活性成分,可改善肝功能,促进损伤肝细胞的再生,减少肝脂肪的沉积。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肝功能障碍。成年人口服每次40毫克,每日3次;儿童每次20毫克;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20~60毫克,每日1次。
7.复合磷酸酯酶片 又名502复合酶片,系由大麦芽根茎提取并纯化制成的一种多酶剂,具有促进机体正常代谢的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等。成年人口服每次100~150毫克,每周2次,儿童每次50~100毫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