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金庸的武侠小说或是各种气功、养生类书籍,我们经常见到穴道即穴位的名称,其实它们不是作者自己杜撰的,而都是从针灸医籍中转借而来。“穴道”(穴位)的学名叫“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和一些外治法施术的部位。腧穴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它们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当人体患病时,脏腑之气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腧穴,根据腧穴所反映的疾病证候,可以诊断疾病的部位所在。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敏感点)。在《黄帝内经》就开始有记载,“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已有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到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中已增加到361个穴位,另有奇穴35个,一直沿用至今。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我们通常把古代针灸腧穴书称作“明堂经”,腧穴图称作“明堂图”,“明堂”成为腧穴的代名词,或连称作“明堂孔穴”(黄龙祥《看针灸》)。
开始发现腧穴,很有可能源于身体某处疼痛,很自然的用手去按揉或是拍拍打打;进而使用砭石、针刺、艾灸。“以痛为腧——随病痛所在而定刺是处,这是古人发现腧穴的一种早期常用方法,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黄龙祥《看针灸》)。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除了使用“阿是穴”(以痛为腧)外,还在四肢肘膝以下发现了可以诊断、治疗远隔部位的穴位,也就有了“远道取穴”——上病下取、内病外取这样一个很大的飞跃!
腧穴的主治作用主要与穴位所在的部位及所属的经脉有关。其主治规律可以概括为分经主治、分部主治两个方面。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分经主治,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尤其是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这一主治规律更加突出。可归纳为:本经腧穴能治疗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的经脉、脏腑病症。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特殊性,又有共同性。任、督二脉分别行于头身前后正中,与手足阴阳经脉相交会,是各经的总纲。督脉经穴主治以头项部为重点,任脉经穴主治以下腹部为重点,体现了阳升阴降的特点。(www.xing528.com)
头面躯干部的腧穴主治作用与腧穴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主要以治疗局部及邻近脏器病症为主。在躯干部分,古人将第1胸椎至第4骶椎合称为“二十一椎”,分为上七椎(胸1-胸7)、中七椎(胸8~腰2)、下七椎(腰3~骶4),分别与前面的胸、上腹、下腹相对应。这些部位的腧穴,特别是各脏腑的背俞穴和腹募穴,除了治疗局部病症外,还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病。头面为诸阳之会,头部的腧穴治疗作用较特殊,对局部和全身均有重要作用,如耳穴、头部刺激区等,对全身都有较好的调整和治疗作用。
此外,颈项部的腧穴除主治咽喉、热病外,还治疗上肢的病症;侧胁部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疾病;侧腹部腧穴主治肾、盆腔病症;腰骶部腧穴除主治大肠、膀胱、子宫等下焦病症外,还可治疗下肢部病症。
我们的祖先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把经络比作大江、大河;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将腧穴比作沿江一个个城镇、码头。当然我更赞成有人把腧穴比作电子产品的各种开关、按键,甚至比作是计算机的键盘。我们可以像敲打计算机键盘一样,通过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按摩、推拿等各种方法作用于腧穴,来调整身体,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