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医得效方-七怪脉,病危预警

世医得效方-七怪脉,病危预警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七怪脉,病危笃。[释文]怪脉,即无胃、神、根的脉象,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出十种不治之症的脉象,称为十怪脉,后世医家除去不常见的偃刀脉、转豆脉和麻促脉三种,合称为“七绝脉”或“七怪脉”。说明七怪脉的出现,是病危之征象。

世医得效方-七怪脉,病危预警

七怪脉,病危笃。釜沸见,动疾速;

解索脉,心病忧;如雀啄,脾气绝;

虾游来,是病危;显鱼翔,亡脱象;

把胃气做中心,论述五藏的平脉、病脉和死脉。所说胃气,是在五藏不同及象中具有一种和缓现象,失去此和缓现象便为真藏脉。——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秦伯未

屋漏脉,胃气亡;如弹石,肾绝伤。

[释文]

怪脉,即无胃、神、根的脉象,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其特征是脉象节律严重紊乱,无从容和缓的感觉。多见于疾病后期,为脏腑功能衰竭,胃气败绝的表现,主病预后不良,甚而危及生命。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出十种不治之症的脉象,称为十怪脉,后世医家除去不常见的偃刀脉、转豆脉和麻促脉三种,合称为“七绝脉”或“七怪脉”。《医学入门·死脉总诀》说:“雀啄(脉)连来三五啄,屋漏(脉)半日一滴落,弹石(脉)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真解索(脉),鱼翔(脉)似有又似无,虾蝦(脉)静中跳一跃,更有釜沸(脉)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须药。”说明七怪脉的出现,是病危之征象。当然,这些脉象在现代并非一定属于不治。现代医学急救技术的应用,是可以颠覆七死脉的。

1.釜沸脉

轻取即应,脉率极快(心率在181次/分以上),测数困难,脉搏浅表无力,稍重按脉搏消失,脉律基本规整。具有突然发生、突然终止的特点。因其应指如釜中水沸、浮泛无根而得名。主三阳热极,阴液枯竭。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的低血钾症和洋地黄、锑剂中毒等,是反映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部分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室性心颤等早期的脉象变化。

2.解索脉

脉律散乱无序,脉力强弱不等,脉搏时快时慢反复出现,脉率在90~130次/分。其快慢与强弱交替的现象最为明显。因其状如解乱绳索而得名。主肾与命门之精气竭绝。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并伴严重心肌损害,持久性解索多预后不良。

3.雀啄脉

频频发作的短阵性不规则脉象,连续快速搏动3次以上(或5、6次),其后出现一次较长时间的歇止。可由结脉发展而来。因其脉律不齐,止而复作,三五不调,如雀啄米而得名。主脾脏气绝。可见于各种心脏病伴短阵频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

怪脉,即无胃、神、根的脉象,其特征是脉象节律严重紊乱,无从容和缓的感觉。多见于疾病后期,为脏腑功能衰竭,胃气败绝的表现,主病预后不良,甚而危及生命。

4.虾游脉

脉率快(160次/分以上),测数困难,脉搏时隐时现,反复出现而持续时间短,应指浮而无力,稍按则无。因其隐约微弱又时而一跃消逝,继而跳动急促,如虾游水而得名。主脾胃气绝,治疗不及时则难有复生。可见于严重低血钾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者。

5.鱼翔脉

脉搏表浅,浮而无力,稍按即无或似有若无,初则脉率极数(160次/分以上),尚可得知脉形,继而脉搏突然或逐渐减弱。因其如鱼在水中游动而得名。主三阴寒极,阳气亡脱。多见于室性心动过速,预后严重不良。

6.屋漏脉

脉率缓慢(40次以下/分),脉律规整或不规整,脉搏起落极慢。因其如屋残漏水,半天一滴状而名。多主胃气营卫将绝。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伴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弹石脉

脉来急促(100~160次/分),脉形坚实弦硬,毫无柔软和缓感。因感觉如用指弹石而得名,主肾气竭绝。可见于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肾动脉、桡动脉),甚而为心肌梗死,预后不良。

【注释】

[1]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怔忡内科心系病证名称。是指终日觉心中悸动不安,稍劳尤甚,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重。可由惊悸持久不愈发展而来。《医学正传》云:“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医学入门》云:“怔忡因惊悸久而成。”怔忡之证又见散脉而无根,性命难保之象也。(www.xing528.com)

[3]伤暑:夏月中暑病证的总称。亦指中暑之症较轻者,为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脉虚等。陈修园《医学心悟》曰:“伤暑者,感之轻者也……中暑者,感之重者也。”

[4]惊悸、怔忡:病人自感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或脉虚、参伍不调的一种证候。主要因阳气不足、阴虚亏损、心失所养或痰饮内停、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所致。惊悸、怔忡虽属同类,但有轻重之分,惊悸时作时辍,不发时一如常人,其证较轻;怔忡则终日心中悸动不安,稍劳尤甚,病情较重。

[5]肺痿: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肺叶痿弱。临床症见气短,咳浊浓唾涎沫、脉虚,反复发作等。相当于西医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肺不张、肺硬变、矽肺等病症。

[6]谵语: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热邪扰动神明时,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重症。

[7]阳毒:阳性肿疡。阳热之邪壅聚于肌肤,致局部火欣热肿痛、发斑、或化腐为脓等,均可称为阳毒。

[8]蓄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病证。二是泛指多种瘀血郁结于内的证候。蓄于上焦为衄血;蓄血中焦,心下手不可近;蓄血下焦,脐腹小肿大痛。此外,登高坠下,重物撞打等,致心腹、胸中停积瘀血不散者,亦属蓄血范围。

[9]吐逆:吐为呕吐,逆为上逆,胃司纳谷主通降,胃失和降,反逆而向上,则为吐逆。

[10]伤精:精指有形的生殖之精,男子房室过度,精血耗竭,戕及先天之本;女子生产过多,经血亏耗,肾精受损,等皆可谓之伤精。

[11]血痹:病名,出自《灵枢·九针》,因气血虚弱引起的痹证。由于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寒之邪乘虚侵入,使气血闭阻不通所致。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

[12]奔豚气:即奔豚,古病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小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

[13]癫:病证名。有两层含义:一是病,又名风眩,俗名羊风,发时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牙关紧急,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或口中发出猪羊叫声,而醒来一如常人,反复发作。二是癫证与证的合称。癫是指精神错乱的一类疾病;指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病。

[14]痞证:胸腹痞满,腹胀为鼓。多由湿热损伤脾阳,或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脾不健运所致。亦由痞气久延,气血痹阻而成。

[15]厥阴:十二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其位置在太阴和少阴的里面,又是肝脏的别称。

[16]拘急: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指肢体牵引不适或自觉紧缩感,以致影响活动。四肢拘急属筋病,多因六淫外邪伤及筋脉或血虚不能养筋所致。两胁拘急,多因肝气失于疏泄,经络不得通利。少腹拘急,多因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常并见腰痛,小便不利。

[17]疟:病名,出《内经·疟论》。指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由蚊虫叮咬传播,常发于夏秋季。

[18]疝瘕:病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又名瘕疝、蛊。一是指风邪化热传于下焦,与湿相结而致。其症小腹部热痛,溺窍流出白色黏液,类似前列腺炎。二是指风寒与腹内气血相结而致。其症腹皮隆起,推之可移,腹痛牵引腰背。

[19]崩中:又称崩中漏下,出《诸病源候论》。指不在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漓持续不断出血的统称。来势急,血量多者为崩,来势缓而淋漓不断者为漏。多为冲任不固所致。

[20]吐衄:此处吐为吐血,衄指衄血。吐血乃血从口中吐出,无呕声,也无咳声。衄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外伤所致的某些外部出血证。《灵魂枢·百病始生篇》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如眼衄、耳衄、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二是指鼻出血。《丹溪心法》载:“衄血者,鼻中出血。”

[21]肝乘脾:肝在五行属木,脾属土,故肝乘脾又称木克土。乃是肝气横逆,或疏泄太过,引致脾胃运化失常,主要证候有头眩、易怒,胸闷,肋痛,脘腹胀痛,纳呆,泄泻等。

[22]骨蒸:形容其发热自骨髓透发而出故名之。属劳瘵之类,多因阴虚内热所致。出自《诸病源候论》。

[23]厥证:出自《内经·厥论》,一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大多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证。古代文献有尸厥、薄厥、煎厥、痰厥、气厥、血厥等名称。二是指四肢寒冷。《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24]霍乱:出自《内经》,病名。以起病突然,大吐大泻,烦闷不舒为特征。因饮食生冷不洁或感受寒邪、暑湿、疫疠之气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霍乱、副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

[25]脑卒中:即中风。见《三因极-病证方论·中风治法》,猝然发生昏仆、不省人事。

[26]兀兀:《辞海》解释为“昏沉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